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26943丛书名: 诗歌课书系
★诗歌世界
诗学理论
赫斯菲尔德诗学散文集,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讲心流,讲心灵的专注,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诗歌品读
所有这些不是纯粹理论的演绎,更多是对具体诗人、诗作的细读。在此,古今不隔,中外无间,李白、王维、小野小町、松尾芭蕉、狄金森、米沃什、无名的游吟诗人、佚名的歌者,在他们的诗歌书写中,在他们欢愉悲苦的时刻,在灵魂洞开的刹那,是如一的,迸发一样的光辉。一本诗人谈诗、处处华彩的佳作。
生活艺术
“诗是对存在的澄清与放大。”赫斯菲尔德如此开篇。故此,她讲诗,讲的并非只是诗的本质,同样讲的也是心灵的本质、感知的本质、体验的本质。她阐明的不仅是诗艺,也是生活的艺术,如何通过诗歌来唤醒我们,如何敏感、优美、聪慧、热情、通透地生活。能够进入诗心的人,也将能够深入生命,紧紧拥抱,而不是与之疏离。
佛禅思想
佛禅思想一直给予其创作的灵感,影响赫斯费尔德的生活方式与诗歌创作。19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后,其后八年,赫斯菲尔德在旧金山禅宗中心潜心研究禅宗教义。1979年,她皈依曹洞宗。这使她的诗论更贴近我们的心灵,充满内省、内观的声音。
东方文化
赫斯费尔德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日古典诗学的影响。中国诗人李白、杜甫、寒山、王维,日本诗人小野小町、和泉式部、松尾芭蕉都是她熟悉和喜爱的作家,并一直孜孜不倦地向英语世界翻译引介。她在这些东方诗人之间信步遨游、自由出入,其亦内亦外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观看角度与方式。
★设计制作
封面与工艺
护封正反印刷,叠加内封,呈现多层次的立体视觉。
开本与版式
经典32开设计,易于翻阅携带。中英文对照,使读者领略不同语言的无穷魅力。
纸张与印装
护封58克品柔棉纸,具有透视叠加效果;内封200 克古沉香,沉静雅致;内文80克朗阅环保,触感细腻。空脊锁线,180°平摊,提升阅读体验。成品袋装,更易上架保存。
★适读人群
诗歌创作者
诗人论诗、诗性写作的典范,赫斯费尔德跨越十年时间,从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进入诗歌的神圣殿堂、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诗歌翻译者
如同波德莱尔、庞德等诗人,赫斯费尔德也是一位“作为诗人的译者”。1985年,她开始翻译诗歌。书中大部分诗歌都是由她翻译,并且她以自己翻译和泉式部、小野小町的诗作为例,从诗歌存在本体论的层面探讨诗歌翻译。
诗歌爱好者
赫斯费尔德阐明的不仅是诗艺,也是生活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敏感、优美、聪慧、热情、通透地生活,如何与世界万物诗性地相遇。
★来自作者
当我们把样书第一时间拍照给赫斯费尔德时,她说:
I could see the photograph this time, thank you! and will meet the paper more fully when the box arrives… I trust that you find it beautiful and delicious to touch. And that its physical materials are hybrid from many places and cultures fits its contents very well. I have always aspired to be a poet not of one place or time (though of course one always is of one’s place, language, and time) but one who draws from and takes part in a conversation that extends across borders and eras.
非常感谢,这次我能看到这本书的照片了!等我拿到这本书,我就能更全面地感受它……我相信你们会觉得它很精美,触摸起来很有感觉。它的制作材料来自许多地方和文化,这非常符合它的内容。我一直希望自己不是一时一地的诗人(当然,一个人总是属于自己的地方、语言和时代),而是从一个从跨越国界和时代的对话中汲取养分并参与其中的诗人。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赫斯菲尔德的一部诗学散文集,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讲心流,讲心灵的专注,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序言
1 诗与专注之心
2 关于独创性
3 浩大而充满喧嚣的世界:翻译之思
4 无量言叶
5 诗与间接的心灵
6 两个秘密 :诗歌向内与向外的观看
7 面对狮子 :二十世纪诗歌中的光与影
8 作为记忆载体的诗歌
9 写作与生命阈限
注释
诗歌与引文
简·赫斯菲尔德敢于书写艺术的奥秘,她以一种对我来说可谓是恰如其分的方式接近它们:平实、虔诚、聪慧。她尊重主题,对往昔的大师和自己的直觉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这些散文既含有日志的丰富,亦蕴有精彩讲座的那种光华,最终出落为一部稀有的佳作。
——美国桂冠诗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 罗伯特·平斯基
这些文章涉猎宽泛、无所畏惧。它们的根基——不单纯是诗的——而是思想、机智、专注、艺术。如果你需要,这里便可以予你身处边缘的力量、处于中心的平静从容。
——美国诗人学院院士、普利策诗歌奖得主 加里·斯奈德
以外科医生的精准和厨师的感性,逐篇讲述了写诗的艺术、技法以及行动……这些文章既雄心勃勃(在“写作与生命的阈限”一章自由挥洒,从十四世纪的日本诗人小野小町到米沃什又到狄金森到惠特曼),又自信、清晰。
——《村声》(Village Voice)
赫斯菲尔德扎根于东西方的经典之中,就我们与诗歌、我们与世界,以及诗歌与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本深彻而适逢其时的著作。
——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这些书写——诗以及散文——中的安静克制很是引人。强烈推荐。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在本书这些光辉夺目的评论文章中,赫斯菲尔德向我们证明了如同所有优秀的诗人一样,她也是天才的读者。令人欣慰的是,这本富有启迪的书正如赫斯菲尔德所希望的那样,它强化了我们对诗歌的反应,由此也强化了我们对人生的反应。
——《书单》(Booklist)
李白
一首具有客观立场的诗是否有必要将人完全排除在外? 如果诗人的目标,如同松尾芭蕉所说,是写一首既不主观也不客观的诗,那么是否可能想象一部作品,其中的“我”可能仅仅作为一种与万物平等的存在?下面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在这首诗中“我”是在场的,但在诗歌的结尾,“我”已然消失在客观情景中。这种效果类似于中国山水画卷,倘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两个黑袍僧人的小小身影在前进。有人认为,漫游者的存在是为了使观者产生一种认同感,但我有另一种看法:我们需要把作为人类一部分的自我包括进去,然后才能超越它,自由地进入山脊和山谷。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王维
在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中,我们得以窥见这样一种状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预设的意图,包括对自主的渴望,只会阻碍诗人的道路。任何为了达到特定目标的努力都会物化对象,将诗人与其经验分离开来。王维培养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中,行云和流水有自己的脚步,人也有自己的空间。这样一种心灵的创造力与任何形式的刻意创造无关——它是一种安静和专注,使每一刻都显现出“心灵的创造性”。虽然这首诗最能体现王维孩童般的精神,但骆驼和狮子也在其中有所体现。每个阶段不是被舍弃,而是融入下一个阶段。
和泉式部
下面是一首由和泉式部写的诗,它的批注告诉我们它写于秋天,当时诗人正在山上的一个寺庙里静修,她的视野也因此变得开阔:
试图把 Although I try
佛的教导 to hold the single thought
记在心里, of Buddha’s teaching in my heart,
但我还是禁不住听见 I cannot help but hear
许多蟋蟀的叫声 the many crickets’ voices calling as well.
当夜晚突然充满了蟋蟀的叫声时,诗人正沉浸在沉思中——这些暴露在寒冷和黑暗中的小生物,在秋天到来后很快便会沉默下去。这首诗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但在这里,这两种解释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两种不同深度的解读。从表面上看, 这些蟋蟀似乎让人心烦意乱:要么这是和泉式部以外的世界发出的声音,或者,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它们是她对众多情人持续不断的思念,持续地唤醒她对爱情的依恋。即使在这样简单的解读之下,这首诗也是动人的——我们同情诗人,就像蟋蟀一样,她似乎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境地。
松尾芭蕉
W.S. 默温(W. S. Merwin)描述俳句“动态的一缕思绪……是闪电本身,任何时候都不可捉摸: 是在时间中的一种无时显现。故此俳句的运动就不只是一种移动,而是彻底的运动。这运动不是相对的,它与静止密不可分。”这种与静止密不可分的运动就出现在松尾芭蕉最著名俳句的中心 :
亘古的池塘—— Old pond—
青蛙一跃: a frog jumps in:
水声——砰。 splash-sound of water.
这古老的池塘既是全然的一个古老的池塘,亦是佛教理解的觉醒之心。水是永恒的、沉静的、辽阔的,它毫不迟疑、切切实实地发出声响。在池塘中,有沉默存在的空间,也有声响存在的空间。这首诗可以追溯到纪贯之的问题——听到池塘里 的青蛙歌唱,谁能没有反应呢?对于这个世界永不停歇的质疑,这首俳句就是其中一种答案。青蛙跳了起来,芭蕉写道。“砰!”最后一句拟声词被翻译出来,语言本身消失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