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42566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长三角城市群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享有麋鹿故乡、黄海港城、革命老区、长寿之乡、投资热土的美誉,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开放包容。本书以活泼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南黄海湿地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成陆及开发史;介绍了这片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介绍了土著居民“本场人”的文化性格、风土习俗与美食文化。特别是对乡贤元末盐民起义英雄张士诚和大文豪施耐庵,以及历史上过往的名士大家都有精辟的叙述和史实的钩沉。该书配有大量精美图片,以增添阅读者的快乐感受。
第一编历史性转折与改革开放起步(1978年12月—1982年8月)
第一章在拨乱反正中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第一节清除“左”的思想影响
一、学习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组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
三、开展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
四、学习贯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二节复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一、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二、调整各方面社会关系
三、安置知识青年和城镇下放居民
第三节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
一、恢复工农业正常生产
二、加紧基础设施建设
三、严厉惩处经济犯罪
第二章国民经济调整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一节国民经济在改革中施行调整
一、宣传贯彻新“八字方针”
二、调整工农业发展结构
三、放宽搞活农村集市贸易
四、放开个体经营活动
第二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部分农民的自发行动
二、进行多形式责任制试点
三、联产承包在全县推行
第三节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一、动员治穷致富
二、开发荒水荡滩
三、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发展社队企业
一、部分社队企业率先兴办
二、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三、私营企业开始萌芽
四、扶持社队企业发展
第五节发展对外贸易
一、外贸产品收购
二、外贸产品出口
第三章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发展
第一节民主政治建设在改革中迈开步伐
一、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取消县革委会恢复县人民政府
三、恢复县政协组织及其活动
四、恢复群团组织机构
第二节社会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一、科技工作成效显现
二、教育战线生机勃发
三、文化体育竞相发展
四、卫生事业面貌一新
第四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节恢复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一、恢复和建立各类县级组织机构
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三、规范基层组织建设
第二节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
一、加大干部培训考核力度
二、加快建立后备干部队伍
三、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
第三节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一、学习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二、查处信访和违纪案件
三、纠正党内不正之风
第四节中共建湖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二编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与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1982年8月—1992年3月)
第五章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学习贯彻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精神
第二节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一、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二、改革农村管理体制
三、发展农村“两户一体”
四、实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五、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三节全面启动企业改革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改革企业领导体制
三、改革企业经营机制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五、乡镇企业实行“一包三改”
第四节实行经济对外开放
一、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二、发展横向经济协作
三、组织经贸洽谈活动
四、力推“三外”工作
第五节中共建湖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与“七五”计划
一、中共建湖县第七次代表大会
二、“七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制定并实施“六五四三”战略
第六章各项配套改革的全面推进
第一节县级党政机构改革
一、县级党政机构设置
二、县级机关人员编制精简
第二节组织人事制度改革
一、干部任用管理制度改革
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三、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第三节科教文卫体制改革
一、科技体制改革
二、教育体制改革
三、文化体制改革
四、卫生体制改革
第四节调控体制改革
一、计划体制改革
二、财政体制改革
三、税收体制改革
四、物价体制改革
第五节流通体制改革
一、商业体制改革
二、粮食体制改革
三、供销体制改革
四、物资体制改革
五、外贸体制改革
第七章经济领域的治理整顿与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
第一节经济领域的治理整顿
一、贯彻落实中共十三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
二、治理经济环境
三、整顿经济秩序
第二节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确立商品经济观念
二、推促农业产业化
三、实施工业品牌发展战略
四、开拓发展建筑业
五、聚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节社会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文体事业的发展
四、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中共建湖县第八次代表大会与“八五”计划
一、中共建湖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二、“八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八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三、群团组织建设及活动
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实施普法宣传教育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开展“严打”斗争
四、案件审判与执行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二、开展文明创建评比
三、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
四、宣传弘扬1991年抗洪精神
第九章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建设
第一节开展新形势下的全面整党
一、县级机关整党
二、整党在全县面上展开
三、巩固发展整党成果
第二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
二、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第三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一、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第四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一、开展党性党纪教育
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三、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第五节中共建湖县第九次代表大会
第三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年3月—2002年11月)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解放思想谋发展
一、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
二、启动小康社会建设
三、“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与实施
四、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
第二节中共建湖县第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一、中共建湖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二、中共建湖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逐步放开大宗商品和服务价格
二、建立生产要素市场
三、加强市场建设管理
四、金融业的转型发展
第四节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创办县经济开发区
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主攻“三外”项目
第五节鼓励发展特色经济
一、打造农业区块经济
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
三、支持个体私营经济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十一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完善和稳定农村经营体制
一、实施土地二轮承包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三、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四、控减农民负担
第二节推进工业企业改革
一、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二、创新企业运行制度
三、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四、完善乡镇企业改革
第三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一、商业企业改革改制
二、粮油经营管理改革
三、供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四、物资经营管理改革
五、成品油经营管理改革
第四节深化财税价格体制改革
一、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二、推行分税制改革
三、实施物价调控责任制
第十二章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第一节行政体制改革
一、行政区划调整
二、县镇党政机构改革
三、事业单位综合改革
四、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五、编制职称管理改革
第二节继续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一、推进科技改革创新
二、加快教育综合改革
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四、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第三节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
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五、实施再就业工程
第十三章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城乡规划编制
一、县城总体规划编制
二、镇村规划编制
第二节城镇建设与管理
一、县城老城区拆迁改造
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
四、城市管理与执法
第三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交通建设提速推进
二、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三、邮电供电并驾齐驱
四、广电事业同频共振
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一、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三、开展环保执法检查
第五节科教文卫体全面进步
一、科技事业日新月异
二、教育事业质效齐升
三、文体事业亮点纷呈
四、卫生事业与时俱进
第十四章统筹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坚持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强化群团组织建设
五、加强基层民主管理
第二节协调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一、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二、推进依法行政
三、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行动
第三节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学习张家港经验和孔繁森事迹
二、开展学习森达集团、学习朱相桂活动
三、提炼和弘扬“建湖精神”
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十五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节党的思想建设
一、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二、开展“双思”教育活动
三、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四、组织“解放思想促发展”大讨论
第二节党的组织建设
一、注重基层组织建设
二、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三、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四、江泽民视察森达集团暨镇南村
第三节党的纪律建设
一、突出党风廉政建设
二、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三、严厉查纠不正之风
四、加强行风作风建设
第四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002年11月—2012年11月)
第十六章贯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制定发展战略
第一节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精神
第二节优化经济发展思路
一、出台“三化”战略
二、实施“双倍”计划
三、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四、实施“四化联动”战略
第三节“十五”计划、“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十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第四节中共建湖县第十二、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一、中共建湖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二、中共建湖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第十七章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
第一节稳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调整县政府部分机构及职能
二、深化镇级机构改革
三、深化县镇事业单位改革
四、创新干部使用管理模式
五、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持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农业农村改革
二、企业改革改制
三、流通体制改革
四、财税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第三节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二、行政事项集中审批
三、清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四、建立“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养老保险制度日益完善
二、构建“四合一”医疗保险体系
三、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第五节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一、加快创新建湖建设
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三、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四、深化广电体制改革
第十八章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启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
第二节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
二、培育新农村建设试点
三、实施农村实事工程
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一、开展新一轮县城规划编制
二、加快推进城市综合建设
三、强化县城管理与执法
第四节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一、交通运输提速前行
二、水利建设强势推进
三、邮电通信电力发展迅猛
四、广电事业普惠百姓
第五节加快生态建湖建设
一、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三、启动“绿色建湖”建设
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五、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节能减排
第十九章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第一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一、实施招商引资项目推进
二、创办“一区三园”
三、兴办乡镇工业集中区
四、培大育强特色产业
五、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
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二、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三、扩张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创塑农产品品牌
五、加强农业园区建设
第三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启动物流园区建设
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三、科技信息平台搭建
四、金融业的改革发展
第四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一、科技事业发展提速
二、教育事业提质发展
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四、卫生事业提质提效
五、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二十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一节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城乡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
第二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不断加强就业再就业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三、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三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建立教育扶贫助困机制
三、实施困难家庭医疗救助
四、持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第二十一章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发挥群团组织功能
第二节加强法治建设
一、建设法治建湖
二、继续推进依法行政
三、建设平安建湖
第三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二、组织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三、实施公民道德实践教育
四、培塑先进典型标杆
第二十二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节强化党的思想建设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第二节强化党的组织建设
一、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二、重抓干部队伍建设
三、注重党员教育管理
第三节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二、开展不正之风查纠专项治理
三、评议行风作风
四、反对奢侈浪费
五、查处大案要案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全会浩荡春风的吹拂下,建湖与全国各地一样,改革开放的大幕迅即在县内拉开。
根据江苏省、盐城地委部署,县委结合县情,决定全县改革在农村先行。1978年至2012年,全县农村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5个一号文件和21世纪初5个一号文件的精神指引下,历经联产承包、土地流转、税费改革、产业化经营和小康建设等重大而深刻的改革之旅。也正是这一系列变革,使广大农民深切感悟到改革是强农富民的必由之路。在农村改革推动下,接续进行的城市改革亦稳步推进。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包括县属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商粮供物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科教文卫改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陆续铺开,其中企业改革尤为艰巨,涉及面广、矛盾多,运作难度大,由于有中共中央政策导向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力保证了全县改革健康稳步推进。改革后,全县城乡各业体制焕新,活力迸发。
实行对外开放,是与改革同行的又一重大举措。全县开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时,第一次组团到改革开放先行区深圳考察取经,第一次建立县对外贸易机构,建成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在沿海发达城市设立对外联络办事处11个。1992年10月,建湖县又创办县工业开发区(后更名为建湖经济开发区),出台优惠政策,将县境东大门上冈设为政策特惠区。县门一开,外向潮涌。1995年起,全县主要外经指标持续多年居全市前列。2000年后,围绕加快发展外向化,实施“一区三园”等重大战略,同步抓好镇村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开放度,增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建湖“磁力”,开放外向成了全县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劲“撑杆”。
改革发展让建湖精彩蝶变。主体经济实现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变。1993年起,三次产业结构一改多年“一二三”排序,调整为“二一三”排序。农业生产实现从以粮为纲向调优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转变,建湖成为省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县。第三产业从发展滞后向提速跨越转变,建湖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0年起,全县三次产业占比又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排序。所有制结构实现从国有、集体经济向民营经济的转变,建湖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城乡建设实现从疏于顾及向重视加强的转变,经多年建设,面貌一新。城市楼群鳞次栉比,美丽乡村次第涌现,域内道路四通八达,绿水蓝天风景如画。建湖多次获评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民生福祉实现由一般号召向重点实抓的转变。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提速发展,群众生活显著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2012年与1978年比,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近百倍,居民住房、饮水、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建设在拨乱反正中向严紧硬强转变。2012年底,全县有各级党组织2280个,党员4万多名,涌现出一批批特别能战斗的基层党组织和勇于担当奉献的模范共产党员。改革发展,筑梦不懈。建湖人民在凝心建设富庶秀美家乡的同时,策应形势,抬升追求,在改革开放的赛道上合力谱写强县华章,跑出了加速度、高质量。建湖县先后被授予全国质量兴县、产业培植、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多个“百强县”称号,2010年起,连年跻身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这一切是由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务实奋斗拼搏出来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本真地发掘、记载这段历史,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根据省、市委部署,报经县委同意,县委党史办编纂了《中共建湖县历史》第三卷(1978—2012)。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重要依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全面系统、科学准确记述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建湖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全书四编二十二章八十六节,素材源自档案、志鉴、报刊、史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机构、人员、经济等数据来自组织、编制、人社和统计等部门。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新使命新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中共建湖县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必定会紧紧围绕新使命新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湖新篇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