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607059
1.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后挚爱之作
德芬直面自己隐藏了多年的、内心深处隐秘幽微的痛苦,将自己面对各种人生挑战时所做的自我探索和检讨,都写在这本书里了。德芬将《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一些观念,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剖析、理解,以及—— 最重要的——活出。领悟,来自亲眼看见——我们的信念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现实世界。
2.一个人也能圆满,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在,学会跟自己的孤独相处
在人生路上苦苦挣扎的朋友们。愿你们能够借由这本书的指引,走出迷津,不再恍惚度日,回到内心,一天比一天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唯有自己成长了,强大了,才经得起人生考验的
风浪,任何避风港都不是百分之百靠谱的,最靠谱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那份与当下和平共处的勇气和智慧。
3.张德芬“面壁”修行四年,1600多个日夜的书写,以自传式作品形式,分享人生重大挫折的蜕变之旅,新增自序及万字人生体悟分享。
我们终其一生,受欲望的驱使都在苦苦追求,而只有穿越欲望才能找寻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德芬说:到了一定时候,你会像我一样精疲力竭、跌回自己的位子上时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
4.这本书将帮助每位读者摆脱生命的旧模式,跳脱出被他人、情绪、外境奴役的游戏,
修炼和突破自己,实现真正的蜕变成长
德芬沉静有力地剖析自身的婚恋经历、亲密和亲子关系,写尽内心暗流涌动的秘密;她以凤凰涅槃的姿态,不惧以身试炼,历经种种遗憾却依旧怀抱热爱。她直面过去的遭遇,将那种被燃烧、被一点点啃噬的最痛楚的感受,倾注笔端,最终去看见、去承认,去告诉自己和读者: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凭借自身的内在能量,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5.张德芬是中国大陆心理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
2007年,《遇见未知的自己》首次出版,在台湾一上市就掀起了阅读狂潮,该书被誉为华语世界首本个人成长小说。同年,大陆引进简体版,很快位列各大图书销量排行榜榜首,迄今已畅销十余年,影响千万读者。她的作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享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倡导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的转变,被誉为“中国大陆心理领域书籍拓荒者和奠基者”。
6.原创暖心插画,全彩四色印刷,挚爱珍藏。
《遇见未知的自己》为国内个人成长领域的启蒙书和经典作品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便是将《遇见未知的自己》里的观念
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剖析、理解,以及最重要的──活出
现在,我很感恩那些挫败的过往。因为如果不是在亲密关系上遭受挫败的话,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高傲到什么地步,不知道自己会自以为是地飞到哪里去,我可能根本不会遇到那么多未知的自己,也活不出自己想要展现的深度。
这本我非常喜爱的书,记录了我人生困顿痛苦的一个时期,其中的感悟都是字字血汗、泪迹斑斑的……是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过艰难险阻之后所写下的“行路指南”。希望再版之后,这本书仍然能够用它朴实但闪耀的智慧,帮到在人生路上苦苦挣扎的朋友们。愿你们能够借由这本书的指引,走出迷津,不再恍惚度日,回到内心,一天比一天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唯有自己成长了,强大了,才经得起人生考验的风浪,任何避风港都不是百分之百靠谱的,最靠谱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那份与当下和平共处的勇气和智慧。
——张德芬
德芬老师这本书写的是自己的人生,却映照出每位读者的内心世界: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
无论你现在有什么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你“太在乎”……直面自己内心的黑暗,未来就能一步步走向光明。
?你失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
我们需要带着觉知去生活,潜意识是了解自我的最好途径。当你意识到你失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你会过得更快乐。
?爱得刚刚好
真正的爱,就是不以负面情绪回应所有的人、事、物。如果你看到自己的怨憎心又生出了,
看到自己又在以负面的方式解读别人的行为了,那就如实地去接纳。
?真正的爱,是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没有人是为你而造、等着你、可以完善你、让你永远快乐的。即使找到在身体上、思想上和你相配的人,你也要在自己身上努力,要改变,因为还有功课等着你学习。
?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孩子就没问题
放下心中的各种执念,不过度期望和要求。为什么我们跟孩子之间会有那么多问题,跟孩子的关系会那么紧张?这是因为做父母的常常把两样东西放在孩子身上:第一是恐惧;第二是匮乏,也就是自卑感。
?有趣的人,会吸引有趣的关系
只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对生命的热忱和喜爱,你就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而一个有趣的人,就会吸引同样有趣的人来到自己的生命中。
上篇: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CHAPTER 1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
亲爱的,世上没人可以陪你走一辈子 /004
如果找不到依靠,就请你一定学会和孤独好好相处 /004
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痛苦都来自精神 /006
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苦而苦 /008
直面自己内心的黑暗,未来就能一步步走向光明 /010
你我的内心都有黑白两面 /010
接受自己的“坏”,才能变得更好 /012
只有放弃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你才是自由的 /015
对付自己,永远比对付外面的人容易 /016
请别把幸福的权利放在别人的手中 /018
没有人能够因你而改变 /018
抑郁来来去去,始终是我的朋友 /020
你那么在意别人的想法,最终受苦的是自己 /024
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你就会受苦 /024
越是想要去隐瞒什么,别人越会猜疑 /026
内心安宁,来自对自己各种情绪的全盘接纳 /027
感恩那些挫败的过往 /029
你最看重的关系可能就是你的命门 /029
一切都是因为“太在乎”/031
是什么在为你的人生导航 /034
CHAPTER 2 你失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
请别陷入内心的“匮乏感”不能自拔 /038
我们是否陷入了内心的“匮乏感”怪圈 /038
如何突破“不想要的生活”模式 /040
做我以往不敢做的事,最终过我想过的生活 /042
一切都会变好 /045
相信一切都会变好,你就不会损失什么 /045
不走出你的舒适区,你将会处于危险之中 /047
一个人欠缺什么,就要给出去什么 /049
别人永远都无法给你公正的评判和对待 / 053
亲爱的,别再受潜意识的操纵了 / 056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唤醒自己 /056
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你自己都有 /057
你随意评判别人的话,都会回到你自己身上 /058
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都是来帮助你成长的 /061
生命中的难题,反映了旧时的记忆和创伤 /061
自己有坏情绪,不要去找替死鬼 /063
放下,要从放下面子开始 / 066
你所要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 069
随时检视对自己有害的思维模式、
信念体系和行为模式 / 072
CHAPTER 3 内心比红颜更久远
女人最应该呵护的是“精神颜值”/076
教养,是女人一生的财富 /079
没有教养,祸延三代 /080
真正的教养,是父母垂范出来的 /081
做内心强大的小女人 /085
如何打破自己的男性能量惯性沟通方式 /085
如何发挥自己内在的女性特质 /087
最美不过女人味 /089
像水一样,无坚不摧,但顺势而流 /089
真实、自然、不造作 /090
可以做狠事,但不能说狠话 /092
善良的你,如何让对方不设防 /096
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就好 /096
对自己和对方绝对诚实 /097
有内涵的人一定吃过苦,但吃过苦的人不一定有内涵 /100
中篇:爱得刚刚好
ECHAPTER 4爱之慧
请别把存在感和安全感都刷在你爱的人身上 /108
亲密关系是人生最好的修行道场 /110
真爱如何测量 /113
爱一个人,如何知道他的人品底线 /113
真正的爱,就是不以负面情绪回应所有的人、事、物 /115
亲密关系的撒手锏 /117
不要以控制对方的行为来取悦自己 /117
尊重彼此的界限 /118
有拯救者情结的女人会遇到什么样的男人 /121
爱一个人很深,其实跟对方无关 /124
如何爱自己 /126
倾听身体的声音 /127
呵护内在的情绪 /128
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思维模式 /129
CHAPTER 5 爱之术
把一切交给时间去决定 /132
不要在争执最激烈的时候做任何决定 /132
在亲密关系中,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期待铺成的 /134
要远离那些“对外人好,对家人差”的人 /137
灵魂伴侣,越完美越危险 /139
“灵魂伴侣”的概念,其实很危险 /139
不要相信所谓的灵魂伴侣 /141
不要对人过度付出 /142
把自己想要的说出来 /145
真正想要某样东西,没有要不到的 /145
因为不敢要,所以对方不知道 /147
可以被宠,但别让自己被宠坏 /149
亲密关系中被宠爱的一方,容易退化成孩童模式 /149
在亲密关系中,永远不要吃定对方 /151
没犯错就不能分手吗 /153
没有情伤是走不出去的 /156
找下家!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157
赶紧学会他要教你的功课 /158
要有走出情伤的强烈意愿 /159
下篇:亲爱的孩子,快乐是我最想教给你的事
CHAPTER 6 放下心中的各种执念,不过度期望和要求
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孩子就没问题 /166
把你自己修炼好,孩子就没问题了 /166
不要借由母亲的身份,将你的负面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 /167
放下你的“故事”,不要把孩子当成“投射板”/170
父母最爱放在孩子身上的东西:恐惧、匮乏 /172
放下对孩子的过度期望,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175
…………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这本我非常喜爱的书,记录了我人生困顿痛苦的一个时期,其中的感悟都是字字血汗、泪迹斑斑的。从 2018 年出版到现在(2022 年),又过了 4 年的时光。为了写再版序,今天我拿起这本书,一下就翻到了 《不要对人过度付出》这一篇,这是一个打脸的时刻,因为我去年又经历了一次“付出太多却得不到回报”的事情。我回顾了一下自己为何会“明知故犯”,对一个工作上的伙伴掏心掏肺地给予,希望我们磨合得来。我当时一直相信,只要我有足够的诚意,真诚地对待她,给予她很多好处,她就会认真地做她该做的工作,态度也会变好。“明知故犯”的原因是:我有一个“做好人”的需求(想把关系处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炒她鱿鱼)。我还有一个严重的盲点,那就是相信对方说的,而不看她实际的行为和真正的性格。我以为对方是她自己所谓的“修行人”,愿意去面对关系磨合引出来的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诚实地去反省,并且改进,就像我会做的那样。结果不是,我所有的努力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我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她适合做这份工作——这也不是她的错,我应该更早看出来,狠心让她离开。最后,我自己在失望和伤心中结束了这段关系,并且嘲笑自己死性不改、过于执着。
无论你现在执着于什么样的关系,你到底有没有看清楚对方适不适合?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你是否因为“太想要”遮蔽了自己的双眼,降低了自己的智商,让自己的理智失衡,在一段关系中卡住了?
最近我的朋友小丽也分享了她的血泪经验。她刁钻难搞的作女母亲和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父亲,从她小时候起就合不来,时常吵架。后来她搬到国外,母亲在老家,和唯一的妹妹也闹翻了。她为母亲是操
碎了心,不但每周定时从国外致电问候,寄各种必需品、营养品、好用的东西给母亲,而且因为母亲常常抱怨没有钱而提供金钱。但是每次在电话里,母亲都没好话,尖酸刻薄地讽刺她,抱怨人生,不满一切。最后,母亲终于孤单地走了。她赶回老家,收拾母亲的遗物,这才发现,母亲其实有一大笔存款,还把很多金币藏在一个几乎不会被人找到的角落。 她是因为要出售母亲的住处才发现的,然而母亲生前完全没有交代过这些(母亲都九十好几了),所以母亲就是一个非常自私自利、没有安全感、不懂得爱、从来不为女儿着想的人。母亲的离世让她幡然醒悟,她之前掏心掏肺、殚精竭虑地顾念母亲,丝毫没有感动对方,也没有让对方对她有任何的理解、慈爱,因为对方就是这样的人,给不出来爱,你怎么努力、付出都没有用。
很巧的是,她有一个和母亲非常相似的婆婆。她对待婆婆和对母亲一样,真诚付出,有求必应,讨好巴结。母亲过世后,她停止了讨好婆婆,不再每周打电话嘘寒问暖了。她觉得够了。结果婆婆那里感觉到了,开始猜测:小丽怎么了?是生气了吗?是不是小丽妈妈过世的时候,我们没有给钱,她不高兴了?小丽告诉我,婆婆永远不会这么想:小丽是不是太伤心了?她是不是生病了?她对小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怀,只是
在负面猜测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她更加认清了:想要对方改变,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费尽了心力,求的是什么?不过是长辈的一点点认可、温暖和关爱,却那么难。小丽放弃了挣扎和努力,不再讨好巴结婆婆。因为不需要把能量放在婆婆、母亲身上了,她开始放飞自我,参加各种活动,学习外国语言,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心头的重担放下来,轻盈自在地过自己的生活。
所以,不是每一段关系都一定能处好。更重要的是,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作为而改变自己,只会因为他们自己理解了,有意愿了,才做出改变。除非走在觉醒、修行的道路上,否则大部分人都是被内建的自动化程序控制的,很难朝某个特定的方向改变。即使像我这样日日打坐、修行、反观、省思自己,也不免会在同一个坑里一摔再摔。原因就是:我内心的“想要”会蒙住我的双眼,让我看不到真相。
对我们来说,如果周遭的人讲道理、好商量、好相处,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万一我们总是“怨憎会”(像我,就总是碰到以自我为中心、吝于付出的人),那就要学习修改自己的内在编程,而不是去试图改变对方。我要学习的是真正看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而不要挥霍自己的欲望、单纯(其实是懒得动脑筋去理解和分析)和慈悲(是的,有的时候真的是心太软),一再给别人机会利用我们、伤害我们。其实,真相是: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我们是被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期盼和欲望伤害的。……
张德芬
张德芬女士对己诚实,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把自己也看作一个需要灵修的对象,因此她的宣说是有切身的感悟打了底子的。其次,她对人平等,富有人情味,善于以女性的细腻和心理学家的敏锐体察不同个体的内心活动,因此她的宣说像是在和不同类型的朋友娓娓谈心。这是两个多么可喜可爱的特点。张德芬女士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个人成长作家”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周国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