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9759
1.一本讲述生活智慧的散文合集,收录朱光潜、老舍、许地山等十四位华语散文大家的文字作品。
2.从读书、处世、旅行等方面呈现生活的无限可能,以哲思禅意显示散文的美与光。
3.华语散文精华之选,一部充满了意趣之美的现代小品文。
4.内外双封面,127mm×190mm小巧文库本,封面选用特种纸张,内文选用高克重胶版纸印刷,力求装帧朴实又不失典雅。
5.“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怜,也指出那可爱的小古怪地点。”
《拾得人间欢喜缘》 这是一本讲述生活智慧的散文合集,收录了朱光潜、汪曾祺、梁实秋等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从读书、处世、旅行等方面呈现生活的无限可能,展现作家们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辑一 阅遍山河,人间值得
美育与人生 蔡元培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科学的人生观 胡适
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节选) 朱光潜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朱光潜
说肥瘦长短之类 郁达夫
辑二 心所有寄,无惧流年
杂感 鲁迅
我之节烈观 鲁迅
容忍与自由(节选) 胡适
人生有何意义 胡适
论青年 朱自清
论气节 朱自清
辑三 远行之客,总有归途
谈读杂书 汪曾祺
老年的爱憎 汪曾祺
年龄 梁实秋
学问与趣味 梁实秋
人死观 梁遇春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梁遇春
辑四 内在澄澈,不生虚火
自剖 徐志摩
关于女子 徐志摩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 许地山
劳动的究竟 许地山
辑五 心若藏爱,万事皆欢
宴之趣 郑振铎
苦鸦子 郑振铎
“幸福”的寻求 王统照
快乐说之另一解 王统照
谈幽默 老舍
我的理想家庭 老舍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鲁迅
朱光潜的书不但内容、观点启发了我,而且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我非常有帮助,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不会去找朱光潜的书去看,我建议他们读一读。
——诗人 余光中
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美学家 朱光潜
在中国,以异教特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基本,以佛经中邃智明辨笔墨,显示散文的美与光,色香中不缺少诗,落华生为本质的使散文发展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的作者之一。
——散文家 沈从文
老年的爱憎
大约三十年前,我在张家口一家澡塘洗澡,翻翻留言簿,发现有叶圣老给一个姓王的老搓背工题的几句话,说老王服务得很周到,并说:“与之交谈,亦甚通达。”“通达”用在一个老搓背工的身上,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比一般的表扬信有意思得多。从这句话里亦可想见叶老之为人。因此至今不忘。
“通达”是对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澈,不太容易着急生气发牢骚。
但“通达”往往和冷漠相混。鲁迅是反对这种通达的。《祝福》里鲁迅的本家叔叔堂上的对联的下联写的便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鲁迅是对这位讲理学的老爷存讽刺之意的。
通达又常和恬淡、悠闲联在一起。
这几年不知道怎么提倡起悠闲小品来,出版社争着出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的书,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周作人早年的文章并不是那样悠闲的,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思想是相当激进的。直到《四十自寿》“且到寒斋吃苦茶”的时候,鲁迅还说他是有感慨的。后来才真的闲得无聊了。
提倡悠闲文学有一定的背景,大概是因为大家生活得太紧张,需要休息,前些年的文章政治性又太强,过于严肃,需要轻松轻松。但我以为一窝蜂似的出悠闲小品,不是什么好事。
可是偏偏有人(而且不少人)把我的作品算在悠闲文学一类里,而且算是悠闲文学的一个代表人物。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我写的《陈小手》,是很沉痛的。《城隍·土地·灶王爷》,也不是全无感慨,只是表面看来,写得比较平静,不那么激昂慷慨罢了。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堪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