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698123
人生逆袭,笑出强者的风采
一无所惧,花开花落自有时
从家世不凡的乖乖女,到以夫为天、唯唯诺诺的志摩夫人,到银行副总裁、服装公司创始人……
接手储蓄银行,创造扭亏为盈佳话;经营服装公司,引领一时时装潮流
她是民国历史上平凡却绚丽的色彩、不够闪亮却足以耀眼的存在
她用自己潇洒的姿态,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完美逆袭
成就她人生中分水岭的那个名字,叫徐志摩
她家世非凡,按道理,人生必然不会艰难;
成就她人生中分水岭的那个名字叫徐志摩;
前半生,以夫为天,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后半生,顽强生存,破茧成蝶,华丽转身;
她用自己的精彩与潇洒,实现了人生的完美逆袭……
本书参考大量张幼仪本人、亲朋的相关记录资料,从张幼仪的家世以及童年,张幼仪和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的过往,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之后的蝶变人生,张幼仪再婚之后的生活等方面,深度解读了张幼仪一分为二的人生,呈现了一个成长式的张幼仪。
第一章 旧世飘零·弄梅骑竹嬉游日
【1】斯人斯地,静女其姝
【2】簪缨世族,钟鼎人家
【3】张氏娇女,鸠车竹马
【4】三寸金莲,缠足之痛
【5】悠游岁月,尊卑有伦
第二章 东迁西徙·养在深闺人未识
【1】清风劲节,含冤负屈
【2】南翔遗事,乔迁新居
【3】重续天伦,进退有据
【4】蒙以养正,果行育德
【5】冥冥之中,命中注定
第三章 与君初识·少女心事有谁知
【1】四朵金花,人各有命
【2】暮虢朝虞,柳暗花明
【3】抽丁拔楔,艰难玉成
【4】负笈游学,不负韶光
【5】与君初识,何如未识
第四章 施衿结缡·君看金翠无颜色
【1】二姓之好,纳吉合婚
【2】十里红妆,门当户对
【3】燕燕于归,人生初见
【4】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5】青庐交拜,红烛良夜
第五章 寂寞空庭·深锁春光一院愁
【1】桃夭新妇,宜室宜家
【2】安分守命,寂寞芳菲
【3】貌合神离,咫尺天涯
【4】兰梦之征,身怀六甲
【5】弄璋之喜,万千宠爱
第六章 欧洲之行·独在异乡为异客
【1】百日之宴,西行计划
【2】时代洪流,画荻教子
【3】夙愿得尝,漂洋过海
【4】终得相见,大失所望
【5】琴瑟不调,形同陌路
第七章 同床异梦·直道相思了无益
【1】炉边灶台,南辕北辙
【2】浪漫随性,循规蹈矩
【3】萍水相逢,不速之客
【4】小脚西服,雷霆之怒
【5】不辞而别,黯然神伤
第八章 一别两宽·碧叶飞落花独枝
【1】向阳而生,前往巴黎
【2】辗转迁徙,乡村僻静
【3】立志自强,七弟来访
【4】奔赴柏林,艰难产子
【5】一别两宽,分钗破镜
第九章 无服之殇·人生几回伤往事
【1】昭告天下,倾盖如故
【2】含英咀华,天赋异禀
【3】君子好逑,有缘无分
【4】彼得离去,哀哀欲绝
【5】父子亲情,志摩伤痛
第十章 重返故国·物换星移几度秋
【1】同游意国,久客思归
【2】近乡情怯,父母劬劳
【3】骨肉情深,言传身教
【4】阋墙谇帚,噩耗来袭
【5】驾鹤西去,杯圈之思
第十一章 商界精英·谁说女子不如男
【1】教书育人,初涉银行
【2】云裳服装,风靡沪上
【3】贤良淑德,双姝争艳
【4】家庭琐事,股海沉浮
【5】善尽孝道,徐母离世
第十二章 人生逆旅·花开花落自有时
【1】快鹏折翼,永失志摩
【2】亲朋追悼,丧礼之争
【3】乱世飘摇,砥砺前行
【4】远赴香港,夕阳之恋
【5】安度晚年,红颜凋零
安度晚年,红颜凋零
从欧洲旅游归来后,张幼仪决定将徐志摩的全部著作整理成一套文集。
张幼仪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张幼仪觉得,她必须要让自己的儿孙了解徐志摩。虽然与徐志摩有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但是在张幼仪看来,这无损徐志摩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代表诗人的光芒。
而且,张幼仪做出这个决定时,距离徐志摩去世已有三十多年,当年和徐志摩交好的朋友很多都已不在人世,若是再不整理,只怕徐志摩的作品会被埋没在故纸堆里。
当张幼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纪之的时候,苏纪之也颇为赞同。在苏纪之看来,徐志摩的文集是后人了解民国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材料。
整理徐志摩的文集,最主要的是找一个靠得住的人。
张幼仪不懂文学,苏纪之是个医生,也不懂。张幼仪要找的人必须是个文学大家,且了解徐志摩的过往,最好和徐志摩曾经共事过。只有这样,徐志摩的文集才能更好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左选右选,最终张幼仪找到了徐志摩在《新月》月刊时的同事,彼时享誉文坛的大家梁实秋。选定梁实秋之后,张幼仪带着自己与徐志摩的信件,专门去了一次台湾,与梁实秋洽谈此事,并去信让此时身在美国的儿子徐积锴,前往各大图书馆收集徐志摩生前写的文章、信件等资料。
1969 年 1 月,梁实秋编撰的《徐志摩全集》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张幼仪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徐志摩全集》出版之后的第三年,即 1972 年,有一天,张幼仪看见苏纪之的汗水不停地从他的毛呢夹克里渗出来,张幼仪意识到,苏纪之的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带着苏纪之前往医院检查。
检查完之后,医生将张幼仪叫道一旁说:“你还有半年时间,得准备一下了。”
张幼仪询问医生苏纪之得的是什么病,医生告诉张幼仪:“肠癌。”
医生嘴里冒出的这两个字,张幼仪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当年在柏林时,彼得也是因为肠子出现了问题早早离开了她。而今,一起生活了不过十几年的苏纪之竟然又要离自己而去。
张幼仪更加珍惜与苏纪之在一起的时光,直到半年以后苏纪之逝世。
张幼仪将苏纪之安葬在了香港,让他与大海相伴,与狮子山相随。
1974 年,张幼仪搬到了美国纽约,与阿欢相聚。此时的阿欢已经有了孩子,张幼仪和儿子、孙子每天聚在一起,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快乐,尤其是当阿欢的孩子叫自己奶奶的时候。
晚年的张幼仪越发注重身体的健康。每天,张幼仪都会在早上七点半起床,然后做约莫一刻钟的体操,活动筋骨。活动过后,张幼仪开始吃早饭,早饭大多是麦片粥或者鸡蛋。下午,张幼仪会看看报纸,或者去学习社区提供的课程,比如德语又或者钩针编织。偶尔,张幼仪会打一打麻将。
就在张幼仪享受晚年生活时,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有一天告诉张幼仪,她想为张幼仪写一本书,记录张幼仪曾遇到的人,曾经历过的事。面对儿孙辈的孙侄女,张幼仪没有拒绝。但在开始写书之前,张幼仪的八弟却打来电话,让张幼仪对徐志摩“手下留情”。
人至晚年,很多事情张幼仪都已经看淡了。她自然知道自己的兄弟们有多么热爱徐志摩,她本身也没打算说徐志摩的坏话。
在张幼仪看来,自己从一个乖巧顺从的姑娘,到一个有了自己事业的女人,再到儿孙满堂,其实得益于徐志摩与自己离婚。如果不是徐志摩那么狠心,张幼仪大概也不可能学会独立,从一个传统女子转变为现代女性。
1988 年,张幼仪已经 88 岁了。此时,支气管炎折磨着她的身体,除了偶尔在家里活动一下,更多的时候她都是躺在病床上。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张幼仪的儿孙们,就像张幼仪年轻时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徐志摩的父母一样,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她,直到在某一个夜里,张幼仪进入梦乡,再也没有醒来。
一代红颜,一个在民国那个纷乱年代里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女性,就此凋零。
张幼仪离世后,她的儿孙和晚辈们为她举行了一场葬礼。她的墓碑上,镌刻着“苏张幼仪”四个大字。
人生海海,起落浮沉。张幼仪人生的终点,落在了那个名叫苏纪之的男人身上。
后辈们本以为,在异国他乡,除了亲人,没有人会记得这位曾在民国舞台上绽放过自己光芒的女性,但是没想到葬礼那天,来悼念的宾客多达两百余人,其中既有张幼仪的故友,也有张幼仪平日一起用餐、一起打牌、一起学习德文的邻居,每个人都为张幼仪的离去而悲伤。
就连天空、白云、飞鸟,似乎也在低声说着:“你好,幼仪;再见,幼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