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323451
诗集行文流畅,结构完整,文笔生动,感情真挚,其中有作者对亲友的思念,也饱念对家乡的眷顾,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就文学作品的标准而言,本书可称为一部较优秀的文本。
这是一部跳动着新时代脉搏的新诗集。诗集立意高远,诗情真挚,诗语优美,节奏明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人民性。诵读这部诗集,能得到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境界的提升。
全书四个诗辑。第一辑“行与吟”,是采风之诗。 第二辑“诗与思”,是哲理意味和反思意识较浓的抒情诗。 第三辑“我与你”,是思亲念友之作。 第四辑“远与近”,是借近言远的杂咏。另附 “赞与弹”,收录郭光豹等作家对《芡实村恋歌》等作品的评论。
目录
第一辑 行与吟
汕尾行吟(组诗)…………………………………………………………………………003
特呈遐思(组诗)…………………………………………………………………………008
阳江情话(组诗)…………………………………………………………………………012
回乡…………………………………………………………………………………………….016
芡实村恋歌………………………………………………………………………………….017
在呼伦贝尔………………………………………………………………………………….029
紫莲山庄(组诗)…………………………………………………………………………031
凤城名片……………………………………………………………………………………..035
广场上的采血车…………………………………………………………………………..058
在陈伟南文化馆…………………………………………………………………………..059
潮州莸物语………………………………………………………………………………….061
菠萝的海……………………………………………………………………………………..065
九江穿越……………………………………………………………………………………..067
凤凰山传奇………………………………………………………………………………….068
汛桃池…………………………………………………………………………………………082
第二辑 诗与思
紫云英…………………………………………………………………………………………089
演绎…………………………………………………………………………………………….091
电击…………………………………………………………………………………………….092
飞………………………………………………………………………………………………..093
古桥明月……………………………………………………………………………………..094
诗与思(组诗)…………………………………………………………………………….095
我知道…………………………………………………………………………………………099
窗外…………………………………………………………………………………………….101
格树…………………………………………………………………………………………….102
追逐…………………………………………………………………………………………….103
雨渍…………………………………………………………………………………………….104
气味…………………………………………………………………………………………….105
如果…………………………………………………………………………………………….107
对不起…………………………………………………………………………………………109
错读…………………………………………………………………………………………….110
舔伤…………………………………………………………………………………………….111
幻影…………………………………………………………………………………………….112
儿孙自有儿孙福…………………………………………………………………………..113
阵雨…………………………………………………………………………………………….114
时间的碎片………………………………………………………………………………….115
第三辑 我与你
冬至圆…………………………………………………………………………………………119
缘聚(外一首)…………………………………………………………………………….120
吻别…………………………………………………………………………………………….122
觅………………………………………………………………………………………………..123
元宵月…………………………………………………………………………………………125
又一片叶子落下…………………………………………………………………………..126
伊人花事……………………………………………………………………………………..127
文学的圣徒………………………………………………………………………………….129
七夕之咏……………………………………………………………………………………..131
枫………………………………………………………………………………………………..132
合浦月饼……………………………………………………………………………………..133
流泪的橡胶树………………………………………………………………………………134
雪花的邀约………………………………………………………………………………….135
启航…………………………………………………………………………………………….136
仲夏之夜……………………………………………………………………………………..138
画兰…………………………………………………………………………………………….139
观照…………………………………………………………………………………………….140
病………………………………………………………………………………………………..141
第四辑 远与近
淡出…………………………………………………………………………………………….145
家有乔布……………………………………………………………………………………..146
桃花运…………………………………………………………………………………………152
羡慕…………………………………………………………………………………………….153
蜗居静夜……………………………………………………………………………………..154
夜读《文心雕龙》…………………………………………………………………………156
龙脉…………………………………………………………………………………………….157
耕夫…………………………………………………………………………………………….158
街角报亭……………………………………………………………………………………..159
哭笑不得……………………………………………………………………………………..160
广场上的吉祥树…………………………………………………………………………..161
健身与健心………………………………………………………………………………….162
阳台上的花………………………………………………………………………………….164
赶课…………………………………………………………………………………………….165
附 赞与弹
读诗集《五里亭》笔记…………………………………………………………………169
摆渡与救赎………………………………………………………………………………….172
诗意五里亭——读张楚藩诗集《五里亭》……………………….175
颜筋柳骨见诗思——读张楚藩新诗集《五里亭》………………180
风雨沧桑与窖藏老酒——张楚藩诗集《五里亭》审美韵味管见………..186
初冬里的那味“二苏旧局”——读张楚藩老师《五里亭》有感……….191
风雨人生路中栖息的诗意……………………………………………………………..194
但愿诗国多好诗…………………………………………………………………………..197
后记…………………………………………………………………………………………….201
光彩熠熠的名片
——浅谈张楚藩长诗《凤城名片》
郭光豹
(一)
这是一朵光彩熠熠的云,它用金珠、翡翠、玛瑙、玳瑁组成,借助和煦的春风,飘落在中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地上。
(二)
首先应该称赞报社编辑的眼力和胆识,他们断定此诗必定会在读者中引起反响,便用整整一个版面,登载一位诗人的一首诗,这实属少见。果然,许多读者在肯定这首诗的时候,首先肯定了编辑的远见卓识。
(三)
张楚藩是我省实力作家之一,作品硕果累累。几年前,他正式出版了《五里亭》诗集,引起读者瞩目,这也奠定了他在广东诗坛的地位。如今,他年逾古稀,仍然笔耕不辍,且又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这种创作状态,应引起诗坛注意。
(四)
整首诗从第一节到第十一节,每节重点宣传一个人的事迹,到了第十二节,诗人激情迸发,在这一节里,林林总总,宣传了很多人和事。不论叙述何人何事,都十分生动,催人奋进,催人落泪,催人慨叹,让读者饱尝了一席精神美餐。
(五)
整首诗属于明白诗,然而,明白中藏着朦胧美,这应该是诗人的一种创造。是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有我相识的不少读者,我们一致达成共识,认为这是作者的大胆尝试。这种创造和尝试,我以为是颇费心思的,同时又是成功的。试举一例:唐代张籍有一首名诗叫《节妇吟》,采用的是比兴和象征手法,看似写节妇,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
(六)
人们常说,诗,属于年轻人。这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庾信文章老更成”这一句呢!举个实例来说吧,我的战友——著名军旅诗人李瑛,就当了诗的“奴婢”,为诗努力了一生,一共出版了
诗集四十余部。他六十岁那年访问广州,我陪他采风,一天,他神情凝重地说,职务可止步,写诗不能止步吧!我鼓励他:“您的诗,自始至终写得像个大学生的手笔,我主观判断,您至少可以写到八十多岁。”他听后非常兴奋,果不其然,他前几年才逝世,享年九十多岁!逝世前,他的作品还在许多刊物上和读者见面。这个真实故事,对张楚藩是一个最大的鼓励!
(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谨以此句和诗友们共勉。
注:《凤城名片》刊发于2020年11月11日《潮州日报》第6版。
(郭光豹:广东省潮州市人,1934年春生于新加坡,襁褓中回国。1951年参军,1988年授大校军衔。原广州军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中国当代诗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南中国诗丛》主编,香港大学、汕头大学客座讲师和客座教授。获全国全军奖项17项:《深沉的恋歌》(诗集)获广东鲁迅文学奖,《爱情的凯歌》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和全军八一奖,《灿烂的晚霞》获全国电视剧奖,《田园小诗三首》被收进《中国新文学大系》,22家辞典收有他的条目。)
带着一首诗,去旅行(自序)
带着一首诗,去旅行
去深山幽谷
去云海苍茫
去旷野,去雨林
去情人小屋
去唱晚渔舟
陌生的朋友
前定的知音
带着一首诗,去旅行
尔来无奇巧
唯掏一颗心
但存天生丽质
何惧素面朝天
从来处来
往去处去
带着一首诗
去旅行……
2015 年10 月27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