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86177
★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和林徽因讲述建筑的一切
★建筑学昆仑,辉煌五册
★专家修复手绘图,清晰完美如初
★奢侈高清插图,视觉盛宴
★译文、注释、扩展知识,中学生都能读懂
★中华物质文明重要读本
★建筑学昆仑,建筑学伉俪
梁思成和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夫妇。一个是中国现代建筑学之父,一个是中国历史上位女建筑学家。他们自始至终,比翼齐飞,一起出国求学,学成回国后携手走遍大半中国,调查中国古建筑;一起著书立学,让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赢得应有的地位。他们推动中国建筑学从蒙昧进入现代科学,开创了中国建筑系。他们创办的清华建筑学院,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极重要的建筑学府。他们终生为保护中华古建筑奔走,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集齐梁思成重要作品的“梁思成建筑大系”从书中,也包含林徽因建筑作品。两人的作品和两人情感一样,水乳难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 代表作
本中国人自己写的本民族建筑史
推动中国建筑学由蒙昧进入现代学科的奠基之作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即便是在“七七事变”后艰难困苦的流徙岁月,他也从未放弃。梁先生基于调查写成的《中国建筑史》是本中国人自己写的本民族建筑史,中国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写成的建筑史,次将中国建筑史学纳入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成为独立学科,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和美学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
一本让华夏民族屡屡从废墟重建文明的天书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 灵魂之作
首本人人都能读懂的《营造法式》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极点,宋朝建筑学集大成者《营造法式》,被史家称为“天书”,一方面指其难懂,二方面喻指读懂了可造出天堂。梁思成先生从父亲梁启超处获赠此书,发誓要读懂并让别人也能读懂。本书完全保留梁先生多年研究所作的注释、解说以及手绘图,并新增全本译文以及图文并茂的知识小链接。让普通的非专业读者,也能跟随梁先生的讲解,读懂“天书”,领悟中华建筑文明的神奇了。
★《梁思成林徽因讲故宫》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及林徽因 讲解中华文明的象征故宫
九个特征、七个细节
技术之秘、艺术之美
认识故宫权威读本
故宫是世界奇迹,是中国古建筑之杰作,但若没有梁思成、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比如古建筑的九个特征、七个细节,便缺乏理解故宫的门径,更无法领会故宫营造技术与艺术统一的理性之美。本书是汇编梁林二人关于故宫文章和手绘的专门著述。梁文的简洁、林文的优美,两种风格的解说互文成趣,你将彻底认识故宫以及北京古建筑,获得新的观察方法,理解何为故都、何为故乡的深沉意蕴。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艺术二十讲》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及林徽因 讲透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方法
常识、赏析、应用
建筑通识读本
梁思成、林徽因两位中国近代建筑学的奠基者,将他们对建筑研究之心得,以优美文字向大众讲解。二十讲涵盖普通人应知道的建筑基础知识、建筑审美、空间艺术、生活哲学,是一部包含常识、赏析、应用的建筑通识读本。
★《梁思成古建筑手绘赏析》
国徽设计者、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 手绘中国古建筑
中国建筑的灵魂图样
大师技术与艺术的奇迹,不可复制的理性美杰作
专家修复手绘图,清晰完美如初
市面独一无二有解说的梁思成手绘赏析
梁思成实地测量并手绘的古建筑图,因其精准、明确,极富理性美感;也因当下数字时代“手绘”的稀缺,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不可复制的瑰宝。本书集齐梁先生精品手绘图,并从梁先生著作中编选相应解说,将每张手绘图中蕴含的古建筑技术、审美、历史故事等信息呈现在读者眼前。
梁思成和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夫妇。一个是中国现代建筑学之父,一个是中国历史上位女建筑学家。他们自始至终,比翼齐飞,一起出国求学,学成回国后携手走遍大半中国,调查中国古建筑;一起著书立学,让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赢得应有的地位。他们推动中国建筑学从蒙昧进入现代科学,开创了中国建筑系。他们创办的清华建筑学院,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极重要的建筑学府。他们终生为保护中华古建筑奔走,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集齐梁思成重要作品的“梁思成建筑大系”从书中,也包含林徽因建筑作品。两人的作品和两人情感一样,水乳难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彩
编者前言
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前言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章 绪论
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期
节 上古
第二节 春秋战国
第三节 秦
第三章 两汉
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 汉代实物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 隋、唐实物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
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 元、明、清
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 元代实物
第三节 明代实物
第四节 清代实物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八章 结尾
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注释
《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
彩
编者前言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序
壹 《营造法式》序、札子
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札子
贰 《营造法式》看详
《营造法式》看详
叁 总释、总例
卷一 总释上
卷二 总释下
肆 壕寨及石作制度
卷三 壕寨、石作制度
伍 大木作制度
卷四 大木作制度一
卷五 大木作制度二
陆 小木作制度
卷六 小木作制度一
卷七 小木作制度二
卷八 小木作制度三
卷九 小木作制度四
卷十 小木作制度五
卷十一 小木作制度六
卷十二 雕作、旋作、锯作、竹作制度
卷十三 瓦作、泥作制度
卷十四 彩画作制度
卷十五 砖作、窑作制度
柒 功限
卷十六 壕寨、石作功限
卷十七 大木作功限一
卷十八 大木作功限二
卷十九 大木作功限三
卷二十 小木作功限一
卷二十一 小木作功限二
卷二十二 小木作功限三
卷二十三 小木作功限四
卷二十四 诸作功限一
卷二十五 诸作功限二
捌 料例
卷二十六 诸作料例一
卷二十七 诸作料例二
卷二十八 诸作用钉、诸作用胶、诸作等第
玖 权衡尺寸表
石作制度权衡尺寸表
大木作制度权衡尺寸表
《梁思成林徽因讲故宫》
梁思成有关老照片
编者前言
壹 故宫的布局和概说
一、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二、内庭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三、外朝中路的配殿、楼阁
四、天安门、午门、太和门
贰 故宫南的天安门广场
一、供皇帝祭天时出入的天安门广场
二、肇始于北宋汴梁御街的千步廊
三、大清朝的国门——大清门
叁 古代建筑的类型
一、城及城楼
二、砖殿
三、佛塔
四、陵墓
五、桥
六、牌楼
七、庭园
肆 从传统建筑九个特征去认识故宫
一、框架结构
二、斗栱
三、模数
四、标准构件和装配式施工
五、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六、色彩
七、庭院式的组群
八、有规划的城市
九、山水画式的园林
伍 从七个细节欣赏故宫
一、台基简说
二、石栏杆简说
三、斗栱简说
四、琉璃瓦简说
五、柱础简说
六、外檐装修简说
七、藻井、天花简说
陆 元明清故宫营造
一、元
二、明
三、清
柒 苑囿、离宫及庭园
一、北海——北京城的发源地
二、团城——古代台的实例
三、北海琼华岛白塔
四、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五、颐和园
六、圆明园
七、西苑
八、修建于康熙年间的热河行宫
捌 坛庙
一、天坛——独一无二的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大殿
二、社稷坛——祭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三、太庙——皇帝祭祖的地方
四、雍和宫——北京的藏传佛教寺院
五、富有音乐旋律的天宁寺塔
玖 平郊建筑杂录
一、卧佛寺的平面
二、法海寺门与原先的居庸关
三、杏子口的三个石佛龛
拾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一、我们的祖先选择了这个宝地
二、北京城近千年来的四次改建
三、北京的水源——全城的生命线
四、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轴线的特征
五、北京的交通系统及街道系统
六、北京城的土地使用——分区
七、北京城是一个具有计划性的整体
本书篇目出处索引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艺术二十讲》
梁思成有关老照片
编者前言
上篇 认识建筑
第1讲 建筑是什么
第2讲 中国建筑的沿革
第3讲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4讲 建筑的艺术
第5讲 中国建筑师
第6讲 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
中篇 不同种类的建筑艺术
第7讲 中国的佛教建筑
第8讲 佛教石窟造像
第9讲 敦煌壁画中的中国古建筑
第10讲 中国的塔
第11讲 店面——北平
第12讲 民居——山西民居
第13讲 桥——河北赵县安济桥
第14讲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
第15讲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第16讲 山西太原晋祠
第17讲 山东曲阜孔庙
第18讲 北京经典古建
下篇 建筑的体系秩序
第19讲 建筑的民族形式
第20讲 安居在有机秩序中
附录一 古建筑鉴别总原则
附录二 本书篇目出处索引
《梁思成古建筑手绘赏析》
章 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章 斗栱及其演变
第三章 塔的型类演变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
江苏吴县罗汉院双塔
四川宜宾县旧州坝白塔
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第四章 宫殿布局
清故宫三殿
第五章 佛寺
河北蓟县独乐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大同县善化寺
山西榆次县永寿寺雨华宫
河北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河北正定县隆兴寺转轮藏殿
河南登封县少林寺初祖庵
第六章 桥
河北赵县安济桥
河北赵县永通桥
第七章 曲阜孔庙
孔庙大成殿柱及柱础
孔庙奎文阁
孔庙碑亭
第八章 石窟
云冈石窟所表现之北魏建筑
齐隋建筑遗例
敦煌石室画卷中唐代建筑
第九章 陵墓
四川宜宾无名墓
河北昌平县明长陵
河北昌平县明长陵祾恩殿
清昌陵地宫
四川彭山县江口镇附近汉崖墓
汉墓石室
第十章 杂类
河南登封县告成镇测景台
河北正定县阳和楼
汉石阙数种
大雁塔门楣石画刻
汉画像石
汉明器
山西太原永祚寺砖殿
曲阳北岳庙德宁殿
云南井干构民居
所谓高山仰止,往往是因其奋斗的价值不可超越得到世人的公认;山高水长,往往是因其贡献的价值超过世俗的认知而泽被后世。回望并纪念梁思成的一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那个时代,更是为了探索建筑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华社
作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与历史文物保护、城市规划、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人民日报》半亩方塘工作室
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重要成员,梁思成、林徽因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央视新闻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梁思成铜像展暨梁思成历史贡献纪念展
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英国学者李约瑟
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