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330527
《重剂起沉疴》首版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多次重印,第2版沿袭了第1版的篇章结构,删除了首版内容的部分冗余,并对每篇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调整,新增大量药物应用经验,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本书紧密围绕中药量效关系这一临床关键环节做了深入阐述,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集中展现了仝院士在“量效”方面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是仝院士展现“方药量效”的代表作。
上篇经方本源剂量的发现
1经方剂量概述/2
2迷失的经方本源剂量/7
3经方本源剂量探索/12
4经方本源剂量研究/17
5经方本源剂量的临床运用/29
6经方大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34
7经方大剂量研究录及经验总结/52
总结/58
中篇大剂量临床实践
1川乌、草乌/62
2附子/69
3肉桂/80
4大黄/81
5黄连/88
6柴胡/93
7石膏/99
8土茯苓/104
9夏枯草/110
10黄芪/113
11茯苓/133
12猪苓/141
13泽泻/146
14薏苡仁/147
15葛根/153
16生地黄/162
17熟地黄/167
18山茱萸/168
19酸枣仁/169
20煅龙骨/174
21牡蛎/175
22肉苁蓉/177
23茵陈/181
24水牛角/182
25地龙/183
26蜈蚣/185
27白矾/188
28莪术/190
29王不留行/192
30三七/193
31怀牛膝/194
32益母草/195
33灶心土/196
34麦冬/197
35骨碎补/198
36细辛/199
37雷公藤/200
38知母/201
39芡实—金樱子/203
40土鳖虫—全蝎/205
41蒲公英—紫花地丁/206
42十枣汤/207
下篇古今经验集萃
1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概要/210
2附子/222
3熟地/244
4石膏/256
5大黄/270
6麻黄/288
7细辛/308
8黄芪/327
9柴胡/341
10其他药物/345
附1:十八反十九畏临床资料/431
附2:常用药不同剂量档的功效一览/438
我上大学时,曾读名医医案,有前医不效者,方、药不变,仅用量一调,病即起色,心疑惑之。求教于我的内科老师首批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任老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中医传方传药不传量,等于不传。”及读硕士,导师国医大师李济仁,是明代“张一帖”之第十四代传人。“一帖”,就是一副药见效,其用药稳、准、狠,这使我对方药大剂量运用开始关注。1983 年,我在《上海中医药杂志》看到柯雪帆教授发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其中谈到东汉之一两约等于现今15.625g,比现代教科书认定的汉代一两等于3g,竟大4 倍之多,令我十分惊愕!细思之,方知初出茅庐用经方不效,或与方药剂量不够有关,遂改用时方、大方。1985 年,我考取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博士,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主要从事急症研究,得以有机会深入苏北连云港等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做临床研究。在周老指导下,我接触了大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观其病机及病程演变过程,很类似张仲景所述之“伤寒”。当时流行性出血热危重症很多,西医疗效不好,病死率高。我想:病既似伤寒,若尝试用仲景经方之本源剂量治疗,能否提高疗效?不试不知,一试效如桴鼓,甚或可力挽狂澜。如曾治疗一高热、心衰、肾衰、脑衰、大面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衰竭的出血热病人,为气营两燔之重症,给予物理降温、甘露醇导泻、强心、利尿,全然不效。我会诊后,首剂用生地200g、石膏300g,当即热减,第2 次将生地增至400g,石膏减为200g,一日内连服2 剂,相当于一日内用生地800g、石膏400g,危急之势迅速缓解,病入坦途,7 日后竟获痊愈。有了这次尝试方药大剂量的经历后,我便开始了应用经方本源剂量治疗多种疑难危重症的长期实践。例如,应用大承气汤治疗中毒性肠麻痹,生大黄60g,芒硝30g,一剂药分8次服,每小时1 次,以便通为度,中病即止,疗效迅速;治一痹证重症,周身关节肿胀、疼痛剧烈,麻黄加术汤之生麻黄用至100g,服药后覆被保持周身微微汗出4 小时,竟霍然痊愈。从此,更加坚定了我实践经方本源剂量的信心。我在临床运用茯苓、猪苓120 ~540g 治疗顽固性心衰,制川乌120g 治疗糖尿病重症周围神经痛,桂枝60 ~120g 治疗阴证伤寒,半夏50g 治疗重度糖尿病性胃轻瘫频频呕吐,黄连120g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夏枯草120g 治疗重症桥本甲状腺炎及垂体瘤引起的乳房过大,黄芪240g 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中风后遗症……一个个真实而典型的疑难危重症,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乃重剂可起沉疴之明证。
没有一定的量,便没有一定的质;一定程度之病,必用一定程度之量。我们不得不叹服两千年前的张仲景,对方、药、量、煎、服等的研究均已达到非常精深且精确的程度。仲景之方约50% 少于4 味,90% 少于8 味,其方味少量大、直击七寸;君臣佐使,层次井然;该重则重,该轻则轻;以药试病,中病即止(或中病即减);法度严谨,讲究策略;药如用兵,灵机活法。而观今时一些医生之处方,动辄三四十味,多则四五十味,用药繁杂、量无法度,处方用量,药皆10g 上下,君臣佐使难分。甚则畏毒剧药如虎狼,连葛根、山药之类亦不敢多用,以致世人竟以为中医之特长仅在于调理。诚然,对未病及慢性病的调理,的确是中医特色,亦的确不需要重剂。但中医绝不是慢郎中,试问在西方医学尚未传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挽救急危重症,不是全靠中医吗?但临床处方若药不达量,量不撼病,则会杯水车薪,贻误战机。
观仲景处方用药,药少而精,药专力宏。但遗憾的是,仲景用量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其失,肇始于梁代陶弘景,转载于唐代孙思邈,定论于明代李时珍,传播于清代汪昂,使仲景经方之本源剂量成为千古之谜!
我经过三十余年临证实践,以证试药,以药试病,大致摸清了仲景方常用药的剂量范围。再通过深研仲景之书,使我对重剂应用的策略有了较深的体会。临证之时,急病大其治,慢病小其治;慢病发作期大其治,慢病缓解期小其治。大其治者,以汤药荡之;小其治者,以丸散膏丹调之。正所谓“一病非一剂量阈,一证有一治疗窗,同病异治方不同,异病同治量天壤”;“随证施量形而上,量效对应治疗窗,证方药定量增减,疗效之秘如探囊”。
在2019 年,我拜访了周仲瑛和李济仁两位国医大师,两位恩师谈到一定要把中医药传承好、发扬好,特别希望我在方、药、量、效、毒等方面要进一步研究。2020 年初,我回到了母校长春中医药大学,以《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为题,向全校师生做了专题学术报告,提到了守正要从“正观念、正思维、正文化”三方面入手。正观念,即中医要树立唯效维新的观念;正思维,即树立中医的唯象思维;正文化,即博采众长,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创新就是要从“生命认知、医疗模式、诊疗方法、评价体系、教育模式、学科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创新,着重强调了传承好中医药,要研究把握中医药的精髓,探究经方本源用量,并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因人,灵活遣方度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伤寒论》为方书之祖,经方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在传承的实际中,存在着经方本源剂量折算之误,临床实际用量之乱,方药剂量理论及研究方法之缺,经方本源用量实践之惑。方药剂量的误、乱、缺、惑,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仲景经方之用量,为我们探索中药的有效、安全剂量,提供了准绳。我承担的国家973 方药量效相关研究的项目,考证并形成的专家共识是经方一两约等于现在的13.8g,为我们在更宽泛的剂量范围内,寻找起效量、最大有效量以及既有效、又安全的合理用量,提供了非常大的研究空间。比如降糖,目前《药典》规定的黄连2 ~5g,甚至根本就不在有效范围之内(我们临床研究的低剂量黄连组为每日9g,其降糖效果与安慰剂组相同),这提示我们,对《药典》规定的剂量,有必要参照仲景剂量,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设计和研究。拓宽剂量阈,找到切实有效、安全的合理用量,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临床和药学研究的重点。我在四十多年的临证实践中,一直特别关注并开展方药量效研究,并逐步将研究成果与同行分享,编写并出版了《方药量效学》《重剂起沉疴》等著作。
《重剂起沉疴》出版后我接到了许多读者的反馈,总体反映很好,这本书多次印刷,供不应求,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医临床医生和药学工作者对疗效的追求。近十年来,我带领团队,不断地挖掘整理,不断地临床实证,尤其是依托973 项目,开展示范经方量—效关系研究,如“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从临床角度探索经方在急危重难疾病中的最佳用量。我的学生们,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努力探索合理用量,在许多中药应用上,取得突出疗效,攻克了一些难题。这些都为《重剂起沉疴》再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重剂起沉疴》第2 版沿袭了第1 版的篇章结构,但每篇内容有增加和调整,如上篇增加了“经方本源剂量的临床运用”一节,中篇从38 则中药或方剂的治验调至42 则,其中多则治验有调整,下篇增加了古代医家关于柴胡的治验,附篇增加了“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内容等。
方药量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只有跨学科、多学科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这座学术大厦,我相信,在中医、西医、临床、基础、药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方药量效的研究,必将会结出累累硕果,必将为提高中医疗效,带来汩汩清泉,勃勃生机!
在《重剂起沉疴》第2 版即将付梓之际,特别感谢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为本书作序,感谢师长们的鞭策,感谢同道们对再版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感谢我的研究团队在方药量效研究上做出的开拓性工作,感谢我的学生和家人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默默支持!愿方药量效研究的学术成果能够给同道带来一些启发,能够助力蓬勃发展的伟大的中医药事业!
仝小林
壬寅春分写于知行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