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17002
※ 日本文化研究先锋人物——松冈正刚——深度阐释日本文化内核的集大成之作!
※ 一部被编辑而出的“日本”!松冈先生以编辑身份在日本文化界深耕多年,在本书中,他深刻拆解日本复杂的文化构成,回归日本得以形成的第一步。一部由日本“六哥”所书写的文化版《菊与刀》。
※ 越过和、汉的边界,在中日的比较观察中,重新发现日本。从中国文化出发,再现日本文化史上的“黑船事件”。
※ 置身高语境,凝练和风的精致剪影。解读韵味十足的日本底色。
※ “日本文化”是松冈先生常年以来都在深耕的课题,本书正是“松冈日本论”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分16讲,凝练16个日本文化的核心概念,并以松冈独特的编辑思维,层层过滤世人经常流于表面的日本认知,重新解读日本文化深刻的本质内涵。
※ 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高阶字典”,本书打破读者对日本的标签化认知,在耳熟能详的话题中,以“过滤器”的方式,去浅留深,直抵日本文化核心,展现日本这一国家的深层魅力。
“日本文化”是松冈正刚常年以来都在深耕的课题,作为当代日本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编辑泰斗,松冈先生常年参与多种文化领域的观察、实践经验,也让他能够以多视角、多层次,去拆解日本文化的演变路径。本书正是“松冈日本论”的集大成之作。
全书从剖析日本神话的构造开始,反思其所引申而出并带来的一系列可能,继而深入探寻近代日本的构造,在一条纵贯万年的文明延展线上,总结出了生动的日本形象。
日本文化既是单一的,又是多样的,它在吸收、斩断、重塑的时代循环之中,不断丰富自己、革新自己、回归自己。简单易懂的方式并不能深刻理解日本,一定要正视日本文化中深邃、暧昧的部分,才能掌握日本文化的精髓。全书以松冈独特的编辑思维,层层过滤掉世人经常流于表面的日本认知,为我们凝练出一幅关于和风的精致剪影。
前言 / 日本文化的解读器
第一讲 / 立起圆柱
“黑船”的正确解读方式——稻子、铁、汉字
三只“黑船”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圆柱之国
“立柱”文化的起源
“结”与“产灵”
地镇祭与“产土”
祖国与常世
作为“客神”出现的日本的各方神圣
近代日本的圆柱
第二讲 / 越过和与汉的边界
来源于汉,却渐行渐远
日本史上最早也是最大的一起文明事件
汉语学习运动
对汉语的“混音”效果处理
双重规格
纪贯之的革命
《和汉朗咏集》的“比较”
陈设 款待 举止
国风的产生
追忆“古意”
“日本·解读器”不起作用了
第三讲 / 祝祷与丰收
常民的生活与米
秧苗的技术革新
稻魂的神化
祭祀典礼的原型
“正月”的庆祝方式
日本人的往来观念
年糕与“开动啦”
新尝祭的梗概
大尝祭的秘密仪式
古代的稻米管理
稻子与麦秆的博物馆
第四讲 / 神与佛的调和
多神多佛并存的国家
是宽容,还是没有信念?
日本的信仰就是诸教混合
多神多佛与八百万的神灵
“剪辑 & 混响”手法
类推出来的神佛调和
神的正身
佛的容纳
“显密体制”与“日本的灵性”
“佛的展示”与“神的感知”
第五讲 / 和谐与粗暴
安静的事物,粗暴的事物
“和”与“Yamato”与“日本”
“Nihon”与“Nippon”的区别
国号“日本”的成立
为什么日本又是“Yamato”呢?
和睦的天照大神与粗暴的须佐之男
两个万神殿的故事
荒与游
寂
数寄
侘
第六讲 / 漂泊与边境
重视边缘的日本
在原业平与《东下》
歌枕与“流行歌曲”中的地方之美
中世的“网络”
从漂泊者蛭子到万人敬仰的惠比寿
“无常”与“恻隐之心”
“风雅”与“乡土”
对“变幻”和“失败”的宽容
第七讲 / 型·间·拍子
“型”是什么?
日本独特的统一旋律
伸缩自如的间拍子
“形代”“物实”“凭座”
“定型”的成立
秘传的型
第八讲 / 小小的我
宝可梦精灵与辉夜姬
小小的神=少彦名神
“小小的”与“可爱的”
扇子 手帕 端呗
昭和的那些小小的东西
与“极简主义”的不同
“小丫头”的冲击
第九讲 / 模仿与学习
日本人从古至今是如何学习的?
官的儒学,民的佛教
江户时代的读写与珠算
道理与理屈
义理人情的局限
外国人的功绩
被发现的日本美
《教育敕语》 与国体
世阿弥的“物学”
为了接近真实而进行的模仿
第十讲 / 某种根源
“家”作为一个品牌
日本的家,都是大有文章的
圣德太子与“国家”
公家的序列
武家的成立
承久之乱,一个分岔路口
《黎明之前》想要说的事
见证了“家之亡”的森鸥外
家元制系统
茶道的传承与家
亲分子分与侠客们
第十一讲 / 回归另类
气魄倾奇者的出场
婆娑罗的谱系
阿波罗式的、狄俄尼索斯式的日本
一休的“过差”与“中道”
第十二讲 / 市与庭
请好好看看日本的庭院
神庭 斋庭 市庭
从市庭到市场
货币就是“护身符”
作为供奉之物的“币”
支付与祓除
货币经济的到来
金之东国,银之上方
战国武将的经济改革
日本的株仲间
第十三讲 / 修边幅
究竟什么是“文化”?
通向日本文化的三条甬道
做好准备,摆脱界限
作为文化样式的“样”
关于日本mode的表达
日本文化的形与振
粋与野暮
九鬼周造所探究的“寂”
俊俏的男子,侠气仗义的女子
第十四讲 / 新闻与搞笑艺术
一个需要笑声的社会
时事以及讽刺的历史
宰司与诏敕
遗留在祝词当中的情报文化起源
搞笑的原点有神令
漫才的诞生
社会文化的物化倾斜
编辑力与情报
“赞”磨灭了什么
找回信息文化的原动力
第十五讲 / 经世济民
“症状”开始扩散
被虚构支配的日本
权力消失不见了
没有哲学的权力构造
被沃尔夫伦所遗漏的
关于“日本概念”的再检讨
比修身更重要的是格物致知
“经济”的原貌
景气与经营,曾经都是艺术
第十六讲 / 编辑面影
对“面影”情有独钟的日本人
说是“没有”,但还是“有”的东西
面影与空虚
内村鉴三与“两个J”
清泽满之构想的“二项同体”
绝对矛盾的自我同一与朕兆未萌的自己
脱离西洋式的思考
编辑了面影的日本
编辑出来的日本形象
后记
图版收录一览
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涩谷一个叫“壁之穴”的小餐馆里吃到了“鱼子意面”,那是我第一次吃,竟然感动到心生痛感。黄油和意面完美结合的舞台上,细到极致的海苔丝仿佛轻盈的舞者在欢快地跳跃。而我品尝这种日式意面的时候,使用的餐具不是叉子,是筷子,拨动起那细细的海苔丝时,感觉是多么美妙。嗯嗯,好的好的,那一刻,我坚信,日本一定可以的。也正是从那时起,日本全国各地的小拉面馆,都开始了富有各自独特风格的料理创作。
接下来的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ISSEY(三宅一生)和Yohji(山本耀司),这几个品牌都开创了新纪元,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另外,音乐界的井上阳水、忌野清志郎和桑田佳祐都创造了独特的曲风,巧妙独特地重组了日语,引领着流行音乐的潮流。大友克洋的“Akira”(阿基拉)漫画连载更是重磅出击。嗯嗯,很好很好,这一刻,我仍然坚信日本是可以的。我本人呢,刚好完成了前卫刊物——杂志《游》的第3期,并开始编辑制作由讲谈社委托的《日本的美丽与文化(Art Japanesque)》(《日本の美と文化》,讲谈社),全集一共18卷。这是由横须贺功光和十文字美信两位摄影艺术家,把国宝级的美术品用新颖的视角进行拍摄而创作出的全新的日本美术文化全集。
10年过去后,我猛然发现日本正处于低迷状态。民营化和全球资本主义成了金科玉条,商人们也都瞄准了MB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电视节目中的笑星成了选举的候选人。不管是什么,都是一个字眼——“可爱”可以概括的。司马辽太郎在《文艺春秋》上连载了《这个国家的形象》,就连他也在呢喃,日本要完蛋了呢。
又过了10年,随着柏林墙消失、海湾战争爆发,新的矛盾开始产生,日本的泡沫经济也随之崩塌,但“可爱”这一文化却一直延续着。
接下来网络在日本登陆,我们曾期待着可以凭借这个新朋友,使日本独立的编辑文化的力量再次得到发挥。可很遗憾,“电子日本”只是一味地追随在美国技术的屁股后面,歪倒的日式技术始终在盲目地横冲直撞。
“鱼子意面”和特色拉面并没有消失,相反,和食更是又上一层楼;漫画描述着日本少男少女的幻想和恋爱;日语的说唱也开始出现;奥西姆道出了将“日式足球”进行到底的言论。可是不管怎么说,“小泉·竹中剧场”向新自由主义的迈进,以及被卷入全球资本浪潮后产生的拜金主义把这些都轻而易举地打败了。
日本哲学始终没有出头之日。日本的流行音乐和动漫,以及日本现在的美术蕴藏着什么,在现代一直没有相关的日本文化和哲学作品来对其明确地进行解说。因此不得不追溯到《愚管抄》《五轮书》《茶之书》《黎明之前》。
我在本书中不仅要抹去之前的这些反省和遗憾,还要把日本文化的真髓,或者说日本文化的真正面目、核心,深层日本特色的所在之处,都用新的视角来解说和分析。
有关“大米”和“圆柱”的文化,以及什么是“客神”,“假名”的作用,神佛调和的秘密,间拍子和日本乐器,“荒·游”和“粋”的微妙区别,“袚除”和“支付”这两个词的关系,关于“模仿”的日本教育,公家与武家在日本受到什么样的管制,二项同体思考与双重标准的可能性,等等,我把这些要点都收集起来,对其中的关联性进行简单的解说。作为日本文化的向导之作,这本书选择了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组合来对日本文化进行解释说明。
总之,提起日本文化,总是会涉及传统朴素的美学意识,与华丽之美相对的,是事物本身自然的痕迹和安静的氛围。因此人们大多会抱怨日本文化太难理解。我在创作之前,多次被嘱托,一定要写得简单易懂;但是,我并不打算这样去做。说句武断的话,日本文化有着深沉的背景,只有在看起来高深的字里行间,才能够凸显其真正的价值。
创作从来都不是只要简单易懂即可的。空海的书、藤原定家的和歌、道元的禅、世阿弥的能乐、长次郎的茶碗、松尾芭蕉的俳谐、近松门左卫门的人形净琉璃、应举的画、本居宣长的国学、森鸥外的小说、刘生的少女像等,若问它们好在什么地方,我想绝对不是因为它们简单易懂吧?这些作品当中所折射出的“间架结构”“有心”“朕兆未萌”“时分之花”“面影”“寂”“虚假”“古意”“简净”“美体”等概念,正是体会日本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如果觉得这些都太过高深、难度太大的话,那我就要问问您,柏拉图的理念论、拉斐尔的天使、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康德的理性批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审判、“蓝色时期”杜尚的“艺术系数”、萨特的存在主义、安迪·沃霍尔的流行艺术等,这些您又怎么能够看懂呢?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都能够看懂的话,那么理解日本的哲学和美感也应该不在话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