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68123
★ 人类群星闪耀时系列重磅作品。浓烈、跌宕、戏剧、快意人生的32位王者生涯闪耀瞬间全景特写。阿提拉、亚历山大大帝、居鲁士、马可•奥勒留、亚瑟王……充满血性和无畏,显赫的权势和彪炳史册的荣耀,让你为之圈粉。
★ 你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你不曾见过太阳。如果现世还有“奥林匹斯诸神”,他们就是。
★ 他一个人走着,他是王。他在一群人之中走着,他还是王。他们一个显赫的时辰,抵得上一个默默无闻的世纪。
★ 用王者之气感染熏陶过的人更强大,你亦如是。
★ 一个人的悲剧就是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却没有亲身去践行,那么你的世界永远只能是原来的样子。
★ 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浓缩的经验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读他们的故事,就是亲历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恩义情仇,借鉴我们自己的人生。
人类群星闪耀时系列之盖世英雄,是人物传记与励志文学相结合的课外阅读推荐读本。
本书用史诗般优美壮阔的语言描绘出32位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王者通往荣耀的道路。他们中既有帝王、政治家,也有军事家。同时剖析、评述了他们的功绩以及带给后人的启示。本书讲透了血性、权力和荣耀。这些王者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读来让人热血澎湃、掩卷深思。
尤其推荐给学生将本书作为提高人文素养、丰富写作素材的名人传记加以详读。
阿提拉……001
有血性的战神
亚历山大大帝……016
天生的征服者
列奥尼达……029
战斗,才是男人的浪漫
拿破仑……039
世界在他的马背上
汉尼拔……051
震古烁今的战略之父
伊巴密浓达……067
崇尚光荣的铁血战士
图特摩斯三世……078
只为胜利而存在的古埃及法老
大卫王……088
磨难没有将人打倒,则必使人浴火重生
所罗门王……098
顿悟人生的智慧之王
伯里克利……109
并非所有的帝王术都是暗黑系的
秦始皇……122
中国历史的蓄水大坝,
一切之前的水向他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他流出
居鲁士……133
不是一个文明的征服者,而是一个文明的崇拜者
阿育王……143
黑白之间向善迈进的精神帝王
汉武大帝……154
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次大国崛起的一代雄主
恺撒大帝……164
如果世界是黑白的,那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庞培……177
弱肉强食年代里的“古罗马战狼”
马可·奥勒留……188
用一生审视人生的帝王哲学家
亚瑟王……199
欧洲吟游诗人笔下的男主角
李世民……210
智商情商双高的君主楷模
查理大帝……222
武力值爆表的“欧洲之父”
理查一世……235
无所畏惧的狮心之王
萨拉丁……247
拥有骑士精神美德的圣武士
成吉思汗……262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向大海的方向
奥托大帝……274
胜利属于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腓特烈大帝……285
未曾选择历史却被历史选择的另类君主
忽必烈……298
左手谨慎守成、右手无畏开拓的草原霸主
伊丽莎白一世……309
英格兰历伟大的童贞女王
康熙大帝……320
用勤勉成就基业
彼得大帝……331
睁眼看世界的帝王改革者
路易十四……342
向往一切美好的太阳王
叶卡捷琳娜二世……355
史上真正懂得如何逆袭宿命的女主
丰臣秀吉……365
打破阶层壁垒的一代枭雄
追随是改变的开始
追随是一个人的官能。它是你的触觉——在困顿无助之际扶到一根坚实的砥柱;它是你的听觉——在人声鼎沸之处辨听穿越时空的回响;它是你的视觉——在黯淡无光之所发现一缕希望的曙光;它是你的嗅觉——在茫然失措之时闻到出口的花香;它是你的味觉——在酸甜苦辣之中品享独特的人生。
追随是一个人的本能——当你不能独立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模仿;追随是一个人的技艺——当你要实现某个目标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学习;追随是一个人的品格——当你要塑造和实现自我的时候,它就成为一项事业。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追随。追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偶像。追随就成了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宿命。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循着历史的痕迹去印证。
在历史的泥土里,总会有一些深沉、坚定的足迹,风沙不能掩埋,岁月不能消磨,记忆不能腐蚀。那串足迹不仅仅是路标,更是人类智慧取之不尽的宝藏、用之不竭的珍存。它属于每个人,却注定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它的珍贵。
这串足迹就是支撑起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名字,就是亘古常新的传奇,就是代代相传的故事,就是铭刻青史的符号。这串足迹的主人,有开疆拓土、文治武功的王者,有驰骋商海、纵横财富王国的英雄,有守护高贵、播种思想的圣徒。正是这样一群人,放大了我们作为追随者的意义,使得我们的追随超越了偶然选择,而内化为人生孜孜以求的必然命运。
追随他们,就是要我们学会模仿——学会模仿就是学会谦卑,在高贵的精神面前我们必须学会低下自己的头颅;追随他们,就是要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是记住简单的结论,而是学会认识自己,以人为镜,照出自己的缺失;追随他们,就是要我们学会完善自我——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一生当成严肃的事业来经营,没有任何一项工作和一个职业能比得上这项事业。
当我们走在这条追随的路上时,我们会发现这既是一条康庄大道,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坎途。那一个又一个伟人和他们的成就,既给我们的前行树立了路标和指灯,又给我们的行进设置了障碍和阻挠。他们代表着高远的目标、执着的追求、不折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同时也代表着严苛的标准和超凡的要求。他们是狂风暴雨,涤荡我们的灵魂,也摧折我们的信心;他们是迷狂的烈酒,催化我们的勇气,也醉惑我们的清醒。我们聆听他们的训教,也经受他们的考验。只有在这种双重的洗礼中,我们才能获得纯粹的升华。
记住那些伟大的名字吧!他们尽管情趣各异,个性分殊,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他们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人和丰碑!
他们是为了崇高的目标而奋斗的人,是切实地影响和塑造了我们人类文明的人,是指明了历史前进方向的人,是让自己的影响深入人心的人。而在这之中重要的又是,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的人,是能够为了信仰献身的人,是献身而不求名利的人,是不求名利却能流芳千古的人。
今天,信仰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并且越来越模糊,听起来甚至显得有些空洞,如果这真的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写照,那么可以断言:这样的生活将越来越卑微而琐碎,这样的世界将越来越功利而无情,这样的文明将越来越黯淡而失去光彩。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甚至人类世界,信仰都将是洞彻千古、烛照四方的“太阳”,它照亮心灵,也照亮历史和文明。缺乏信仰的头脑就犹如没有蜡烛的灯笼,丧失信仰的文明也将犹如神像缺位的寺庙。
在朝向信仰的路上他们举步维艰,却从未放弃目标和行走,每一步都那么坚定,每一步都那么深沉,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着永久而凝重的回音,像轰鸣来自寂静的远方……
作家普鲁斯特说过:“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同样,值得我们追随的人就是那些逝去的先贤。像云追随着风,像小溪追随着海洋,我们追随着人类历伟大的人,追随着信仰,终会找到我们心灵的家园,找到我们理想的终点。
阿提拉
——有血性的战神
阿提拉,匈奴后一位单于。
他的身上流着狼的血液,散发着男人原始的血性。
他用“战神之剑”劈开了欧洲所谓的文明世界,
将那里搅得鸡犬不宁,
他将匈奴人的血性和冒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也把这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舞台上后的表演推向了高潮。
世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自称是狼的后代,刚烈、凶猛、沉着、果断、坚韧、冷峻,并且充满狼一样的冒险精神;他们没有姓氏,出生后由父母随便取一个俗名,一直用到死为止;他们没有文字,一切皆由口头传递,但他们对自己说过的话十分看重,常常言出必行,说一不二;他们是一群大地之子,逐水草而居,他们拥有强烈的占有欲,终其一生都要让自己在开阔的地方生活,并为之不惜一切地去厮杀,让人觉得他们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同样勇敢地去追求荣耀,享受荣耀……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曾这样形容过他们:“当他们站在地上时,他们确实矮于一般人,当他们跨上骏马,他们是世界上伟大的人。”没错,他们就是匈奴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形容他们是“一股从西域雪山倾泻下来的雪水,他们渴望流入中原这个‘水库’中,找到一个立足之地”。
阿提拉就是这个民族伟大的领袖,被人称为“匈奴后一位单于”,欧洲人称他为“上帝之鞭”(意即上帝遣来惩罚自己的人)。他一生东征西战,曾经风光一时勇猛的罗马人也为之胆战心惊,面对阿提拉铺天盖地的军队,西罗马帝国怯懦的瓦林提尼安皇帝竟然吓得抛弃了易守难攻的拉文纳,跑回几乎不设防的罗马。甚至曾经是勇敢代名词的日耳曼人,在听到阿提拉的名字时也闻风丧胆。阿提拉的身上流淌着一种刚烈的血性,这位草原孤狼的后代用血腥的杀戮和征服将这种脾性发挥到了极致。
崇拜英雄,依赖英雄,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特点。阿提拉,作为匈奴西迁后伟大的英雄,创建了庞大的匈奴帝国,成就了匈奴帝国的强盛崛起,其暴亡也使匈奴史在高潮中戛然收尾。从阿提拉时代的终结开始,震荡欧洲大陆的西迁匈奴人逐渐归于沉寂,直至在民族融合中淡出历史、人间蒸发。
匈奴后一位单于
匈奴帝国首领阿提拉,是匈奴的后一位单于,也是匈奴历史上走得远的一位单于。这个充满血性的男人,在古代欧洲曾经实现了波澜壮阔的征服与统治。阿提拉死后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的地域之大、种族之多,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帝国。这个帝国随着阿提拉的死,也随即轰然倒塌。匈奴,这个历史上的民族再次销声匿迹,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阿提拉大约生于公元406年,历史上关于他的童年记述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阿提拉从小便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和优秀的领袖。阿提拉的祖父——乌尔丁在公元408年入侵巴尔干的过程中,因部下日耳曼人的叛变而惨遭失败,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从此,阿提拉家族分裂成两个部落,阿提拉的两个伯父——路阿和奥克塔各自统治着。阿提拉的生父门祖克在当时默默无闻,如果不是有布列达和阿提拉这两个儿子的话,我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
公元418年,年仅12岁的阿提拉,作为议和条约中的人质之一被送到罗马宫廷。同时,匈奴人亦获得了埃提乌斯作为人质交换。埃提乌斯这个贵族子弟比阿提拉年长5岁,此时已经算是经验丰富的外交人员了。他很快掌握了匈奴人的语言,赢得了胡王路阿的信任和友谊,还提高了自己骑马和射箭的技巧,这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友邦的王子阿提拉,他的生活待遇是十分优越的,不仅在罗马宫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从那里学习到罗马人的传统和习俗,还有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
公元432年,匈奴人各部落在路阿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两年后,他便死去。他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列达随即继承了王位,两人共同统治着匈奴人。布列达获得了多数领土和人民,但阿提拉并不满足于给自己的兄长担任副手的角色。于是,阿提拉在445年将布列达杀害,并开始独揽大权。在吞并了兄长布列达的领土和部属之后,阿提拉已经成为当时有势力的人。他的帝国疆域西至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东至里海,北至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黑海—高加索山脉,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比同时期中国南北朝的总和还要大。无数民族匍匐在他的脚下,东、西罗马帝国,波斯萨珊帝国和周边无数的小国都必须向他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他的军队号称“控弦五十万”,而这还不包括仆从民族的盟军。作为“一个生来就是要震撼所有的民族,恐吓所有的国家的伟人”,阿提拉自己也是志得意满,打算首先消灭南方的三大帝国,然后统一全世界。
一些西方的历史学家将阿提拉形容得过于粗鄙,一位叫约丹勒斯的人就曾这样形容他:“他身材矮小,胸部很宽,上面顶着一颗硕大的头颅,灰色的小眼睛,鼻子扁平,皮肤黝黑,留着稀疏的胡须。他发怒时令人害怕,他用他让别人产生的这种恐惧作为政治武器。确实在他的身上有着与中国史学家们所描述的六朝时期的匈奴征服者一样的自私和狡猾。他说话时,故意带着重音和含混不清的威胁性语调,这是他战略的步;他所进行的系统征服和大屠杀的初目的是想教训一下他的对手们。”
不过也有一些历史学家把阿提拉形容得极其刚烈:“在他的人民中,他是公正和廉洁的法官,对其臣民慷慨大度,对那些真正臣服于他的人很和气。与那些过奢侈生活的蛮族同伴相比,他仍过着简朴的生活,用木制的浅盘子,而其余的同伴们使用金碟子……在战争中,他首先是一位指挥官而不是一员大将。所有这些品质加上他那奇特的、墨守成规的特点与符合习俗的特点,以至于似乎在任何时候正义都站在他这一边。”
无论历史学家如何形容阿提拉,可以肯定,阿提拉具备了许多王者的素质。他严肃认真,待人和善,宽宏大量,不苟言笑;虽然身材矮小,但走路和骑马的样子令人肃然起敬。在布列达死后,阿提拉并没有按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迎娶自己的嫂子们,而是把她们安排到一个隔离的村子里,又送去许多仆人,让她们在那里过着富裕的寡居生活,这与其他匈奴单于截然不同(当然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清心寡欲之徒)。
公元441年,雄心勃勃的阿提拉开始了他征服世界的梦想,他首先将矛头对准了东罗马帝国,对多瑙河北岸的城市不断进行骚扰,之后又渡过多瑙河,横扫巴尔干半岛。阿提拉的出现在欧洲掀起了一股飓风,史书中记载,阿提拉大军所经之地“杀戮无数,血流成河。他们抢劫教堂和修道院,遍杀修士与修女……他们彻底摧毁了色雷斯,使其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旧貌了”。
公元447年1月,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色雷斯等省区发生强烈地震,阿提拉趁机大举进攻东罗马。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只好乞降,阿提拉开出了每年缴纳6000磅黄金的和平条件。从此,东罗马的财政几乎濒于崩溃。而阿提拉获得了“上帝之鞭”的称号,他几乎成了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梦魇,那些勇敢的欧洲战士只要听见阿提拉的名字,便会闻风丧胆;即使是坐在王座上的皇帝也会坐立不安,他们对这位匈奴王充满了恐惧。
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这位新国王登上王位之后便摆出强硬的姿态,拒绝再向阿提拉纳贡。但阿提拉的目标已经转向西罗马帝国,在他看来,东罗马已经一文不值了。
公元451年初,阿提拉对西罗马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的一次战争。他的军队是一个庞大的匈奴联军,有东哥特人、日耳曼人、勃艮第人、阿兰人和法兰克人,据说有70万之众。可见阿提拉的雄心,他是要一举将西罗马端掉。匈奴人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无畏地拼杀,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血性,那是一种战士品格。阿提拉正是这种品格的代表,他要取得更大的胜利,内心充满了冲动,征服罗马的想法就像一锅被烧开的沸水一样,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前进的脚步。
阿提拉的大军抵达莱茵河畔。为了造渡船和木筏,他们几乎砍光了周围的森林。4月初,大军从科布伦茨附近渡过莱茵河,占领了美因茨。他下一个目标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高卢。随着阿提拉的军队向前开进,恐惧也随之在高卢城内蔓延开来。阿提拉很快又占领了莱姆斯、斯特拉斯堡、科隆、沃姆斯和特里尔在内的城市,并将那里洗劫一空。
阿提拉率领匈奴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高卢的心脏——奥尔良。奥尔良的军队已经抵挡不住阿提拉的大军,很快就被匈奴联军围困在城中,一动不动。欧洲人开始恐惧了,这个从未被他们瞧上眼的野蛮民族,竟然如此凶狠,令他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不过,欧洲人经过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支同样强大的联军来迎击阿提拉,并推举罗马大将埃提乌斯为总指挥。埃提乌斯因在罗马衰败之时的勇敢行为,而被人称为“后一个罗马人”。埃提乌斯和阿提拉小时候是互为人质在对方的王庭中长大的,没想到两人多年以后居然在战场上相见。埃提乌斯为保卫自己的帝国,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他首先要把一个个软弱无能的罗马皇帝扶稳,不要让他们被强大的匈奴吓得从王座上摔下来。可以说,在当时除了埃提乌斯,没有第二个人能勇挑拯救罗马的重任。
阿提拉首先发起了进攻,他受到了西罗马联军有力的抵抗。就这样,西方军事史上参战人数极多、厮杀惨烈、战略起到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奥尔良战役爆发了。阿提拉遇到了一生中强大的对手,他心中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的血性和冒险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后,阿提拉在这场大战中惨败,这是阿提拉一生中的一次败仗,但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大部分军队。
阿提拉仅用半年时间便得以恢复,两年后,他汇集了更大的力量再次进攻意大利。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吞下整个亚平宁半岛。阿提拉带着他的部队,轻而易举地翻越阿尔卑斯山,出现在亚平宁半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意大利的北部夷为平地,那些恐惧的罗马人这样形容阿提拉大军:“凡是阿提拉马蹄践踏过的地方,草将永不生长。”
西罗马皇帝瓦林提尼安三世贪生怕死,逃回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的总司令埃提乌斯居然成了光杆司令。西罗马帝国惧怕阿提拉的进攻,不得不派出由教皇利奥一世、元老院首席议员阿维努斯及禁卫军统领特里杰久斯等显赫人物组成的议和使节团,阿提拉后接受了西罗马帝国的议和条件,班师回朝。
公元453年初,回到自己皇宫的阿提拉又迎娶了一位新娘,然而就在新婚第二天的早上,阿提拉便死在自己的床上。听到阿提拉的死讯之后,他的战士们纷纷剪下自己的一撮头发,并用剑在自己的脸上刺下伤口。他们认为,“伟大的战士是不应以女性的哀号和泪水,而应以战士的鲜血来哀悼的”。匈奴人哀悼阿提拉的挽歌被保留了下来:“阿提拉,门祖克之子,神圣的伟人,匈奴人的统帅,勇士的君主啊!你以无人能及的伟大力量,独立统治着西徐亚草原和日耳曼尼亚;你威胁着两个罗马帝国,征服了它们无数的城市;为了保证其城市的安全,它们全部向你纳贡称臣。在获得了所有这些成就之后,你终既不是由于仇敌的陷害,也不是由于下属的背叛,而是在为快乐的幸福中,在你民族的辉煌中,毫无痛苦地离开了人世。既然没有凶犯可以让我们为你复仇,那又有谁能说这是你生命的结束?”
阿提拉死后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东起里海、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南抵多瑙河,北到波罗的海。这个帝国的地域之大、种族之多,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帝国。然而,这个帝国随着阿提拉的死,也随即轰然倒塌。为了纪念这个无畏的民族,匈奴人的青铜雕像至今仍屹立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上。
血性阿提拉
阿提拉将匈奴人的血性和冒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也把这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舞台上后的表演推向了高潮。是血性和冒险精神造就了阿提拉,让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匈奴王,一位开创历史的人。
在西方人的词汇里,匈奴人是凶恶的人的代名词。他们来自落后的地区,而且缺少文明,所以西方人习惯称他们为“蛮族”,但当西方的城市被掠夺,建筑被无情地摧毁,高贵的东西被凌辱,乃至文明被撞击得摇摇欲坠时,西方人便惊呼:“上帝之鞭”出现了。今天,在当年匈奴人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上,人们仍然敬仰和怀念阿提拉的英雄气概。至今在匈牙利和土耳其,阿提拉仍然是男孩子们用的名字,甚至有人自称是阿提拉的后代。
阿提拉只是匈奴这棵大树历经近千年的融合、分裂、迁徙之后才结出的一颗伟大的果实。普里斯科斯的传记中没有提到的是阿提拉的长相,但他对阿提拉的性格分析得很到位:“他傲慢地走过来,眼睛炯炯放光。通过他的举止,人们可以感觉到他的权力的存在。虽然他喜爱战争胜过一切,但他行事还是再三考虑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受理智支配。在别人乞求他时,他表现出对他们的同情。对所有臣服于他的人,他都宽宏大量。他既充满智慧又心存狡猾。当他威胁别人时,从不让人感觉到他的威胁。”
从阿提拉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匈奴人的影子。他的果敢、刚烈,甚至是一意孤行的行为,全来自这个古老民族的血性。他们怀有伟大的梦想,用疯狂的行动去完成他们的设想。他们充满野性,却散发着无法阻挡的力量。这股力量不仅影响他们的信念和意志,同时还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可以说,从古至今,匈奴人自始至终都被刚烈的血性左右着,只要他们想去做一件事,他们便率性而为,在充满危险的道路上艰难勇敢地前行,同时也在这种冒险的过程中体会着兴奋和快乐。
阿提拉为世界带来战争和死亡,而后又重新为其布局,他用行动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坚强的信念引领着他去完成伟大的事业,他高举的“战神之剑”就是好的证明。当一个牧人发现在他的牛群里有一头小牝牛跛着脚行走的时候,他发现了那头小牛在吃草时不慎踏到一把剑。他赶忙挖出了那把剑,并呈献给阿提拉。阿提拉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战神之剑”,认为这是上天指定他要统治世界的象征,并会使他在往后的征战中无往不利。
阿提拉为什么要攻打罗马?要知道,当时的罗马可是欧洲一座无人撼动的大山。但在阿提拉的眼里,罗马帝国只是他征服世界的前站。从某种意义上讲,当阿提拉准备进攻罗马的时候,他已经不是自己了,蛮横、残忍的血性左右着他的思维,冒险精神影响着他的行为。他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精神上的阿提拉”,变成了另一个自己,甚至是一个浑身充满由匈奴血性铸就出来的神。正因为此,阿提拉才敢于挑战罗马,他将罗马的同盟看作乌合之众,说“罗马人手里的武器轻得就像灰尘一样,一点小伤就足以使得他们士气低落”。
同时他也大声询问自己的士兵,“是谁为我们的祖先打开了从亚速海到这里的通路?是谁在保佑我们的军队上百年来所向披靡?是谁在正牙牙学语的你们的腰间别上刀剑?又是谁把正蹒跚学步的你们扶上马鞍?是那永生之神,我的勇士们!”
阿提拉告诉士兵们,只要用我们“习惯的耐力去战斗”就会胜利,“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战争更让你们感到熟悉呢?对一位勇敢的武士来说,又还有什么事情,比亲手复仇更加甜美呢?满足自己复仇的欲望,是自然母亲赐予我们人类的伟大礼物。所以,让我们立即向敌军发动猛烈的攻击吧……拿起你们的武器来!谁要是受伤了,就要用敌人的死亡来回击!谁要是还没有挂彩,就要用敌人的血肉填饱自己的饥肠!”
阿提拉的话显得那么坚定不移,他将匈奴人的血性和冒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也把这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舞台上后的表演推向了高潮。是血性和冒险精神造就了阿提拉,让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匈奴王,一位开创历史的人。
做个有血性的人
血性并不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至高道德,血性原本就深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血性,是一种来自生命本原的张力,一种游走于心性间的渴望!
什么是血性?血性不是争强斗狠逞匹夫之勇的一时冲动,不是心胸狭窄动辄拳脚相向的小肚鸡肠,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也不是以生命为注决斗拼命的生死赌博……真正的血性,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是急人所难、济困扶危的古道热肠;是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更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血性更是一种光芒、一种精神、一种品德,是刚强的浩然正气,是热血沸腾、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生中不可缺失的正义力量!
有学者认为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冲突使人生一开始即成为一场战斗,一场本能的甚至是矛盾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有人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自然人性;也有人屈服于物质世界的压力,丧失了本来的血性。再看看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温情甚至滥情的时代,是个浪漫而又暧昧的时代。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多是柔性的教育,幼儿园里是清一色的女性老师,孩子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嗲声嗲气的“乖孩子,听话”之类。温柔乡里是培育不出有血性的人的。曾经有人说过,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诗意缺失的时代,现代通信手段淹没了“家书抵万金”的狂喜与浪漫。其实,我们缺失的岂止是诗意,我们缺失的还有血性!
古罗马的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尔塞利努斯在《历史》一书中这样形容匈奴人:“四世纪中叶,在伏尔加河流域出现了一个游牧部落,他们不事耕种,四处漫游,没有法律,没有国王,但受‘大人物’的松散统治;他们整天骑在马上,行动迅速,使用带有磨制的骨镞的投标、剑和套索等武器,被罗马人视为可怕的敌人。”
被欧洲“文明人”形容为“蛮族”的匈奴人有一种强大雄浑的“血性意识”,几百年来他们一直依从这种意识行事和战斗,血性意识不仅让他们成为罗马人可怕的敌人,还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震颤。这些匈奴民族身处草原,抱朴守拙,朴素的爱憎观使他们不去过多地纠缠权谋和研究策略,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各种生物置身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中,都摆脱不了吃或被吃的命运,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要想占据“食物链”上端的有利位置,就必须在残酷的现实中磨炼自己的神经,造就卓越的品质。因为草原残酷的生存状态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生存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于是,他们将自己比喻成狼的后代,因为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草原狼能够顽强地活下来,靠的就是那股血性。这些匈奴人从狼的身上,学会了顽强不屈、桀骜不驯、决不屈服。
当然,血性不是粗鲁与野蛮,不是残暴,不是粗糙的皮肤和浓密的胸毛。血性绝不是杀戮的代名词,更不是嗜血成性的暴戾。而是人们生来就该有的一种性格:不屈服、不言败、不被世事所奴役驱使。血性是摒弃软性文化及脂粉文化的骨气,是敲得响的铮铮铁骨,是坚贞不屈的气节,是博大而文明的内心世界。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是血性;藐视困难,力挽狂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血性;不盲从,不苟且,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开创风气,是血性。
每个有血性的人都有“英雄情结”,这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高贵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一个士兵的身上出现,那么他就会成为战斗中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名将,被人称为“血胆将军”的巴顿,有人问他在开战之前是否感到恐惧时,他说:“有,我常常在重要的战斗前,甚至在交战中发生恐惧。但是,我决不向恐惧屈服。”巴顿是一个有血性的将军,他的部下也是一群有血性的士兵。那是一种原始的厮杀:拼刺、砍削、生命的对撞与关照、瞬间的存活及烟灭——飞溅的是殷红的血液,弥漫的是腥膻的死亡,昏暗的是阴霾的天空,张扬起的是一种血性的威严。在胶着中,在生与死直接的对抗中,战争与战役理念上的意义在以肉体作出诠释,肉体的激荡所折射出的更是一种信念的较量。这就是血性,它是一种来自生命本原的张力,一种游走于心性间的渴望!
每个时代都不乏有血性的人,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傲岸坚贞的孟子,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敢作敢为的西楚霸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果决选择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舍生取义的谭嗣同……有血性的人敢于担当重任,他们身上有一种来自血液里的道义和发自秉性里的刚强、果断!
可惜的是,一部分现代人的“血性”已被“男性阴柔、女性野蛮、明哲保身、追逐财色”等替代了,很少有人去谈论气节、自尊和血性,反之的是安逸无忧地嚼着口香糖,吃着汉堡,放纵自如地搭着各种流行风,朝着未知的方向慢慢走去。
做一个有血性的人吧,做一个有血性的人,才可以叫作人。血性并不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至高道德,血性原本就深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拿起你们的武器来
军人们!在击败了那样多的民族,征服了那么广阔的土地之后,你们终于有资格站在这块原野上了。因此我感觉,自己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还想用演说再进一步激励你们的行动,显得有些多余和愚蠢,好像你们还不明白,目前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情况。嗯,对一位新入伍的士兵,或一支从未参过战的部队来说,这可能还会起点作用。事实上,我也的确想不出什么你们乐意听的话了。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战争更让你们感到熟悉呢?对一位勇敢的武士来说,又还有什么事情,比亲手复仇更加甜美呢?满足自己复仇的欲望,是自然母亲赐予我们人类的伟大礼物。所以,让我们立即向敌军发动猛烈的攻击吧!哪一方首先开始战斗,就说明他们比敌人更勇敢,而两军相逢勇者胜。
让我们蔑视这些乌合之众吧!依靠同盟的力量保护自己,恰好是他们懦弱的证明。甚至在我们的攻击开始之前,他们的心中就会满怀恐惧。瞧,他们现在正忙着占领丘陵和高地,并为自己贸然下到开阔地带和我们作战而后悔呢!你们知道,罗马人的武器轻得就像灰尘一样,一点小伤就足以使得他们士气低落,而且这还是在他们保持着阵形,高举着盾牌的时候!
用你们习惯的耐力去战斗吧,不要去关心敌人兵力的多寡!让我们冲垮这些阿兰人,压碎这些西哥特人!在这敌军主力所在的核心地带,我们容易迅速地赢得战争的胜利。当我们的条弓弦被拉断的时候,他们的队伍就必然会开始动摇,敌军阵形的骨架就支撑不住它的躯干了。这便是你们运用你们的勇气,发泄你们熟悉的怒火之时!
胡人们,我阿提拉请求你们,拿起你们的武器来!谁要是受伤了,就要用敌人的死亡来回击!谁要是还没有挂彩,就要用敌人的血肉填饱自己的饥肠!胜利者是永远不会被敌人击中要害的,那些战死者在和平时期反正也一样会死。是谁为我们的祖先打开了从亚速海到这里的通路?是谁在保佑我们的军队上百年来所向披靡?是谁在正牙牙学语的你们的腰间别上刀剑?又是谁把正蹒跚学步的你们扶上马鞍?是那永生之神,我的勇士们!
我在你们的面孔上为什么看到了不安和恐惧?如果天神自己并不准备把胜利赐予他人的话,为什么胡人多年来百战百胜的幸运之路又要在这里结束呢?你们知道,胡人犀利的目光向来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承受的,而神谕也已经作出了对我们有利的裁决。
今天你们脚下的这块战场,已经许诺给予我以如此辉煌的胜利。你们不要让我为与胜利擦肩而过而懊丧,请速速把敌军主将的首级提来见我!让敌人的财富填满你们的钱袋,让敌人的骷髅装饰你们的胸膛吧!
愿苍天和众神和你们在一起!我阿提拉和你们在一起!我本人将首先向敌人射击。如果有谁胆敢在阿提拉作战的时候犹豫观望,他就将个丧失自己的生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