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63138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核能的原理、应用以及展望,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核能发展状况和前沿技术的最新动态。希望更多对清洁能源感兴趣的读者,都能通过本书走进核能、了解核能,共“碳”绿色发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原生态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
本书注重引导读者理性看待核能,认识其前世与今生,有助于增强对核能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核能观念,充分认识到核能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好地认识核能、熟悉核能,愿意投身核能发展事业。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
揭秘核能故事,丰满“科学之翼”,本书系统全面、简明易懂、生动有趣。核电技术发展和科普教育同样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 林忠钦
核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产物,更是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的重大突破。《前方,核能》是一本兼具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科普书,如果你对核科学有疑惑、有好奇、有憧憬,这会是一把“金钥匙”,为你打开知识的大门,领略核能的神奇力量。
——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
核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只有走进它、了解它、深入研究它,才能更好地让核能安全高效地造福世界。想要窥探核能的前世今生,触碰核能的无限潜力,阅读《前方,核能》这本充满活力的“硬核”科普是很不错的选择。
——“人造太阳”EAST牵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
本书是一本介绍核能发展脉络的科普读物,全面涵盖了与核能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核能最开始是怎样被发现的,是如何应用它的能量并在应用中造成灾难的,以及四代核电技术是在什么契机下进行迭代的等。
本书虽然是技术类科普,但以简洁、风趣的语言客观介绍人类探索核能的曲折之旅的同时,表现人类在对世界探索的好奇、对人类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技术风险控制的不断追求,最终回归技术发展“以人为本”的朴素愿望。
第一篇史海
第一章初见倾心——文明跨入原子时代
第一节人类进步之“源”5
第二节叩响原子时代之门 15
第三节打开“潘多拉魔盒” 29
第四节百花齐放“堆”满园 39
第二章东方往事——中国核电自主化之路
第一节路的原点 53
第二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62
第三节中国二代核电发展情况 81
第二篇雾海
第三章野性难驯——重大核事故及事故后改进
第一节驯化“原子核”之殇 91
第二节从107到0 127
第三节加固“最后一道屏障”——人因工程 136
第四章雾中纪行——辐射、放射性废物与退役
第一节谈“辐射”而色变?145
第二节扔给“怪兽”吃掉?——核电放废处理 163
第三节核设施终将老去 172
第四节 核电选址 185
第五节核电是头“吞金兽”?201
第三篇蓝海
第五章移山跨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三代核电
第一节重任在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13
第二节从头越——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 222
第三节真正的春天——“国和一号”型号开发 229
第四节一脉相“链”——核电产业链跨越发展 236
第五节格局初现——积极有序发展第三代核电 251
第六章“老兵”新用——“双碳”时代的能源密码
第一节碳中“核”259
第二节能源柱石 264
第七章航向 100%——第四代核能系统展望
第一节次世代“物种”271
第二节炬火照耀 279
第四篇星海
第八章聚变,巨变——寻找人类“终极”能源
第一节 聚变研究 289
第二节 从理想出发——聚变工程实践 292
第九章直上银河——迈入空间核能时代
第一节小“核”才露尖尖角——现实中的太空核能 301
第二节星际穿越——核动力火箭 308
第三节走出“育婴室”——宇宙辐射 316
后记320
芝加哥大学的埃利斯大道上坐落着一座12英尺高的青铜雕塑,它出自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之手,为的是纪念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42年冬天,在这座雕像矗立位置的不远处那个旧球场的看台下,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率领科学家们推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Chicago Pile-1)颁发了“出生证”。
然而“芝加哥一号”不久就被拆除,于1943年转移到芝加哥城市的西郊,在那里它被重新组装并安装了防辐射系统。尽管实验本身是短暂的,但“芝加哥一号”却对全世界产生了复杂而持久的影响。
随后,美国政府迅速建立了国家实验室,开发用于能源供应的核反应堆。1951年12月20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ANL)建造的“实验增殖堆一号”(EBR-1)反应堆在世界上第一次从核能中产生了可用电量。
核能,点亮了一串灯泡,尽管它只是四颗萤火般的小灯泡。
彼时,望着灯泡柔弱光亮的人们,是否会想到芝加哥大学会树立起一座名为“Nuclear Energy”的雕像?它那别致的造型,像是核爆产生的蘑菇云,又像是古罗马战士的青铜头盔,而将雕塑上部浑圆的造型比作一只在1951年冬季发光的小灯泡,似乎更加应景。这座雕像也在冥冥之中昭示着,人类“驯化”核能并将之和平利用的希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