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21730
- 追溯2300年塔的历史
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印度窣堵波,到中国南北朝的佛塔发展高峰,再到遍布大江南北的隋文帝舍利塔;从气宇轩昂的关中唐塔,到婉约秀美的江南宋塔,再到雄伟壮丽的塞北辽塔;从中原大地的汉式楼阁式塔,到雪域高原的藏式吉祥多门塔,再到西南边陲的南传傣式佛塔……全面梳理中国古塔发展史,一书理清中国古塔时代和地方特色,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 超60人团队,20余年拍摄,10余年创作
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下,作者已整理出近5000座古塔第一手的图文资料,书中介绍了其中的2400座古塔。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古建筑、艺术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的摄影师,历经20多年拍摄,汇集成这一本珍贵的、精彩的古塔图鉴。
- 960页大部头
实体书长240毫米,宽170毫米,书脊厚度超过58毫米,哑粉纸印刷,成书重量超过2公斤,书籍实体一如其承载的古塔文化,沉重而扎实。
- 1700张高清彩图,300多张绝版照片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古塔经受着数不清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一些往昔的风采已再难重见。本书收录的1700多张照片中,有300多张已成珍贵的绝版。每张照片的塔名后都注有摄影师名字与拍摄时间,以便读者了解那留下惊鸿一瞥的年代。
- 210 张航拍照片
古塔挺拔高卓,要拍摄塔身浮雕、线刻、彩绘、铭文等等精巧的细节,无人机拍摄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一些古塔身居拥挤的闹市民居之中,周遭逼仄,也唯有航拍才能实现平视、俯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面仰拍带来的建筑透视变形。本书收录了约210张航拍图片,力求最真实、最深刻地展现古塔的一尺一寸。
本书全面系统地调查梳理了我国现存的古塔,范围囊括佛舍利塔、佛教供养塔、佛教墓塔、风水塔、文峰塔、道教墓塔,乃至佛教、道教经幢,共涉及古塔(及经幢)约2400座(包括双塔、塔群、墓塔林中单独的塔)。其中专门配有图文介绍的古塔约960座,其余千余座则以塔群、塔林的形式集体呈现。我国现存的精品古塔已基本收录于此书中。
同时,本书也绝非一本简单罗列所有古塔信息的“名录手册”,作者以简洁通俗的语言,生动地梳理并呈现了中国古塔的发展脉络,融合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对古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创新观点,为普通读者构建起了认识、欣赏古塔的专业知识体系。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从入门到精通”的古塔介绍之作。
本书名为《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座中国古塔》,但“1001”是个虚数,其零头“1”,代表着无尽可能的全新开始。也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在翻阅本书之后,找到自己心中最特别的那“1”座中国古塔。
推荐序
推荐语
前 言
第一部分 中国古塔简史
1 塔的起源
2 早期的中国古塔
3 北朝古塔
4 南朝古塔
5 隋代古塔
6 唐代古塔
6.1 砖塔的流行
6.2 魅力无穷的唐式密檐塔
6.3 精雕细琢的唐代石浮屠
6.4 玲珑秀美的唐代方亭
6.5 尘沾影覆——陀罗尼经幢
6.6 唐代古塔的创新思维
7 五代古塔
7.1 吴越国阿育王塔
7.2 五代经幢
8 宋代古塔
8.1 气势磅礴的华北宋塔
8.2 富丽堂皇的中原宋塔
8.3 砖身木檐的江南宋塔
8.4 以假乱真的关陇宋塔
8.5 承袭唐风的巴蜀宋塔
8.6 鬼斧神工的福建宋塔
8.7 僧人公墓——普同塔的兴起
8.8 密教东渐与闽浙五轮塔
8.9 乌金浮屠——宋代铁塔
9 辽代古塔
9.1 登峰造极的辽式密檐塔
9.2 雄伟壮丽的辽代楼阁式塔
9.3 别具一格的幽云辽塔
9.4 华藏世界——辽代华塔
10 金代古塔
10.1 落日余晖——唐风金塔
10.2 锦上添花——辽式金塔
10.3 砖石奇葩——宋金花塔
10.4 多姿多彩——密檐覆钵式塔和幢式塔
11 西夏古塔
12 南诏、大理古塔
13 元代古塔
14 明代古塔
14.1 风靡一时的风水塔
14.2 神秘的曼荼罗——金刚宝座塔
14.3 七彩飞虹——明代琉璃塔
14.4 高原明珠——吉祥多门塔
15 清代古塔
15.1 中规中矩的清代藏式塔
15.2 雨后春笋——南传傣式塔
16 佛寺双塔
17 佛塔组群
18 墓塔及墓塔林
结 语
第二部分 中国古塔实录
1 华北古塔(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2 东北古塔(辽宁、吉林、黑龙江)
3 华东古塔(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4 华中古塔(河南、湖北、湖南)
5 华南古塔(广东、广西、海南)
6 西南古塔(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7 西北古塔(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第三部分 附录
1 术语图解:古塔上常见的构件名称
2 本书收录的古塔索引表
3 参考文献
致 谢
推荐序
中国古塔是中国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在我国已经有近 2000 年的发展史。
中国本无“塔”这种建筑类型,它源于古印度,本是用作安置佛陀骨舍利的设施,梵文为 stupa,音译为“窣堵坡”“浮屠”等,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窣堵坡”也随之传到中国。东汉时期我国开始建造佛塔,不过佛塔在中国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平面为正方形的多层木结构建筑——“望楼”,中国古代匠师创造性地将古印度的“窣堵坡”和我国“望楼”形式的木楼阁建筑结合在一起:仿照印度“窣堵坡”的样子以金属为之,置于“望楼”顶部,成为“窣堵坡”形状的金属塔刹;而中国的平面为正方形的木楼阁建筑“望楼”,也变得由下往上层层内收,成为塔身,即“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后汉书 • 陶谦传》),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类型——中国楼阁式塔。1972 年在四川什邡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三层佛塔即显示了最早的中国楼阁式塔的形象。后来古人又造出一个新字——“塔”,来称呼这种建筑物。中国古塔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一枝奇葩,中华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塔,正是彰显了中华文化格局与气度的一个实例。
在中国大地上除楼阁式塔外,后来还陆续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塔,如密檐式塔、藏传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傣式佛塔等多种。在塔的众多类型中,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的体形修长,屋檐层叠,中国特色尤其鲜明。古塔的平面,除去正方形外,后来也出现了八边形、六边形等形状。塔的功能在我国也从最初的佛塔,发展出了灵塔、墓塔、风水塔、景观塔等。塔的结构除去木结构塔以外,还出现了砖结构塔、砖木结构塔、金属铸造塔等,近现代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塔和钢结构的仿古塔等。就古塔的建造材料来看,除去木塔、砖塔、砖木塔外,还有琉璃塔、石塔、土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等。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是横向铺展,但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垂直挺拔、直刺苍穹,成为中国古代少有的高层建筑类型。塔的高度往往达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远在数十里外人们都可以看到其倩影。塔成为鲜明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当地人们引以为豪的代表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名片。
我国现存木结构塔的代表为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 1056 年,距今近千年,通高 67.31 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是世界木结构建筑史上的典型实例。而历史上有记载的我国古代最高的木结构塔,则是北魏时期建造的河南洛阳永宁寺塔。永宁寺塔始建于公元 516 年,距今约 1500 多年。永宁寺塔的高度有多种推算结果,一种认为塔高为 136.7 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 147 米;另外一种认为塔的通高约为 75.6 米。即便按后一种推测,它也是当年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技术奇迹了。遗憾的是此塔仅存在了 16 年,便遭雷击焚毁。
我国现存最古的砖结构塔为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其平面为少见的十二边形,为密檐式 15 层,通高 37 米。而我国现存较高的砖结构塔,包括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的陕西泾阳崇文塔、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的河北定州开元寺塔、明末清初建的山西汾阳文峰塔,这几座砖结构塔的高度都超过了 80米。从上述几座木结构塔和砖结构塔的实例中,可以窥见我国古代在高层建筑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中国风格的佛塔在古代还随着佛教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
塔,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长期以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塔诞生后的近 2000 年
中,除去历史上三次短暂的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期间外,我国的建塔活动长盛不衰。即便在当代,也有很多仿古新塔陆续建成,如杭州的雷峰塔、西安的长安塔、常州的天宁宝塔等,甚至有的一个省就有数十座近当代仿古新塔陆续建成。我设计的仿古风格塔也已经建成了三座,分别是北京园博园的永定塔、北京怀柔雁栖湖的雁栖塔和北京榆树庄公园(榆园)的文峰塔。
二十多年来,本书作者吴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奔赴全国各地,实地调查、拍摄古塔,积累了大量我国古塔的宝贵资料,他撰写的《北京古塔影像录》已经于 2019 年出版。此书十分精彩,收录的是北京地区的古塔,我曾为之写了序言。在序言中我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早一点看到吴锴及其摄影团队拍摄、整理的全中国范围内的古塔影像录面世,现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 1001 座中国古塔》就要出版了,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 1001 座中国古塔》一书有三个鲜明特点:
特点一是精。收录于此书的我国现存古塔俱是精品,不仅包括了全部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塔,还精挑细选了一批尚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具有突出文物价值的古塔,可以说我国现存的古塔精品全部收录于此书中。精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本书选用的 1700 多张古塔照片,是从吴锴及其摄影团队在长达近 20 年里拍摄的十余万张古塔照片中精选出来的。
特点二是全。所谓“全”,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从纵向来说,此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出从东汉至清代我国古塔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各时期的古塔特征,包括同一时期建造在不同地域的古塔特点。而且,书中收录的古塔的建造年代,也贯穿了我国东汉以后至清代的各个朝代。其二是从横向来说,此书收录的古塔的所在地域,涵盖了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三个地区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特点三是细。所谓“细”,是指此书归纳、整理工作做得细,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古塔分类细,书中将中国古塔分成三大类(汉式塔、藏式塔和南传佛教的傣式塔),其中汉式塔中又分出 14 种类型,藏式塔也分出 4 种类型,傣式塔则分出 3 种类型,共计 21 种类型,非常精准地描述了不同类型古塔的特征。其二是索引细,书的附录中列出了多达近 20 页的索引表格,便于读者对中国历代古塔进行对比研究。其三是资料细,对于每座古塔介绍的基本资料齐全,包括该塔的所处地点、建造历史、艺术和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入选本书的原因等。其四是形象细,古塔的照片中,既有该古塔的整体影像,也有其细部照片,不少古塔还有用无人机拍摄的航拍照片,为读者提供了欣赏古塔的崭新角度,这是前人难以欣赏得到的。
中国古塔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类型,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多个领域的内涵和成就,包括宗教、历史、建筑、艺术、工程技术等,值得研究和传承。《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 1001座中国古塔》一书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工作,为我国现存古塔精品建立了比较齐全的档案资料。本书的出版,是我国古塔研究领域里一项重要的成果,对于我国古塔的进一步研究、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此书又深入浅出,也为那些古建筑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通览我国古塔精品的窗口。
吴锴自幼生活在清华园里,直至由清华大学毕业去海外工作。清华教师家庭的环境氛围和清华的学术气氛深深地浸染了他,加之他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求学经历,使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校训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做事风格。他在调查古塔、拍摄古塔的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坚持不懈,扎扎实实,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清华大学校训。在近 20年的时间里,只要有机会,哪怕是短暂的回国探亲期间,他都要挤出时间、不辞辛苦地多次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拍摄古塔,积累了海量的、宝贵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在近 20年中,有的古塔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他拍摄的有些照片,成了那些被毁古塔的遗照,愈显珍贵。
得知《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 1001 座中国古塔》即将出版,十分高兴,写下了上面一些话,以示祝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纪怀禄
2022 年 4 月 14 日于清华大学荷清苑竹林深处
前言
在我国数千年璀璨的古代文明历史上,塔是一朵奇葩,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凝聚着工匠的智慧,融合了先进的科技,承载着城市的灵魂,可谓中国最重要、最精彩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对外交流时中华文化的一张光鲜的名片。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对古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座座沧桑而又神秘的古塔,如美玉、如佳人,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多年来每到一地,我必会专程寻访当地的古塔,站在塔前,细细地观察每一处细节,感受千百年前建塔工匠们虔诚的信仰和杰出的技艺,并给它们留下细致、全面的影像,回家后将每一座古塔的信息详细记录,将图片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逐一加入自建的古塔档案数据库中。经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已经整理出近 5000 座古塔第一手的图文资料,在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辑的策划下,精选了其中的 680 处、共计约 2400 座古塔,出版成书,其中约 960 座塔有单独图文展现,其余一千多座塔以塔群、塔林的形式呈现。书名中的“1001”是一个虚数,其零头“1”,代表无尽可能的全新开始,在书中的全部古塔里,读者可以自主选出心中最特别的那“1”座中国古塔。
而这些年在寻访古塔及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到喜悦的,是结识了一群同样喜爱古塔的朋友,他们中不乏古建筑、艺术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而更多的则是业余爱好者。在得知我为全国古塔建立档案的想法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纷纷向我无私地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精彩的古塔照片。由于很多古塔建于人迹罕至的地区或是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不少照片都是历尽艰辛才拍到的,如来自甘肃的摄影记者刘晓华老师,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徒步数小时穿越无人区林场,只为拍摄一座五代古塔——塔儿庄塔;土木工程专家贾非老师,为了拍摄以朝霞为背景的古塔,在冬季江南冰冷刺骨的寒风中,苦苦等待日出以致手背冻裂;又如来自上海的王文博老师,在海拔 4000 余米的青藏高原上挂着氧气瓶,为了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反复在山坡上来回奔走;还有资深古建筑摄影师高俊卿老师,在陕西一处荒野中拍摄古塔时忽遭毒虫攻击,被送到医院急救才转危为安……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笔者本人也有多次在滂沱大雨中或是荒郊野岭中独自搜寻古塔的经历。此外,由于不少古塔受到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蚀或人为破坏早已面目全非,很多照片中的影像已经无法再一次以原样展现在世人面前了。本书收录的 1700 多张照片中,有 300 多张已经成了珍贵的绝版。每张照片的塔名后是摄影师名字与拍摄时间,以便读者了解照片年代。如果没有古塔摄影团队成员们艰辛的付出,本书的精彩程度确实是要大打折扣了。
梁思成、张驭寰、罗哲文、萧默等老一辈古建筑研究专家在早年都曾出版过系统介绍中国古塔的专著,如《中国建筑史》《中国古塔》《中国塔》《中国古塔集萃》《中国建筑艺术史》等,在当年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著作,但其内容大多仅限于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比较著名的古塔,而有大量由于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不甚有名甚至鲜为人知,却有很高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古塔并未收录,这对于一个执着的古塔爱好者来说实在是莫大的遗憾。另外,近 20 年来,随着信息检索功能的飞跃发展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普及,古塔这个专题也吸引了大量的专业研究者,与其相关的建筑学、土木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及民俗学等方面均得到了空前的进展,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原先关于古塔的造型定义、建筑工艺、年代断定等方面的诸多广为流传的观点,都被证明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得到修正;不少原来在造型和装饰等方面被称为“唯一”“孤例”的古塔,也纷纷找到与其相似的“伴侣”。另外,很多原本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的古塔被发现了新的重要意义、重大价值,这些信息也很有必要向读者更新。
此外本书中,古塔条目总体顺序按照国家文物局公布名单的地区划分排列,具体到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细分顺序,大体也是按照文物局的划分顺序,具体见附录中的索引表;但正文中为了实现版面图文排列对称美观的目的,个别古塔条目顺序有变动,特此说明。
正文及索引表格中的“文保级别”划分标准为:对于被单独列为“国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塔及作为“国保”单位主要组成部分的古塔,标注为“国 n”,其中数字 n 为“国保”批次;而对于本身并非“国保”,而是属于“国保”单位附属建筑的古塔,则标注为“属国n”。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塔,标注为省份缩写 批次,如“京三”代表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闽一”代表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加“属”字之意同前。被列为县(区)市级别文保单位的古塔,标注为“区县”;馆藏古塔为“馆藏”,2007 年开始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古塔标注为“三普”。一般来说,文保批次越早,级别越高,则文物价值越高,不过也有例外。
科技的飞跃和经济的繁荣为考察古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932年身在北京的梁思成从日本学者的一份考古报告中得知 , 在山西省应县有一座建于辽金时代的大型木塔,然而欣喜若狂的他花了几天时间查遍了北京图书馆的资料也没能找到关于这座塔的任何图像甚至只言片语的描述。为了证实木塔的存在,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应县当地的照相馆,并附上当年很宝贵的一元钱作为报酬请求拍摄一张木塔的照片;在确定古塔依旧完好后,经过一番筹备,终于在翌年踏上了考察应县木塔的旅程。然而由于交通落后,当年从北京去应县的路程也是充满了艰辛:一行人先是从北京坐火车到达大同,到达后发现居然连基本的食宿都无法解决;后费尽周折在大同考察了一些古建筑后,再坐长途汽车至山阴县,然后寻找民间骡车前往应县,一路上或是泥泞不堪,或是沙尘漫天。当梁思成最终见到朝思暮想的应县木塔时,距离他们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已经超过十天了。而如今从北京去游览应县木塔,自驾走高速仅需四五个小时即可到达,安排得当甚至可以做到当天往返,当地食宿也极为便利;就算无法亲自探访,通过互联网也可在瞬间搜索到海量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这在梁思成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另外,随着摄影无人机的普及,航拍也极大丰富了古塔的影像资料。由于古塔多为高大的建筑,且由于文物保护的原因大多已不能攀登,要想拍摄到塔身高处的细节,如浮雕、线刻、彩绘、铭文等,在地面上就算是使用专业长焦镜头也鞭长莫及,而无人机则可以轻易地接近建筑的任何部位拍摄细节,毫无安全问题。有些古塔位于拥挤的闹市、民居中,周围空间逼仄,普通摄影难以展现其全貌,只有靠航拍才能达到平视、俯视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面仰拍带来的建筑透视变形。本书收录的航拍图片,包括整体及细节,共计约 210 张。
遗憾的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福祉,在利益的驱使下,快速便捷的交通和广泛流传的信息也对古塔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987 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被发现,随后出土了包括大量金银器在内的佛教珍宝,此后犯罪分子掀起了一股盗挖古塔地宫的狂潮。河北蔚县的南安寺塔(2001 年被列为第五批“国保”)建于辽代,2011 年盗贼从附近民房挖通了地宫,将包括金银舍利塔、彩绘木雕、瓷器等 100 余件珍贵文物席卷一空。此外,同为“国保”的观音寺塔(天津市蓟州区)、清梵寺塔(陕西省兴平市)、开元寺塔(陕西省彬州市)、泰塔(陕西省旬邑县)、兴隆寺塔(山东省兖州区)等地宫均在近年失窃。
除了大型古塔的地宫被盗掘外,不少中小型古塔因其塔身上的精美浮雕也被犯罪分子盯上,浮雕被窃,甚至塔身被整体盗走。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内有一座精美的唐代造像塔,通体以暗红色石料雕成,塔身四面高浮雕佛像、力士等并施以彩绘,转角装饰盘龙柱,底部还有开元八年(720 年)的造塔题记;由于常年埋于地下,虽历经一千多年却几无风化,保存非常完好。犯罪分子在得知此塔的信息后,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盗走塔刹和塔身,随即短时间内走私出境,直到 2017 年通过各方努力,塔身才回归祖国,但塔刹至今下落不明。又如河南省新乡市的水东村唐代陀罗尼经幢,2013年5月刚刚晋级“国保”,7月便告失窃,虽然经警方努力迅速破案,但部分石构件已经永久损毁,经幢至今仍散落在博物馆的库房中,无法修复。
有人说,古塔不就是些破砖烂瓦嘛,能有多大价值呢?况且那些塔看起来都差不多,做这些枯燥的整理工作有何意义?在我眼中,古塔绝不仅仅是一堆砖头或石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久违的老朋友。每次寻访古塔,感受的不只是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造物真谛,还有早已湮没在繁华都市中的那颗追求极致、敬畏自然的朴素之心。中国古塔虽起源于古印度,但与印度原型不同,中国古塔的最大魅力在于其极为丰富的多样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塔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以至于塔在中国发展的近两千年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各种造型不胜枚举。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的一万多座古塔里,没有任何两座是完全相同的。另外由于水土流失、地基下沉等原因,我国现存的绝大部分古塔都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倾斜,其中有些塔的倾斜度甚至超过了全世界众多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意大利的地标之一——比萨斜塔,如大象寺塔(陕西省合阳县)、护珠塔(上海市松江区)、玲珑塔(河南省新乡市)等,历经千年屹立不倒,无愧于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谁的家乡没有塔?真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了解这样一笔丰富的、卓越的文化遗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历史与文化,都有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古塔的根源是技艺与文明,历史正是维系古塔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自古极富创造力,灿若繁星的古代发明,点亮了人类璀璨文化的浩瀚天空,也留下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古塔便是其中之一。一切历史源于地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不同的山水风土,造就了中国古塔的多样性,各地古塔蕴藏的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质,彰显着鲜为人知的中华文化的独有密码与力量源泉,延续着“国之瑰宝”的文化渊源。
吴 锴
2023 年 6 月 26 日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 1001座中国古塔》的出版,是我国古塔研究领域里一项重要的成果,对于我国古塔的进一步研究、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此书又深入浅出,也为那些古建筑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通览我国古塔精品的窗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纪怀禄
本书是中国古塔集大成之巨著,集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书。我拜读书稿后,受益颇多。深感编著此书实为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可喜可贺,望早日出版以飨读者。特向广大文物保护研究者及美术、旅游等相关专业人士推荐阅读参考。
——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河南博物院院长
杨焕成
作者全面分析了中国各时期古塔建筑艺术与特色,并描述了各地区古塔造型的差别与作用,从建筑、结构、宗教、历史、艺术、考古、民俗等学科进行全面总结和论述。该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水平很高,是至今为止我所看到的介绍古塔建筑艺术的最全面的书籍。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戴志坚
这可能是当今世界上能找寻得到的关于中国古塔图像和文字材料著录最为全面的一部图书。本书犹如春天里的一枝报春花,它必将突破先前“封闭”的学术象牙塔之藩篱,呼唤来更多的大众读者与这些流传千年而不朽的古塔经幢以及用于风水营造的标志性建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杰
本书作者历二十余载,足迹遍中国,尽观华夏古塔精华,令人叹服。今于所观瞻古塔之中,遴选一千又一所,详述其历史文化之根源,尽展其建筑艺术之精美,以飨读者,实为幸事!披卷展阅,华夏古塔精要之所在,尽收眼底。
——前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辽宁省博物院研究员
陈术石
这本书全方位梳理了中国古代塔幢文物遗存,兼具宏观的全景视野和细致的个案描述,可谓一书在手,古塔观止。全书之特色,首先是系统性。其次是学术性,不乏独创性主张,颇具见地。再者,所有图片力求精益求精,并标注拍摄时间,形成一份珍贵的塔幢影像档案。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张建宇博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