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43647丛书名: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本书是北大书法公开课的讲稿整理,课程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点击过千万。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
1.“北大书法公开课”讲稿整理,全网粉丝众多。
2.作者为著名书法家,对修习、欣赏书法有独得之见。
3.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动,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
4.著名美学家朱良志、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大力推荐。
5.书后附有碑帖临习视频,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学习。
《中国书法十五讲》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引 言
第一讲 绪论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形体特点
三、从“文字符号”到“笔墨图像”
四、人的表达
第二讲 书法五体,各有其美
一、五体的演变过程
二、五体之美
三、形随人变
四、糅合与互参
第三讲 书写内容
一、殷商甲骨文
二、先秦金文
三、秦刻石
四、两汉
五、魏晋以来
六、临古
七、小结
第四讲 点画(线条)
一、字体不同,点画(线条)不同
二、点画之美
三、从有限到无限:点画中有象
四、点画的共性审美追求
五、点画的法、理、意
六、点画质感的三大类型
七、点画的难度
第五讲 结构
一、结构的核心原则:八面拱心
二、结构有“势”:字势
三、“尚法”与“尚意”
四、“集古字”:结构的创新来源
五、结构的创新:在临古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协调
六、行、草书结构的独特性:临时从宜
第六讲 章法与布白
一、章法的三大类型
二、章法变化与阴阳对偶
三、计白当黑
四、匀称之白与散乱之白
五、布白疏密与美感差异
第七讲 神与气
一、怎么才能见出神采
二、神采的独特性
三、神采的超越性
四、以气充之,精神乃出
五、气质和气息
第八讲 骨、肉、血
一、初识“骨、肉、血”
二、为什么“骨”在先?
三、“骨力”从哪儿来?
四、骨力的“显”与“隐”
五、关于“肉”
六、关于“血”
七、小结
第九讲 情性
一、什么是情性?
二、无个性,不风格
三、在追求境界中流露个性
四、情绪的变化与书迹的变化
五、“离情”之书
六、余论
第十讲 笔法
一、笔法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王羲之与“八面用锋”
三、颜真卿笔法的“篆籀意”
四、清代碑派新法
五、笔法服从于审美
六、笔法的“变”中有“定”
第十一讲 书写过程
一、书体不同,书写感觉有别
二、观念影响书写
三、临古: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四、书写的理想境界:心手双畅
五、书写与节奏
六、小结
第十二讲 临帖
一、为什么要临帖?
二、怎么临?
三、临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四、小字展大,怎么临?
五、临帖的终极理想
第十三讲 创作与创新
一、古人的创作:日常书写
二、书法创作的表层与内质
三、初学者怎么创作?
四、出新之途
五、夹缝中求生:在临古中,逐渐找到范本与自己的“契合点”
六、兴:创作的“催化剂”
七、最好的创作,是无意于“创作”
第十四讲 意境与境界
一、什么是“意境”?
二、书法意境的生成
三、书法意境的独特性
四、书法意境的创造,主要在于“怎么写”
五、书法意境的审美体验
六、书法以“天然”为最高境界
七、通向天然之境的途径
第十五讲 时代审美与个体选择
一、王羲之与东晋的妍美书风
二、唐人学宗右军,各得一体
三、宋人书法与尚意风气
四、碑学风潮与帖学重振
五、今天这个时代
附录 古代碑帖选临
引 言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我给北京大学本科生开了一门书法课程,叫“书法审美与实践”。选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文、理、工、医,什么专业都有。
这些学生基础不一,有的在中小学时练过书法,有的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书法。但是,他们都很想知道:书法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美在哪里?书法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书法该怎么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字写得好看一点?等等。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问题:书法审美、书法历史和书法技法。所以我的书法课,努力将审美、历史和技法结合起来。
基于以上问题,我设计了本书这十五讲的课程内容。
没有汉字即没有中国书法。汉字如何起源?有何特点?汉字书写怎么会成为一门高级的艺术?第一讲绪论即回答这些问题。在书法的世界里,汉字有篆、隶、楷、行、草五体呈现形态,它们是书法创作的“素材库”。五体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五体各有什么美感?这构成了第二讲。汉字的创造,五体的演变,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应用,所以书法作品总不离“内容”。“书写内容”都有些什么呢?这便是第三讲的主题。这三讲,是理解书法的基础知识。
从第四讲开始,进入书法艺术的核心问题。点画、结构与章法是书法艺术的“三要素”。我们练书法,所说的“书内功”的着力点也在这里。在第四、五、六讲中,我用了大量的细节图例,甚至学生的习作,来解析点画、结构、章法的美感、法则、原理及其与审美观念的关系。
“看”书法,中国人还持有一种独特态度,即视书法如生命。从生命的角度看书法,最具代表性者如苏轼所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点画、结构与章法因而不只是文字符号层面的一种视觉形式,更是生理与精神层面皆具足完备的鲜活生命征象。第七、八两讲意在揭秘书法里的神、气、骨、肉、血。
你肯定听说过“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这背后意味着书法是书写者这个“人”的表达。作为“人的表达”,最直接的一点是书写者的个性和情感。因此,在第九讲里,我们试图解答:情性与书迹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情绪—书迹的变化是否能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印证?
表达情性,需要手中的笔。越是高明的书法家,笔法越是精湛和独特。笔法几乎是中国书法的“不传之秘”。笔法的奥秘在哪儿?第十讲“笔法”,意在梳理笔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原理。有些读者可能会想,笔法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讲,而放到这里才讲?因为在我看来,笔法实在是太精细微妙了,一上来就讲笔法,对非书法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太大,唯有课程过半后再来“看”笔法,才能“看”出一些门道。因为笔法不是静态的,静态的是书写过后的结果——点画。点画是结果,笔法是过程,它是动态的。
一次书写,即是毛笔的笔锋在纸上作各种运动的一个过程。书法的书写,就如一场舞蹈,唐代人甚至以现场“观看”张旭、怀素这样的大草书家挥毫为美事。书写过程本身,是心与手并用的活动过程,写到痛快处,更是“心手双畅”!今天我们喜欢练字,也是由于“书写过程”本身的“魔力”。第十一讲主要就着眼于“书写过程”。
随后的第十二、十三讲,是从实践方面谈谈书法的学习。书法的学习,不外乎“临帖”与“创作”。“临帖”这一讲,主要是谈临帖的基本原理。临帖是对范本的复制吗?临帖有多大程度的自由?临帖与创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曾经困扰我多年,我心中逐渐明朗了,希望所分享的对想学书法的读者有所帮助。有的读者可能还想知道一个具体的范本字帖怎么临。考虑到这一点,在本书的最后,附录了“古代碑帖选临”。篆、隶、楷、行、草,五体都有,我选了一些范本并拍摄了临帖视频。当然,临帖的方法有多种,我的这些临习,也只是出于我个人对范本的理解,仅供参考。
在“创作”这一讲,依据我的教学经验,讲到了一个初学书法者可以尝试的创作法,以及渐入佳境后或许可以践行一辈子的创作法。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极为注重法则和传承的书法艺术怎么去创新呢?答案要从历史中找。一部书法史,既是传承史,也是创新史。历代书家的风格演绎与创新的背后,隐含了一些共通性规律,相信这些规律可以启发今天的我们。
对于中国书法家来说,创新与个性并非最高的审美追求。最高的追求是什么?是书法的意境与境界,在追求理想境界的过程中自然流露自家性情,从而形成自家风格。第十四讲“意境与境界”,意在探寻书法意境的美感特质以及书法最高的理想境界。我们常说书法可以“修心养性”,原因也在于此,因为修习书法,一方面是沉浸于笔墨佳好,另一方面是心境层面永远向上攀升,努力企及天真自在的境界。
最后一讲,是“时代审美与个体选择”,通过书法发展史上的几个“点”来了解书法的时代特点以及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个体在这个潮流中如何做出抉择和应对,既是从历史看审美,当然又不乏当下的意义。
这十五讲,希望学生在感、知、行这三方面均有所获。这也是我讲书法课时倡导的:审美(感)、历史(知)与技法(行),三者要齐头并进。
在这三者中,我最注重的是“感”,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真正“感”到书法的美。唯有“感”才能入心,才能真正喜欢“看”书法或者“写”书法。学生们课业都很忙,但也需要在燕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给自己留点“空白”稍作松弛。这个课堂,意在帮助大家“感”到书法之美——汉字笔墨构建的一个诗意世界。
我曾对选课的学生说,也许很多年以后,你回忆起来,在燕园的岁月当中,有那么一门小课是在审美中度过的,就是“书法审美与实践”。所以我努力让我的书法课变得“好玩”一点,“易懂”一点,帮助大家领会中国书法的独特美感特质。尽管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毛笔实用的时代,但是书法作为一种视觉图像,不受古今时间的限制,甚至由于也不受限于任何的客观物象,以至拥有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性”,从而具有一种“当代感”。
有一个同学在课程结束时,写下这么一段笔记:“在忙碌的期末季,在被各种作业和论文的截止日期追赶时,我突然发觉,书法的课后练习并不是一项让我感到焦虑的作业,相反,它为我构筑了一个独属于我自己的诗意的小世界。充满仪式感地收拾干净桌面,铺开毛毡,在淡黄色台灯的照射下,毛边纸泛着柔和的暖意,把同一个字在笔下体会一遍又一遍,任由自己被带入字帖中,从墨色的干湿、笔画的急缓中感受古人书写时的心境,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是一段多么难得而又值得感恩的时光。”
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作为一位老师感到最开心的事。在书写的世界里,书法哪有古今之分?
这一部书稿,是依据授课讲稿和课堂视频修改而成,不过依然注意保留了教室里的“课堂感”。读者朋友如果有兴趣,读书的同时可以参照视频:在每一讲开头,都附上了与这一讲大致对应的课堂视频的二维码,可以扫描观看。在此,要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他请了北大法宝的专业团队帮忙录制,然后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这门课程由此成为广为人知的公开课,即“北大书法公开课”。
讲授书法,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态度和方法。我期待你能喜欢上我的这一种,从此“恋”上中国书法,浸润于审美与实践,修习一生。
方建勋博士期间专攻美学,又做了两年历史学博士后,对艺术史尤其是美术史、书法史有独到的研究。同时专习书法、篆刻,长达三十余年,有深刻的审美体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是颇有成就、广有影响的书法家。有这样的学术功底和书法造诣,来做《中国书法十五讲》这个题目就有特别的优势,能道出一般理论研究学者无法讲出的切身体会和技巧,也能讲出一般习书者无法理清的美学观念和理论,言人所不能言,兼二者之长,讲得深入而通透。
《中国书法十五讲》由他在北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书法审美与实践”整理而成,既触及书法技法层面如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也探讨书法审美层面如风格、神采、气韵等,同时也示范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文字非常清通好读、通俗易懂,对喜欢书法和希望学习书法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普及入门读物,很适合作为学术通俗读物精品大力推广。
——朱良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方建勋的《中国书法十五讲》是从不同的角度带领读者认识书法艺术的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该书从十五个角度分五个层面阐述书法艺术,其中“绪论”“书法五体,各有其美”和“书写内容”三讲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书法发展历史;“点画(线条)”“结构”和“章法与布白”三讲告诉人们如何从形质层面欣赏书法作品;“神与气”“骨肉血”和“情性”三讲则带领读者进入到书法的生命境界;而“笔法”“书写过程”“临帖”“创作与创新”以及“意境与境界”则从审美引领到实践指导;最后一讲“时代审美与个体选择”以书风变迁为线索对书法艺术作了总结和展望。可以说,本书十五讲,是带领读者对书法艺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领略与探索,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相信一定会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
此外,作者用极其平易简明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阐述历史,作为一位论书者,其学术精神十分可嘉!《中国书法十五讲》无疑是当下为中国书法艺术进行的最通俗易懂的导览。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兼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
从“文字符号”到“笔墨图像”
20世纪学者蒋彝论书法说,优美的形式,应该被优美地表现出来。有了汉字,意味着有了优美的形式,被优美地表现出来,涉及的即是“怎么写”的问题。
汉字本是文字符号,用以达意,这与其他民族的文字是一致的。但是进入书法领域,文字符号的功能退居其次,视觉审美的形式彰而显之。康有为说:“书,形学也。”(《广艺舟双楫》)所以经由“善书者”的笔墨书写,汉字被赋予了活力和灵魂,成为一种独特的“笔墨图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我们从一些点画、字形结构以及整篇的书法先感受一下,后面有几讲将展开详细讨论。
如智永的楷书《千字文》,我们找了一些单字,看看基本点画如横、竖、撇、捺、点的美感。
看“察”字(图1-24.1),它的撇和捺,又厚重又飘逸,骨肉兼备。我们看到这样的笔画,内心也是跟着它舒展的。又如第一笔“点”,落笔这么重,古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真有这个感觉。
再看“几(幾)”字(图1-24.2),最突出的一个笔画是斜钩,它是这个字的主笔,其他的笔画都像是攀附在它身上。一个斜钩,把整个字的重量都撑起来了。这个笔画在智永的笔下,充分体现了“铁画银钩”的力度与美感。董其昌说智永“下笔欲力透纸背”,不是虚言。如果你自己临习过,就更能感受到。
同样的,“制”字(图1-24.3)的最后一笔,竖钩也具有类似的果敢、锐利感。“制”字的长横画,也很吸引眼球。一般人写这个横,不会这么长,起笔处不会如此“刀感”强烈。智永的这一横,有大刀阔斧的气势。
又如清代吴让之隶书的“之”字(图1-25)。这个“之”字太有意思了,两个点,笔势相似,并排向右带出。主笔的捺,夸张地伸展,成为长线条,但它不是僵直的长线,而是一波三折的曲线,充满律动,与两个点形成了对比和映衬。
吴让之最擅篆书和隶书,是线条的高手。如其篆书《崔子玉座右铭》的“光柔”二字(图1-26),线条特别松动柔美,婉转婀娜。
如果你的审美不喜欢像吴让之这么柔和的,而是喜欢雄强一路,那么就可以看看吴昌硕的。吴昌硕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其篆书“强其骨”三个大字(图1-27),雄浑大气,苍劲有力,非常厚实,这是另外一种线条的质感,跟吴让之是两极。一个是极阴柔,一个是极阳刚。当你慢慢学会欣赏书法之后,就可以领略到:好的书法,点画和线条都是有质感和立体感的,仿佛可以用手触摸。
点画、线条组构成了一个字的结构。好的书法,结构无不具有视觉图像的美感。
汉字的字形结构,经由“善书者”的笔墨,被“点石成金”,具有一种独特的形和势。形是形体,势是一种运动的动感。我们看这个字,是战国时期楚简书法里的“大”(图1-28.1)。它像不像迈开大步的一个人?下边的是瑞士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作品(图1-28.2)。二者一对比,还有几许相似。书法很奇妙,它不仅有形,还有一个动态的势。看到这个“大”字的造型,是不是还有点像扔铅球、掷标枪的动作?但是这种“图像感”又不同于现实世界里运动员的动作那么具象,那么清晰可辨。
又如汉简里的这个“以”字(图1-29.1),它的形体结构完全突破了我们一般人的认知。左边笔画细,右边笔画重,轻重之间,对比如此夸张。它出自汉代普通的书工之手,并不是什么大书法家写的,但是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写出这么一个惊世骇俗的“以”字,像不像一幅简笔山水图?
又如汉简里的这个“张”字(图1-29.2),左边“弓”高,右边“长”低,高低错落,但是结构并不散,因为整个字用笔精熟,一气写出,笔笔呼应,最后一笔捺画重重地一“甩”而出。有趣的是这个字动态感的势,左边“弓”的势向右,右边“长”的势向左,这不就像是恋爱中的男女背靠背吗?当然,你还可以有更多想象。我们可以在书法中打开我们的想象力,因为书法不是一个具象,是一个引发想象的文字符号。而想要引发种种想象,则需要技法和笔墨功夫。
当然,与楷书、隶书、篆书相比,行书和草书在发挥造型和动势方面更有优势。看米芾的行书“手”字(图1-30.1),最后一笔变钩为撇,造成了一种向上的动势,腾空而起,直入云霄。米芾的行书“谩”字(图1-30.2),左边的“言”字势平正,右边的“曼”上面部分也是正的,下边的“又”则是向右欹侧。正与欹,对比强烈,造成了运动中的平衡。
再看赵之谦的草书“浑”(图1-30.3),左右结构,一反常态的布置:左边的三点水夸张、很大,右边的“军”收紧,向内含藏。这个字的墨色变化也好,忽润忽渴,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进一步看赵之谦的行书“秽”(图1-30.4),这个字竟然写出了速度的变化,左边的“禾”写成草书,使转相连,一笔写出,速度很快,右边的“岁”速度要慢一些,回到了行书的节奏;左边呈现圆势,右边呈现方势。这一个字中,体现了快慢、方圆之美。
理解书法的结构,不仅要从形体、动感的角度,还要从布白的角度来看,因为书法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如清代书画家八大山人笔下的“郎”字(图1-31.1),真是惜墨如金,笔画简省到了不能再简省,所以留白疏阔空灵。再看他的“望”字(图1-31.2),上下结构,上边尽情舒展,下边内收含蓄,上边的“黑”包裹着一大片的白。八大山人的字,是诠释书法“布白”之妙的典范。
看过单字和结构的“笔墨图像”之美,再来看看书法的整体感。
下面这幅草书(图1-32)是明代书家文彭所书,整幅作品淋漓酣畅,每个字都各有态势,似有清逸俊秀的舞者在群舞。顺着书写的笔势,连连断断、轻轻重重,富于节奏的变化,似有音乐旋律起伏流动于字里行间。文彭的草书这样的飞动飘逸,也令人想到山水画中从山底沟涧向上升腾卷舒的云雾,诗意缥缈,令人如入仙境。
人的表达
人们经常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确实,书法练到一定境界,字与人之间就融合无间了。书法史上,凡是自成一家者,都是经历了长期的修习,找到了最契合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并将个性化的笔墨推到了一个极致。所以书法的一大魅力,在于人的表达。以至于明末清初的大书家傅山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人的表达,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人的个性、情感、修养、学养、审美理想等。
如元代赵孟??的书法(图1-33),追求每个字的唯美精致,用笔与结构严守法则却又能从容自如。这样的纯粹高洁,也只有赵孟??能做到。我们一般人之所以做不到,除了技法,也与人的情性有关。赵孟??的情性,雍容恬淡,洒脱而又不肆意,守着古法而又能从心所欲。
而明代的书家徐渭,则是豪宕不羁,行笔纵放,章法铺天盖地,整体气势令人震撼。徐渭挥毫这么狂放,这么大胆,我们也为之倾倒,因为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我们,哪敢像他这么放胆去写。看他写的草书《李白诗赠汪伦》(图1-34),整个生命都释放出来了。
再看颜真卿的楷书(图1-35),敦实饱满。颜真卿身居庙堂,胸有浩然正气,忧国忧民,敢于担当,所以能写出这么厚重、大气、宽博的书法。我们一般人需要有意识地“下狠劲”才能写这么厚重,而颜真卿则是轻松自然地流露出这种感觉。
再如20世纪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等,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这是熊十力写给徐复观的信札(图1-36),你乍看一眼,也许觉得:这么乱,有什么好看的?但是你要透过这个“乱”的表象去看内在,整体看它流露出来的精神气质,有一种率性洒脱的真性情在里头。
唐代的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文字论》)意思是一篇文章,至少要通过几个词几句话才能够表达它的意思,而书法不一样,书法只需一个字就可以见出一个人的性情,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了。
以“爱”字为例,颜真卿笔下的“爱”(图1-37.1),苍劲圆浑,笔势疾速相连。苏东坡笔下的“爱”(图1-37.2),呈现了宽博、厚重、从容。黄庭坚写的“爱”(图1-37.3),很温润,也很有奇崛的趣味。米芾写的“爱”(图1-37.4),撇捺舒展,很是潇洒,造形也很俊美。同一个字,到了他们的笔下,各不相同。我们对书法史上名家的风格熟悉之后,几乎一眼就可以识辨这个字是谁写的,因为一个字就可以见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风格,所以说是“见字如面”。
在书法中,不仅有个体的性情表达,同时也有作书人的理念表达——对书法理想审美境界的追求。书法学习,取法乎上。所谓“上”,正是学书者向往的理想。这种理想,也是使欣赏者在审美上得到满足的一种艺术特质。
看董其昌的草书(图1-38),特别纯粹,每一根线条都是那么干净凝练,就像二胡演奏家拉出来的琴音,一弓拉去,那种纯粹透亮的音质美感。欣赏中国书法大家笔下的线条,你顺着笔势走,往往也能感受到类似琴弦拉出来的美感。董其昌是有自觉的审美追求的。他的书法理想境界是平淡天真,是庄子说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他的书法(图1-39),就是他的审美理念的实现。
弘一法师也是如此。心中的理念,外化于他那极具特点的书法中。整体来说,现代人的书法不如古人那么安静,尤其写行、草时更是少了一些静气,多了一些躁动。弘一法师是很特别的,他出家后修的是律宗,他的字极其静宁。我们喜欢弘一法师的字,也是喜欢这种不见丝毫尘浊的恒静。因为身处闹腾和喧嚣,我们渴望能够找到一片“净土”,以作心神的安顿,回归内心的自适和优游。弘一法师的字就是这样,“圆满法界月,清凉功德池”(图1-40),是他的理想境界,也是我们所期盼的一种生命理想状态。面对弘一的书法,我们倍感恒静与透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