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35751
☆伯施曼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全面考察记录中国古建筑*人
☆中国祠堂建筑研究开山之作,收录250余幅插图和照片、数十万字的文字描述和阐释,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伯施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伟大记录者。伯施曼与中国传统建筑结缘,和1900年中国爆的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义和团运动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近现代政治走向,也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态度,当时的德国人就迫切想要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伯施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申请到了德国皇家基金会的赞助,1906年踏上中国土地,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从科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采用当时较为专业和先进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摄影、测绘和测绘草图的方式,可观地记录了清末中国大地上的自然与人为环境中的宗教建筑”。伯施曼考察从北至南,行踪遍及北京、直隶、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两湖、两广、福建等14省,留下了 8000 张照片、2500 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
伯施曼返回德国后,开始系统整理这些考察资料,陆续出版了六部有关中国古建筑的专著,《中国祠堂》即是其中重要的一本。他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建筑,包括黄帝祠、张良庙、武侯祠、关帝庙、李杜祠、二曾祠、二王庙、孔庙等。1914年,《中国祠堂》出版,收录250余幅精美照片和测绘草图,系统总结了祠堂研究的成果。《中国祠堂》是中国祠堂建筑研究的开山之作,其所记录的祠堂建筑有些已经毁于战火,有的已不复百年前的原貌,而这些“消失”的古建筑,我们今天只能从伯施曼的记录中得窥原貌,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伯施曼对后来的中国古建筑研究影响深远。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曾研读过他的著作,伯施曼的著作和研究方法启发和影响了梁思成及整个营造学社的研究走向。日本学者如小川一真、关野贞、伊东忠太,欧洲学者如喜仁龙、艾术华、梅尔彻斯和艾锷风,他们接过伯施曼点燃的知识火炬,并将其传递下去。中国现有文物遗产保护的大致框架同样也受益于他的首创精神。
伯施曼去世70年之后,其所著《中国祠堂》终于翻译出版,以纪念这位中国古建筑的伟大记录者。
本书是西方*早系统研究中国祠堂建筑的著作,初版于1914 年,共收录250余幅插图和照片、数十万字的文字描述和阐释。作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考察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祠堂建筑,从历史、民俗、宗教和建筑等角度,对其整体设计规划和各种陈设作了细致的描述。由于战乱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文物的掠夺等因素,书中呈现的很多祠堂建筑实物已经不复存在,伯施曼的一系列著作因而成为中国古建筑史领域极具史料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01 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之先驱——伯施曼
008 前言
章 上古时期的祠堂
002 1. 综述
003 2. 上古时期
005 3. 山西省蒙城黄帝祠
008 4. 山西省平阳府尧王庙
021 5. 山西省介休县周代介之推庙
第二章 三国人物祠堂
030 1. 汉代历史与著名人物简介
031 2. 历史事件
035 3. 陕西至四川官道两侧山中的三国英雄祠堂
044 4. 四川省绵州罗江县白马关庞统祠
050 5. 武侯祠,四川省成都府诸葛亮丞相祠堂
057 6. 四川省邛州大邑县赵子龙将军祠
060 7. 老爷庙,武圣关帝庙
078 8. 张飞祠
083 9. 长江峡谷与激流处的三国英雄遗迹
他的名字一直与中国建筑艺术研究联系在一起,筚路蓝缕,他开辟了这一研究领域,并将其提升到重要高度。
——德国汉学家 颜复礼
柏石曼把中国建筑作为(中国)神秘人伦关系的象征,他揭示了建筑背后“自然力量的和谐法则”。
——法国汉学大师 沙畹
张良庙结构综述
秦岭张良庙庙台子平面图
张良庙位于紫柏山主峰的山坡 上,地处山谷之间,倚靠有一殿宇的山崖。山崖平地而起,仅有一处缓坡与 山脉相连。现在我先简述下张良庙的大致结构,之后再对各个部分进行详述。
张良庙主体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又各有一根主轴线。第 一部分建筑群围绕1号主庭,第二部分建筑群围绕着前庭以及2号主庭。两处楼群 呈直角相对,1号主庭中侧楼11(东华殿)、侧楼18(包括菩萨堂、二山门和送 生堂)的横轴,位于拜殿、留侯殿两座建筑及远处山谷上殿宇授书楼所在的第二 部分的轴线方向,因此也使得两处院落相连贯穿。侧楼18正好位于第二部分的入 口,而它对面的侧楼11和里面供奉的神灵则起到影壁的效果。
祠堂两大部分相互穿插的形式是由整座祠堂的既定用途和思想主题所决定 的。祠堂为纪念圣贤张良而建,他死后英灵位列仙班,反映出的是一种特定的、有历史感的自然之力,是这股力量创造并不断改造着我们的世界。张良化身成为 道家诸神之一,通过这一形式,中国民众可能更容易地理解形而上学与哲学。
想要理解张良起的作用,就必须将他摆在众神之中,为介绍2号主庭做准备和 打基础。1号主庭中有众多道家神灵,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张良。在横向结构 末端的留侯殿,张良被作为神灵供奉。此处位于授书楼山丘的阴面,正是观望张 良庙的绝佳位置。正是在这座山丘上,少年张良从神人黄石公手中接过了那本名 书。张良的深刻思想和深远的影响力就来源于这本书中的学问。
张良与神祠,两者缺一不可,二者在思想上相互联系,而且张良庙的两部分 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普遍意义上标准的中国寺庙平面图中,寺庙应该 只有一条轴线,所有楼宇应环其而建。据此,为供奉当地的主神(张良)而修建 的祠堂,应该位于一般祠堂的后方或前方。但是在张良庙中,由于受峡谷范围限 制,祠内各朝向的面积都不会很大。平面图的设计需要考虑从古老山口(柴关 岭)过来的主道,还要符合一般寺庙建筑的思想,将庙宇与位于山崖的殿宇 (授书楼)完美融合,于是设计出了与一般设计不同的独特平面图。在建筑风格 上受到的阻碍、限制以及内部的矛盾,反而成就了完美的结构。张良庙的平面 结构非常宏伟,不仅考虑了当地的情况,而且比其他任何可能性都更能确保对宗 教思想的展现、对细节的精心设计,以及与自然鬼斧神工所留下的美景的完美 融合。
一般中国寺庙中常见的坐北朝南的要求,在这里却行不通。1号主庭甚至与之 相反,是坐南朝北。主入口紧挨着道路,这条路被门楼1、门楼2分段,两扇门给 张良庙外徒步的行人以出世之感,又让人觉得它们是侧边孔庙入口建筑的母题。 入口道路两旁都是一些做游人、香客生意的客栈和小店,这些小店的存在使这里 像一座小村庄。小店的聚集处与入口间有一片净区,这为祠堂的前区和影壁的设 立提供了空间。进入入口后,穿过一座大型拱门,经过一座小桥再进大山门,就 来到了祠堂的1号主庭。庭中有上文提到的供奉着道教神灵的庙堂。庭的左右各有一座六角飞檐的建筑,即钟楼与鼓楼,而两楼中间就是八角飞檐的方正殿宇。殿 中置一双位祭台,上有两尊神像倚背而立,一尊朝南,一尊向北。
在一张从当地获得的旧平面图上并没有这座殿宇,可见它是后来建造的,但具体建造时间无法断定。如果把这座殿宇建在两条主轴线 的相交处会更加便捷,同时也置于2号院落的轴线上。可建造者非但没有这么做, 还把这座殿宇的位置向北移了一些。这样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将殿宇 置于两轴线相交处,殿内神像的肩部就会横穿主轴线 Ⅱ,这样既会模糊整个布局, 破坏现在东华殿作为横轴起点的作用,又会打破它与山崖上的殿宇50(授书楼) 间的均衡之势。
灵官殿大部分都位于横轴线上,对于其外部的布局设计需要仔细观察。一座 成规模的庙宇屋顶通常为带有山花的双坡屋顶,屋脊与主轴线垂直,山花朝向侧 面。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修建此殿,山花就会位于主轴线 Ⅱ 上。这个方案在中国 人看来并不可行。在中国建筑中,山花朝向道路,或者绕过山花所在侧墙进入屋 内的情形非常少见。
这里体现了中国与希腊庙宇的建造标准不同,在希腊庙宇中可以通过这面墙 进出。这种不同就是中国建筑富有独特性的原因之一,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如果 山花直接对着道路另一侧房屋的大门,那就像在门上贴驱邪避灾符一样会让人感 觉不舒服。因此,建造张良庙这座殿宇的时候没有选用带山花的屋顶,而是选择 了帐篷式的盔顶。
图 83 庙台子 1 号主庭,左边为二山门,中间是供奉灵官与财神的亭子,右边为鼓楼
二山门是2号院落的入口。进入入口后首先来到前庭,随后到达开放式的拜 殿。从拜殿望向主庭,可以看见留侯殿的阶梯和殿内的张良神像。两庭侧面均有 供游人、香客居住和待客的寮房与客堂,这些房屋面积比较大。侧楼18原是三轴 线建筑,与菩萨堂、送生堂合并在一起便扩大为五轴线,并与两旁的客房组成建 筑群,成为张良庙原本的起始处。张良庙的完整性与艺术性,让我想起了欧洲的 教堂,只不过这里庭院是露天的罢了。
1号院落和2号院落之间西北边的空地,与4号偏院以及几栋小楼一起用作祠中 工人的住所,部分具有一定的经济用途。西南边的空地上则有多栋挨着1号主庭和 2号主庭的房屋。前边的1号、2号、3号偏院和两个藏宝楼,仓房以及位于仓房轴 线上的大厨房,侧楼31、32,共同组成了张良庙中的一个封闭楼群。这些建筑中 3号偏院是的。从偏院过去,是宽敞的1号、2号、3号农家院子,院子边上是 常年开着的小屋,从中可见棚圈、水磨坊和由南墙流进来的一股溪流。
张良庙引人入胜之处是靠近西北道路的花园,这里有供各级官员休息的房屋,还有记录张良事迹的石碑。石碑一直延伸至道路旁,正好作为花园的边界。 花园被中国人高超的园林技艺精心设计打理,张良庙在中国的盛名恐怕也有一部 分要归功于这片园地。这座花园也是通向位于山崖重要的殿宇的必经之 路。上山沿途有许多用石头或木头建成的小型殿宇,构造不一,有六角屋顶、四 角屋顶、圆顶,用砖瓦或稻草遮盖。沿路向上走经过斜坡,登上陡峭的层层石 阶,终于到达山顶上的空地,这里就是神人黄石公为张良授书之地。为了纪念此 事,这座两层高的殿宇取名为“授书楼”。
站在山顶,张良庙的全貌尽收眼底。或许此刻人们才能深刻意识到,张良庙 的结构是建筑艺术上严谨、富有生气与不失多样性的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既达 到文化上的高度,又符合当地民众的期许。张良庙紧紧依靠着周边环境,却又不 受其束缚。让山丘成为张良庙内涵的一部分,体现了张良庙不仅在外观上与自然 相融合,在思想内涵上也与自然相通。同时,每处建筑仍然遵循着中国建筑艺术 严谨的规则。张良庙中有不少各种轴向的建筑群,如1号主庭、2号主庭、2号偏 院和花园。花园富有生机而又有特别的构造,尤其是相向而立的建筑40(客房或 下人房)、建筑41(下属居住的客房)间的轴线关系。通过一个中心思想实现形 散神聚,便是张良庙布局结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秘密所在。从张良庙不失优雅又 富有生气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陕西南部的这座祠堂在南北方都被奉为经典的 原因:一方面,张良庙的建筑风格大气,占地面积宽广,在轴线设计上又十分严 谨,体现出北方人为生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张良庙又 具有以四川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和南部温润、重精神又富于想象的建筑风格。这种 建筑风格与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有关,它以精神层面和艺术层面的表 达为中心,在发达的贸易和社会变化的影响下变得越发精巧。这两种风格在张良 庙里做到了完美融合。
张良庙中各局部建筑
张良庙建筑群
祠庙中的这部分意义重大。我们通过二山门进入2号主庭。二山门很好辨认,门前两侧分别有一根旗杆和一尊狮子像。旗杆是皇帝特别授予的,象征着文人和官员的荣耀。旗杆桅顶用来插放旗帜或者悬挂小灯笼,其个数是有讲究的,根据人物官职的高低设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以张良的职位,这里的旗杆设有两个桅顶。旗杆和桅顶都是用铁锻造而成,盘绕在旗杆上的龙也是铁质的。旗杆的顶部有一只凤凰,底部是一头稍小的铁狮子,下面是四四方方的基座,铁狮子蹲坐在基座之上。挨着大门的两只稍大的狮子也是用铁铸成的,它们蹲坐在石头砌成的方座上,镇守在大门两侧。
二山门和两侧的神堂都是单檐双坡屋顶,屋脊和屋角上装饰丰富,塑有造型各异的脊兽。二山门略高于两侧的神堂。
立柱间木质的雀替采用镂空雕刻,图案丰富,跟我们在前文中介绍的其他建筑的雀替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这里的雀替没有连成一条线。额枋宽大沉重,柱子上有支架承重,看起来更像是拉起来的帘子,轮廓分明。这一特点在供奉张良的主殿——留侯殿的屋檐处表现得更突出,此处屋檐的线条更明显、更丰富、更完整也更和谐。另外,位于留侯殿和二山门之间的拜殿也采用了同样的支撑形式。这一点与1号主庭中的建筑不同,显示出1号主庭的级别较高。
2号主庭的前殿,也就是二山门的后面,有一座小前庭。前庭南北两侧各有一座房屋。它们都是三进的客房,中间是接待客人和吃饭的地方,里面摆放着桌椅和其他物件。一幅壁画下面有一块来自山东兖州府的古老碑刻拓片,其内容是关于五大名山的。客房两侧卧室布置了简单的床铺,供道士及前来朝奉的人过夜。
图 90 拜殿,留侯大殿前面的神殿(图 250-21)
拜殿(图90)是一座有着马鞍式双坡屋顶的建筑,它东西通透,不设门窗,人们可以从拜殿一直看到里面的主殿,也就是留侯殿。拜殿以前是平台,人们祭奠时在此向留侯殿鞠躬,以表示对张良的敬仰和爱戴。后来这里也用来摆放歌功颂德的石碑,其中有些是随意摆放的,有些则嵌入山墙内,上面雕刻的都是赞颂张良功德的诗句。穿过拜殿,我们就进入了2号主庭,南北两侧各有一栋小房屋。其中一栋是简单的三进客房,在这间客房中间的大厅挂有佛教弟子达摩的画像。对面客房的结构与之类似,左右是侧室,中间是宽敞的大厅。这个大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摆放着许多桌椅。这里也是我和方丈促膝长谈的地方。
图 91 留侯殿(图 250-24)
这个院落的尽头就是留侯殿(图91)。殿堂门前是大理石砌成的宽敞平台,既肃穆又优雅,奠定了大殿整体的风格。屋顶的制式较高,四坡屋顶的结构和造型带给人华丽富贵之感(参见图92)。大殿分为三个大厅,立于中轴线上的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座神坛,神坛上供奉着张良的塑像。 张良塑像的两边分别站立着一位下属道士塑像。这些神像只有真人的1.5倍大,用石膏制成,表面有丰富的彩绘。除了一些匾额和必要的神坛与祭坛,殿内没有其他的装饰物。主殿每日早中晚都要进香,早晚各举行一次拜神仪式,由方丈和几位道士主持。
张良像所站立的宝座比1号主庭中各尊神像的宝座都高,显示出张良在庙中受人们崇拜和敬仰的主导地位。张良像本身不如其他神像大,这更显示出张良是具有各种神力的人物形象,是地仙的化身。两千多年以前,张良在生活中显示出的品质深受人们敬仰,现在仍影响着庙里的道士以及所有来这座庙朝拜的人们。
……
花园与小丘
留侯殿旁边的小门直通一条小径。这条小径延伸到远处,与 一条向上的台阶相连。两条小径环绕着的花园是张良庙的中心地 带。花园的两侧正对两座客堂。其中,较小的厢房用作客房或下人房,门前有开阔露台的大客厅作为接待高贵客人的客房。三间式的大客厅只有一间卧房,其他间都是会客厅。会客厅内摆着一张气派的罗汉床和会客的桌椅。与大客厅相接的是一间厢房,里面摆放了几张床以及必要的生活用 品,供与客人同来的下属居住。事实证明,这个布置对我来说极其方便。因为我住在大客厅里,翻译和小伙子们住在相连的厢房里,几个劳工和厨师住在对面的下人房里,他们还在那里搭了小厨房。遇到下雨天,厨房里做好的饭菜就通过游廊传递过来。下面对花园以及附近景观建筑的描写实际上摘自我的日记,也反映出当时我对这种庭院格局的新奇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