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647379丛书名: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生活技能教程》在充分研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的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的专业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体系结构及内容选择等方面有一定特色与创新。
《生活技能教程》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角色向职场角色、家庭角色转变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全书共分为十章,分别是日常家务劳动、家常饭菜烹饪、着装服饰礼仪、家庭人际关系、手工制作与活动、家庭装饰、家庭理财、家用设施维护维修、家庭安全和健康医疗救护。家庭幸福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家庭生活常识、家用设备维护、家庭健康救护、家庭理财、家庭人际关系、家庭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帮助每个人寻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 通过《生活技能教程》的编写与实施,系统构建起社会公民“学生活常识、学生存技能、学生命价值”的完整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适应职场岗位素质要求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使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完整,人才素质结构更丰满,真正实现“好学生、好员工、好成员”的培养目标。 《生活技能教程》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社会读者自学用书。
第一章 日常家务劳动 1
第一节 物品整理 1
一、学会断舍离 1
二、物品整理指南 2
三、决定放置物品的场所 5
四、物品收纳 6
五、不同空间收纳 9
第二节 室内卫生 13
一、家庭清洁的一般常识 14
二、卧室清洁 17
三、客厅清洁 18
四、厨房清洁 19
五、卫生间清洁 20
六、家庭环境卫生 22
第二章 家常饭菜烹饪 28
第一节 中国八大菜系 28
第二节 制作工艺 30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饮食适宜与禁忌
和推荐菜 34
一、立春 35
二、雨水 35
三、惊蛰 36
四、春分 36
五、清明 36
六、谷雨 37
七、立夏 37
八、小满 38
九、芒种 38
十、夏至 39
十一、小暑 39
十二、大暑 40
十三、立秋 40
十四、处暑 41
十五、白露 41
十六、秋分 42
十七、寒露 42
十八、霜降 43
十九、立冬 43
二十、小雪 43
二十一、大雪 44
二十二、冬至 44
二十三、小寒 45
二十四、大寒 45
第四节 食疗 45
一、食疗鼻祖 45
二、原理介绍 46
三、中医食疗 46
四、四季食疗 47
第五节 家常菜谱 48
第三章 着装服饰礼仪 50
第一节 着装基本礼仪 50
一、着装的TPO原则 50
二、着装的个性化原则 51
三、着装的协调性原则 53
第二节 男士西装礼仪 53
一、西装的分类与适用 54
二、西装纽扣样式的选择与使用 54
三、西裤的穿着 54
四、衬衫的选配 54
五、领带的选配 55
六、西装的手帕与衣袋 56
第三节 女士着装礼仪 57
一、女士着装的基本要求 57
二、职业女性着装的标准 58
三、穿着套裙的礼仪 58
第四节 饰品佩戴礼仪 60
一、项链 61
二、耳饰 61
三、戒指 62
四、手镯与手链 62
五、脚链 62
六、胸针与领针 62
七、手表 62
八、领带 63
九、帽子、手套及包袋 63
第四章 家庭人际关系 64
一、家庭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64
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67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68
四、人际交往中良好友谊的建立
与培养 70
五、正确认识家庭人际关系 71
六、积极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 74
第五章 手工制作与活动 77
第一节 手工制作类型 77
一、黏土类 78
二、纸艺类 82
三、织物类 85
四、串珠类 87
五、彩绘类 89
六、染织类 89
七、版画类 93
第二节 案例示范 96
一、石塑土 96
二、超轻黏土 98
第三节 DIY一起来 100
第六章 家庭装饰 105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05
一、装修的概念 105
二、软装饰的特点 106
第二节 家居软装饰的个性化展现 107
一、满足人们表现自我需求的个性化
展现 107
二、营造多样化人文风格的个性化
展现 108
三、促进居住空间低碳发展的个性化
展现 112
第三节 家居软装饰的演绎方法 118
一、利用织物,营造温馨的居住
空间 118
二、利用绿化,实现居室与自然的
完美结合 121
三、利用家具,打造归纳与装饰
相结合的居住空间 124
四、利用灯光,渲染居室的整体
氛围 126
五、利用陈设,丰富居室的空间
层次 127
第七章 家庭理财 130
第一节 树立家庭理财观念 130
一、家庭理财的含义 130
二、家庭理财的目标 131
三、家庭理财的注意事项 133
第二节 理财规划和生涯规划 136
一、理财规划的基本理论 136
二、理财八大规划 139
三、理财规划与生涯规划的有机
结合 143
第三节 谨防诈骗 145
一、防范诈骗 145
二、骗后措施 149
第八章 家用设施维护维修 152
第一节 几种常用家用电器的维护维修
方法 153
一、家用电器的分类 153
二、家用电器产品的安全标准 153
三、家用电器的放置环境 155
四、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及其常见
影响因素 155
五、几种常用家用电器的保养与维护
技巧 156
六、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 159
第二节 家庭用水设备的维护维修
方法 160
一、渗漏?的检测?法 160
二、水龙头漏水的常见类型及解决
办法 162
三、水管漏水的常见类型及解决
办法 164
第三节 家用采暖设备的常见问题及维护
维修方法 165
一、暖气片出现的故障及注意
事项 166
二、地暖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注意
事项 168
第四节 家庭用气的注意事项 169
一、燃气使用的注意事项 169
二、煤气使用的注意事项 172
第五节 家具门窗的维护维修 174
一、家具的维护维修 174
二、门窗的维护维修 178
第九章 家庭安全 183
第一节 消防安全 183
一、家庭防火 183
二、灭火方法 187
三、逃生自救 188
第二节 生活安全 190
一、居家安全 190
二、公共空间安全 193
三、防盗、防骗 194
第三节 出行安全 196
一、交通安全 196
二、旅行安全 201
第四节 应急安全 205
一、暴雨灾害 205
二、雷电灾害 205
三、洪涝灾害 206
四、台风灾害 206
五、山体滑坡 208
六、泥石流灾害 208
七、地震灾害 209
第十章 健康医疗救护 211
第一节 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与护理 211
一、发烧 211
二、惊厥 212
三、腹泻 212
四、肺炎 213
五、肥胖症 213
六、龋齿 214
七、心脑血管疾病 214
八、高血压 216
九、糖尿病 217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办法 218
一、传染病的概念 218
二、传染病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 218
三、生活中的常见传染病及其
预防 219
第三节 生活中常用护理知识与操作
技术 222
一、体温、呼吸、脉搏的测量 222
二、冷敷与热敷的应用 224
第四节 生活中常用急救知识与操作
技术 224
一、急救概述 224
二、心肺复苏 225
三、五官和气管异物的急救操作
技术 227
四、动物咬伤急救操作技术 229
五、烫(烧)伤急救操作技术 230
六、鼻出血急救操作技术 230
七、出血的急救操作技术 230
参考文献 233
也许你会埋头于一项接一项似乎难以完成的功课,也许你会忙碌于一天又一天仿佛没有尽头的工作,也许你感慨着时间一天天无声地溜走,却没能掌握一些幸福生活的小技巧,以至于在生活需要的某个时刻,会在一些小而迫切的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也许你会羡慕他人能够烹饪一桌美味佳肴,也许你希望搭配一身得体的服装,也许你也渴望能够在社交场所具备应有的礼仪,也许你也希望掌握理财知识实现财富的增长,也许你也想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等等,但觉得自己有些力不能及。你的这些困惑,究其原因,其实就是缺乏适当的劳动,缺乏的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什么?它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生活需求、安全急救、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个人要想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是必需的。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灵长类动物都是群居动物,它们在生活中无论进食、睡觉、迁移等都以集体为单位,彼此间相互关照、相互协助。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更在于人是有意识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有观察事物、分辨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人们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技能就可以创造出如飞机、汽车、轮船之类的各种工具,而这些都是动物不可比拟的。这些生活技能往往隐匿在我们的日常劳动中,人们通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积累生活的技能,因此,要获得生活技能离不开劳动。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掌握生活技能也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5000多年的劳动历程中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优秀品质。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是为了精神上的充实和富足。劳动是我们提高生活技能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我们获取回报的唯一方式。中华民族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是靠着辛勤的劳作,以血肉之躯铸成了绵延万里的长城和贯穿大江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品质传承至今。关于“劳动”,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这样的论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就这样,古时中国的农民在劳动中将自己的文明延续了几千年。近代以来,资本开始进入中国,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大批农民放弃农田进入工厂,劳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工人付出劳动去生产商品,通过商品交换获得财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资本主义内部的问题,于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诞生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论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我们大家所拥有的一切,从根本上是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观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的强音,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动能。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劳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要我们的学生以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劳动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淡薄的问题,产生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物质需求也越来越高,这虽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愿意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不爱惜粮食等现象非常普遍。具体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压力大,课后作业多;二是劳动教育得到的重视度还不够高,以至于学生在儿童时期没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因此,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是时代所需,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及对有关现象分析,决定编写本书,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技能,掌握劳动要义,培养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
本书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具体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涉及日常劳动、健康安全和人际关系等多个环节。本书将向您展示如何利用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只需每天进行几次,每次学习几分钟,您就能学会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感受生活,从而给您的内心带来更多的喜悦,带来更多宁静的力量。本书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可以让您有更轻松的阅读体验、更积极的实践想法。在体系结构及内容选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需求呼应到位,内容指导性强,形式设计新颖等方面。通过编写本书,帮助大学的学生系统构建起社会公民“学习生活常识、学习生存技能、学习生命价值”的完整教育体系,养成劳动习惯,掌握生活技能,在适应未来职场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家庭生活。本书通过系统科学的设计,在提高读者生活技能的同时,对培养读者劳动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是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各自既具有独立性,又彼此关联。其中,德育指向人的发展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领域;智育指向人的认知、思维和智慧构建领域;体育指向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领域;美育指向人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及审美表现领域;劳动教育指向人的劳动态度、观点、技能和价值观等领域。如今,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下,劳动教育再次受到重视,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四育”后面的加法,而应该把它看作“五育”融通的黏合剂。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人们将会更加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不断强化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强化学生学习生活常识、生存技能、生命价值的意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生活,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劳动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任何技能的获取,都离不开劳动。本书与《校园文化教程》(第2版)、《职业素养教程》(第2版)共同构建公民教育“三部曲”,以“三学”为主要内容,以“三培养”为目标,实现学生获取幸福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使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完整,人才素质结构更丰满,真正实现“好学生、好员工、好成员”的培养目标。
本书共分为十章,其中王新庆编写前言,并统稿全书;第一章由李莉编写;第二章由廖建锋编写;第三章由杜柳编写;第四章由王建强编写;第五章由廖茹琼编写;第六章由黄春霞编写;第七章由侯丽平编写;第八章由马振伐编写;第九章由柴瑞帅编写;第十章由刘哲编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所有参编学院的各级领导和同事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也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本书的编辑出版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编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