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80118
本书是系统全面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技术的专著
本书是系统全面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技术的专著。内容涵盖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重点突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技术特点,总结归纳该领域的工程技术和新发展,着重介绍近三十年来采用的新设计和施工技术,既有理论,又有工程实践。第二版修编,重点补充了2008年以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最z新工程实践,增补了近十多年来该领域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新理念与新认识。
本书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勘测设计、建设管理、科研、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供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第一版序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第一节发展历史
第二节发展特点
第三节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简介
第二章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规划
第一节站址选择程序与方法
第二节影响站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三节选点规划实例简介
第三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规划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类型与工作特点
第二节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必要性
第三节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四节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第五节工程泥沙分析与防沙措施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生态环境保护特点
第二节环境保护
第三节水土保持
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问题和建议
第五章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征地移民工作特点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工作组织和程序
第三节建设征地移民规划与实施
第四节建设征地移民有关问题和建议
第六章工程地质勘察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主要特点
第二节工程地质勘察内容概述
第三节上水库工程地质
第四节下水库工程地质
第五节发电厂房系统工程地质
第六节输水系统工程地质
第七节天然建筑材料
第七章抽水蓄能电站布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下水库布置
第三节厂房系统布置
第四节输水系统布置
第八章上、下水库
第一节上、下水库设计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
第三节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
第四节其他防渗型式
第九章输水系统水力设计
第一节进/出水口水力设计
第二节岔管水力设计
第三节调压室水力设计
第十章输水系统及金属结构
第一节输水系统设计
第二节高压管道结构
第三节岔管
第四节拦污栅、闸门和启闭机
第十一章抽水蓄能电站厂房
第一节厂区和厂房布置
第二节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
第三节地下厂房结构设计
第四节抽水蓄能电站的地面厂房和半地下式厂房
第十二章工程建筑物安全监测
第一节监测目的、原则及应具备的资料
第二节上、下水库工程安全监测
第三节输水系统工程安全监测
第四节地下厂房工程安全监测
第五节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
第六节地下洞室开挖安全监测信息管理与应用
第十三章水泵水轮机
第一节水泵水轮机型式与发展
第二节水泵水轮机工作特点及其主要参数
第三节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
第四节水泵水轮机初步选型
第五节机组拆装方式和主要结构
第六节调相压水
第七节进水阀
第八节国内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参数
第十四章发电电动机
第一节发电电动机特点与发展
第二节发电电动机主要参数
第三节结构型式选择
第四节抽水蓄能机组抽水工况起动方式
第五节励磁系统
第六节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工程实例
第十五章抽水蓄能电站电气与控制保护
第一节电气主接线
第二节主要电气设备
第三节计算机监控系统
第四节机组继电保护
第五节机组工况转换
第十六章抽水蓄能电站调节保证
第一节水泵水轮机全特性
第二节水力过渡过程计算
第三节调节保证设计与应用
第四节改善调节保证参数的措施
第十七章变速抽水蓄能技术
第一节变速抽水蓄能技术概况与发展
第二节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技术
第三节全功率变频抽水蓄能技术
第四节国外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实例
第十八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
第二节施工导流
第三节料场和渣场规划
第四节施工交通与总布置
第五节主体工程施工
第六节施工总进度与工期
第十九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造价
第一节项目划分及费用构成
第二节工程投资组成
第三节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要点
第四节影响工程投资主要因素
第五节工程建设资金筹措
第二十章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发展历程
第二节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主要原则及关键问题
第三节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第二十一章抽水蓄能电站初期蓄水及机组调试
第一节水库初期蓄水
第二节机组设备无水状态调试
第三节输水发电系统充水和排水
第四节机电设备带水状态调试
第五节机电设备试运行
第二十二章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与管理
第一节抽水蓄能电站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
第二节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运行情况
第三节抽水蓄能电站水工建筑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运行和检修
第二十三章国内部分抽水蓄能电站创新技术工程实例
第一节水能规划
第二节库盆防渗技术
第三节坝工技术
第四节拦排沙工程措施
第五节输水发电建筑物
第六节机电设备
第七节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前言本书第一版出版于2008年,由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老总工和老院长邱彬如、刘连希作为主编编著,全书共20章,内容涵盖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是一部综合论述抽水蓄能工程技术的专著,突出抽水蓄能工程技术特点和新发展,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多年的抽水蓄能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该书的出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助力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和技术发展。本书第一版出版时,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正处于第二轮开发建设高潮,截至当时的2007年底,我国建成抽水蓄能电站17座,装机容量8945MW(含装机容量50MW以下的电站计35MW,下同),居世界第三位;另有11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装机容量12760MW。自2008年以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又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发电,到2017年底,建成装机容量达到28725MW,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我国建成抽水蓄能电站43座,部分机组投产发电的在建抽水蓄能电站2座,其他核准在建抽水蓄能电站86座;建成装机容量达到45525MW,核准在建装机容量121426MW,均为世界第一。随着近十多年来一批新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我国抽水蓄能工程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机组设备设计制造也全面实现自主化,具备进一步归纳总结和修编本书的条件。在当前“双碳”目标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可靠且经济的大规模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定位和作用发生重大变化,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更多的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迫切希望了解抽水蓄能工程技术,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因此,进一步总结近十多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工程技术,对本书第一版进行修编是必要的,也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研究者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就承担了我国最早的岗南和密云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众多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勘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监测、工程总承包等工作,设计完成的十三陵、琅琊山、张河湾、西龙池、呼和浩特、敦化、沂蒙、丰宁、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陆续投产发电,并创造多项国内第一。十三陵是国内最早完成初步设计和开工建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西龙池是当时国内水头最高、居世界第三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张河湾上水库是国内首个寒冷地区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全库防渗的工程;西龙池上水库是国内首个严寒地区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面板全库防渗的工程,呼和浩特上水库改性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的设计极端最低气温则达到了-418℃;敦化是国内首个700m级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全面自主化的抽水蓄能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为周调节,装机容量3600MW,居世界第一,也是国内首个设计安装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机组的抽水蓄能电站。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希望通过本书的编著与修编,将这些经验和教训与同行们分享。当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也希望本书对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有所帮助。本书修编仍遵循第一版编著时的编写原则,相关资料收集统计截至2022年底,重点补充了近十几年来我国抽水蓄能建设的最新工程实践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增补介绍近些年来抽水蓄能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新理念与新认识;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考虑能体现抽水蓄能工程技术发展历程、当前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修编后的第二版共23章,增加3章,原环境保护与建设征地分别单独成章,原工程造价与经济评价分别单独成章,新增变速抽水蓄能技术一章。第一章介绍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历程和概况;第二、三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和工程规划;第四、五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环境保护和建设征地;第六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勘察;第七~十二章分别介绍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水工建筑物设计及安全监测;第十三~十六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和调节保证设计;第十七章介绍变速抽水蓄能技术;第十八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第十九、二十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造价和经济评价;第二十一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初期蓄水与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第二十二章介绍抽水蓄能电站运营管理特点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第二十三章介绍部分抽水蓄能电站创新技术工程实例。本书修编过程中,得到了相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单位、电网公司与发电厂、设计院、科研院校、制造厂家、施工单位等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书后虽列有参考文献,但挂一漏万之处恐难避免,敬希见谅。本书修编过程中得到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领导及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各章内容由章主编分别进行统稿,全书由吕明治主编进行统稿,郝荣国、李冰、米应中、万凤霞、卢兆钦、薛宝臣、靳亚东、周振忠等专家对相关稿件进行了审阅。本书不仅是编写者辛勤工作的成果,更是全院几代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在此谨表示感谢。郭洁和郝蕾蕾为本次修编书稿的整理编辑作了很多工作,谨致感谢。本书修编工作历时一年有余,编写人员均为从事抽水蓄能电站勘测设计工作多年,目前仍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日常工作繁忙;而本书涉及专业众多、篇幅较大,各章节之间难免存在详略不一、不协调或重复等现象,且受我们知识与水平所限,肯定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