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37352丛书名: 匠心质造
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小组成员,美国加州伯克利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获清华MOOC zui受欢迎课程奖,连续5年清华EMBA zui佳教学奖,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学优秀奖,国际文化心理学学术领军人物之一,联合国国际幸福日宣讲嘉宾福流之作:思想也可以如此性感。这种体验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臻致状态——澎湃的福流。它让人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我就是沉浸在福流的体验中完成的这本书。希望“澎湃的福流”同样能使大家手不释卷,沉浸其中,直达“福流”状态!
吾心可鉴,夫复何求!
清华大学出版社诚意推荐:
她幸福决定上一代人的幸福,这一代人的快乐,下一代人的未来。
爱的能力,美的能力,善的能力构成了女性特有的幸福力——“她幸福”
在现代心理科学的助推下,西方心理学近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市面上太多优秀西方心理学著作和通俗读物,读者们阅读的时候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那些基于西方人群的令人震撼的心理学实验,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看似充满了逻辑和科学,可是真的适用于5000年来思维体系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吗?
根植于传统中国的阳明心学,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人人津津乐道。可是,斗转星移,世事变迁,那些经典阳谋真的可以穿越时空,永远奏效吗?
作为读者,我们多么渴望这两类让我们醍醐灌顶的真理,到了我们的手里,能真正从知道变为做到。
是否有这样一个对两类心理学都烂熟于心,东西真实融会贯通的学者?有没有对上述两方面比较全面了解之后,提出了国际领先的创造性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学者?
如果有这样的学者,他能否用中西无缝兼容的方式、读者可以接受、可以听懂的方式,把这两类知识中*能启发我们思考的内容,解读给我们,让我们的爱情、亲情、创新、开拓、跨界……能够呈现前无古人的美好状态?
……
本书作者彭凯平教授,因1994年发表著名的研究论文——《文化与归因研究》闻名于国际心理学界,文章当年全球引用量超过3千次,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他是世界文化心理学奠基团队成员之一,也是跨文化心理学领域*杰出的国际专家之一。他以亲历的研究、面对面与欧美众多著名心理学家同事的深度沟通,以及国内一线心理学授课与交流经验,对充满了争议和质疑的问题的思考与态度……这些他在幸福的臻致境界——澎湃的福流下成就的文字……希望能引导我们沉浸、直达“福流”状态。
情为何物?心理学的探索
爱的魅影——选择还是放弃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单身贵族?算算你的单身回归方程
认清真相,依旧深爱你
别再做怨女,分手的后果对男性来说更恐怖
科学地寻找最适合与你结婚的人——大数据没有告诉你的秘密之一:性格
爱情大师谈幸福婚姻——大数据没有告诉你的秘密之二:沟通的艺术
母爱的真谛:冷酷的哈洛恒河猴实验的温暖启示
优雅地让她满意:男性可以帮助女性提高对自己身材的满意程度
男人的爱美之心可否转化为美德之心
P A R T 2 福流
快乐与气味一样可以闻到吗
为何传世古诗中念念不忘的是杭州丹桂
拯救越发无聊的节假日,为幸福增值
希望的功效远不止是一碗“鸡汤”
笑得由衷不由衷?你的人生将清晰表白
幽默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为什么铜牌选手会比银牌选手更开心
女神与心理学的神奇碰撞
心灵雾霾可以用科学来治理
什么情况会导致渴望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
文人悲秋和“季节性情绪障碍”
做一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成绩单
积极心理学:我跟阿Q不一样
过度相信乐观作用的“陷阱”
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实
让你目光短浅的是愤怒吗
悲伤时听伤感音乐会让你更积极吗
和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学家聊聊天
P A R T 3 正心
红尘炼心——道德与正义真的是人的天性吗
多助一次人,少生一次病——“道德分子”催产素解释利他性对于生病的作用
文化资本——“气质”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宽恕之心在中国的蝴蝶效应
美德之巅——真实的感恩之心
信任之心——有益还是有害
什么才是中国男人的情怀
“尊重和帮助他人”是心理强大的标志
自信、自卑、自负的边界在哪里
到底是不自信还是过度自信
不忍测试的人性:人类能否在权威面前坚守住良知
为什么人们喜欢传播阴谋论
科学实验证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什么是实验伦理学
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中国心
P A R T 4 跨界
积极心理学到底是不是仅仅研究幸福
为何心理学家要研究经济学
为何经济学家要研究心理学
经济学家的错误假设——选择的陷阱
法之所为在为人心
跨界思维的魅力——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观
探索和培养“第七感”
不劳动能幸福吗
为什么那么多学术大师爱讲终结论
研究心理学,也要关注传统文化
P A R T 5 开拓
未来心理学的腾飞之舟——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
认清中西思维局限,找出创新新路径
文化形象——让他人主动找到信你的理由
国家智库建设需要心理学顾问吗
心理学家可为国策“梦之队”做些什么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幸福
积极教育的七类内容,带你体验福流
慕课——新挑战的新认识
专家有没有可能改善我们的预测(炒股)能力
思想也可以如此性感
激励凡人成圣贤——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英雄主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文化科学解读中国文化DNA——与《心理月刊》等媒体记者的对话
跋 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四化”之道
幸福的极致体验:澎湃的福流
2007年的夏天,我去西藏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在忙碌的讲学完成之后,我抽空去了趟布达拉宫,瞻仰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圣地。
时值黄昏,我随着游人慢慢地向出口走去时,在回味之间蓦然回首,突然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之下,落日的光辉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和信徒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和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我的心中突然一阵发紧,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同时也感到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流遍全身。顷刻之间,我觉得仿佛找到了人生真实的意义,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这样奇妙的体验,令我沉迷其中、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样奇妙的心理体验就是一种幸福的终级状态——它是一种澎湃的福流。
什么是福流
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发表了他历经15年的研究成果。从1960年开始,他追踪观察了一些特别成功的人士,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运动员、钢琴师、国际象棋大师,等等。结果发现,这些人经常谈到他们一个共同的体验: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他们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时常让他们遗忘了当前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环境的变化。原来这些成功人士在做事情的时候,完全出自于他们内在的兴趣,乐趣来自于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的诱因(如报酬、奖励、欣赏等)。这种经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极乐的心理体验,米哈伊称之为flow,并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体验。
这种体验当然不是由米哈伊第一个发现的。在人类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宗教人士谈到过这种奇妙的、极致的幸福体验。尤其是东方的传统文化,如儒教、道教、佛教,经常提及这种由心理活动所产生的神奇的快乐体验,禅宗也经常谈到这样一种全神贯注、时光流逝、心旷神怡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在心理学领域有很多学者,把这样的体验翻译成“爽”、“心流”、“极致”、“涅槃”,等等。我个人认为,把这种体验翻译成“福流”体验可能更贴切,因为它是一种幸福的终极状态,音近、意近、神更近。
一个很多人所不知晓的情况就是,米哈伊的儿子迈克尔(Michael)还是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几年前,在面试迈克尔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一个八卦的问题,就是他父亲的灵感是不是跟他研究的老庄哲学有很大的关系。迈克尔说,应该是有。因为迈克尔研究的是中国哲学家庄子。
《庄子》一书中第一篇文章谈到的《逍遥游》,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自娱、洒脱、旷达、愉悦的感觉,一种真正的物我两忘、身心酣畅的绝妙经验。庄子在《南华经》中特别描述了一个普通人这种流畅的福流体验——他就是宰牛的屠夫庖丁,在从事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工作时,就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酣畅淋漓的状态。原文是这样写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王在震撼之余,情不自禁地问庖丁,你解牛的技术为什么能做到如此的出神入化、行云流水?庖丁回答,三年前解牛,我眼中只见牛,三年后解牛,眼中无牛。因为此时此刻,他已经进入到一种极致的体验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福流状态。
福流体验的六种心理特征
福流的状态有什么特点呢?在1975年出版的《福流:一种美妙的心理状态》一书中,米哈伊谈到了六种福流的心理体验特征:
第一,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内,忽视了外在所有的影响;
第二,知行合一,行动和意识完美地结合,已经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控制的动作,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第三,物我两忘,自我的意识暂时消失,此身不知在何处;
第四,时间飞逝,有强烈的时间扭曲感,不知不觉中,百年犹如一瞬间;
第五,驾轻就熟,对自己的行动有一种完美的掌控,不担心失败,不担心结果,充分体验行动的过程,感受到自己每一个动作精确的反馈;
第六,陶醉其中,一种超越日常现实生活,发自内心的积极、快乐和主动,不需要外在奖励就能体验到行动的快乐,完成之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由此可见,这种福流的体验既包括了身心体验的因素,例如个体处于福流状态时的感觉,包括行动和知觉的融合,以及注意力集中和潜在的控制感;也包括结果因素的影响,即个体在处于福流状态时内心所体验到的一种结果,包括短暂的失去自我意识、时间意识和活动本身的目标意识。
产生福流的三个客观条件
1997年,米哈伊对福流状态的体验又增加了三个条件因素,也就是产生福流活动的外在客观条件,包括三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清晰的目标——当我们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得到什么结果,意识到什么样的目的时,我们更容易产生福流体验;
第二,及时的反馈——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向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有意义的、快乐的反馈,激发出我们从事这个行动的强烈动机;
第三,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匹配——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特别困难时,我们很容易产生挫折的感觉,而当我们的挑战特别容易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单调、厌倦的感觉。只有当我们的技能和挑战处于一种最佳匹配的状态时,往往容易让我们进入到一种福流状态。
因此,幸福,特别是幸福的终极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不只是一种哲学的思辨,也不只是一种宗教的说教或道德的宣传,它是我们的生活,它是我们的感受,它是我们身、心、灵完美融合的状态。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任何事情,一旦让你产生浓厚的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始终被一种愉悦的力量所推动,虽然这件事情对你有一定的挑战,但你仍然不断地奋斗、创造、探索,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它、完成它,而且做完以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比喜悦,一种创造性的乐趣!如果这些情景都出现的话,那么,祝贺你,毫无疑问,你就是拥有过福流体验的人。
生活处处有福流
能否体验福流状态,跟做什么样的事情有关吗?其实,想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体验到这种幸福的终极状态,远比我们想像的简单:
强烈的福流体验,通常产生于我们的心沉浸在我们所做的事情时。所以,工作会让我们产生福流——为人民服务,为家人辛劳,都是可能让我们产生福流体验的重要原因。
人们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时,往往能够体验到这种福流状态。如喜欢摄影的人,尽管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行迹不定,仍然孜孜不倦,他们就沉浸在一种福流状态中;喜欢音乐的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享受音乐所传递的节奏、韵律、感情,他们也沉浸在一种福流状态中。
运动也经常会让人们进入到福流状态中,为什么有人会打球到天黑不想回家?为什么老人打了很长时间的牌到也不愿意休息?为什么马拉松长跑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去参与?都是因为运动使他们产生了福流体验,让他们沉浸其中并上瘾。
而当我们的注意力关注于我们周围的亲人朋友身上时,也经常会让我们体验到福流状态。如彼此相爱的夫妻生活,或者只是和朋友谈心、和亲友聚会、和家人一起吃饭,也都是会产生福流体验的重要活动。
同样,一部好的电影,一本好的书籍,一首好的诗词,一段好的音乐,都能够让我们进入到这种福流状态。即使在我们打坐、沉思、冥想、专念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进入到这种福流状态。
因此,幸福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福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谓“极致的幸福状态”其实也就是我们身、心、灵完美交融的快乐体验。从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到今天积极心理学的“福流”(flow),我们可以隐约见到读书至乐的永恒“福流”。我也是在充分感受福流的体验中完成的这本书,希望它也能使大家手不释卷,沉浸其中,直至进入到福流状态。读书的福流正如水之温润流畅——它是潺潺而下,逐渐浸满四肢百骸;它是缓缓而入,慢慢沁溢心脾脏腑。无怪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吾心可鉴,夫复何言?
读者评论:
澎湃激昂,沁人心田。福流的研究和推广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福祉。很是期待彭老师大作!——ROCK刘志斌
有此心境,有此能力,才散发魅力,具有影响力!——zyj
每次读了彭老师的文章,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多的困惑得到解决~因为文章有一种气度,是跨学科!有一种自信,是积极心理学!有一种导向,是人类幸福! ——黄粱一梦
精彩、通达、意义深远!感谢彭老师如此至真至诚地在中华大地传播心理学!——Xie Fang
自己的直觉一直在“反抗”自己对当下道路的选择。彭凯平老师的文章总能让我在迷茫和彷徨时,耳目一新,头脑清醒。被彭老师的学术魅力深深吸引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HUaWEI
好励志的故事!好豪爽的彭老师! 朋友们,有人拒绝更幸福吗?——任效良
彭老师的开示,让我想到了尼采的那个诗句,每一个不能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每一个不能创造、想象、计划、出其不意的日子,是不是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辜负呢?!——阳光如蓝
思想可以如此“性感”、思想也可以如此“魅力”。——铭印心理
出差高铁上温习了彭老师的文章,感恩老师提香式微笑,脸上不觉露出微笑,为旅途增添快乐。——ljy
谢谢彭老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贺定超
彭老师的文章总是平凡之中见真理,娓娓道来让人觉得深刻而温暖。见文如见人,彭老师的学识和为人让人钦佩。——樱桃玉米尹
为什么铜牌选手会比银牌选手更开心
2014年底的一个上午,在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讲《社会心理学》专题课程中,我们讨论了康奈尔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吉洛维奇和他的学生的一篇经典研究报告。题目是《少一些可能更好:奥林匹克奖牌选手的反事实思维与他们的满足感之间的关系》(When less is more: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satisfaction among Olympic medalists)。这篇文章发表在1995年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是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经常涉及到的一个经典实验。
银牌选手为什么不会迪香式微笑
为什么拿铜牌的运动员会出现迪香式微笑,而拿银牌的运动员却不会?
在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他的两个学生——麦迪(Medvec)和马蒂(Madey)所做的这个研究中,请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评价了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各种比赛的奖牌选手在冲过终点时和在领奖台上时的情绪表现。利用一个十级评分量表,分别请学生对这些选手脸上所表现出来的从痛苦到开心之间的那种表情程度进行打分。结果他们发现,在比赛结果刚刚宣布的时候,在从痛苦到开心的十级量表上,银牌选手的平均得分4.8分,而铜牌选手的得分高达7.1分。在颁奖仪式上,铜牌选手的快乐表情有所收敛,但仍有5.7分之高,而银牌选手变的开心程度差异在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人们的开心程度应该是与他的成绩高低有对应关系的。如果我们表现得好,成绩优越,我们应该开心,表现不好,成绩不优越,我们应该不开心。按照这种逻辑,银牌选手应该比铜牌选手开心,因为他只是一人之下,却在众人之上。吉诺维奇等发现,产生这种意外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人的反事实思维不一样的。所有的人都在进行反事实思维,即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银牌选手的反事实思维肯定是往上比较的,因为他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一定可以获得金牌,这就是往上比的反事实思维。铜牌选手更可能是往下比的的反事实思维,因为差一点他可能就是第四名,得不到奖牌。而对于银牌选手而言,奖牌已经到手,后悔的是差一点就得金牌,所以,往上比的反事实思维是很自然的。而铜牌选手差一点就没有奖牌,因此,往下比的反事实思维更自然些。比的方向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同。
十几年后,我的好朋友、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大卫·松本(David Matsumoto)教授和美国《世界柔道杂志》( The World of Judo Magazine)的编辑巴布·威廉汉姆(Bob Willingham)对在雅典举行的2004年夏季奥运会上,获得柔道比赛的金牌、银牌和铜牌选手的面部表情进行了计算机分析,特别是他们在比赛刚刚结束之后的表情和站在领奖台上的表情之差,令人感悟。他们发现金牌选手和铜牌选手在赢得比赛后,都出现了灿烂的微笑,而没有一个银牌选手在比赛结束后露出笑脸的。更有趣的是,银牌选手甚至还表现出悲伤、轻蔑和冷漠等各种负面情绪反应。换句话说,银牌选手不光表现得不开心,甚至还会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不过,这两位学者发现,在领奖台上,银牌选手还是会露出笑脸来的。事实上,96%的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都会微笑。不过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选手的面部表情,这两位科学家发现,银牌选手的微笑大部分是伪装出来的,他/她们的微笑很多是礼节性的微笑。而金牌和铜牌选手都出现了心理学家称之为迪香式微笑的真心快乐——这种微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有感染力的、愉快的真心微笑。因此,这两位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表现出真心微笑的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和在领奖台上的表情基本是一样的,而那些在比赛结束没有表现出真心微笑的,在领奖台上往往要装出礼貌性的微笑。由此可见,银牌选手确实是不如铜牌选手开心。
心理学关于开心的基本发现
这些研究生动地说明了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发现: 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和收益到底有多大,与他的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反而是和他的认识和判断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我们往上比的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当我们往下比的时候,反而会感觉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愉快。当你的工资涨了500元钱的时候,你也许会非常开心;可是当得知你的同事涨了1000元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感觉特别地难受。但是如果你之前的预期是300元钱,实际上达到500元钱,你可能也会很开心。如果你的同事他之前的预期是1500元,实际上只收到了1000元的预期,那么他可能就很不开心。这就意味着,真正影响了我们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是我们人类的预期和比较。
在那天上午的课上,我们还讨论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因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柔道比赛选手的面部表情是跨文化的研究结果。也就是说,不管获奖选手来自哪种文化,都可以得出同样的表情差异。
转换视角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体育比赛谁好谁坏,发奖金谁多谁少,还能有客观标准。但现实生活中,谁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谁的孩子聪明一些,谁的丈夫成就大一些,以及谁的老婆漂亮一些,都是复杂的综合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拥有什么,我有哪些别人没有的特长,我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优势,我们的精神、追求、理想和文化等,这些没有客观标准的生活体验,是不是也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我特别提倡人们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满足之后,精神追求可以给我们无限的心理资本。它不是简单的否定事实的阿Q精神,而是我们追求灵性、悟性、善性、感性的文化精神,这二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不妨多一些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的感激,少一些比别人缺失的焦虑,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获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