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370758
当下学术理论界热衷于探讨的叙事学问题,基本都属于言语叙事探讨的范畴,不能完全解释摹仿叙事的问题。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书对表意摹仿行动的符号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仿体、仿物、摹仿影像及摹仿影像的叙事意旨构成等相关问题。书中的理论建构立足于现代传播背景的开阔视野,顾及艺术发生的源头,关注京剧演剧发展衍变的若干细节,拓宽了传统的京剧研究路径,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积极的理论探索,具有相当大的独创性。
作为表意符号的摹仿行动是一种叙事手段,与用语言作符号表意的叙事手段不同。用“动作表达”让事件关系“联系得上”(亚理斯多德语)是摹仿叙事艺术类型建构的核心问题,本书所提出的主旨摹仿行动与辅助摹仿行动的不同、行事意念与叙事意念的区隔以及行动间性意义等问题,都围绕这一思维路径展开。
书中关涉到的对言语叙事的真实叙事者认识问题的探讨,不仅深化了言语叙事理论关于叙事者的理论,也对摹仿叙事的叙事者怎样指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本书与一般叙事学理论、戏剧影视理论、大众传播理论以及一般的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都有直接关系,可视为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多个学科的共有基础理论来看待。
简言之,本书是在201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非文本中心叙事》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提炼的成果,从一个特别视角对一般叙事者、符号学、影像传播学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一个新的话语体系,规避了外源性简易的线性思维,使京剧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样态重新被内部研究系统所接纳,并深入京剧的叙事模式和场域审美建构展开了独创性的研究,“摹仿叙事”、“述演”等范畴乃作者首创,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