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34022
◎ 史学大家吴晗写给大众的历史普及佳作,有料又有趣
全书分为政治、军事、人物和文化篇。大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得失和成败,小到讲解古人的坐、跪、拜。收录的每篇文章都是对历史知识、历史常识的讲解和普及,文字浅显易懂,风趣幽默,读来令人着迷。
◎ 全新彩色插图,让历史眼见为实
根据本书内容,精选相关的34幅珍贵图片,来源覆盖首版古籍影印本、名家字画真迹、博物馆文物等,高品质纸张彩色印刷,让学习历史的快乐翻倍。
出处一览:《三才图会》《史记》《永乐大典》《资治通鉴》《武备志》《天工开物》《诸葛忠武侯年谱》《皇明九边考》《古帝王图卷》《中兴四将图》等
◎ 双封面设计,高品质印刷,值得珍藏的历史普及读物
外封170g特种纸,内封250g铜版纸,彩插90g超感纸,正文80g纯质。
《历史的镜子》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其历史类专题文章的集结,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关照,在当今仍有启发意义。全书编为政治、军事、人物、文化四部分,撷取历史细节,将真实的历史资料与深入的观察研究相结合,上到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典型的人与事、理与法积淀其中。纵观中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镜鉴中华民族精神的起源传承。
政治篇
论社会风气
治人与法治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历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论绅权
说士
论贪污
贪污史的一章
宋代两次均产运动?人民的历史之一章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代的奴隶和奴变
论晚明“流寇”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论五四
报纸与舆论
军事篇
古代的战争
古代的斗将
斗将的武艺
论夷陵之战
阵图和宋辽战争
明代的火器
谈甲午海战
人物篇
卧薪尝胆的故事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谈曹操
论赤壁之战里的鲁肃
论赤壁之战里的周瑜、诸葛亮、张昭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
谈武则天
杰出的学者玄奘
文天祥的骨气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海瑞的故事
文化篇
生活与思想
文字与形式
古人读书不易
古人的业余学习
论图籍之厄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
古人的坐、跪、拜
附 录
史话
旧史新谈
古人的坐、跪、拜
年轻时候看旧戏,老百姓见官得跪着,小官见大官得跪着,大官见皇帝也得跪着,跪之不足,有时还得拜上几拜,心里好生纳罕,好像人们长着膝盖就是为着跪、拜似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礼节呢?
后来读了些书,证明戏台上的跪、拜,确是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礼节。例如清末大学士瞿鸿禨的日记上,就记载着清朝的宰相们和皇帝、皇太后谈话的时候,都一溜子跪在地上,他们大多数人都年纪大了,听觉不好,跪在后边的听不清楚皇帝说的什么,就只好推推前边跪的人,问到底说的是什么。有的笔记还记着这些年老的大官,怕跪久了支持不住,特地在裤子中间加衬一些东西,名为护膝。而且,不只是宫廷、官府如此,民间也是这样的,如蔡邕《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 古诗:“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后汉书·梁鸿传》说,孟光嫁给梁鸿,带了许多嫁妆,过门七天,梁鸿不跟她说话,孟光就跪在床下请罪。《孔雀东南飞》:“府吏长跪答,伏维启阿母。”可见妇女对男子、儿子对母亲也是有长跪的礼节的。
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古代人是席地而坐的,那时候没有椅子、桌子之类的家具,不管人们在社会上地位的高低,都只能在地上铺一条席子,坐在地上。例如汉文帝和贾谊谈话,谈到夜半,谈得很投机,文帝不觉前席,坐得靠近贾谊一些,听取他的意见。至于三国时代管宁和华歆因为志趣不同,割席的故事,更是尽人皆知,不必细说了。正因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也罢,工作也罢,都是坐在地上的,所以跪、拜就成为表示礼节的方式了。宋朝朱熹对坐、跪、拜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说明。他说:古人坐着的时候,两膝着地,脚掌朝上,身子坐在脚掌上,就像现在的胡跪。要和人打招呼肃拜,就拱两手到地;顿首呢,是把头顿于手上;稽首则不用手,而以头着地,像现在的礼拜,这些礼节都是因为跪坐着而表示恭敬的。至于跪和坐又有小小不同处:跪是膝着地,伸腰及股,坐呢?膝着地,以臀着脚掌, 跪有危义,坐则稍安。
从朱子这篇文章a 看来,宋朝人已经弄不清跪、坐、拜的由来了,所以朱熹得做这番考证。
有人不免提出疑问,人们都坐在地上,又怎么能工作和吃饭呢?这也不必担心,古人想出了办法,制造了一种小案,放在席上,可用以写字、吃饭。梁鸿和孟光夫妻相敬如宾,吃饭的时候,孟光一切准备好了,举案齐眉。把案举高到齐眉毛,这个案是很小很轻的,要不然,像今天一般桌子那样大小,孟光就非是个大力士不可。
因为古代人们都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就得讲清洁卫生,要不然,一地的灰尘,成天坐着,弄得很脏,成何体统?
到了汉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家具胡床,传进来了,行军时使用非常方便,曹操就曾坐在胡床上指挥作战。后来从胡床一变而为家庭使用的椅子,椅子高了,就得有较高的桌子,从此人们就离开了席子, 不再席地坐,改为坐椅子、凳子了。家庭也罢,机关也罢,内部的陈设也随之而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根据席地而坐滋生的礼节, 跪和拜却仍旧习惯地继承下来,坐和跪拜分了家,以此,跪和拜也就失去了原来生活上的意义,单纯地成为表示敬意和等级差别的礼节了。
由此看来,不是我们的祖先喜爱跪拜,而是由生活方式、物质条件决定的。辛亥革命以后,不只革了皇帝的命,也革了跪、拜的命,不是很好的说明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