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2309072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纳丁·戈迪默激赏,战后德国文坛传奇、德语文学桂冠奖项“毕希纳奖”得主,代表作中文首译。沃尔夫冈·克彭从1951年起发表“战后三部曲”——《草中鸽》《温室》《死于罗马》,以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全景呈现战后德国的社会政治状况。三部曲的发表成为轰动德语文坛的划时代事件,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因此将克彭视作“当代德国的伟大小说家”。
2. “战后三部曲”开篇之作,战后德国的《尤利西斯》。《草中鸽》是沃尔夫冈·克彭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51年发表后立即轰动德语文坛,被评论界誉为“开创新纪元的小说”“德国文学现代性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与《温室》《死于罗马》组成著名的“战后三部曲”,共同奠定了克彭在当代德语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
3. 丰富的历史社会内容与独特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书写战后一代的精神虚无。小说大胆运用意识流与象征手法,跨越国家、种族与阶级,多视角、全景式地刻画了众多小人物破碎动荡的命运,所有人寻求意义的努力都在一天之内以失败告终。冷峻的诗意笔触穿透战后历史的文明废墟,对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的困境进行了深刻反思。
《草中鸽》是德国著名作家、战后德国文坛传奇沃尔夫冈·克彭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51年发表后立即轰动德语文坛,被评论界誉为“开创新纪元的小说”。它与克彭之后创作的《温室》《死于罗马》组成著名的“战后三部曲”,共同奠定了克彭在当代德语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为其赢得了包括德语文学桂冠奖项毕希纳奖在内的诸多荣誉。
小说讲述了慕尼黑1948年某一天内发生的一系列琐碎事件,多视角、全景式地刻画了几组来自不同的国家、阶级与种族的小人物在偶然中的交集。他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各种令人不安的冲突与意外之中,一切寻求意义的努力最终都随着一天的结束以失败告终。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意识流与象征手法,通过剖析普通人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对战后德国混乱虚无的社会状况,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困境进行了冷峻的审视与反思。
1
飞机飞行在城市上空,预示灾祸的飞鸟。发动机的噪声是雷声,是冰雹,是风暴。风暴、冰雹和雷声,日日夜夜,着陆起飞,对死亡的重复演练,一种空洞的喧嚣,一次震颤,一段废墟里的回忆。飞机的弹药舱仍旧空着。观察飞鸟的占卜官笑而不语。没有人抬头看天。
2
石油从大地的静脉中涌出,原油,水母的血液,恐龙的脂肪,鳄鱼的鳞甲,蕨类森林的浓绿,巨型木贼,沉陷的自然,人类之前的时代,被掩埋的遗产。由侏儒看守着,他们吝啬、精通魔法、生性恶劣。传说,童话,魔鬼的宝藏得见天日,为人所用。报纸上说些什么?石油之战,争端尖锐化,人民的意志,把原油还给人民,石油短缺的舰队,针对输油管的袭击,军队守卫钻井架,沙阿完婚,围绕孔雀宝座的阴谋,隐身幕后的俄国人,波斯湾的航空母舰。石油令飞机往来不息,让新闻界无暇喘息,石油带给人恐惧,用不算太猛烈的爆炸驱动着送报人的轻便摩托。报贩们伸出冻僵的手,摸到油墨未干的报纸,闷闷不乐,骂骂咧咧,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被雨浇得浑身湿透,啤酒让脑袋变沉,烟草浸透了神经,睡眠不足,噩梦未散,皮肤上留着情人或伴侣的气息,肩膀上的刺痛,膝盖上的风湿。这个春天很冷。那些新鲜事也毫无暖意。紧张关系,争端冲突,仿佛生活在应力场中,东部世界,西部世界,又好像生活在拼缝处,或者是断裂带。时间多么宝贵,战场上喘息的间隙,都来不及好好透口气,备战又开始了,备战让生活变得昂贵,使快乐受到限制,到处都藏着火药,足够把这个星球炸上天。新墨西哥的核试验,乌拉尔山的核工厂,他们在仓促修补过的大桥废墟里钻出爆破室,他们讨论着建造又准备着拆除,他们任由已经出现裂痕的东西继续分崩离析:德国分裂成了两块。报纸散发出运转过热的机器的气味,从中还能闻出噩耗,闻出惨烈的死亡、错误的判断、如同儿戏的破产,闻出谎言、锁链和污秽。层层报纸粘在一起,油墨晕开了,连通篇的恐惧都被浸透。新闻标题在大喊大叫:艾森豪威尔视察驻德美军,要求德国做出防务贡献,阿登纳反对中立化,协商陷入僵局,难民怨声载道,数百万人被强迫劳动,德国巨大的步兵潜力。养活各种画刊的是飞行员和军官们的回忆,是那些坚定不移的随波逐流者的忏悔,是各种人的回忆录,勇敢的,正直的,无辜的,被震惊了的,被耍弄了的。越过镶着橡树叶和铁十字的衣领,他们从报刊亭的墙面上投来愤怒的目光。是在推销报纸上的广告版面吗?还是在征召一支军队?而空中轰鸣着的飞机,属于另外一些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