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794362
★ 高度提炼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作为某个人对事件的看法,本书并不自诩为一部不偏不倚的历史。但是,基辛格回忆了他和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一系列关键事件中采取的策略——中美建交、1972年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峰会、与苏联的首次军备控制谈判——这些内容都引人入胜,并及时地提醒我们严肃而有远见的外交应该是什么样的。访谈者温斯顿•洛德是一位资深外交官,曾是基辛格的亲密助手。基辛格与他的对话颇有见地,摒弃了厚重回忆录的正式语言,让人耳目一新,生动而凝练地展现基辛格对外交、大战略和领导力的见解和一生的经验。
★ 这是一本出色、及时又令人振奋的书。书中汇集了亨利•基辛格唯一接受的系列口述史访谈,其中,基辛格的回忆精准敏锐,分析鞭辟入里,展现了战略思维在指导和应对全球事务方面的重要性。他提供的经验不仅关乎治国才能,也关乎领导者必 备的勇气和品格。
——《基辛格传》《乔布斯传》《马斯克传》作者 沃尔特•艾萨克森
★ 亨利•基辛格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政治家和战略思想家。而温斯顿•洛德曾出色地辅佐我的工作,人称“基辛格的基辛格”。本书中,洛德准确捕捉到基辛格的以上特质,甚至更多。《基辛格谈基辛格》将为当代甚至后代持续带来启迪和鼓舞。
——前美国国务卿 乔治•舒尔茨
★ 我们和基辛格博士的谈话,证明了为什么在离开政府四十年后,他作为畅销书作家、权威人士和导师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在此期间见过了几乎所有杰出的美国和国际领导人,他们继续征求他的建议。这是见解、毅力和影响力的杰出表现。
——本书作者 温斯顿•洛德
这是百岁外交传奇人物亨利•基辛格首 部且唯一的口述史著作,面对资深外交官和亲密助手温斯顿•洛德的辛辣提问,对话精妙而富有深意。
作为理查德•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改变了美国对中国、苏联、越南和中东的外交方式,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地缘政治奠定了基础。在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采访中,这位资深的美国政治家讨论了在全球局势紧张时期指导外交政策所面临的挑战。近五十年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似乎又要回到基辛格所熟练运用过的外交拉锯游戏……回首艰难而极为重要的来路,如何面对未来,基辛格重新省思外交、大战略和领导力……《基辛格谈基辛格》是这位资深政治家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斯顿•洛德对其进行的一系列采访,采访内容包括基辛格对自己在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所面临的具体挑战的思考,他对领导力和国际关系的一般性建议,以及那个时代传奇般的世界领导人的惊人肖像,几乎涵盖了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全部重要外交活动和举措。
对任何领域希望了解未来全球挑战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之书。
【目录】:
目 录
序/亨利• 基辛格 I
前 言 IV
一 政治家风范 3
二 准 备 17
三 向中国开放 33
四 尼克松—毛泽东会谈 53
五 谋求稳定对苏关系 67
六 在越南寻求和平 83
七 突破和《巴黎和平协定》 95
八 在中东的初步进展 111
九 谈判风格和人物侧记 127
十 外交政策的过程 145
十一 战 略 163
致谢 173
索引 177
基辛格讲述了他和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一系列关键事件中采取的战略,本书读起来引人入胜,并及时提醒我们严肃而有远见的外交应该是什么样的。
——《外交》,杰西卡•T•马修斯
这本小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展示了亨利•基辛格留给国家的最大遗产,即他的爱国主义、他谨慎而有效的治国理念,以及他对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无与伦比的理解力。
——《纽约图书期刊》,弗朗西斯•P•森帕
本书坦率、翔实地概述了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的美国外交政策,是希望了解当今全球挑战的人的必 读书。
——《外交事务杂志》
这本书是亨利•基辛格唯一的口述历史的记录,它的出现或多或少是一个偶然。
几年前,从二〇一四年开始,麦克法兰和我同意为“尼克松遗产论坛”做一系列有关外交政策问题的专题小组讨论,这个项目由理查德•尼克松基金会、国家档案和 记录管理局共同赞助。这是尼克松政府的僚属杰夫•谢泼德的主意,他与前白宫官员组织过三十多次专题小组讨论会,反思尼克松政府时期各种国内外政策倡议背后的思路和过程——类似一种集体口述历史,如果你愿意这样认为的话。
许多小组成员已经分别做了口头叙述,但还没有以整个小组的形式整理出来。当时的想法是,整体将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小组成员将汇总彼此的回忆,以制作一个更完整的画面。这些讨论过程被录制下来,在有线卫星公共事务网络上的美国历史频道播出,可以通过尼克松基金会获得这些录像带。
从二〇一四年到二〇一五年,麦克法兰和我主持了四次外交政策方向的专题小组讨论,分别是:“重振国家安全委员会”“向中国开放”“对苏缓和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以及“越南和《巴黎和平协定》”。这些讨论与早些时候关于中东问题的一个小组讨论一起,涵盖了尼克松— 基辛格合作的主要外交政策倡议。
我为每一次的讨论编写大纲,提前分发给小组成员,这有助于唤醒他们的记忆。麦克法兰引导讨论活动,启发原来的僚属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所做的贡献。最初的计划是用一个小时对基辛格博士进行视频采访,听取他对这些关键性倡议的思考,以此作为这个系列的圆满结束。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麦克法兰和我与基辛格博士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做这一部分采访。他的记忆力惊人,特别是考虑到他已经九十多岁,我们却要求他回忆半辈子之前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意识到我们甚至还没有触及问题表面。所以我们说服基辛格博士进行第二次采访……接着还有第三次……他叙述了战略目标和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也不时提到个人轶事。这些采访更像是老朋友和老同事之间的谈话,基辛格博士所讲的故事听起来像是昨天才发生的,新奇有趣。
在我们交流的早期,基辛格博士坦言他从来没有做过口述历史,这使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几十年来他接受了数百次采访,他显然是战后最杰出的国家安全人士之一。因此我们梳理了这一系列的交流,扩展到基辛格在政府服务之外的领域,把他对外交、大战略以及最终对领导力的省思都囊括其中。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我们总共对基辛格博士进行了六次视频采访,最后于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结束。
我们都意识到我们所做的这个项目的历史意义——用基辛格自己的话说,从记忆和他自己的角度自发地对他进行了范围广泛、涉及各方面内容的采访。然而,这些采访对于我们个人也很重要。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基辛格身边工作,先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然后是在国务院。麦克法兰曾经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最年轻的工作人员,先是在大学读书期间担任兼职夜班秘书,然后担任基辛格的研究助理。我们和基辛格博士的友谊,迄今已经跨越了近半个世纪。
为基辛格博士工作时学到的经验教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我们继续在政府内外的国家安全岗位任职时,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我成为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驻华大使和助理国务卿。麦克法兰一直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五角大楼的高级职位任职,担任电视新闻分析专家和专栏作家,最近还担任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我们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几十年来一直受益于他的智慧。
我们和基辛格博士的谈话,证明了为什么在离开政府四十年后,他作为畅销书作家、权威人士和导师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在此期间见过了几乎所有杰出的美国和国际领导人,他们继续征求他的建议。这是见解、毅力和影响力的杰出表现。
本书是上述六次视频采访的成果。大多数问题是由麦克法兰提出来的,我则负责其中几乎所有的评论部分。
麦克法兰对于从基辛格那里所学到的东西,提供了她的看法。我把这些看法附在下面。
***
在以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身份加入特朗普政府之前,我咨询了近二十多个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征求他们对政策和程序的意见。我这样做是为了展望新时代,但对不同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方面的做法进行比较是很自然的。尼克松—基辛格的经验引人注目。
大多数新政府上任后会立即审视现行的国家安全政策,以期在政策方面打上自己的烙印。有时他们会彻底改变方向,有时他们只是围绕现有政策进行修修补补。但是,大多数的政府将外交政策视为一系列独立的、一对一的关系,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脱节。
尼克松和基辛格均将外交政策视为“大战略”,双边关系相互联系,密切关联。这就好像他们在玩三维国际象棋一样,每在全球棋盘上移动一步,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第二级和第三级的影响。我认识基辛格几十年了,但在这些谈话中,我依然被他的思维在运转中的精彩表现打动, 被他讨论一九六〇年代末做出的一项决策,然后解释他们如何考虑这些决策也许将在若干年后对半个地球之外的另一个国家产生影响的方式所打动。以这种方式观察未来,尼克松和基辛格能够看到别人可能看不到的机会和危险,并能利用它们来为美国争取优势。
许多领导人只从他们想要的角度来看待外交政策,忽视对方的需求。尼克松和基辛格试图从对方国家的角度来 看待问题,考虑他们的偏见、恐惧和目标。他们认识到,无论谈判者有多么熟练,除非双方都对其成功签订的协议有所投入,否则,任何协议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尼克松和基辛格从来没有放弃他们的“大战略”,他们把日常决策置于这个框架之内。在处理那些不可避免地会排挤战略目标的日常事务和危机时,他们能够坚持既定路线而不偏离。很多届政府都因那些需要立即处理的事务而忽视重大事务,难以自拔,而他们则免入其臼。这就是尼克松—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仍然是衡量其后各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标准的原因。
***
我为每一章写了一个简短的介绍,这些简介框定了上下文并提示了重点。视频记录的底稿经过编辑,以确保重点的重申、行文的准确和流畅,同时也保留了原始内容和氛围。因此,它读起来像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即兴谈话,而不是一篇精雕细琢的书面论文。我们认为,它不仅将对历史记录做出贡献,而且还将为子孙后代提供深邃的见解。另外,这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与此同时,我承认本书的局限性。本书既没有全面审视、也没有带着批评的眼光去评价基辛格和尼克松的执政岁月。它起源于“尼克松遗产论坛”,没有涵盖基辛格在福特政府期间的服务,而在此期间有很多重大的外交活动,诸如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协议、在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穿梭外交而达成的第二个协议,还有支持非洲大陆的多数人统治、为罗得西亚和纳米比亚的独立铺平道路的南部非洲问题的外交活动。
和所有口述历史一样,这部作品只从一个角度来叙事。基辛格本人就这一时期写过几部深入的历史著作。尼克松在辞去总统职务后一直是个多产作家。档案里有很多备忘录、会议记录和谈话录音,其中许多已于最近解密。史学家和记者就这个时期写下了无数书籍和文章。数十部大部头的基辛格和尼克松的传记陆续出版,褒贬不一。
虽然这本书记录了很多新材料,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与先前那些作品竞争。相反,我们把读者带进这个空间,和我们一起聆听基辛格——在四十年之后由他亲口说出来——围绕这个时代一些主要挑战的理据和决策。这也是一个听取我国一位资深政治家思考更大的概念性主题的机会。
我们做的这一切,都着眼于历史,着眼于年轻一代。我们现在都当了祖父母,我们认识到,这些事件对于千禧一代和以后的人来说都是古老的历史,只是书架上积满灰尘的旧书,只是他们自己忙碌生活的注脚。
对我来说,我全身心投入了那段时光。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做一些我自己的反思。
***
“痛苦和狂喜。”这句话总结了我和亨利的奥德赛式的长途冒险行程。无论我的周期性痛苦如何,我总是和阿尔贝•加缪有一样的情绪:“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在我的攀爬过程和所欣赏的景致中,我对亨利极为感激。
空间和范围限制了我的笔触。
他在拓展我的视野和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我的耐性和神经。他嘲讽我说:“你就这点能耐吗?”然后带着狡黠的笑容,读我的文字。对腻味的宣传不屑一顾。在星期天华盛顿红人队正要开场时打电话来要我写一篇演讲稿。在总统规定期限的最后两天前,驳回我写的长达四十页的柬埔寨问题白皮书的草稿。每星期工作八十个小时,假期、生日和周年纪念日都没有了。
是的,亨利偶尔会对他的工作人员发火。但是,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和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通常会找到一种方式,以一种腼腆的姿态绕回来缓解你的刺痛。
总之,亨利的怒吼声掩盖了他的内心忧虑。
在亨利那副硬邦邦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他那慷慨大方的性情。他不仅是我的良师和折磨者,也是我的益友。
亨利受够了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在看过我写的几篇质疑总统和他正在奉行的政策的论文后,他选择我当他的特别助理。后来,我因自己第一次单独写出来的一份关于老挝的全方位报告而使白宫西翼里的那些人怒不可遏时,亨利保护了我。
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参加在紫禁城举行的独家首脑会议。他邀请我和一个蜷缩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一六〇〇号门口、饿得半死的战争抗议者共进私人早餐。他和他挚爱的南希结婚时,邀请我作为少数几个客人之一出席。他代表全体人员授予我国务院的最高荣誉。
亨利扩展了我的视野——景色壮观。在越南和平取得突破之后,在一个色彩变幻、林木葱翠的巴黎公园里的一次握手。从乡间别墅里酒气熏人的宴会上进行的残酷会议到克里姆林宫的一次核问题谈判。一场令一位非洲总统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关于多数人统治的开创性演讲。在世界上最具爆炸性的地区,无休止地穿梭于中东敌国之间。在黎明时分绕过地球上的第二高峰,进行一次震撼全球的对华开放的秘密旅程。
伴随着这样的场景,也让我来描绘亨利的本性。
在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酒店的套房里,在赎罪日战争引发的混乱中,他冷静地撰写着一篇演讲稿。在大西洋云层上的“空军二号”上,一边下着基辛格 vs. 基辛格的国际象棋,一边考虑着在即将与北越进行的秘密会谈中采取的行动。在他那间白宫西翼远非富丽堂皇的办公室的角落里,对着从遥远的中国发来的用密码写的表示同意的信息面露喜色,叩开了朱红色的大门。在飞往戴维营的震耳欲聋的直升机上,为莫斯科首脑会议的黯淡前景而悲叹。
在金黄色的屋顶下把乒乓球拍向空中,使之形成一条拱线。指着一盏枝形吊灯,以同志般的恶作剧方式询问苏联外交部长那是不是他隐藏摄像机的地方。在审阅要送给总统的每日简报之前,先查看一下前一天晚上德国足球联赛的得分。在迪士尼乐园游玩时,勇敢地把我那还没有受过大小便训练的儿子扛在肩膀上。
除了那个手捧《圣经》、躲过大屠杀的难民——她的儿子在成为第一位犹太人国务卿时叫她不要哭泣,白宫东楼里的绝大多数人都目光炯炯。
感谢亨利,我体会到基辛格中士在战后从德国给父母写信时的感受:“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撼动了世界,把青春献给了某些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
我为在这一事业上与美国外交界的一位伟人合作而深感荣幸。
亨利并非完美无缺。他是谁?莱昂纳德•科恩的《赞 美诗》中说,“忘掉你那完美的奉献。万物皆有隙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我相信,历史将为他的遗产“敲响钟声”。
本书中的这些事件——以及他们的主角——唤起了我生命中一段开创性的篇章,也唤起了我们国家历程中的一个独特时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