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654905
◎心理治疗专家施琪嘉作推荐序,心理学者曾奇峰等倾情推荐。
◎李爱玲说的事情就是发生在你我他身边典型又常见的事情,她犀利的观点直抵人心,可能你不会当场明白,但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想起她说的话。
◎提供高质量情绪价值,帮助万千女性内心强大的成长宝典。
这本书,整合了作者自身成长经历和心理咨询来访者的故事,以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视角、细腻深情的笔触、坦诚直率的文风,深度剖解如何“成为自己、痛快去活”的人生课题。书中收录部分《桃心话》心理问答,令人读后醍醐灌顶,又充满温情。
作为写作者,李爱玲的文字如刀,真实凛冽,直击内心,充满力量,又饱含真情。
作为心理咨询师,她深深共情女性,理解女性在种种角色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文字助力万千女性的自我成长。
推荐序 孤勇母亲最温柔
自序 痛快爱,痛快活
第一章 进入真实的自我
走进内在世界
深入自我的第一道密码
在关系中认知自我
在欲望中接纳自我
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将被改写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大门
攻击性是生命力的体现
成长,是打破自恋
他人的故事,是自我的照见
《桃心话》专栏问答
第二章 发展灵动的人格
问题,与人格僵化有关
越有界限,就越自由
防御,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纠结,是两个自己之间的冲突
如何停止内在的战争
“不优秀,不配活”的魔咒,怎么破?
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如何面对人格虚弱的父母
成熟,就是能接纳更多不同
《桃心话》专栏问答
第三章 构建自由的亲密
也许,我们都会爱上“错的人”
亲密关系,是照见自己的一面镜子
内在模式,一个你不知道的潜规则
如何做到既亲密,又自由?
教会伴侣如何爱你
那只是控制,不是爱
如何面对一个低能量伴侣
婆媳关系的深层内核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桃心话》专栏问答
第四章 拥抱孤勇的母亲
每位妈妈,都是孤勇者
成为母亲,是一场重生
屏蔽别人的声音,做真实的妈妈
谁带孩子?隐形的权力争夺
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完美妈妈”
你给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青春期,检验父母人格的关键时刻
被误读的“为母则强”
绽放的妈妈,自由的孩子
身为妈妈,请允许自己流泪
《桃心话》专栏问答
第五章 活出痛快的自己
女人何时自由?
原生家庭的怨,可以放下了
不入局的智慧
活在当下,就是全情投入
人格成长的三重境界
一切改变只是为了我自己
痛苦只是流经我
真正爱自己,就是舍得用自己
《桃心话》专栏问答
排除一些极端情况,一个人“不能”痛快地活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愿意”痛快地活着。在深度心理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他用了多少聪明才智和时间精力,让自己痛快不能。这本书呈现的,就是那些不易被看见的心灵风景。读后或许可以使不愿意变为愿意。
——心理学者,中国卫生心理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奇峰
这是一本让女性真正从内心去认知自我、活出自我的心理书。无论你是女儿,是妻子,还是妈妈,在这本书里,你都会学到一件最重要的事–成为自己。
——演员 胡杏儿
与爱玲相识多年,看着她从情感作家成长为心理作家,文字也从原来的犀利麻辣,变得细腻有深度。一个人的作品,即是他人格的呈现。这本书的诚挚与深情,我相信读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家庭治疗学派心理专家,“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主持人奖”获得者 青音
1.深入自我的第一道密码
在一次心理培训课程中,我问在场的学员,对下雨天有什么感觉。
其中有一半的学员表示,不喜欢下雨天。
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理由:
潮湿,不舒服;
出行不便,打不到车;
情绪低落,昏昏欲睡。
有一名学员说,下雨天让他格外讨厌上班,只想窝在家里睡觉。
另外一部分学员则表示,下雨天很浪漫。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雨天让一切变得朦胧,有意境;
雨水滴答声,让人格外心静;
下雨让人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感觉充满生机。
……
下雨天,是外在世界的客观现实。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面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对此产生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过一个“情绪ABC 理论”。
A 是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
B 是个体信念(belief)。
C 是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A 和C 是因果关系。因为事件A,直接导致了情绪和行为C。
实际并不是这样的。
A 和C 之间,还经过B。
B 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的信念,它影响着一个人对事件A 的认知和解释,经由它的认知和解释,从而引发情绪和行为C。
拿下雨天这个案例来看:
下雨天是客观事件A,它经过了每个人内心的B 对它的解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感受C:
有人喜欢,有人反感;
有人觉得诗意浪漫,有人觉得压抑烦躁。
所以,决定一个人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不是事件A,而是如何解读它的B。
每个人心中的B 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缘自早年与A 事件之间的关系。即:曾经对A 事件的体验,内化到潜意识里。
喜欢下雨天的人,无一例外,都曾经有过关于下雨天的美好体验。
可能是很小的时候,他被允许在雨天里尽情玩耍;
可能是在童年时光,父母在下雨天带他去田野里看小蝌蚪;
可能是在少年时代,他和同伴干了许多糗事,一起在大雨里笑着闹着奔跑着;
也可能,仅仅是在某个午后,他一个人趴在窗台上看雨打屋檐,无人打扰,静静地享受了雨天的静谧与浪漫。
一些具体的事件,可能已经随着时间被遗忘,消失在记忆中。但这些美妙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构建了他内在世界对下雨天的初始程序。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再遇到关于雨天的情境,这个初始程序就会启动、运行,对雨天作出浪漫美好的解读。
同样,那些对下雨天抵触、反感、莫名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的人,极有可能在早年就有过关于雨天的糟糕感受。
可能因为在雨天里摔了跤被冷漠对待;
可能因为湿了衣服、脏了鞋子被训斥;
可能因为曾在某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时刻被独自锁在家中;
……
在那次培训课上,我和学员们还开玩笑地谈到了老话“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其实也不全是玩笑。在过去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下雨天不能外出干活,真的有父母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学员恍然点头,拍着大腿说他想起来了。
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一遇到天气不好,父亲就会愁眉紧锁。他和哥哥在家大气都不敢出,稍有轻举妄动,就会招来一顿打骂。
意识层面的记忆消失了,但潜意识都会记得。
我自己也有一个感受很深刻的事件。
在过去很多年里,我都不吃肉馅。我并不是素食主义者,也爱吃肉,但一闻到肉馅的味儿,就会反胃。
这个根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
小时候家里包饺子,本来我对肉馅并没有非常抗拒,完全可以吃。只是相比猪肉白菜馅,我更喜欢韭菜鸡蛋的素馅。
我自小跟着奶奶长大,她非常疼我,每当家里包饺子,她都会单独为我包一份素馅的。
我妈对此很不满。一是因为要包两种馅的饺子太麻烦,费时间;二是觉得全家太惯着我,会把我惯坏。在她看来,一个屁大点的孩子,就应该给啥吃啥,没必要迁就。
所以每次包素馅饺子时,她经常会偷偷掺入一些肉,但在我尝出来之后又坚决否认。
不仅否认,还会把我劈头盖脸训一顿:“告诉你没掺就是没掺,哪来那么多事?爱吃不吃!”
几次之后,我就对掺了肉的饺子馅非常敏感,只闻一下就能闻出来,以至于发展到坚决不吃的地步。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我三十多岁。
我有时会想,如果当年,我妈能坦诚地告诉我,因为想照顾全家的口味,所以韭菜鸡蛋馅里确实掺了一点肉,我想我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但她的做法让我感受到了被欺骗。这个被欺骗的糟糕体验,又强化了我对肉馅味道的反感——其实反感的不是肉馅,而是这个味道里渗透的委屈、愤怒和屈辱。
感受,是打开自我大门的第一道密码。
每一份感受里,都有一份尘封的情绪,它的背后,都有一个曾经的自己。
可能受过伤,仍未被治愈。
看见它,拥抱它,接受它。
即是走向真实自我的开始。
“尊重你的感受。”这句话,是股神巴菲特的父亲给他的教育,被巴菲特视为受益一生的教诲。
一个人,尤其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体验和感觉,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他的生命蓓蕾,便得以滋养。
而很多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驯化、否定和打压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感受是不真实的,不重要的,不值得被珍视和尊重的。
孩子摔倒时:“不疼不疼,就轻轻碰了一下,没事的。”
孩子哭泣时:“有什么好哭的啊,行了行了!”
孩子怕冷时:“都穿这么多了,怎么可能冷!”
孩子嫌热时:“热什么热?感冒了怎么办?”
孩子说累时:“我都不累,你累什么?”
他们时时刻刻在传递一个信息——你的感受不是真的,我说的才是真的。
这些孩子从小被驯化,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甚至早早学会了屏蔽、隔离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相信父母(权威)说的。
成年后,他们带着这种模式进入亲密关系,也很难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因为在面对那些冷漠、忽视和伤害时,他们不敢信任自己的感受,不敢和自己的感觉连接。
长年被压抑和隔离了感受的人,只会走向两个方向:
要么一味讨好,不敢反抗他人,不敢结束关系;
要么疏离冷漠,不能深入关系,不能享受亲密。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桔,是个27 岁的姑娘。她在几年前大学临近毕业时开
始恋爱。刚开始比较顺利,小的磕磕绊绊都忽略不计。半年之后,问题越来越多。
男友喜欢冷战,一不高兴就冷暴力,最后必须是她示好、求和,道歉,否则就没完。
如今她27 岁,生出一点恨嫁之心,很想结婚,可又隐隐担忧。
在咨询中,我问她:“冷战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刚开始,她的反应很平淡:“他就那样的性格,我也没办法。”然后列举一些让她难以分手的现实原因。
随着咨询的深入,小桔开始流泪。
她说,每次男朋友冷战,她非常委屈,同时又非常愤怒,怪自己为什么要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魄力一个巴掌甩到他脸上直接分手。
她哭了十几分钟,擦干眼泪说,觉得心里松快多了。
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她又讲述了很多细节:
男友脾气暴躁,经常发火。起初她只是觉得他是急性子,自己可以多包容。
但后来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男友经常在说话时故意很小声,她根本听不清,如果她多问两遍,男友就暴跳如雷:“都说三遍了你还问!”
男友还经常在表达时说半句留半句,让她误会意思,然后再大声训斥她从来不懂他。
甚至在递东西的时候,他经常在她还没接住的时候就松手,东西掉在地上摔坏,他又借故大发脾气。
……
即使不懂心理学的人,听到这些细节的描述之后,也都会很清楚:小桔的男友,是典型的情绪施暴者。
但小桔每次都选择忍耐,咽下委屈,说服自己相信男友只是脾气急躁,其实心里还是爱她的。
在咨询中,我请她回忆一下,这种又憋屈又愤怒的感觉,在以往的哪些时候出现过。
她向我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小桔成长在一个长期不和睦的家庭。父亲酗酒,母亲脾气暴躁,她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招致父母不满。
有一次,她被家中的土炉子烫了手,疼得哭了。父亲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母亲的怒火全发到她身上:“疼什么疼,不就是烫了一下吗?能有多疼?你哪那么娇贵,以为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啊!”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她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疼痛和委屈。
真实的自我,在成长过程中就这样被压制了。
二十多岁的她就变得很“佛系”,脾气温柔,不争不抢,无欲无求。
实际上这是一种“伪佛系”——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不敢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只能假装“淡泊一切”。
但心底那份真实的痛苦其实一直存在。
它得不到疏导和释放,就变为自我攻击——我不好,我不配;
进而影响身体——易失眠,易焦虑,易过敏,整个人疲惫不堪;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活成一个暮气沉沉、没有生命能量的人。
像小桔这样压抑着长大、陷在关系困局里的女性,要怎么做?
第一步,就是从尊重自己的感受开始。
去体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接受它,信任它。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对方给予你的永远是挫败、贬低、羞辱;
如果对方总是否定和打压你的想法,不允许你做自己;
如果伴侣要求你必须满足他的想象,他的期待,他的要求;
不要怀疑,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段令你痛苦的关系,是非良性的,会损耗你。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要求,设立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真正的爱,是明亮的,温暖的,不会让人始终陷在糟糕的负向感受和情绪里。
看清了这一点的小桔,把精力从纠结恨嫁,转向自身的疗愈和成长。
后来,她和脾气暴躁的男友分手了。
她说,27 岁的自己,竟然不那么恨嫁了。因为她感受到了真实生命的放松和美好。
2.一切改变只是为了我自己
一个来访者讲述她的婚姻:
结婚七年,吵得几乎过不下去。为了孩子,她决定好好学习经营。参加了很多课程,读了亲密关系的书,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了很大改变,懂得如何考虑男人的自尊,如何树立他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但在某天晚饭后,她想让丈夫去买个西瓜,丈夫说上班累了,不想动。她瞬间崩溃了。
她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恨,恨不得把眼前这个男人杀了。
她说:“我这一年多不断学习,调整沟通方式,营造家庭氛围,可是他做过什么呢?人都要成长自己,可我学习了成长了,看到男人还在原地心安理得,只会觉得更生气!”
这些声音如此熟悉。曾经的我,也很长时间陷在这种状态里。
我也曾经在某个深夜,声泪俱下地对伴侣发出控诉:
“我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做心理咨询,做自我反思,关注你和孩子的感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你呢?你为这个家做了什么?我推荐给你的书你一页都没看,转发给你的文章你爱搭不理,你以为你就没有问题吗?你就不需改进吗?你觉得你就是完美的吗?!”
可能很多女性,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卡点和瓶颈。
本来,选择成长自我,是为了更加幸福,结果却是看男人更不顺眼,更来气了,同时又生出一股巨大的委屈:凭什么学习的、自省的、成长的都是我?男人就一动不动、心安理得?
我是在走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才明白这背后的真相——让人痛苦的并不是成长本身,而是掉入了“成长的误区”。
误区一: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在关系中,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学习和自我成长是为了另一方才做的,那从一开始,就陷进了受害者心态。
比如,婚姻出现问题,妻子选择了学习亲密关系课程,如果她的心态是“我是为了你才学的”,那么这个过程中就会充斥着各种愤怒、不满和委屈,也很难有好的效果。
自省,是一个人看到自己该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成长,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全盘负责。
真正的成长,是从内心清楚地知道,我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我对我自己的选择负全部的责任,无关任何人。
误区二:我进步了,所以要指出你的问题。
有一次,我给一位朋友推荐了《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她看后觉得很受益,与老公的相处模式也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变。
原本是件好事,但她好为人师,晚上揪着老公一起研读,并逐条分析:
“你就是对我‘肯定的言辞’太少了,我每天操持这个家,你就应该多鼓励我、表扬我。”
“你看看什么叫‘服务的行动’,就是上次从老家开车回来我主动给你捏肩捶背,你却一次也没为我做过。”
“还有‘精心的时刻’,你为我准备过生日派对吗?纪念日连仪式感都没有,这一点你是很欠缺的!”
从聊天,变成了指责。
从指责,变成了批斗。
男人快被她搞崩溃了,她还要求他把全书看完,还要记笔记、画重点、谈读后感。
谁受得了?
学习是好事,但学完就想给别人分析和上课,那就意味着,我们成了关系中的评价者。
关系里不需要法官和教导主任,不需要评价者和审判者。
把学到的东西用于自己的实践,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不去妄加分析和评判。
误区三:我都变了,你凭什么不变?
如果按等价交换原则,在一段关系中,一方做了A,另一方就应该做B。但成长遵从的不是这个原则。
我改变了,是我对自己负责,我让自己欢喜。你改不改,变不变,那是你的事。
如果一味纠结对方凭什么不改,凭什么不变,就永远无法体会成长本身的乐趣,随之而来的只有不甘和抱怨。
那如果对方缺点满身,忍无可忍,我成长就是为了永远忍受吗?
当然不是。
成长的目的,在于我们越来越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清楚自己要什么,越来越能看清事实和真相,越来越能冲破桎梏走出剧情。最终,有勇气为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责。
你选择了自我成长,有可能从此婚姻会更幸福,因为你可能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改变以往固执的做法,重新调整与伴侣的相处模式,真正看见和接纳对方。
也有可能将这段关系终结。因为清楚了自己要什么,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和更强大的人格,更加忠于自我。
真实的成长是:你变不变,我都会对自己持续负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向任何人邀功或者乞怜。
其实,一个人无论学了多少心理学,学了多少技巧和方法,如果他身边的人,尤其是亲近的人,没有感觉到他的变化,那基本只能说明,他的学习只发生在头脑和意识之中,只是“知道了”的层面,人格并没有获得真正成长。
如何验证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成长了?
有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到深山老林里修炼是容易的,但到底修炼得如何,看他回去和他妈住两个月就知道了。
越是亲密的人,父母、伴侣、孩子,越能感知到我们的生命状态。他们的感受,是照见我们成长与否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答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