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45282
不经意的行为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实意图?
梦真的有现实涵义吗?
性对生活影响到底有多大?
抑郁、强迫,这些心理病症因何而起?
许多人对弗洛伊德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却被他的大部头吓走。
《精神分析引论》由他的公开课讲稿收录而成,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介绍了他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如失误、性、梦、潜意识等。在书中,跟着大师的节奏,我们将得到问题的答案。
100年来,《精神分析引论》带领无数人走进心理学的世界,也成为大众了解弗洛伊德学派不可错过的经典读本。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课程结束100周年之际,本书忠实于德语全本,无任何删节,为您还原弗洛伊德当年演讲的风采。
1915年—1916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为非专业人士开设了一门心理学讲座,课程逐渐深入。《精神分析引论》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并由弗洛伊德润色而成。
全书包含了弗洛伊德*主要的学说:失误、性、梦、潜意识,是100年来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不二之选。
第一部分 失误行为
第一讲
导论
003
第二讲
失误行为 Ⅰ
011
第三讲
失误行为 Ⅱ 023
第四讲
失误行为 Ⅲ 040
第二部分 梦
第五讲
困难及初步探讨
061
第六讲
释梦前提和解析技巧
076
第七讲 显性的梦境和潜藏的梦意 087
第八讲
孩童的梦 097
第九讲
梦的审查 107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117
第十一讲
梦的工作 134
第十二讲
梦的案例分析
146
第十三讲
梦的远古性和幼稚特征
158
第十四讲
愿望的满足 169
第十五讲
疑问和批评 181
第三部分 一般神经病学
第十六讲
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
193
第十七讲
症状的意义 204
第十八讲
创伤的固置作用,潜意识
217
第十九讲
反抗和压抑作用
227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239
第二十一讲
力比多的发展和性组织
252
第二十二讲
发展和退化,病源学
267
第二十三讲
症状形成的途径
281
第二十四讲
一般的神经质 295
第二十五讲
恐惧 306
第二十六讲
力比多理论和自恋
321
第二十七讲
移情作用 337
第二十八讲
分析治疗 351
我新问世的这本书以《精神分析引论》为题,绝非有意挑战该领域现有的同类作品(席慈曼,Hitschmann:《弗洛伊德神经病学》,1913年第二版;普菲斯特,Pfister:《精神分析方法》,1913年;莱奥·卡普兰,Leo Kaplan:《精神分析概要》,1914年;雷吉塞特·海斯纳德 ,Régiset Hesnard:《对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症的精神分析》,巴黎,1914年 ;阿道夫·F.麦耶,Adolf
F. Meijer:《精神分析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作用》,阿姆斯特丹,1915年)。1915年的第16和1916年的第17冬季学期,我为一群医生和非专业人士开设了这门讲座,本书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
受此前提所限,本书可能会给读者留下一些特殊的印象。作为演讲者,不可能在叙述中时刻保持学术论文的审慎和严谨;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唤起听众的注意力上,使他们不至于在接近两小时的讲座中昏昏欲睡。考虑到讲座的现场效果,我可能会重复提及某些内容,例如讲到梦的解析时我们会提出一些观点,
随后探讨精神病问题时会再次阐释。讲座素材的安排顺序也决定了有些重要的话题,如潜意识问题,不可能一次就阐述透彻。它们将被一再提及或暂且搁置,直到在某个新的场合重新做更多介绍。
对精神分析研究文献了然于胸的人,将发现本书鲜有新内容。事实上,其他某些文献的论述可能更详尽。但出于论述完整和材料凝练的需要,我在某些章节(恐惧的病源学、歇斯底里式的幻想)中,引用了一些过去未曾披露的材料。
维也纳,1917年春
弗洛伊德
说起心理学,就绕不过弗洛伊德。——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 Bloom
希望诸位不要混淆(《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的关于梦的)两点。只需做到这个,你们对梦的理解便超越了大多数《梦的解析》的读者。 ——弗洛伊德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常以为“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性是不高尚的行为,不宜多谈。曾有人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著名精神病学家的学生欲使自己的老师相信歇斯底里症的症状多与性有关。于是,他们将老师带到一位患者的病床前,这位患者发病的症状显然与分娩十分相像。老师却否认说:分娩跟性无关。这当然没错,因为分娩不一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我注意到你们在生我的气,因为我似乎不应拿这么严肃的事情说笑,但这不只是一个笑话。说实话,要概括“性”的内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性指代所有与两性区别有关的事物,或许是唯一准确的说法,却未免有些宽泛无味。如果你们重点关注性行为这一事实,那也许会说性是以获取快感为目的,关注异性的身体——尤其是性器官,并以性器官的结合和发生性行为为最终目标的过程。但这种说法与“性是不高尚的行为”其实相差不大,分娩自然不属于性。而如果你们认为性的本质是繁衍生息,那一系列与生殖无关,却显然与性有关的行为,如手淫和亲吻,又给排除在外了。我们其实很清楚,下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不指望能给“性”一个尽善尽美的定义。不过我们能感觉到“性”的概念发展得很快,用西尔贝莱尔的话说,很难一言以蔽之。不过总体看来,我们在性问题上还是大致有方向的。
如果由性能联想到性器官、性快感、生殖功能及其秘而不宣的特征,便已经可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但对科学来说,这远远不够。通过细致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群的“性生活”显然易于常人。一部分“性倒错者”眼里没有性别的差异,只有同性才能唤起他们的性欲。异性(尤其是他们的性器官)根本不在性对象之列,甚至严重时还会引起他们反感。这些人自然也不想参与生殖的过程。我们称这类人为同性恋或性倒错者,他们有男有女,除了有这一缺陷,往往——但不是百分之百——有很好的教养和智力开发,在道德上别无可指摘处。他们在科学界的代言人称他们是人类的一个特殊变种,即“第三性”,认为他们应该与其余两性平等共处。以后若有机会,我们可以用批判性的眼光再去审查这一诉求。但至少这群人并不总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经过挑选的精英,其中一部分人照样本事平平,别无大用。
张无忌 –
人格生成的三大原则:唯乐原则(本我),唯实原则(自我),至善原则(超我)。人格的矛盾痛苦不是来自理性与潜意识的对立,而是来自潜意识内部,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对立。
豆点豆豆 –
弗洛伊德是比较出名的,总想买本看看,终于购得了,很好啊。
小乐天 –
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实际上是把力比多、性本能归于潜意识的概念,而把除此之外的自我归于显意识的概念,认为,“致病的矛盾就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冲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