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524535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情感美文重磅集结、全新呈现,绝佳文笔,句句封神!
“中国新闻奖”获奖栏目、央视新闻《夜读》始创于2013年,迄今发布逾3000期推文,文质兼美、温暖扬善,篇篇阅读量10万+,亿万读者给出“封神”评价。
本书甄选《夜读》走心、催泪佳作,打捞触动人心的情感共鸣,以文字之美,编织心中锦绣,捕捉惊艳时光的中式浪漫。学生、文案、写作爱好者手边的写作素材库。
★敬一丹、冯骥才、贾樟柯、陆庆屹……走心分享人生感悟。
关于往事与心上人、关于爱与眼前人、关于遗憾与一个人……生命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跨过成长、抉择、生老病死,情是来处,也是归处。
★温情治愈,构筑亿万读者“精神家园”。
字里行间,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是直击灵魂的深度思考,是打动人心的文字生命力。在那些迷茫、焦虑的黑暗时刻,总有一段文字,让你一次次爱上这个世界。
★康辉题字书名、超人气插画家LOST7贡献全书绝美彩插,敬一丹作序推荐。
艺术、温暖、可爱、灵动的插画,让文字和阅读有了不一样的陪伴。
★随书附赠精美金句书签,诚意满满!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精选文集之情感辑《心有锦缎》,打捞《夜读》那些写进亿万读者心坎儿里的文字,直面梦想、成长、告别、生老病死等人生经典考题,汇集关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深度思考,凝聚亿万读者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愿你遍览人间烟火,日子有闲有甜。
央视新闻《夜读》栏目精选文集·情感辑 《心有锦缎》
第一章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我不想忘 003
没有忘记,就是永远在一起 011
给生命的两头同等关爱 017
惊天动地的爱,鸡毛蒜皮地给 028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037
可以的话,和爱的人多见面吧 044
那个捧儿子“臭脚丫”的父亲走了 052
这世间最大的遗憾,是不曾好好告别 063
我们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春天 070
第二章 烟火谋生,诗意谋爱
三碗面 084
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093
横街子的故事 100
吃饭的人和做饭的人 104
被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108
四个春天 113
老夫老妻 117
悄悄地,喜欢过你 125
单身的50个理由 129
好好生活,终会相遇 140
你好,生活 154
人间浪漫指南 159
关于善良的18个故事 167
如果人生能重来 176
我见过她 184
第三章 寂静生长,自成欢喜
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仅自己可见”? 200
相爱的人,那么近,又那么远 204
突然不想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了 211
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223
余生,多哄自己开心 229
为什么我们需要倾诉 234
我们需要怎样的情绪价值 239
学会聆听,好好说话 244
好的友情,贵在相处舒服 250
人生,难得知己 256
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 260
你不必一个人扛下所有 267
我们可不可以不敏感 272
对方正在输入…… 279
嗯,会好的 285
后记 291
序言
敬一丹
夜,读,这两个字在一起,让人想到灯,想到书,想到忙碌喧闹之后终于静下来的气氛,想到独处中渴望与文字交流的心情,于是,夜读,就有了画面感,有了意境。
我与《夜读》有超过十年的缘分。
那是2013年的一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遇到编辑李伟。
他说:“敬大姐,帮我们录首诗啊?”
我问:“在哪用啊?”
他说:“在央视新闻《夜读》。”
我那时不太明白,这是怎样一个平台,只知道,是个新媒体节目。那时,传统“电视人”看新媒体的目光,有点儿像当年资深“广播人”看新起的“电视人”。走进录音间,李伟把话筒挪开,把手机放在我面前。
“啊?用手机录啊?”
“可以的,我们就是用手机录。”
“能行吗?你们新媒体真任性!”
于是,有了我与《夜读》的第一次合作。那次,我没有录诗,我带去朱伟先生的书《微读节气》,读了其中的一段。在《夜读》里推出时,一听,还行,并没有我担心的“业余”味道。我在电台、电视台的话筒前工作了三十多年,一直觉得在话筒前说话是个挺郑重的事儿,没想到,手机瞬间就把话筒替代了。
过了一个节气,李伟又来了:“再读一段呗!”于是,一个一个节气读下来,后来我终于学会自己用手机录音,读完了朱伟的,读宋英杰的,又读申赋渔的……惊蛰、小满、霜降、冬至,一年又一年,读了十年。这十年,每半个月,我读一次节气,不疾不徐,绵绵不断,这个节奏对我来说正好,我享受着夜读中的春夏秋冬,体会着二十四节气里的智慧,吸收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养,分享着静夜里的柔光。
《夜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后来听说,李伟被更年轻的编辑们叫作“伟叔”了,新媒体涌入了一拨拨年轻人,《夜读》也是年轻人在操持着。我们之间都是手机交流,没怎么见过面,我把录音发给他们,那只是简单的素材,然而当作品推出时,有文有图,有声有色,从他们的编辑作品中,从作品的格调中,我猜想,他们是文青气质的,若璐她们这些女生,该是白衣长发那种吧?
媒体生产出的新闻作品,很多是易碎的,硬的内容,快的时效,当时再有影响,过后,影响也会衰减。而在央视新闻这样的平台上,《夜读》的很多作品是有恒久的生命力的。同样的内容,出现在新闻节目里,多半是平实硬朗的风格,而出现在《夜读》里,往往更有温度,更柔软,更细腻。比如,我在主持《感动中国》时遇到的年度人物,也会出现在《夜读》里,不同角度的呈现,让樊锦诗、张桂梅、郎平的形象在我心里更加立体丰满。
《夜读》是文艺的,也是生活的,在那些美文里,能感受到地气,能摸到脉搏。小屏大视野,有风雨,有彩虹,有欣喜,有迷茫,读出各种感受的时候,会有一种彼此懂得的会意。这感觉,有点儿像年轻时看《读者》。
毕竟是新媒体,《夜读》的互动有着独特的价值,那些留言,引发了多少思绪,带来多少共鸣!这种交流有着鲜明的时代感,用心读,可以读出好多意味,可以获得好多启发。
《夜读》可读可听,我逐渐习惯了小屏碎片式传播,遇到喜欢的内容,就收藏起来,我隐隐有这样的愿望:要是能把精品内容集中起来出本书就好了。
在《夜读》十年之际,我们看到碎片集结成书。这书,让我看到传播的链条:曾从纸页上精选的文字,转换了方式,在新媒体上传播,再由新媒体回到纸上。介质变了,而内容的选择依然体现着编者的价值观,依然透露着编者的审美倾向。
把这书放在案头枕边,让书香伴着生活。
评论
后记
我们想出这样一本书——
告诉你我们所讶异的:为何文字,尤其是落在纸上的文字总是恒动人心。
告诉你我们所乐此不疲的:记录的,是新闻中的鲜活与难忘;仰望的,是比肩星辰的人;着迷的,是取之不竭的中文之美;热爱的、心动的,是无数个名曰“人间值得”的时刻。
告诉你我们所动容的:十年了,谢谢你,无问西东,无问芳华,把每晚睡前最柔软的时光交给了《夜读》。
告诉你我们所如愿的:很幸运,我们与你,此刻共同拥有了这本书。当我们的目光为同一页文字而停留,虽未谋面,也算相遇。
久违了,我的朋友!
央视新闻《夜读》团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