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94680
1.鲁迅研究家林贤治精选鲁迅28篇评论、24篇序跋,透彻导读,详尽注释,精练点评,妙笔点睛,带你真正领略鲁迅批判之精神,自由之人格。
2.阅读鲁迅,就是在阅读我们的历史和未来。绕不开的经典,读不够的鲁迅。
3.林贤治,《旷代的忧伤》《人间鲁迅》作者,在场主义散文奖、花城文学奖得主,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致敬人物。
4.摘选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等评论文章,《〈呐喊〉自序》《〈野草〉题辞》等序跋,透彻评注,读懂鲁迅的深刻,领略鲁迅的批判精神。
5.精装典藏版,全新设计,疏朗明了的批注式排版,无障碍阅读,值得珍藏。
6.林贤治与“偶像”鲁迅的心灵对话,富有论战性、诗性和哲理性,他笔下的鲁迅“在人间”,不苦涩,有温度
本书为林贤治评注《鲁迅选集》系列之一,收录了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老调子已经唱完》《关于妇女解放》等文章。鲁迅的这些作品独具魅力,是鲁迅的战斗武器,是阅读和理解鲁迅不可不涉及的领域。林贤治选取这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的篇章,注释全面,点评极具现代性。林贤治对鲁迅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语境下的话语做了解释性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真实地看待鲁迅。
关于本书的说明·01
评论
文化偏至论 ·007
摩罗诗力说 ·026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079
娜拉走后怎样 ·095
未有天才之前 ·104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09
无声的中国 ·120
老调子已经唱完 ·126
关于妇女解放 ·135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38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147
诗歌之敌 ·150
革命时代的文学 ·157
革命文学 ·166
关于知识阶级 ·170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179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204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213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220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44
批评家的批评家 ·251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254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258
上海文艺之一瞥 ·264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281
论“第三种人” ·284
门外文谈 ·291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315
序跋
《呐喊》自序 ·339
《华盖集》题记 ·347
《华盖集续编》小引 ·351
写在《坟》后面 ·353
《野草》题辞 ·361
《朝花夕拾》小引 ·364
《自选集》自序 ·367
《准风月谈》前记 ·371
《花边文学》序言 ·375
《且介亭杂文》序言 ·380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382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384
柔石作《二月》小引 ·387
《进化和退化》小引 ·389
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392
《守常全集》题记 ·394
叶紫作《丰收》序 ·398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402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406
白莽作《孩儿塔》序 ·411
《医生》译者附记 ·413
《出了象牙之塔》后记 ·416
《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 ·425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 ·427
1.林贤治的文字既有卢梭式的愤激与直白,又有培根式的犀利与明澈。
——摩罗(作家、学者)
2.林贤治是世纪之交出现在中国的一位难得的批评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林贤治其人其文,具有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气质,与我们这个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的知识者的精神状态,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
——王培元(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
3.林贤治的书写源于阅读,他习惯于在阅读中与那些因思想而受难的灵魂对话。作品始终贯穿对人性尊严的召唤,对自由精神的追寻与捍卫,并在对人类精神苦难史的书写体验中,完成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批判。
——“在场主义散文奖”授奖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