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63278
几代中国人的童年阅读记忆,至今熠熠生辉
历经数十年光阴淘洗的经典作品,全新问世
对比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与“故事新编系列”三套代表作,可清楚看出,前两种其实是从“故事新编系列”缩写、改写而成,读者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而“故事新编系列”的内容更丰富,故事条目更多,具体描写的细节也更多,可以说是老中青少皆宜的经典历史读物。
1.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称誉为“理想的历史入门书”。
林汉达先生的这套经典作品,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历史,而这也是名为“故事新编”的原因。林汉达先生在讲述历史时,有意识地抛弃了旧的观念,比如正统观念、重男轻女观念、迷信思想等。林汉达先生拥有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在他的笔下,历史故事就像连环套一样,一环套一环,引人入胜,让人一口气读下去,完全停不下来!
2.翻译家任溶溶先生认为这套书“对我们学语文、学作文都大有好处”。
林汉达先生是语言学家,他坦承,当初写历史故事的动机就是想借此来进行通俗语文写作的试验。对于自己的写作,他有明确的追求:一是要用现代口语,二是用词规范,三是语法精密。现在读数十多年前写就的文字,依然明白如话,有行云流水之感。为了方便阅读,全书还对疑难字词作了注音。
3.资深编辑把关编校质量,改正旧版讹误,文本可靠、准确。
全书由中华书局拥有二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资深编辑把关,根据《战国策》《左传》《史记》等典籍对文本做了细致查核,对发现的错讹一一改正,其中不便径改者则根据史料与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出注予以说明或补充——相对以前旧版而言,本书文字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助益。例如,本书第95节说霍光认为许后父亲许广汉在卫太子案中受过刑罚而不应当封其为侯,并不准确。本页“编者注”提醒读者:据《汉书·外戚传》,霍光不封许广汉的理由是碍于后者“刑人”(宦官)的身份;许广汉受刑,与卫太子案并无关联:许广汉曾随武帝上甘泉宫,因误取他人马鞍而论死,应诏自愿“下蚕室”,“后为宦者丞”;后来在上官桀谋反案中出错而被判“鬼薪”(秦汉徒刑的一种,强制服劳役)。
本书紧接着《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是林汉达先生新编中国历史故事代表作之一,从博浪沙秦始皇遇刺,到张角创建太平道,以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四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基本勾勒了前后汉四百多年的历史概貌。全书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部理想的两汉历史入门读物。
林先生是教育学家,又曾推动文字改革,故写作时字斟句酌,非常讲究,而这些作品确如一些论者所言,既是可靠的历史读物,可作“理想的历史入门书”,又是优秀的语文读物,“对学语文、学作文都大有好处”。
1.博浪沙行刺
2.平定南北
3.沙丘遗恨
4.怨声载道
5.揭竿而起
6.天下响应
7.抢地盘
8.八千子弟
9.斩白蛇
10.立羊倌
11.骄兵必败
12.破釜沉舟
13.指鹿为马
14.坑秦兵
15.约法三章
16.鸿门宴
17.火烧阿房宫
18.分封诸侯
19.追韩信
20.暗渡陈仓
21.陈平归汉
22.兴兵发丧
23.美人和儿女
24.木罂渡军
25.绑架老母
26.收英布
27.销毁王印
28.挑拨离间
29.假投降
30.外黄小儿
31.分我一杯羹
32.踢脚封王
33.鸿沟为界
34.钻入敌营
35.四面楚歌
36.难见江东父老
37.汉高祖登基
38.五百义士
39.恩将仇报
40.巡游云梦
41.“功狗”和“功人”
42.上朝的仪式
43.白登被围
44.和亲
45.“极极以为不可”
46.一笔勾销
47.平定南方
48.大风歌
49.白马盟约
50.把人当作猪
51.萧规曹随
52.太后临朝
53.汉文帝位
54.废除连坐法
55.两封信
56.耕种的榜样
57.往边疆移民
58.废除肉刑
59.方士的诡计
60.有生必有死
61.削地
62.平定七国
63.金屋藏娇
64.绝食
65.排斥百家
66.金屋变为冷宫
67.“滑稽大王”
68.帮闲文人
69.马前泼水
70,反攻匈奴
71.灌夫骂座
72.“夜郎自大”
73.长门宫
74.飞将军
75.加强边防
76.武功爵
77.通西域
78.“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79.再通西域
80.求神仙
81.天下十三州
82.强求“天马”
83.扣留使者
84.苏武牧羊
85.李陵投降
86.司马迁受累
87.尧母门
88.挖掘木头人
89.轮台悔过
90.托孤
91.苏武回国
92.聪明的少帝
93.立昏君
94.废昏君
95.坐牢读经
96.霍家的败亡
97.国内要紧
98.称职的官吏
99.杀害大臣
100.赵充国和西羌
101.功臣画像
102.女使者
103.外戚和宦官
104.昭君出塞
105.攀断栏杆
106.谦恭下士
107.“七亡七死”
108.面面俱到
109.改朝换代
110.复古改制
111.绿林和赤眉
112.起义军的混合
113.昆阳大战
114.新朝的灭亡
115.一个算卦的
116.争取民心
117.整顿队伍
118.攀龙附凤
119.绿林的破裂
120.赤眉的流亡
121.帝王满天下
122.“三分天下”
123.钓鱼台
124.得陇望蜀
125.硬脖子
126.马革裹尸
127.云台二十八将
128.取经求佛像
129.生死朋友
130.投笔从戎
131.威震西域
132.宦官灭外戚
133.但愿生入玉门关
134.天知地知
135.豺狼当道
136.太学生罢课
137.宦官五侯
138.“林宗巾”
139.逮捕党人
140.太平道
林汉达先生是语言学家,他很早就开始写历史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很有名气。起初,他的目的是通过写历史故事,尝试口语化语言的写作。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历史读物和语文读物的双重意义。
——雪岗(《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编辑、续写者)
林汉达先生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而且精通中国历史。
——俞沛铭(《上下五千年》编辑)
这些用“规范化普通话”编写的通俗历史故事,不但青年读来易懂,老年读来也津津有味,是理想的历史入门书。这样的书,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里,实在太少了。
——周有光(语言学家)
林汉达先生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让读者津津有味地读到我们祖国的历史,而且文字规范,对我们学语文、学作文都大有好处。
——任溶溶(儿童文学翻译家)
身居高位、学至大家的林汉达致力于把以艰深的文言文记录的中国历史,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出来,不仅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也为历史知识的启蒙做了奠基性的工作。这些中国历史故事已经成为儿童读物的一座丰碑,至今仍广为流传,几乎无人企及。如果汉达先生在世,去百家讲坛讲中国历史,恐怕会远比现在流行的一些讲座更加精彩。
——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就这么个海内外闻名的大学者,替孩子们写了大量的通俗历史读物,这样的人现在是没有啦。没错,如今各种历史以及“历史”读物多如牛毛,泛滥成灾,可是这些当中有多少适合给我们的孩子看?幸亏我们还有林汉达。林先生的语言、语气、语调让他的讲述有一种现场感,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我们小时候看林汉达,我们长大了,就把林汉达买来给自己的孩子看。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