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524521
“俗世奇人”系列是当代文化大家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收获,曾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俗世奇人”系列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迄今各版本总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俗世奇人全本》的创作时长跨越二十年,而写作手法、传奇风格和创作水准一以贯之,艺术层面灵动丰富,语言凝练睿智风趣,令人不忍释卷。新版《俗世奇人全本》采用三卷本、小开本的装帧方式,图文并茂,小巧灵动,方便随身携带阅读,是老少咸宜的家庭必备优质读物。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冯骥才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也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智慧。
……
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标志着微小说创作传播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李敬泽
《俗世奇人》对地域文化有深入的感受和追求,故事汲取了民间文化的营养和灵感。冯骥才有浓郁的民俗、地域文化积累,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文化意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生活语言的运用都有独到的功力,在小小说写作中起到了标杆作用。
——陈建功
不管天津怎么变化,这么多年,只要《俗世奇人》这部作品还在印,老天津就被他一直鲜活地保留下来。
——白岩松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回到传奇志异的小说传统,回到地方性知识和风俗,于奇人异事中见出意趣情怀,于旧日风物中寄托眷恋和感叹。精金碎玉,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标志出小小说创作的“绝句”境界。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苏 七 块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