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212340
1.一部信息量丰富而全面的百科全书,选取137个主题,内容有趣、价值高。具有全球视野,收录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知识、人物及轶闻。
2.迷人的散文书写风格,涵盖了广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
3.译稿质量高,审校者均为各领域专家,兼具可读性与知识的准确性。
4.精美的插图,通过丰富的信息和细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异乎寻常的富足和生命力。精致的32开小开本,是自然爱好者的完美礼物!
5.为任何人、所有年龄段,被自然界所吸引的人而写的通识入门读物。
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昆虫知识百科,共137个词条。
“杀人蜂”有几种?昆虫界泡泡机是谁?跳蚤也能被驯化?蛆虫是现代医疗设备?记得“洋辣子”制造的童年阴影吗?见过膨起肚子装蜜露的蚂蚁吗?知道向敌人投“毒气弹”的甲虫吗?还有让瓢虫变僵尸的胡蜂?有些昆虫辛苦忙碌,有些坐享其成;有些鸡肉味嘎嘣脆,有些是夺命杀手。
无论如何,昆虫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和奇观。昆虫服务于整个生态系统,是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
带上这本小书,出门找虫吧!
词典正文(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277 附录
295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前 言
本书内容是有“偏见”的,不过“偏见”是正面的。不可胜数的图书、杂志文章、广告、视频乃至社交媒体表情包都在让我们恐惧昆虫,要求我们将昆虫彻底消灭。这本《昆虫词典》旨在扭转这种恐惧感,激发人们对昆虫及其研究者的兴趣。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哪怕是我们最厌恶的物种,比如舌蝇,也有其可取之处。随着内容的展开,我会在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和昆虫学家的生平记述中,穿插介绍昆虫学的一些重要原理。
昆虫是进化和本能战胜智能的证明。它们庞大的数量令我们疲于应付;我们一直竭力想要降低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农业和财富的影响,却永远落后一步;它们善于利用我们的每一个弱点,效率之高简直令人光火。我们与昆虫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敌对的,但记住这一点并不符合工商业
的利益。我们是否为了利润将某些物种变成了“反派”?这并不是一种阴谋论,更多是一种精明的商业计划和营销策略。
尤其糟糕的是,我们将昆虫视为争夺资源的对手。我们用“害虫”来形容一切看似侵犯了我们财产权、人身权或利益的物种。可是,自然本就没有所有权的概念。更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极少像我们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那样混乱无序。昆虫能传播引发致死性疾病的微生物,从而导致人类的痛苦和死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是否就有必要将这些传播疾病的昆虫消灭殆尽呢?我们在灭蚊运动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却徒劳无功。在美国,市政部门执行除虫喷洒项目的动力是法律责任:他们害怕的是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公民染上疾病,这可是会给市政府招来官司的。
还有“杀人大黄蜂”、斑点灯笼蝇,以及其他各种因我们的无心之举或故意行为而从国外引入并繁殖的“害虫”。这似乎是我们为畅通无阻的全球化付出的合理代价:我们对异域景观植物和廉价产品永无止境的渴望,都打包装在货柜里漂洋过海而来,而包装和货柜本身就很容易被昆虫渗透。
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昆虫。讽刺的是,可怕的“昆虫末日”警告终于使人们认识到,昆虫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没有这些服务,我们和其他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我们正拥有空前的机遇来扭转局势。互联网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到昆虫学家,也为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们提供了机会来促进我们对昆虫的集体认识。数码相机和手机方便了我们拍摄照片、录视频和录语音,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上传到社交媒体,让公众赞叹称奇,同时也便于昆虫学家在研究中使用。参与公众科学项目将进一步造福各类物种及其栖息地。我们可以成为园艺大师或博物学家,为恢复本土植物群落助力;即使不成,我们至少也可以改造自家的庭院和花园,将它们建设得对野生动物更加友好。美国的“国家飞蛾周”和“7月4日数蝴蝶”活动也让“昆虫观察”成了一项社交乐事,昆虫动物园及其蝴蝶馆会将奇特的昆虫带到你身边的大城小镇。
哪怕你对昆虫世界的兴趣转瞬即逝,它都不可能令你感到无聊。无论是对你个人还是对地球村来说,昆虫每天都会展现出令人着迷的全新事物。在 A ~ Z 的词条中,我更愿将昆虫与“amazing”(神奇的)、“marvelous”(令人惊叹的)和“zoophilia”(喜爱动物)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当你读完这本书,亲爱的读者,我希望你也会产生类似的联想—如果没有,本书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和发现等待你去探索。你准备好了吗?
令人愉悦的小书……寓教于乐。
——乔治·麦加文(George McGavin),昆虫学家、作家
对所有热衷于大自然奇迹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有趣又迷人的读物。
——弗朗西丝·麦金(Frances McKim),《害虫》(Pest)杂志记者
即使是昆虫学界最有学问的人,也能在他们的书架或咖啡桌上为这本小书找到一席之地。
——《养蜂人》(An Beachaire)杂志
一部充满乐趣与科学知识的集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昆虫与人类之间的重要关系。
——蜜蜂发展组织(Bees for Development)
这部赏心迷人的昆虫百科里有满满东东的知识,它们充满吸引力,引人发笑。与此同时,小开本设计便于随时翻阅;而伊顿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风趣和热忱也会让你持续不断地翻下去。
——《蜜蜂简报》(Buzz about Bees)
不拘一格的虫虫知识杂记……伊顿的写作简明利落,信息量大,时而诙谐有趣,很好地呈现了昆虫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它们为植物授粉,控制害虫,也是鱼类和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Acarinaria
螨 室
一些独居蜜蜂和陶工黄蜂(学名Ancistrocerus antilope)的身体构造发生适应,特化出专门容纳螨的螨室。可以将螨室看作一个“简易车库”,螨虫在此处停靠于昆虫的身体上。德国昆虫学家沃尔特·卡尔·约翰·勒普克(Walter Karl Johann Roepke)在1920年提出了“螨室”这个术语。
虽然很多螨虫属于寄生动物,但昆虫螨室中的螨虫大多是食腐或食真菌动物。胡蜂和蜜蜂携带螨虫,相当于将清洁工请进了自家巢穴。这些巢穴通常分布在相互平行的巢脾上,巢脾则由一个个单独的巢室组成。到达蜂巢后,螨虫就会“下车”,开始进食。螨虫采食对蜂类的卵、幼
虫或蛹构成威胁的物质,以及为蜂类后代贮存的花粉或猎物。比如,全盾蜾蠃(学名Allodynerus delphinalis)中的寄生温特螨(学名Ensliniella parasitica)给未成熟的幼蜂当起了保镖。在体型微小的寄生蜂拟孔蜂巨柄啮小蜂(学名Melittobia acasta)将胡蜂幼虫或蛹杀死之前,寄生螨便将这些“杀手”赶走或直接除掉。
螨室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大木蜂(木蜂属)腹部前面有一个凹入部分,螨虫就群居在此。一些停靠在陶工黄蜂身上的螨虫则拥有更“豪华”的居室,几乎每只螨虫都有自己的“车库”,位置就在第二节背板(腹节的背部或上部)前面,并由第一节背板的后缘覆盖。
Aerial Plankton
大气浮游生物
下次从机舱窗口向外眺望时,要记得你并不孤单。机舱外的空气中,充满了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其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巨大令人惊奇。20世纪2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大气中的昆虫生命进行严肃的研究。虽然当时已经有飞机了,但是伦敦昆虫学家约翰·L. 弗里曼(John L.
Freeman)还是坚持使用黏有罗网的风筝在英国和美国收集昆虫标本。格利克(P. A. Glick)发明了一种连接在飞机上的装置,并于 1926 年至 1931 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对 6 ~ 4500 米高度的大气进行了系统性的调研。借助“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上的黏性玻璃片,查尔
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也为这项研究补充了新的数据。1933年,他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飞行高度基本维持在 750 ~ 1650 米之间。1961年,格雷西特(J. L. Gressitt)在飞行距离约186 970千米的“超级星座”客机上安放了捕捉装置,专门进行空气采样,并在约5800 米高的位置收集到一只有翅白蚁。
从那时起,直到2008年“航空生态学”领域正式建立,人们都很少关注高空的昆虫。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在4500米的高空捕获了蝗虫;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度,蚜虫和其他半翅目昆虫的数量之多也让人震惊。小型蝇类,比如瑞典麦秆蝇(黄潜蝇科)、果蝇(果蝇科)和黑翅蕈蚋(黑翅蕈蚋科,Sciaridae),已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被发现并记录下来,蓟马(缨翅目)、啮虫(啮虫目)、小拟寄生蜂(膜翅目)和小甲虫(鞘翅目)也活跃在这一大气环境中。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激光多普勒雷达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大气中节肢动物的认识,帮助我们了解它们在大气中的数量,以及它们如何根据天气情况移动。
“Albino” Insects
“白化”昆虫
不熟悉昆虫变态的人常会将见到的白色昆虫统统当作 “白化”昆虫。很多昆虫在刚刚蜕皮后呈纯白色,这是因为新生的外骨骼十分柔软,色素尚未显现出来。其他种类的昆虫,特别是半翅目昆虫,刚刚蜕皮时也可能呈现出粉色或橙色。
一些终生都生活在洞穴深处或土壤中的节肢动物也缺乏色素,但这种情况与白化病是不同的。真正的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导致该种动物正常应具有色素的部位完全缺乏色素。
当然,真正的白化昆虫也是存在的,但它们要么极其罕见,要么是实验室繁殖出的产物,再不然就是实验室繁殖出的稀有品种。在迁徙的亚洲飞蝗(学名 Locusta migratoria)和果蝇(果蝇属)中都存在白化病虫(在果蝇身上,这是一种与白化病相似的黄色突变)。更为复杂的
情况是,有些雌性白蝴蝶(sulphur buttery,粉蝶科)可能是白色的,而不是正常的黄色。
半翅目粉虱科(Aleyrodidae)的粉虱等昆虫身上覆盖着白色蜡粉或细丝。这类物质可以保护昆虫,使其不易被捕食者吃掉,还有助于防止水分流失,并且能反射阳光的热量,有时甚至具备上述所有功能。因此,一只白色的昆虫并不等同于“白化”的昆虫。
另见词条:蜕皮(Exuviae);变态(Metamorphosis)。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