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008589
★道文化之今情,索归途何修远
整个传统文化,近百年间都是在不利的环境下挣扎着发展的。我们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除了整体环境不利之外,还必须面对许多历史留下来的问题。
★五千年文化传承之乱象,快语道破。谈读书评点,取中外众长。
相对于龚先生的引证严密、新见迭出的学术性文章,不论是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尴尬处境,还是清明祭拜黄帝仪式的错谬,抑或是精读国学经典,本书均以浅显轻快的文字一抒高见。剖析深入却能使一般读者接受。
★将平生国学体味娓娓道来,倾献国学学习之经验。
龚先生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其平生经历经验,乃欲传承传统文化者之指引。
★多方面解析国学今情:国学复兴误入歧途,整理国故的“厄尔尼诺现象”,读书为何会是一种诡异的交互……
★剖析梁启超先生作文思路,领略讲演风采。
梁实秋说:听梁启超演讲和读他讲稿之不同,犹如看戏和读剧本。梁先生不仅教作文,更借此教学生做人!
本书为龚先生近年来谈传统文化传承的文章、访谈合集,讨论了当下国人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引入日常生活时存在的种种乱象。龚先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提供了一些学习传统文化、阅读经典的方法和经验。
本书还探讨了一些国内外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相对于龚先生引证严密、不避烦琐的学术性文章,本书文字轻快,将知识和见解娓娓道来,更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传统文化进校园刍议…………………………………………… 1
国学时代的隐忧…………………………………………………17
整理国故之“厄尔尼诺现象”…………………………………22
清明如何祭黄帝?……………………………………………37
读经之争………………………………………………………44
中华文化现在面临文化断层?………………………………52
后真相时代的社会语文学……………………………………69
中国已无文采……………………………………………………87
现在对数学的重视程度是中国历史低谷……………………98
文化能不能振兴城市?…………………………………… 109
成为中国…………………………………………………… 123
环境难民的自我救赎………………………………………… 133
奇葩速记法太无聊,但记忆有术可循…………………………… 150
“文言文”与“白话文”都是生造词…………………………… 161
我的中国文化史继承情况………………………………… 169
我在什么样的翅膀上飞翔………………………………… 188
西方正典…………………………………………………… 204
读书是一种诡异的交互…………………………………… 215
为什么有时读批注更胜原著?…………………………… 225
推荐梁启超的《作文入门》………………………………… 248
传统文化进校园刍议
我读的是现代化的学校,并未受过私塾教育。但自幼在家中已习得一些基本文史知识。入小学后,得逢黄灿如老师,她命我每晚去她家中温习功课,功课做完,就在她家随意泛览诗文章回小说。寒暑假则要我午后去她宅中背诵《孟子》《论语》等。这样的经历,似乎也略同于古代之私塾。
后来我读了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当然习得了许多其他的知识,不局限于上述传统文化内容。我也从事过许多行业,编过杂志、做过出版、当过官,还办过几所大
学。但从小所受到的那一点传统文化教育,实在一生受用不尽,远胜于后来学到的其他知识。
因此每想起小学老师,就心怀感激。每听一些没读过什么古代典籍、没机会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在咕哝读多了古书会不会食古不化、会不会不适应现代社会之时,便心生
怜悯。因为这些可怜人从来没尝过龙肝凤胆,竟兀自惊疑吃了会泻肚子呢!
但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经验,也令我深知社会上对它的质疑其来有自。
像我读书时,整个教育体制其实就是一套迥异于传统的现代格局。这个格局始于清末之教育改革。废科举、立学堂,遂把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一并废了。而新学堂里,
唯新是骛,那些传统文化、圣经贤传,巴不得全丢进字纸篓里去。
因此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奏定学堂章程》已说道:当时社会上正弥漫着“唯恐经书一日不废”的舆论气氛。清政府对此,惄焉忧之,故刻意在中小学堂上列了读经之课,以免诸生忘本。可是时世潮流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挡,清朝迅即灭亡,民国元年(1912 年)便废了小学读经。此后袁世凯于民国四年时曾准备恢复,旋因称帝不成而不了了之。民国十四年,段祺瑞执政,章士钊任教育总长,又拟恢复。亦不果。可见时势风气之一斑。
这段时间,恰好也是五四运动掀起反传统浪潮的时代。 整个社会都朝西化的路子在走,并把西化称为现代化,视传统文化为现代化之阻碍。
直到民国二十年才渐渐出现反省批判这条新路的气候。当时国民大会召开于南京,即有代表提案希望恢复读经,但提案依然没能通过。民国二十一年,钱锺书的老爸钱基博去
上海开高教讨论会,提案读经,也大遭与会诸校长之耻笑。 足见新潮仍居主流。可是反对者毕竟多了,广东、湖南不遵中央号令,自行规定学童须得读经,虽被新派人讥讽是军阀
提倡读经,但新潮权威看来业已遭到了挑战。民国二十四年遂有十位教授之《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认为中国固然应与世界交流,却也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本我。
后来的思想界,大概仍延续着这样的脉络。新潮鼓荡,继续涤除前进的障碍,终于酿成“文革”“破四旧”对传统文化大革其命。可是冲过头了,渐渐又起了反省的声音,欲
拨乱而反正。2004年许嘉璐等人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不就像十教授《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的翻版吗?儿童读经渐渐蔚为时尚,乃至有所谓国学热,亦均代表对反传统
浪潮之批判反省。
台湾在大陆“文革”期间,曾推行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但当时文化界、学术界主流其实一样是扬“五四”之大旗,力行现代化的。故 20 世纪 60 年代即有中西文化论
战。情况犹如现今大陆虽不乏倡言本位文化,呼吁读经、重视传统文化的,可是主流的现代教育体制对此仍乏响应,且不少人还指责那些提倡读经、讲传统文化的人是“走向蒙昧
的文化保守主义”。
也就是说,整个传统文化,近百年间都是在不利的环境下挣扎着发展下来的。主流思潮与体制乃是现代化教育,大部分时间均主张灭绝或扬弃传统文化,少部分企图扭转局势
的宣言或动作,迄今尚未真正改变这个格局。
因此,我们现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除了整体环境不利之外,还必须面对许多历史留下来的问题。
例如,现今小学教育是以白话文为主的。大陆的教本几乎没有文言文,台湾是在五、六年级时融入文言,中学时才渐渐增多,比例由百分之十五渐增至百分之三十五。可是不
管如何,文言与白话在现代是分裂的,学习者面对它们时的认知、心态、学习方法都不一样。
这种文言白话区隔为二的现象,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才有的。古人不会如此。一个人既看古文八大家的篇章,也同时看着通俗章回小说。讲话时,对上层人士自然之乎者
也,与佣仆市井人士言谈,则一样要使用白话,整个语言是交织揉混在生活具体情境中的。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情境。因此文言文仿佛就需刻意去学才学得成,且文言好像也与白
话是隔断的两套语言系统,所以两者间竟然需要“翻译”,仿若外国文字一般。
说到文字,也是问题一箩筐。近代新思潮之一就是检讨批判汉字,认为汉字不科学,不改革不足以使中国现代化,所以从国民政府时代就推行简体字,大陆后来更厉行文字改
革,一度准备废除汉字,走上拼音化道路。如今虽悬崖勒马,不再继续改革,可是仍维持着简化字,并把它称为“规范字”。小学教学基本就是使用这套文字。
但以这套文字来教小朋友识读应用,实在问题重重。目前大陆规定一、二年级要认八百至一千字,三、四年级要认两千五百字,五、六年级要认三千字,大部分还得会写,数量比台湾还多。台湾的小学生大抵只要求认两千二至两千七。而且据大陆所定国民常用字表看,常用字只有两千,因此小学就得学三千字恐怕太多了。不过这并不打紧,要命的是字太难认。
如“師”,现在写成“师”,左右两部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不是部首,请问要查什么部?“頭”,本来在页部,现在写成“头”,请问查什么部?“葉”,本是草木枝叶,故在草部,现在变成了“叶”,该查口部吗?“衛”,现在成了“卫”,查什么部?“聖”,现写成“圣”,又像怪人,又像老土,查什么部?“門”“開”“關”“闢”,本来都跟门有关,如今“开”“关”“辟”都把门给拆了,查什么部?“塵”,本是尘土,今写成“尘”,竟在小部,不再是土了。“聽”,本是用耳朵才能听,今写成“听”,竟在口部,不再用耳了。“傑”,本是人杰地灵之杰,今写成“杰”,竟被火烧,放在火部,不再是人了。“亂”与“辭”,本皆与丝有关,是用手梳理乱丝之意,现在变成“乱”与“辞”,一在辛部,一在舌部,不再看得出关系了。“對”,义类在手;“勸”,义类在尹;“歡”,义类在欠;如今改成“对”“欢”“劝”,全放在了又部……诸如此类,实在是一团混乱,义类不明,归部不清,小朋友识读时只能一个个去死记,因为部首归字的原则已遭破坏,许多地方无法用部首识字法去辨识和记忆。
你或许要说我把问题夸大了,全国上亿小学生都这么读,情况没那么严重,部首归这归那,熟悉了就好。
是吗?我看到过一本教人如何教小孩子识字写字的教材《现代小学识字写字教学》,里面就把“欢”字既放在又部又 放在欠部;把“辞”字一会儿放在辛部,一会儿放在舌部。
可见就是专家学者也闹不清楚,小朋友能不犯糊涂吗?
简化字使得部首识字教学困难,情况既如此,改用其他教学法会好些吗?恐怕也一样。例如字族识字法,“青”“清”“请”“情”“晴”都以“青”为其中构成,形成一组字,认得了“青”,也就可连带认识这一串字,这称为字族识字法。
可是我也见过一本推荐这种教学法的书,把“清”“请”都印成了“清”。因为言字旁简化后,几乎绝对会跟三点水相混。
目前小学里还常用“字理识字法”或“部件识字法”来教学,可是汉字简化以后字理就难讲了。像“廣”,本是形声字,黄声,今改为“广”,形声之理便不可说。而且“廣”
字乃是“尼姑庵”之“庵”的本字,弄得《红楼梦》里大家去赏芦花的“芦雪庵”,小朋友读来老以为是“芦雪广”。又如“廠”字,现在把“廠”里东西都搬空了,变成“厂”,
字理亦不通。“進”,本是一小鸟跳跃前进之貌,如今竟是一口井跳跳跳。“壓”,从土,压声,今作“压”,既非土,又不见声。“兒”,象形,象小孩脑袋特别大之形,而且小孩子脑上囟门未闭,故以此为特征。现写成“儿”,也全无字理可说。
这些困难,教过小孩子的人便能体会。几次政协会议期间,许多委员提案,希望在小学里恢复教繁体字。可惜历史留下的伤害,修补起来是挺费事的,矫枉需要时间,急也急不来。
而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样总体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困蹇可知。因此目前传统文化教育仍只能采取补充、辅助之方式。
例如教识读书写,以简化字为主,略辅以传统汉字之识读;阅读篇章,以白话为主,略辅以文言文或传统典籍、诗词等;教材教本,以现代教育体系规范者为主,而传统文化
教学放在有心的学校自编教本中去发挥;正规课堂,依国家规范教学,传统文化教学多放在课外补充……现在各中小学的所谓传统文化教育、儿童诵读,不都是这样吗?
不是大陆现在才如此,我当年在台湾读中小学时基本也是如此。
黄灿如老师固然教我课外大读诗文典籍,可是她绝不准我们上课时看。一次我同学在课间读《水浒传》,她发现后,竟一把抓起那么厚的一本书,啪,撕成两半!这个动作,令我毕生难忘,也使我充分理解到传统文化在现在教育体制中卑微的地位,只能以辅助、补充、课余的方式为之。
且纵使身为辅贰,也不能太过招摇。就如现在的口号“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在传统文化上面刻意加了个限定符:优秀。这就预存了一个观念和心态:传统文化有精华
也有糟粕,我们不复古,也不拟全面恢复传统文化,只是挑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去教教小孩子而已。
这不是为了防止被批评、被质疑,而预做防范,或根本等于告饶吗?传统文化是否为优秀,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若以现代教育尺寸去挑拣、去过滤、去筛选,那又何必再去
进行什么传统文化教育呢?
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看起来热闹,可是实际处境如此,能不令人感慨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