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4350
★ 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专注力提高专家,开展学生心理研究长达十五年。
为父母和孩子分享优质家庭教育课程,帮助家长掌握培养孩子独立自主、专注负责等积极品质的方法,让家长成为教育自己孩子的专家。
★ 解决孩子学习生活中注意力不集中的九大痛点:
1.孩子写作业拖拉,作业写很久
2.经常弄丢东西,忘带作业
3.粗心大意,总犯低级错误
4.写作业效率极低
5.缺乏目标,做事不认真
6.撒泼耍赖,答应事情做不到
7.拿起手机放不下
8.写作业前磨磨唧唧
9.遇到不会的题就发呆,不肯往下做
★ 12个创编工具 18个实用方法 23个实践案例,让孩子更专注,学习更高效,提分更轻松。
缺憾练习、认识时钟法、布置场景法、小步爬山法、启动注意法、全对五步法,等等。
真正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专注力。
本书是作者汇集八年来的学习、咨询、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实效方法,并经过了大量学生实践,卓有成效。本书能够帮助家长找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九大场景对症下药,解决孩子拖拉磨蹭、分心走神、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等问题,帮助父母掌握实用方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学习,轻松提分。
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他学业进步,更加自信,那不妨翻开本书,尝试一下书中的教育方法,看看效果如何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出在哪里
一、提高孩子注意力,90% 的人都做错了 / 003
二、孩子玩游戏很专心,写作业总是走神:缺乏有意注意 / 012
三、家庭教育是有意注意不足的根源 / 017
四、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最佳方法 / 025
场景 1 孩子做事拖拉,作业写很久怎么办
一、应对拖拉磨蹭,要用激发有意注意的方法 / 037
二、让孩子主动形成时间观念 / 044
三、教会孩子排序,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 / 050
四、“开—估—记”大法:让孩子主动抓紧时间 / 056
场景 2 孩子经常弄丢东西,忘带作业怎么办
一、马大哈是怎么“炼成”的 / 065
二、用“问—想—赞”三步让孩子“长记性” / 069
三、不替马大哈“背锅”!让孩子承担后果的“三要三不” / 075
场景 3 孩子粗心大意,总犯低级错误怎么办
一、家长的两大错误加重孩子的粗心问题 / 085
二、做到这两点,让孩子和粗心说拜拜 / 089
三、让孩子专心的“全对五步法” / 093
场景 4 孩子关上门写作业效率极低,家长怎么办
一、精心布置的小房间“杀死”了孩子的有意注意 / 107
二、扫清这两种干扰,给孩子一个干净清爽的作业角 / 111
三、家长该怎样陪孩子做作业 / 117
场景 5 孩子缺乏目标,做事不认真,家长怎么办
一、“鸡娃”三大“坑”,你千万别踩 / 127
二、用设定目标激发有意注意 / 133
三、让孩子自己定目标 / 138
场景 6 孩子答应得好好的,却总是做不到,家长怎么办
一、家长妥协让孩子学会撒泼耍赖,而非有意注意 / 145
二、“三要素”有效约定,激发有意注意 / 148
三、家长做好这两步,孩子百分之百履行约定 / 152
场景 7 孩子拿起手机放不下,家长怎么办
一、别给孩子的有意注意过大的挑战 / 163
二、“小步爬山法”:引导孩子用有意注意合理使用手机 / 168
三、有效预防网瘾:让孩子在现实世界满足心理需要 / 176
场景 8 孩子写作业前磨磨唧唧,家长怎么办
一、写作业前磨磨蹭蹭是孩子在做“注意启动” / 189
二、掌握这四招,让孩子顺利启动有意注意 / 192
三、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启动仪式” / 202
场景 9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就发呆,不肯往下做怎么办
一、家长的三种“横加干涉”,让孩子面对难题无所适从 / 211
二、帮孩子建立“做不来预案” / 218
三、训练不完美的勇气 / 224
2015 年 3 月,我在教育局工作,为小学生家长、老师做咨询,他们抱怨得最多的问题是:学生做作业拖拉、上课分心、学业落后、不守规则……这些问题背后有同一个因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问题很普遍,方法很常见。市面上,提高注意力的主流方法是:吃药、运动、游戏、脑电反馈……这些方法大抵不是有副作用,就是收效甚微,而且无一例外,只要一停止作用马上就失效。孩子们如此努力,结果换来的却是没有进步的学业和严厉的批评。想到他们,我内心无比悲伤。
那些家长承受着压力,想尽办法,也没有使孩子进步。想到他们,我深深同情。
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2016年6月,我从教育局裸辞,探索注意力问题的解决之道。
2016年7月,我每周在小学听两次课,记录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上课表现。
2016 年 9 月,我学习文献,参加培训,了解世界尖端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和其中极优秀的几位学者保持通信。尤其是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约书亚·朗伯格(Joshua Langberg)博士,他详细指导我如何开展注意力培训。
2016 年 10 月,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我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开展注意力提升项目,每周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讲课。
2017 年 11 月,转折点到来了。那天,我的课堂主题是“自我鼓励”。我问孩子们:“你们可以怎么鼓励自己?”
他们纷纷摇头。
我换了个说法:“当你们做得好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些什么?” 他们依然很迷茫。
我灵机一动,问:“当你表现好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对你说什么?”
孩子纷纷举手:“不能骄傲!”“下次要做得更好!”“上次怎么不这样……”
我瞠目结舌。
这些孩子注意力都不太集中,在学习、生活中很少收获表扬,成就感对他们而言是稀缺品。当他们偶尔做得好,收获的居然不是鼓励,而是父母的打击。
我猛然醒悟:注意力不仅是孩子的事。他们掌握再多集中注意的方法,回到一个充斥着批评和命令的环境里,依然会消极被动。这就好比,一个优秀的员工被糟糕的老板管着,他也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
需要训练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协助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家长成为教育自己孩子的专家。
2018 年 6 月,我在一个音乐培训机构里,为 11 名家长开了第一场家长课堂。
2018 年 9 月,我开始去学校做家长讲座,截至当年底,我累计去了 28 所中小学、幼儿园,为两千余名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
2019 年,我开始培训教师。我深信影响一位教师可以帮到很多孩子,于是我去了 12 所学校为教师做培训,其中两次,是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给外教做培训。
2019 年 9 月,我成立了“李嘉树父母课堂”,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室,在这个基地不断地开课。我累积开展了两天的系统课程共 65 期,3 小时专题家庭教育讲座共 138 场。
2022 年 1 月,我开始用线上授课的方式帮助更多家长。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现在咱们来聊聊你手上的这本书。
在 7 年的探索中,我通过学习、咨询、教学,摸索出了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学员们用实践证实,这一方法论卓有成效。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希望我写一本书,来帮助更多家长教育孩子。
于是,我从 2021 年7月开始写这本《高分专注力:孩子提分,抓好这9大场景就够了》,用 4 个月写完初稿,又用 5 个月的时间,将稿子打磨了 25 遍。
我把本书定位于“提分”,原因有二:
第一,孩子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场景,就是“学习”,包括听课、做作业、测验等。孩子在学习时保持专注,实现做作业高效、听课专心、成绩进步,既解决了注意力问题,也实现了“提分”——学业进步的目标。
第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业进步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自信,学业落后会让孩子饱尝挫败。我非常反对“学习不重要,快乐最重要”的说法,因为学业落后的孩子写作业比谁都慢,睡觉比谁都晚,却长期落后、总挨批评,你说这有什么好快乐的? 反过来,我也帮助很多孩子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业成绩取得巨大飞跃。当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取得进步,他们品尝到的何尝不是真正的快乐。
总之,学业进步既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又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这是本书定位“提分”的原因。交稿的那一刻,我内心很笃定,我对自己说:这本书一定能影响和帮助很多孩子。
关于这本书,我想对你说 5 句话:
1. 这本书是我这 7 年来“学习 咨询 教学”的精华,没有大道理和心灵鸡汤,内容都是你看了就会、会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的实操方法。
2. 本书适合三类人:如果你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你可以用书中的方法帮助他提高;如果你朋友家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可以买来送给他;本书还特别适合老师,书中的方法也能在教学中使用。
3. 知识不用,等于没用。请务必把本书读完,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挑一些方法去实践。
4. 如果你通过实践本书的方法,让孩子有了进步,请一定要告诉我。
5. 如果你觉得本书特别有用,欢迎你把它推荐给你在乎的人,为更多孩子和父母点亮一盏灯。
二、孩子玩游戏很专心,写作业总是走神: 缺乏有意注意
经常有家长问我:“李老师, 我的孩子听课、做作业很不专心, 但他玩乐高、看电视可专注了,好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你说他 注意力到底有没有问题? ”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当他们面临有要求、有难度的学 习任务时,他们很容易分心,小动作不断,没一会儿就走神了。 但当他们面对游戏机、玩具、课外书时,他们就会沉浸其中,心 无旁骛,表现出高度的专注。这很容易让家长产生这样的错误推断: “孩子的注意力没问题,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因为对问题 的错判,家长继而使用威逼利诱、讲道理等方法,试图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结果往往收效甚微,还浪费了大量时间。
其实,以上这类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最典型的注意力不集 中,为什么呢?
1. 注意力分两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我每次去一个学校开展关于注意力的讲座,一定要做一个重 要的科普。每次讲完这个内容,家长和老师都会恍然大悟。每次 讲座后几个月,都会有听众发来信息感谢我:李老师,谢谢你教 授我这个知识。
这个重要的科普知识,就是心理学把注意力分为两种:有意 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作主动注意,是指需要付出意 志努力、排除干扰、主动保持专注的注意力。例如, 背诵、计算、 解题,都需要大量调动有意注意。孩子是否调动有意注意,有一 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否烧脑。因为有意注意的资源很有限, 人们连续专注一段时间,大脑就会有疲惫感,所以这一过程一般 维持不了很久。请家长回顾一下,你能连续背单词多久?我想, 一般也就三四十分钟,你就开始疲惫,需要休息了。如果强行要 求你不间断背诵,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说明,你在背单词时调动了有意注意。
与有意注意相对的另一种注意,叫作无意注意,也被称为被 动注意。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让人不由自主就被吸引的事物,如 玩各种电子产品,调动的大多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典型特征 是不耗能。例如,许多孩子看动画片一看就能看上半天,成年人 躺在沙发里刷短视频停不下来,之所以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因为 他们调动的大多是不耗能量的无意注意。所以,判断孩子调动有 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其实很简单:如果他能连续不断地进行, 停不下来,基本上调动的都是无意注意;如果需要孩子主动地付 出努力,则是有意注意。
两类注意分别由不同的大脑部位控制。研究表明,有意注意 主要由大脑的前部系统(包括前额叶皮质)负责。这部分脑区发 育最晚,负责高级心理机能。人较之动物更高级也是因为此。与 之相对,无意注意则主要由大脑后部系统负责,是比较原始、基 础的功能,更贴近本能反应。当然,无意注意并非不重要。我们 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应激反应、先做后想的情形。可以说无意注 意帮我们活下来,有意注意帮我们活得更好。
有意注意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并 不准确。时间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关键在于人如何在这段时间运
用有意注意。同样 30 分钟,有人用来学习,有人用来发呆,有 人用来刷视频、看电视,花费的时间一样,获得的体验和创造的 价值大相径庭。
有意注意是人为数不多能掌控的领域,有意注意是人一生中 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如何运用有意注意,影响着他的一生。
2. 重新定义不专心:有意注意不足
知道了注意力分为两种,我们就很容易能够理解孩子“打游 戏很专注,做作业总是走神”是怎么回事了。
打游戏时,孩子用的是无意注意,做作业、听课、考试等学 习场景则需要有意注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恰恰是有意注意不 足,行为更多受到无意注意的支配。有意注意不足,是注意力不 集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有了这个定义,我们就能解释所有不专心的行为。比如,不 专注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被吸引,在听课时,同学的一支铅笔 掉到地上, 他就立马抬头去看。听到声响, 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看, 这是无意注意,专心听讲需要有意注意,孩子的有意注意不足, 就难以排除干扰,总是会被无意注意打断。
所以,那些各式各样的、引人注目的所谓“注意力训练”, 它们更多是通过无意注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然而我们要训练的 是孩子的有意注意,做这些训练显然和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知道了我们要训练的是有意注意,我们也能重新认识这一流 行说法:“孩子在专心做事的时候,千万别打断他!这会破坏孩子 的注意力!”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要看孩子在做什么事。当 孩子在做有意注意的任务,我们的确不该打断。例如,家长不要 在孩子做作业时递上水果、不要在孩子写字时随时纠正等。然而, 有些情况下家长需要打断孩子。例如,当家长和孩子约定只能看 半小时电视,时间到了,孩子依然沉浸在节目中停不下来。这时候, 孩子看电视属于无意注意,停下来才需要有意注意。家长需要让 孩子坚定地停下来执行约定, 这会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与之类似, 孩子正在玩玩具时需要起身和客人道别、孩子在吃饭时要放下手 机……这些恰恰都是需要我们去定规矩的。
知道了注意力分“有意”和“无意”两种,家长的目标就明 确了: 孩子做作业拖拉、听课走神、学业落后, 缺的就是有意注意。 我们要重点训练的,就是孩子的有意注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