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17327丛书名: 无
◎我们已经步入一个老龄化、少子化、高单身率日趋严重的时代,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尽管有人开始探索结伴养老的模式,但它是否能打破养老的僵局还不确定。我们能确定的是,每个人都会迎来老去那一天。而我们是否已为年老做好准备?本书紧密围绕21世纪这个长寿时代活到高龄的老人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大多数人只是把命运交给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在目前的生活状态下,寿命延长只是意味着折磨与痛苦的延长。那么从年轻时起,我们应该改变现有的思维模式,将长寿变成恩赐而不是诅咒。
◎本书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追踪采访六位85岁以上的老人后写的一本非虚构纪实作品,有着极强的社会意义。刚上市便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进入亚马逊总榜前一百,社科分类榜前列。作者不仅如实记录老人的生存状态,也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比如当80后,90后这一代老了以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可能很难支撑他们维持体面的生活,那么从现在起就要为养老进行足够的储备。在少子化年代,老人都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当自理能力变弱时,如何在合适的养老院中度过余生,并过得快乐而有尊严。面对过度医疗,是选择低质量的继续生存,还是寻求完满的善终。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人将要面临的选择。
◎本书起源于《纽约时报》的系列访谈报道,发表之后,受欢迎度出乎意料,仅网页浏览人次便超过百万。出书后,韩国熊津出版社旋即以五位数美金买下版权。作者在前六章重点介绍这六位老人的故事,还有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后六章分别记录他从老们身上学到的人生经验。这六名高龄纽约客反映出美国复杂的移民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生活习惯和人生观也大异其趣。从访谈中我们将与作者一起参与这六位老人的生活,追着这些纽约客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将他们的人生智慧、处世经验、幸福感和不可避免的病痛,逐一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那一年,我问他们每个人,是否想过死亡,想到这个是否会感到害怕。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活得太久让他们害怕;而死亡可以解决活得太久的问题。他们晚年的智慧之一是承认死亡和变老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年轻人认为自己不会死,或者变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约翰·利兰
如果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有成为老人的一天。21世纪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也随之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变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为长寿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资深《纽约时报》记者约翰·利兰刚刚结束婚姻,父亲早已去世,现在他要独自照顾年迈的母亲。他逐渐发现一些独属于老人以及与老人相处的问题,于是他带着一系列疑问追踪并贴身采访六位高龄纽约老人,时间持续整整一年。
在采访的那一年,他57岁,而他的受访者都超过 85 岁,这也是美国增长迅速的年龄层。所有老人都失去了点什么: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从起床的那一刻直到就寝,他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问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丧失能力的速度像昔日获得能力一样快。有没有这样一道门槛,跨过去之后,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约翰选取了大多数人不愿意谈论和面对的主题——老人是如何慢慢衰老并走向死亡的。即使国家的养老制度已经很完善,依然有很多老人无法“善终”。这六位老人都不能再说“明天会更好”。明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思维和身体进一步衰退,对生活的掌控更弱,朋友和爱人更少。无论他们有什么健康问题——糖尿病、健忘、心脏病、老眼昏花或者听力不佳,都只会不断恶化。
在书中,约翰以记者的生动笔触,如实记录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关注议题涉及老人的健康,老后的艰难,老年人的孤独感,独居的困境,养老的保障,养老院的体系设置,医疗的局限,生前遗嘱的意义,与配偶子女的情感与矛盾,以及如何过上自主、快乐、有尊严的老龄生活。
在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的今天,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参考意义。
目录
部分 代价
章 所有人都失去了点什么
我从2015年开始做一个题为“年过85岁”的系列报道,跟踪采访六位纽约老人。有些人还在工作,有些人足不出户。所有人都失去了点什么: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但很少有人失去一切。
我想知道,从起床的那一刻直到就寝,他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问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丧失能力的速度像昔日获得能力一样快。有没有这样一道门槛,跨过去之后,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他们的通讯录会出现一个个黑洞
◎科技可以使更多人活到高龄
◎在生命价值降低时,我们能大胆承认吗?
◎体弱无力意味着要容忍更多的东西
第二章 老后的艰难
这六位老人都不能说明天会更好。明天预示着思维和身体进一步衰退,对生活的掌控更弱,朋友和爱人更少,或缓慢或快速地走向死亡。无论他们有什么健康问题——糖尿病、关节炎、健忘、心脏病、老眼昏花或者听力不佳,都只会不断恶化。
◎选择性记忆,只记住快乐
第三章 什么样的人能活得更久
能撑到85岁或90岁的人都非常坚韧,他们知道怎样应对损失,熬过各种各样的难关。钱是有用的,家人也是有用的。更好和更明智的做法还有遗忘,选择性遗忘。
◎年老之后的价值观变化
第四章 老人的互惠互利
年过85岁之后,只有27%的人处于已婚状态,有40%的人独居。他们都没有心情谱写新篇章,因为这意味着要照顾另一个人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有增无减,而他们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却只会降低。
◎从被人需要中获得回报
第五章 独居的问题
数据显示,独居的人有更多的健康问题,抑郁和早亡的可能性更大,与社会脱节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过去,比配偶活得长的老人可以指望子女或其他亲戚陪伴,但如今,只有1/5的85岁以上老人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对社会接触丧失兴趣
◎无法开始的新关系
◎丧偶女性通常过得很好
第六章 活得更长与活得更好
医疗系统越是能让人们活到高龄,他们越有可能患上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医学致力于延长寿命,而不是促进健康。医学在帮人们活得更长,但多出来的这些年被添加在了末尾,而人们那时已经太衰弱或病得太重,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他们距离临终的时间本来是一天,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月,然后称之为医学进步。
◎当你活得足够久
◎真正糟糕的始终是下一步
第二部分 经验
第七章 不为明天担心
不要表现得像老人一样,围坐在一起讨论疾病和腰背疼痛,那并不会令你开心。我们可以讨论歌曲和电影,还有星期天的橄榄球赛,谁都知道生活中总有坏事发生,但不要听也不要说,这对我们的情绪没有好处。
◎不因为自己的难处去责怪别人
◎不用困难定义自己的生活
◎只想今天,不想更远
第八章 为老年做好准备
快乐就是,你有个好地方住,钱够花,家庭美满,就这么简单。享乐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健康或经济保障为代价,要懂得正确而不是错误地花钱。
重要的是,给后的日子留足钱。
◎好好利用社会福利和服务
◎年老之后,成就还有多重要?
◎认清虚假的需求
◎生前遗嘱的意义
第九章 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疼痛令我母亲难以忍受,这吞噬了她的生命。她的疼痛像大海,她在里边游动,却看不到岸边,而她也不想看到岸边。已经没有任何神奇疗法能给她希望了,对她来说,有用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她看到的未来就是更多疼痛和衰弱。
我从那时起开始收集关于安乐死的信息,我想,这是我该为她做的。
◎必定会输的战斗
◎病人陪护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继续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
◎接受死亡就是接受生活
第十章 养老院中的家庭关系
对有些老人来说,养老院使他们能够摆脱子女获得独立。在养老院,大家在同一屋檐下开展所有活动,身边都是和他们差不多的人,按照年龄和体能加以区分。养老院优先考虑的重点是保证脆弱的住户存活并健康,同时压低成本,安全和效能始终被放在位。
◎家人探望的重要
◎再婚的可能
◎无须化解冲突
第十一章 父母始终都是父母
父母就是父母,始终都是父母,我们的角色没有互换。我是女儿,母亲从来不让我忘掉这一点。抚养孩子和照顾老人是两回事,你能够让孩子插翅腾飞,对父母而言,情况往往相反。
◎依赖子女不是失败,而是成功
◎从家人那里获取情感支持
◎过滤掉那些令人恼火的关系
第十二章 不会重来的恩赐
在那一年,我问他们每个人,是否想过死亡,想到这个是否会感到害怕。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活得太久让他们害怕;而死亡可以解决活得太久的问题。他们晚年的智慧之一是承认死亡和变老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年轻人认为自己不会死,或者变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简简单单地活着
◎做瑜伽保证不了老年的健康
◎不要太认真
◎就像来日无多那样
◎时间既是有限的,又是令人惊喜的
后记:我们都不会永远活着
我平静地接受了约翰和弗雷德的死讯,约翰一直想走,而弗雷德曾那么顽强地期待着再活20年。我喜欢他们俩,而且想念他们,但我不希望任何人得到永生。当一个朋友出现严重的健康危机时,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感到绝望,但我仍然为他治疗中的每个积极迹象感到欢欣鼓舞。
章 所有人都失去了点什么
“你知道自己老了以后想做什么吗?”
在回答了一年的提同之后, 约翰· 索伦森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正在他位千曼哈顿上西区的公寓厨房里。他已经在那里生活 了 48 年, 6 年前他的伴侣去世后, 便一直独自生活。
他身边是他早年绘制的以树木为 主题的壁画, 枝权伸展到了天花板上。感恩节临近, 这是一年中约翰喜欢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 他都会离开公寓, 去和朋友们聚会。但今年,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去聚会了。
厨房和我上次以 及上上次来探 望时一模一样 , 约翰刻意保持每样东西都不随意改变位置。因为他的视力越来越差,他担心如果哪样东西挪了地方 , 他就找不到了 。他正准备用冰箱旁边的小电视和录像 机观看《 七对佳偶 》(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1 , 这部片子总能让他高兴起来。他对剧情了如指掌,根本不需要看屏幕。
我们正在聊约翰的生活中给他带来乐趣的东西 。这需要一点鼓励, 因为约翰总是从阴暗面开始说起。我每次探望他时, 他都说自己想死。不过, 一旦他开了头, 心情便总会好起来。他深情地说 :" 我近放了《帕西法尔》的第二幕, 是乔纳斯 考夫曼演唱的。他是我听过的音色漂亮的男高音。他长得可真英俊。我次看到他是在沃尔特去世以后 。他在唱歌, 天哪, 他真棒。”
约翰 91 岁了, 是我从 2015 年年初就开始 定期探望的六位陌生人之一, 这些人意外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敢肯定, 他们当中没有人想过自己会对我有这样的作用。我认识他们的时候 正在为一家报纸做一个题为“年过 85 岁” 的系列报道。为了做 报道, 我计划在一年时间里跟踪采访六位纽约老人。
如同所有的报道一样, 首先要物色人选。我通过家庭陪护机构或者他们的个入网 页, 约他们在老年中心和 养老院见面。他们有些还在工作,有些足不出户。我见到了忠贞不渝的共 产主义者、麻将爱好者、大屠杀幸存者、持续创作的艺术 家,以 及仍在组织下午茶舞会的 96 岁金属工入。所有人都失去了些东西 : 行动能力、视力、听 力、配偶、子女 、同伴、记忆 , 但很少有人失去所有。这个群体的人数在美国增长迅速, 如今已多到有了自己的名称 : 老的老人。
我也失去了 一些东西。我的婚姻在维持 将近 30 年后破裂 , 我人生中次独自生活。现在我 55 岁, 有了新女友 , 也有了关千我在这个世界上所处位置的新疑间:关千年龄, 关千爱和性, 关于为父之道,关于工作和满足感。
我还承担了照顾 86 岁母亲的 重任。我父亲去世后 , 她从新泽西州的牧场住宅搬到了下曼哈顿 一座供老年人居住的公寓楼里。我的这项职责履行得并不好。我尽偏每隔几个星期陪她吃 一次晚饭, 偶尔晚上陪她去看急诊。我假装没注意到她可能有更多需求(我告诉自己,好尊重她的独立性 ),她也在假装若无其事。我们都没有为我们即将携手闯入的这个人生阶段做好准备。86 岁高龄的她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而我则不知道该如何施以援手 , 但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困境。
这个系列报道中我早采访的几个入里有一位名 叫琼 戈德伯格的女士。她101 岁了,曾 是绘儿乐 ( C rayola ) 公司1 的秘书。谈话伊始, 她高声叫道 :" 给我来一杯金酒! ” 然后她一边喝酒 , 一边给我讲了一个负心汉的故 事。那是 70 年前的事了。但对她来说仍然如在眼前。她以前住在自己的公寓里, 直到 100 岁的时候接连摔倒好几次, 她觉得自己独自生活已经不安全了, 才坐着轮椅住进养老院。在完美的第 一次会面后, 她因为身体不适而要求推迟我们的第二次访谈。然而等到重新约定的会面日期到来时 , 她已经不在人世 。无论她为活到 101 岁制订了什么样的计划(我想这是她对待入生的一种幽默态度,固执地拒绝臣服千命运,即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也都随她而去了。
每个人都有故事可讲 关千“大萧条” 时期的家庭生活 , 或者二战期间的性生活 ; 关于参加民权运动, 或者被父母告知他们不是“读大学的材料”。 但我感兴趣的是 , 从起床那一刻开始直到就寝, 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 他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 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 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间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的身体现在正沿着竟年的轨迹逆行, 丧失能力的速度就跟小时候 获得能力的速度一样 快。是否有这样一道门槛, 当你跨过去之后, 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在这个问题上, 他们之所以具备专家资格, 完全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这一切。如同英国小说家佩内洛普· 莱夫利80 岁时所说的那样 :“ 高龄的 少数优势之一是你可以带着某种权威性谈论这个问题 ; 你现在已亲身经历 , 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的经验对大多数入来说是未知的。我们是先行者。”
我跟他们碰头的地点包括他们的家里、看病的路 上、医院、爵士俱乐部、酒吧和泽西泡岸的海滨别墅。我见了他 们的子女、情人、医生 、家庭看护、朋友, 甚至还有一位前地方检察官。他曾在很久以前判决一位老人犯有淫秽罪 ,如今想道歉。还有一次, 一位老人突然消失不见, 电话也打不通, 我通过布鲁克林区的医院系统查找他的下落, 发现他正因截去了两个脚趾在 住院。我倾听他们的故事, 也是在学习他们的经验。
我渐渐发现,意籵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每次探望时的谈话多么沉 重( 有些日了甚至会变得相当病态 ), 都比以往的任何工作更能令我精神抖擞。我籵到那一年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变化, 但我没料到同时也会改变我 。
这六个人同一时间成为我的长辈 :热情、古怪、苛刻、健忘 、风趣、睿智、甘罗咬, 有时又消沉到不愿开口 。他们责备我探望 的次数不够多,给我吃巧克力,或者寄剪报给我看。我帮他们换灯泡, 在以色列间题上满 怀同 情地点头附和, 给他们讲达我与母亲的关系。他们令人敬佩, 有时也会抱怨 , 为记住怎样吃 药而想出了复杂但不实用的方法 只要冶疗心脏病的臼色小药片没有 掉到地上就可以, 药片太小了, 他们的手指捏不住 , 掉到地上他们又看不见。
和他们在一起, 我不再自以为了解 生活。这是一种屈辱的体验 , 但也给入以 力量。我不需要充当专家或批评者,去质疑他们告诉我的东西。相反, 我让他们引领我走进他们的世界。
让我收获的 , 就是接受我的直觉并不认可的想法。我的直觉认为我知道 90 岁是怎么回事 ,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 ,只 要我不再一味地偏信直觉 ,学习过程就轻松多了 。当专家很累人 , 当学生则可以放开自我 , 就像是在你光顾过的好的餐馆里等待宴会开席。
如同所有出色的小说角色一样, 每位老人都有所希求。尽管起初我不知道, 但是我也一样。
他们的通讯录会出现—个个黑洞
我终选择的六个人来自不同背景和社会阶层。我认识弗 雷德里克 琼斯的时候 , 他 87 岁。他是“ 二战” 老兵和退休公务员, 生性风流 , 但心脏衰弱。这迫使他在前一年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待在医院 或者康复中心 。我们次见面, 他就给我讲了他在一家百货 商场勾搭 上一个比他年轻 30 岁的女人的 经过 ; 他不记得是哪 家商场了。弗雷德是 个花花公子, 尽管现在心有余 而力不足 , 但还是本性难改 。在他公寓里的老照片上, 他穿着时髦的西装, 菩着浓密 的唇髡, 可我认识他时 , 他认为穿 着矫形鞋去教堂太丢 人了, 所以大部分时间待在 凌乱的公寓里。到他的公寓 要爬 3 层楼梯 , 而他几乎 爬不动。弗雷德对千 什么是年老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向上帝祈祷, 让他活到 110 岁,他从不怀疑自己能活到那个 岁数。他说, 他在每一天到来时都感谢太阳再次升起。当我问 他生活中 幸福的 是哪个阶段时, 他没有丝毫犹豫地说 :” 就是现在。”
他是个让我振作起来的人。
我认识海伦 摩西时, 她 90 岁了。她不顾女 儿的极力反对 , 在布朗克斯区的一家养老院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挚爱。我认识他们的时候, 这段罗畟史已经持续了6 年。
她凝视着住在走廊那头的豪伊 蔡默说 :" 我爱豪伊。”
豪伊说:" 我也爱你。” 他坐在她床边的轮椅上, 握着她的手,“ 你是我生命中想要的女人。我说的是真心话。” 她说 :" 我听不见你在说什么, 但好是好话。”在相爱 60 年的情人去世后 , 约翰 索伦森丧失了对生活的大部分兴趣 。他的情人是 位名叫沃尔特 卡伦的 书商。约翰在我们次见面时说 :“ 你在我这里长不了多少见识。 ”“ 我对好多东西都只是知道点皮毛。“ 我们聊歌剧和法尔岛( 他的海滨别墅在 196 0 年的售价是 1 万美元 ), 聊他因为不能再做以前那些 事而产生的挫败感 。约翰心甘情愿 地在沃尔特的身体每况愈下 时照籵他, 但现在却 无法原谅自己 日渐衰弱的身 体。他拒绝使用助行器或轮椅( 他觉得这些东西很难看 ), 所以他从不出门。他的指关节因肩风而肿 胀, 就像配错了的 抽屉把手, 而且差不多跟抽屉把手 一样弯曲。不过, 交谈总能让他振作起来 , 哪怕是谈论他求死的愿 望。他每天锻炼身体 , 显然对自己的身体还能撑得住感到异常骄傲 。他说 :“ 亲爱的, 我的身体比好多人都棒多了, 我知道。不过, 我受够了。我不是不快乐 , 但等到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会很开心。”
约翰说,死亡的不足是“我没法活得足够长,为自己终 千死了而高兴”。
8 9 岁的黄萍幸运地处在社会保障系统的理想位置 : 她每个月付 200 美元租金, 租住在格拉默西公园附近的一处福利房, 有一位每星期上门工作 7 天、每天工作7 小时的家庭看护, 山医疗补助计划承担费用。她说, 老龄不像工作或者照顾她丈夫那样充满压力 , 那些才是累死人的活。不过, 她想念已故的丈夫和在中国去世的儿子。她说 :“ 我尽鼠不去想不好的事情。老人总抱怨不是好事。”
相比之下, 告思 维利希急千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 , 但看到这些书面描述之后她又很不高兴 她认为自己不是那样。在那一年间, 我逐渐明白鲁思的抱怨其实是在对生活施加影响 ,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境遇。我认识她之前不久 , 她被迫搬出了位千布鲁克林区帕克斯洛普的拥有昂贵生活辅助设备的居所 , 原因是业主决定卖掉房子,修建价格更高的共管公寓。 为了搬到那里去住,她放弃了汽车、隐私和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事情的自由。如今, 她老了 5 岁, 身体更不灵便了 , 却失去了那个家以及她在那里结交的朋友。91岁的她不得不在布鲁克林区更偏远的希普斯黑德地区另一家有生活辅助设备的机构 重新开始。她生活在陌生人当中, 住在不孰悉的社区, 远离了此前离她近的女儿。
有天上午她说:"这里有人说我是个暴脾气老太太。她没说'老太太', 她说的是 '暴脾气太太', 是我加了个 '老'字。我不轻 易认输, 也许这是关键。我确实很侃。”
3 月的一场雪覆盖了外面的街道, 也就是说, 她这一天又不能出去了。 她说 :“ 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我 91 岁了, 我告诉了所有人 , 我不怕这个 。跟其他一些有严重残障的入相比( 我有点 为此感到骄傲 ), 我的运气挺好。我尽量保持健 康。我有时会琢磨自己会是怎么个死法, 但我还是尽鼠通过读书看报让自己忙起来。 尽量让自己快乐并没那么容易 , 但我希望 自己能更快乐。”
92 岁的电影人兼作家乔纳斯 梅卡斯有着 30 岁的年轻人的充沛精力和急脾气。 他还在制作电影、编袋回忆录和建立剪报库, 为他的非营利组织筹 集资金, 并且在运营自己的网站。
一天, 他发给我一首 2005 年创作的未发表的诗歌。
我终生忙于变得年轻不,你没法说服我变老,我至死都是二十七岁。
他的朋友们都比我年轻。他说, 他根木没有威速, 反而是在加速, 因为现在他可以专注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他们是我那一年的六位老师。当然 , 他们在一天天走向死亡
(我们都是),他们巳经足够靠近终点,要思考的不光是死亡的事实,还有它所采取的形式。死亡不再抽象。他们会继续保持认知能力 吗?他们后的日子会拖拖拉拉吗?他们明天也许会摔倒,会鹘 骨骨折, 会中风, 他们的通讯录会出现一个黑洞。每当电话没人接听的时候, 我就会担心。一年半里, 他们中有两位去世了。
科技可以使更多人活到高龄
关于老年入的讨论往往专注于老龄那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比如身体机能和思维能力的退化,或者用千生命终期医疗的巨额费 用。他们会格外关注一位了不起的老太太:她似乎完全拒绝变老, 9 0 多岁了还在喝马提尼、跑马拉松。这种愿景对婴儿潮一代格外具有吸引力, 它告诉你你也能 掌握 ”成功变老” 的秘诀。你要做的基本上就是延长后巾年期一 参加俱乐部、做志愿者、锻炼 身体、坠入爱河、学意大利语、不 要生病。我提到不要生病了吗? 祝你好运, 但愿能如你所愿。
如同绝大多数老人一样, 和我相处的老人都不符合上述任何情况。他们的生活中有损失和缺陷, 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定义自己的生活, 每天早上醒来时, 他们所拥有的愿望和需求, 并没有因 为膝关节疼庙或没 法像过去那样玩填字游戏而 打折扣。年老不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骤然降临的, 它也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它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与其他任何阶段没有两样 , 在此期间, 他们仍然在决定自己 想要怎样 的生活, 仍在学着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直到不久前,经历这个阶段的人还相对较少, 以健康状态进入这个阶段的人就更少。不过,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活到
85 岁以上的人比人 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 在美国有将近600 万 85 岁以上的人, 与 1960 年的不 到 100 万入相比 大幅增加了),而且达到这个年龄之后 ,他们也会活得更久。也就是说,你的 子女以为自己 是先锋, 但其实你的 父母才是先 锋。2018年活到 85 岁的美国人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不到 60 岁。这样就出现了很长的 计划外时间 , 以及很多知道长寿是什么感觉的老人。
我们会对此感到担心, 并不觉得活得久值得庆幸。我们是那么孤单、那么与世隔绝 , 拥有那么多皱纹。在电影里, 美人永远都是年轻的, 示爱的老人都是老色鬼。我们喜欢看到影视剧里的入物在完成任务时开车消失在夕阳里。如果塞尔玛和露易丝没有开车冲下悬庄,而是变老 , 在丹佛的闹市区开设辅导课程, 有时找个男伴, 跟家庭看护 大吵大闹, 那会更刺激吧? 但是, 老入们不会开口讲这种故事。梅 萨藤在 61 岁时发表了小说《眼前的我们》。正如她在书中写的那样 : " 烦恼在千, 不身临其境, 便不会知道其实老龄是 乏味的。那是个陌生国度, 有着年轻人乃至中年人并不通晓的语言。” 此言出自一位 61 岁的人之口, 算是相当有见地了。
想想我们是如何称呼老人的:宝贝,亲爱的,好姑娘,年轻人。 听着挺讨入喜欢的吧? 约翰逊夫入 , 你今天怎么样啊?92 岁的年轻人?你太贴心了。聪明的老人能像青少年 一样使用 Ins tagram( 照片墙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 , 补会都会向年长的成员寻求智慧, 孩子会看着祖父母在家里变老或去世 , 但是, 科学技术可以使更多的入活到高龄,同时也会让他们有关世界的知识 变得过时。现在, 老人经常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去探望他们并不令人愉快。在一项研究中, 60 岁以上的人表示 , 在与他们讨论 ”重要事项” 的人当中, 36 岁以下的人不到四分之一 ; 如果 排除 亲戚 , 这个数字就会减少到 6%。康奈尔大 学老年学专家卡尔 皮莱默的分析发现 , 美国人更有可能与另一个种族的人而非比自己年长10 岁以上的人交朋友。
但皮莱默说,当他不再把老人视作麻烦,而是开始把他们视 作财富、智慧和经验的宝库时, 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即便当我们的各种能力衰退时, 我们仍然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施加巨大的影响力。正如黄萍所说的那样:“ 当你老了 , 就得让自己快乐。不然你会更老。” 这六位老人都从他们的固有潜质而非外在环境, 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快乐 。没有人想失去 自已相伴 60 年的伴侣 , 也没人想因为疼痛而放弃散步,但在如何对待损失和余生的问题 上, 我们依然拥有一定的选择权 。我们可以专庄千我们失去的一切, 也可以专注千我们当下拥有的生命。尽管健康状况可能一塌糊涂, 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所以, 或许还有选择 。吞下蓝色药片, 你会哀叹自己的人生已经丧失了敏锐的记 忆力和曾经使你出类拔萃的工作; 吃个红色药片, 你会感激自己的入生还有你爱的人相伴。你可以去参观博物馆, 然后想, 我只能坐着轮椅与一群半聋的老人为伍 ; 或者你也可以想, 这可是马蒂斯的作品啊!
我和老人们相处的时间越长, 就越是经常思考怎样才能现在就达到这种状态 怎样在所有选项当中选择快乐。我开始意识 到, 答案与我的所有预 期相反。如果你想快乐 , 就要学着像老人那样思考。
在生命价值降低时,我们能大胆承认吗?
关千变老的好消息是: 与年轻人相比 , 老人自认为幸福感较强而负面情绪较少。这种幸福感不断增加 , 直到 70 多岁的某个时间点才开 始逐渐减少, 但在 90 岁时仍能保持比 20 岁时更高的水平。尽管我们把青少年和青壮年时期理想化,但与年轻人相比 , 老人的满足感较强, 担心和忧虑较少 , 不那么惧怕死亡, 更容易
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并坦然接受坏的一面。正如人们公认的乐天派亨利 米勒所说 : “so 岁的我觉得自己比 20 岁或 30 岁的时候快乐得多。我不想再成为青少年了。年轻虽釱值得称道,但
过程却极为病苦。“ 经验帮助老人调低了预期 , 所以当事情发 展得出乎育籵时,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强。如果他们确实有消极经历, 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无法自拔, 研究人员称为积极效应。这是个谜 : 思维和身体都在衰退的入(在我们看来, 他们好的岁月正逐渐成为过去),为什么比似乎拥有全世界的年轻人更热爱生活? 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巳经千疮百孔了吗?
或者 : 有什么是他们知道, 而我们其他人不知道的?
这六位老入都形成了自己的度日方式, 但他们的日 常安排往往可以归结为同样的东西 : 把你正日渐减少的时间和精力, 用来做你还能做,并能给你满足感的事,而不是哀叹你从前能做但现 在做不了的事。老年学专家称之为”选择优化补偿" : 老人尽可能利用所剩的一切, 去补偿已经失去的 一切。( 詹姆斯· 布朗称为“ 用现有的东西去争取想要的东西 ”。) 如果你的原有能 力只剩下 30% , 要把它 用在你喜欢的 事情上。年轻时代的傲慢之处或许在千 , 人们认为一旦不能做现在所做的事 , 活着就没有 价值了。
在国际象棋中, 棋手有时会使用一种叫作复盘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中局表现。他们不是从比赛开局向后推, 而是从残局向前推,弄清形成某个特定棋局的走棋顺序。如果白棋有微弱优势, 是在哪一步形成的, 那步棋之前是哪一步?如此种种。关键是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每个棋手在棋盘上有那么多棋子以及那么多走棋的潜在方式,很难看出哪些走法可以带来预期结果,但如果你从结果倒推,选择就会减少,过程也会更明显。你可以忽视无法让你达到预期目的的走法,专心千能够让你达到预期目的的走法 。
作为练习, 你想象一下, 在 75 岁、80 岁或者 85 岁时, 怎样的生活鍔是幸福生活 。即将年满85 岁的美国男子有 6 年预期寿命 ; 女性则有望再活 7 年, 这差不多 跟青春期一样长 。你希望自己到那时 生活是什么样一一有 哪些乐趣、哪些回 报、哪些日常活动和 入际联系? 现在, 倒推回去, 看看哪些步骤会帮你实现那个目标一哪些棋子和局面是單要的,哪些可以在过程中 牺牲掉。
步是想象那个年龄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 , 这可能不太容易。我们大多数人不经常跟老人在一起, 而在一起的时候 , 也通常是在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间他们怎样会使他们快乐或 感到满足。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会变老, 而且身休没有因为一辈子的体力劳动而垮掉, 那么你希望那些岁月是什么样?可能你的身体比上一辈好(他们能活过 70 岁就算幸运了 ),受过更好的教育, 更富裕, 更健康。你可能希望得到家庭成员精神上的激励和情感上的支持 。你可能希望有恩爱的终身伴侣或者关千美满婚姻的记忆。你可能希望沉迷音乐或艺术,或者与年轻 入接触, 或者即便在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还能做事, 对社会有用。实现这些希望当然会有局限。过了 85 岁, 72% 的入至少有 一种残疾, 55% 的入不止一种残疾。因此, 你可能并不想去威基基海滩1 , 在海浪的冲击下做爱 ,或者过依赖网络的生活。当身休不能做从前所做的一切时, 你如何想象幸福的生活?
现在, 想想能够帮助你达到那种状态的步骤。幸运的是这些大多是让我们在整个人生中更快乐和更感到满足的东西。如果你 希望 85 岁时与朋友和家入有着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 , 就要追溯一系列形成这种状态的步骤,一直倒推到现在。这个过程很愉快, 不是吗? 那是世界在告 诉你, 多花些时间陪伴你在意的 人。如果你想要有目标的人生,你不觉得自己好现在就开始寻找目标 吗?如果你加班、晚回家、推迟与朋友和家人的聚会, 可能就达不到上述与家人和朋友保持亲密关系的状 态。也许你想换个工作、与儿子长谈 、搬到同内的其他地方去住。也许解决办法是结束一段你们不再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婚姻。我从没说过这很容易。
努力想象 85 岁幸福生活 的好处之一是 , 这意味着你会把老龄看作续篇 , 而不是被塞进完整故事后的附录。这意味着要用与以往不同的眼光看待你的人生路线: 不是看作你在不同年龄跨越的一系列里程碑 找到工作、搬进个家等, 而是看作 一首主题在数十年里不断重复和发展的长乐叩。我 们不会把教育、工作或爱情分派给入生的特定时期, 而是让它们在整个入生过程中以不同的变奏重新回归。它们加在一起,起初是经历,后来是记亿。到了后, 你会同时生活在所有这些乐章中。
这六位老入都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快乐,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习以为常。尽管客观来说, 弗雷德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他仍为每一天道谢。鲁思有子女和大家庭, 她巳经成为把所有人凝聚在 一起的黏合剂。乔纳斯有他的工作 , 而他从不把工作与生活区别开来。他不休假 , 也不会在艰难的一天结束时中止工作。在银幕上和生活中 , 他都追求良友、美食和佳酿。他说 :" 我不给抑郁可乘之机, 平衡健康的生活和乐观积极的活动更吸引我。我对拍摄黑暗压抑的内容没有兴趣,我更喜欢与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我更关注快乐的细节。为什么?我的天性就是这样。我想, 可能我在潜意识里认为人类更需要这个。”
黄萍每天和楼里的女 人打麻将, 海伦有豪伊相伴。就连不想活的约翰都用大部分时间重温快乐的记 忆。 他几近失明, 只 能勉强自己吃饭, 但还是从鲜活的色彩和细节中回味着曾经美好的时光。他经常吓到我。他有一天说 :“ 那是难得的好天气, 一切都亮晶晶的。我记得海 上风平浪静, 海面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那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哥哥来看我, 我保存着后一次见到他时拍的照片。” 这六个人都向我展现了怎样才能不再为生活中的问题而烦恼, 但他们首先教 会我的是集中庄意力。
我在这门大师课中的第七位教师是我的母亲多萝西。她住在 曼哈顿下城区的一幢老年公寓里,日常活动要依靠一台电动轮椅。 她近说 :“ 如果你想知道变老是什么感觉, 我告诉你, 那感觉糟透了。“ 我父亲 2004 年去世时 , 她意识到自己很少需要走路,因为他总是 开车把她送到她要去的任 何地方的门口。准备迎接不测(比如,8 6 岁)从来都不是她的头等大事。她说:" 我从不想这个, 我给不了你特别好的答案。” 2011 年, 她差点在一次脊椎手术后离开人世。在那之后 , 她表达了人生中一个强烈的育愿, 那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她至今仍然责怪我弟弟乔没有让她离去。
我当时在伊拉克执行报道任务, 所以是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乔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当时 , 我们不赞成母亲做脊椎手术, 或者要她推迟到我返回纽约再说。她几年前已经动过一次脊椎手术, 手术使她卧床数 月, 而且没有带来多少改善 。但是她疼脂难忍 , 千是决定接受手术。
第二次做手术的时候, 她更老了, 身体也更弱了, 暴发感染时, 她的身体毫无抵抗能力。区生希望我 们同音给她插入一根饲管,以帮助她挺过这次感染。她给我们下了“放弃抢救" 的命令, 所以我和弟弟通过嘈杂不清的手机商噩对策, 说了一半就什么都听不见了。这是一个决定母亲生死的可旧选择。按照她“放弃抢 救书” 上的意愿, 如果她不太可能恢复有尊严的生活, 那就放弃冶疗。但是, 当时的 情形更像是她房间里的窗帘着了火, 我们必须拉进一条水管救火。后来, 她恢复了在干净整洁的公 寓里的生活。她有深爱的朋友和孙子孙女,有费城交响乐团的午后音乐会。比她贫穷得多的入都在享受精彩人生 , 如果认为这样的生活都亳无价值, 似乎太不知道感恩 了。如果她想绝食自尽, 她可以在没有我们帮助的 情况下这样做。
终我们同意了插管。
如果你的母亲告诉你, 她巳经无法发挥建设性的作 用, 或者斥责她的子女不让她去死, 你会怎么说? 认识约翰 索伦森之前, 多年来我基本回避了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人不是我的父母, 就比较简单些。早期见面 时, 约翰说他希望能早点离去 。我总是说, 我希望他不要走, 如果没有他, 这个世界会更加乏味 。但是, 在 那一年里, 约翰让我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见证了他的生活。他盘点自己仍然享受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与维持生命所 需付出的努力加以权衡。回报越来越少,他的存在越来越多余;付出则在不断增加。当然 , 做权衡的是他, 而不是我。到了年中 , 我不再对他说希望他别死了。到了冬天, 我已经不再想这件事了。我们都不想听从别人的意愿实现永生 。让那些根本不想永生的人勉强得到一种打折扣的永生, 这并不是善意。
然后, 就在 2015 年圣诞节快要到来的时候 , 也就是我和老入们相处的那一年临近尾声的时候, 我母亲因为胸口疼捐和血液中的肌钙蛋臼酶含鼠高而再次进了医院, 这些都是心脏病发作的征兆。我弟弟一两天内就会从 北卡罗来纳州赶来。那张“放弃抢救书” 在我的脑海里晃来晃去。开始的那些天, 母亲在鬼气森森的荧光灯下贯在医院的病床上时, 比我多年来见过的样子都要安详, 她告诉我她希望谁在她死后致悼词。她说, 我应该查看一下那位牧师的脸书页面, 全都是布道词和爵士乐。她的身上连着哗哗作响的电子监视器和各种管子,她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污迹 斑斑的镜片后是平静的双眼。她在思鼠近发作的肺炎,如果 让那场病悄无声息地把她带走该多么令入愉快。现在,她又回到了 那道门边,至少她是这样想的。那是她经常说的自己想要的离开 方式, 不复杂, 也不肩苦, 有许多护士为她服务。
那么,我学到了什么?通过约翰的眼睛看我母亲,就会看到 曾经对其所有者而言无比珍贵,而如今却丧失了价值的生命。她 希望摆脱这样的生命 , 她背负它的时间够长了。我不会要她保留一条她不再喜欢的围巾 ,那 我为什么一定要她留住自己 不再留恋的生命呢?领会生命价值的含义之一,不就是在这种价值降低的 时候能够勇敢承认吗?
等到我弟弟从北卡罗来纳州赶来的时候, 她显然巳经渡过了难关。冒险措施是没必要的,也不需要“放弃抢救书”。但她开 始时面对死亡展现出来的从容态度变成了对医院常规冶疗的恼怒。我和弟弟交换贲见时,就好像我们陪伴的是不同的女人。我 认为我探望的女 入比较快乐。我曾和她一起希望她死去吗?我觉得没有, 就像我不希望 约翰死去一样。但是, 我开始接受死亡是老年的必然归宿,是 我们生命的主动行为,那么 , 放弃就和斗争一样了不起, 终的结局也没有多少差别。
我在学习,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红酒是有用的,给我来一 杯金洒!
体弱无力意味着要容忍更多的东西
在成长过程中,我与老入的接触很少。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我3 岁之前就都已去世,尽管我的姨婆多萝西每年圣诞节都来看我们, 但她在健康状况恶化之后就不来了,所以我对她的印象始终是用我家的立式钢琴精神饱满地弹奏《野猫》的坏脾气退 休护士。后来,我有机会认识了我妻子的祖父阿尔。他爱抽雪茹, 当过卡车司机 。我对他的记亿是, 他 90 岁时在一场网球赛后跳过球网摔断了鹘骨, 然后在医院跟一个女入私奔, 一路跑到了圣路易斯, 在那里车坏了,他们的关系也搞砸了。我可以肯定其中 有些情节是准确的 。至千其余部分, 我不想知道。他活到了 100 多岁, 去世时患有晚期老年痴呆症。所有入都能讲一段关千阿尔的故事。一位表亲在阿尔的追思会 上说, 阿尔以为 "受诫礼” 的意思是“酒吧开门”。 拉比的主题是 :“ 谁知道明天会怎样? ” 这显然与一位在养老院死去的虚弱的百岁老人不太搭调 ,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阴天会怎样。我妻子在他晚年时照顾过他。她说希望自 巳会患癌症,在变老之前死去。从那时起她考虑开始抽朋。
迈有次吃晚餐时,我母亲哀叹她之前从没想过给自己的职 业生涯来个有价值的结尾。她说:" 我的入生有四分之一是做学生, 在学习。接着, 用了一半的人生从事生产工作。然后, 又过了25 年无所事事的生活, 百无一用, 吃闲饭。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必须为这些人找点事干。”
也许汲取老龄经验的好方式是提前动手, 经验是现成的 。约翰索伦森说,他曾向自己保证,等他老了,要每天刮胡子, 不流口水。但 91 岁的他只是偶尔刮刮胡子 , 他口腔里的肌肉太松弛, 所以口水会流到下巴上。老龄的经验之 一是, 它并非你想象的那样, 你认为体弱无力是一个人的决定性特征 , 但其实那只不过意味着你要容忍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怕变老, 而是无论损失多么严重,都能欣然接受岁月端给我们的大杂绘,那就等千 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对俄 亥俄州居民展开的长期调查表阴, 如果根据是否赞同“你越老就越没用”之类的说法来衡晕,那么对老 龄有积极 认知的入平均能多活 7.5 年, 远比只是锻炼或者不吸烟的入活得更长。
老人们都知道一些你在互联网上找不到的东西 , 那就是如何做个老人, 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很久且即将离去的入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正如海伦.摩西经常告诉女儿的那样:" 我经历过你这个年龄, 但你从来没有经历过我这个年龄 。” 与大家经常采取的说法不同 , 他们并不是被时代抛弃的老朽。他们跟我们一样。即便现在不一样, 有朝一日也会一样。如果我们不愿向他们学习, 我们就会错失生而为人的重要经验。变老是我们人生的 后一件事, 它或许能教我们现在该如何生活。
当我开始短暂进入这六位老人的生活时 , 我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我原本主要想展现人到老年的痛苦和艰难(新闻工作者就是 喜欢表现苦难)。除此之外, 变老还能有什么其他含义呢?
我只知道, 我的人生起起落落, 我以为坚不可摧的东西其实转瞬即逝。我想, 至少我还不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