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185524
1.作者的书深受读者喜爱。
作者的第一本《和古代学霸握个手》2022年11月出版后,上架当月便以黑马的姿势冲上了各大排行榜diyi名。重庆市举办第六届“书香重庆阅读之星”全民阅读大赛,《学霸》同《阿甘正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经典书一起被选入指定阅读书目。在这些书目中,只有《学霸》是新书。在近半年行业的数据分析中,这本书也经常出现在各类排行榜上。
此外,《学霸》的简体版刚上架1个月,中国台湾省出版社就引进该书,并已在越南出版了越南语版。
2.“高清”还原21位古文大师的创作现场,内容丰富。
“学术明星”老子、“法家代表”韩非、“文史大家”班固、“史学巨匠”司马迁、“网红编辑”戴圣、“顶级谋士”诸葛亮、“名门之后”干宝、“顶级名流”刘义庆、“终极斗士”韩愈、“豪门子弟”柳宗元、“超级学霸”苏轼、“时代强人”王安石、“山顶大侠”魏禧、“段子高手”纪晓岚……
走进他们的人生,吃透每个人的背景,同时还能积累作文小素材。
3.在古文大师的创作中,了解古文的诞生过程和历代古文的发展。
《道德经》是因为老子看到天下大乱,觉得君王与其内卷,不如“躺平”,于是创作了这本书;《世说新语》是刘义庆身处权力斗争中感到压抑,想看看其他名流怎么排解,顺带写出的一本名流教科书;袁宏道反对明代“复古派”“唐宋派”写作总模仿前人,他提出写作应该独抒性灵,于是写下了《满井游记》《初至西湖记》等一系列清新的散文……
书中还有对古文运动的介绍,桐城派、复古派等的介绍,让人了解历史中的文学改革和历代古文的发展。
4. 选文经典,大量篇幅与最新版部编教材呼应。
《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塞翁失马》《出师表》《陈太丘与友期行》《马说》《捕蛇者说》《赤壁赋》《满井游记》……大量篇幅与最新版部编教材呼应,对原文生动的解说让孩子轻松掌握书中的古文、必考的考点,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5.语言通俗,内插幽默漫画,让人在爆笑连连中,就把古文读懂了。
考据严谨的历史 轻松幽默的语言 超搞笑的漫画,讲述古文大师们或搞笑或悲催的故事,剧场感十足,让人读起来爆笑连连,仿佛看了一场关于古文大师的精彩脱口秀。
你以为古文大师都是才华横溢、下笔成章的人?不,他们也常常为创作抓狂。
在《和古文大师握个手》这本书中,作者走进古文大师的生活,还原了从夏朝到明清21位古文大师的创作现场,从中不仅能看到他们人生中或搞笑或悲催的故事,而且能看到经典古文的诞生过程,语言幽默、生动,让人笑着,笑着,就把古文读懂了。
“法家代表”韩非,没事儿就爱操帝王的心,他的书得到了秦王的大力点赞;
“文史大家”班固,写书修史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生怕皇帝把他遗忘;
“史学巨匠”司马迁,因为说了句实话遭受重刑,却完成了伟大的著作;
“网红编辑”戴圣, 潜心研究《仪礼》,编写了三本“高考”顶级参考书;
“名门之后”干宝,修史感到无聊时,就开始搜集神仙妖怪的“八卦头条”;
“顶级名流”刘义庆,苦闷时想看看其他名流怎么做,顺带留下一本名流教科书;
“豪门子弟”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边游玩边创作,成了永州的免费代言人;
“一头犟驴”苏辙,“科考”为他推迟了日期,他却在试卷中猛烈炮轰皇帝;
“段子高手”纪晓岚,满腹才学却被当成工具人,柳暗花明,终成一代畅销书作家;
……
走进古文大师的人生,感受老子、韩非、司马迁、诸葛亮、韩愈、苏轼……的智慧,品味古文的魅力。
伯益等 ☆ 古代“玄幻小说”的开山鼻祖
——《山海经》(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老子 ☆ 我不要飞得很高,我要像水向地底深处渗透
——《道德经》(《老子》四章)
列子 ☆ 我的寓言不比《伊索寓言》差啊
——《列子》(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韩非子 ☆ 了解人性的君王才能治理好国家
——《韩非子》(三人成虎;守株待兔;讳疾忌医;郑人买履;老马识途)
刘安 ☆ 我要通过写书来安放激情燃烧的青春
——《淮南子》(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塞翁失马)
司马迁 ☆ 我不是怕死,而是怕死得没有价值
——《史记》《报任安书》
戴圣 ☆ 一个人编写了三本“高考”顶级参考书
——《礼记》(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班固 ☆ 写书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两都赋》《汉书》
诸葛亮 ☆ 唉,扶不起来的阿斗,也得扶啊
——《出师表》《诫子书》
干宝 ☆ 来,给你们讲点有趣的神鬼小故事
——《搜神记》(干将莫邪;连枝共冢)
刘义庆 ☆ 顶级名流要从娃娃抓起
——《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韩愈 ☆ 就算拍死在沙滩上,我也得乘风破浪
——《马说》《师说》《进学解》《论佛骨表》
柳宗元 ☆ 一个外地客成了永州的代言人
——《三戒》《永州八记》《捕蛇者说》
苏轼 ☆ 我坚信,没有愈合不了的伤口
——《赤壁赋》《石钟山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承天寺夜游》
苏辙 ☆ “科考”可以为他一个人推迟考试日期
——《上枢密韩太尉书》《东轩记》
王安石 ☆ 我要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
刘伯温 ☆ 求人不如求己,占卜不如行动
——《卖柑者言》《郁离子》(司马季主论卜)
袁宏道 ☆ 写文章就不能有点真情实感吗?
——《满井游记》
魏禧 ☆ 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武侠小说
——《大铁椎传》
纪晓岚 ☆ 一支笔就让你们无处可逃
——《河中石兽》《两塾师》
龚自珍 ☆ 人生病了,可以吃药;社会生病了,该怎么办呢?
——《病梅馆记》
参考文献
笑着,笑着,就把古文读懂了
古文是语文课本中最令学生抓狂的部分,古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数占比也越来越大。如何让大家轻松搞定每一篇难懂的古文呢?如何在学习古文的同时,又能读到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本书选取了中小学课本中的古文,用生动又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了每篇古文的创作现场,讲述古文大师的有趣故事,你会看到经典古文是如何诞生的,每篇古文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并从全新的角度深入解读了历朝历代古文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化。让大家听着生动的故事,笑着,笑着,就把古文读懂了。
在写作本书前,笔者阅读了大量古代文人的故事,已经对中小学古文进行了十多年的教授、分析与积累,深入研究了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对古文发展的影响。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很多历史资料,并做了大量的笔记,对一些在学术上有史实争议的地方也予以说明,并明确自己的推测与观点。对于古文的内容解析,笔者并非采用直译的方式,而是融入了笔者对古文的理解。因为个人能力有限,讲解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失误和偏颇,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笔者想通过这本书将历史和古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都能通过读这本书,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那些经典名篇有更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老子: 我不要飞得很高,我要像水向地底深处渗透
——《道德经》(《老子》四章)
下岗也不迷茫
春秋末期,宋国彭城,黑压压的楚国大军兵临城下,宋国司马(负责管理军队的马匹和军用器械的官员)老佐眼神坚定,誓与城池共存亡。突然,一支暗箭飞来,“嗖”的一下,正中老佐胸口, 老佐坠马身亡。宋军一时乱了阵脚,四散逃亡。老佐的妻子已有身孕,在侍卫们的护送下,侥幸逃得性命。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老佐的妻子腹中胎动,疼痛难忍。看来肚子里的宝宝为了减少老妈的负担,要提前出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她身边的人只得从村子里找来一个老妇人接生。
没多久,马车里就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孩子身体很小, 脑袋却很大,眉毛很宽,眼睛雪亮,耳朵特别长,所以他的母亲给他起名叫“聃(下垂,耳垂比较长)”。因为他出生在虎年,左右邻居都称他为“小狸儿”,即“小老虎”的意思,所以,老聃又叫“李耳(谐音‘狸儿’)”。
当然,这只是传说。李耳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后来陈国被楚国所灭,又成了楚国的苦县)。从他小时候能够读书来看,他家里的条件肯定不差,因为在春秋时期,书籍是顶级奢侈品,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小时候的李耳安静好学, 什么知识都想学,他总是缠着大人问这问那。母亲一看孩子这么爱学习,那就请个好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吧!
经过多方寻找,母亲请来了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知晓古今礼仪的“特级教师”——商容。面对眼前这个勤奋又聪明的学生,商老师确认过眼神,他就是对的人。于是,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这个孩子。随着李耳渐渐长大,他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强, 总是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商容听到这些问题,渐渐感到浑身出虚汗、腿发软,我这水平,已经没有资格担任小狸儿的老师了。他对李耳的母亲建议,周朝的都城里有很多书籍与名师, 不如让我把他带去继续深造,怎么样?
犹豫再三,望子成龙的母亲还是选择含泪送走了儿子。
小镇少年来到了繁华大都市,进入了周王室的学校。哇,这里的老师知识好渊博,这里的书籍好丰富,天文、地理、人伦、历史、典章等,应有尽有。知识就在眼前,那还等什么呢?赶紧投入学习, 把它们都刻入我的脑子里。
三年过去了,老聃(李耳,字聃)成了学识渊博的人,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管理员)。守藏室是周朝典籍的收藏之地,在那个书籍匮乏、没有纸张的时代,普通人得到一本书比登天还难,现在能免费看这么多书,老聃彻底放飞了自我。不把它们都读懂,根本对不起我这个职位啊!到哪里找这种天天看书还能拿工资的工作呢?
很快,勤奋好学的老聃成了周王室的“移动图书馆”。大伙儿都知道一个秘密:有问题,找老聃,他准能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就这样,老聃成了老子(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常用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了众所瞩目的“学术明星”“道德楷模”。部分大臣看到后嫉妒得眼睛发红,你在这里,我们还有什么存在感?对老子的排挤、陷害随之而来。老子的守藏室史职位被免, 他也光荣下岗了。
郁闷的他来到鲁国散心。有一天,他为朋友主持葬礼时,当时还是小年轻的孔子来向他打听周朝的礼仪制度、行为规范。一番交谈之后,孔子对老子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过了几年,周王室换了新君王,老子又被召回去,继续担任守藏室史。如此需要丰富学识的岗位,非您莫属!
正处于迷茫期的孔子特地前往都城,继续向老子请教各种问题,尤其是周朝的礼仪制度。老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他看着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的孔子,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个年轻人的学问倒是不少,就是太好表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读书多,而且功利欲太强,一直把理想抱负、天下挂在嘴上。殊不知,你抱负越大, 给别人造成的负担就会越重。我得点点他。于是老子说道:“你提到的周朝的那些人早就不在了,他们的骨头都已经埋在地下化成灰了,只剩下他们的言论和制定的礼仪规范。我觉得吧,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与时俱进,随机应变。时势和机会来了,那就好好利用;如果生不逢时,就应该退后一步。人最重要的不是把智慧表现在言语中,滔滔不绝不如深藏不露。抛弃你强烈的傲气和抱负吧!这些东西对你没什么好处。好自为之!”
孔子听后就蒙了,高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别人都夸我学识渊博, 您却劝我低调行事,受教了。后来孔子的学生问他,老子是个啥样的人啊?比老师您还厉害吗?
孔子抬头看了看天,认真地说:“凡人怎么能同他相比呢?我看过鸟儿飞,鱼儿游,野兽奔跑。至于龙,我却从未见过它是如何飞上高空腾云驾雾的。老子嘛,就如同龙一样。”
学生们也抬头看了看天空,崇拜地点点头,神人哪!
大约在公元前 516 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有个叫朝的王子迫不得已逃往楚国,临走前,他想着带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呢?人家楚王不收礼,收礼只收好书籍。用书做见面礼,楚王绝对开心。可是, 他这一走,老子倒霉了。作为皇家图书管理员的他丢了这么多珍贵的书籍,还能干下去吗?
老子再一次下岗了。
这一次,他不再悲伤,也不再彷徨,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周王朝已经犹如猪大肠,腐臭不堪,我干吗还待在这里? 咱要去云游四方,隐身民间,无名又如何?无功又如何?无为就是大有为。
老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周王室,出走函谷关。
与其盲目内卷,不如安静地躺平
老子来到秦国的边境函谷关,守卫这里的长官——尹喜听说名扬天下的老子正经过自己管辖的领地,激动得嘴巴直抖,偶像来了, 咱得赶紧迎接!两人见面,一番交谈之后,尹喜更加兴奋,偶像果然名不虚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说老子要隐居到别的地方,尹喜很是惋惜。不行,不能就这么放他走,得让他留下点什么。
于是,尹喜想尽办法拖住老子,好酒好菜,您慢慢吃,有事尽管吩咐。一天,他对老子说:“您马上就要隐居世外了,无论如何也得写点什么给我吧!”
老子听完,点点头,好吧,看你这么热情,我就留下来再住几天,写点东西!他也的确有满肚子的话要说。当时,各国为了拿到“地皮”,进军其他国家的“房地产业”;诸侯们为了一己私欲, 抢夺其他国家的财宝,都开始发展生产,壮大兵力,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其实,他们都是打着漂亮的幌子干着抢劫、杀人的勾当, 说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国家之间一旦开战, 势必会拼命搜刮百姓财物,加税、征兵。
想起那些搜刮民众、扩大战争的君王,想起那些拼命追求名利而祸害百姓的贵族,老子摇摇头,叹了口气,你们太能折腾了,好端端的国家,被你们折腾来,折腾去,弄得大家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你们是不是该歇歇了?与其盲目内卷,不如安静地躺平。天天喊着治国平天下,就真的对社会有用吗?我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打扰别人,就是没用的人吗?
什么是有用,什么又是没用?什么是有为,什么又是无为? 针对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老子越写越多,一下子就写下了五千多字,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道德经》(原称《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现在的人可能觉得五千字不算什么, 可在当时书写材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能写下这么多字,已经非常难得了。
尹喜读后,被《道德经》的内容深深折服,只有这样的神仙才能写出如此优美、深刻的文字啊!他一边读,一边思考。
“ 车轮有三十根辐条, 也得留出装车轴的空处, 不然怎么能成为车轮呢?用陶土做成碗,中间必须留出空的地方,不然怎么装饭菜呢?想要建造房屋,就必须留出空处来装门窗,不然怎么住人呢?空的地方看似没用,可是,如果没有它们,车轮、碗、房屋这些看似有用的东西又如何发挥作用呢?所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各自的作用,没有哪个东西、哪个人是无用的。
“踮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站不稳;两步并成一步走想提高自己的速度,反而走不快;凭借自己之见想要判断事情,反而无法分辨是非;那些夸夸其谈、自视甚高的人有几个能真正立下功劳呢?有几个能走得长远?上面的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像剩饭、赘瘤一样,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想潜心修道,就得避免急于求成、自我夸耀等人性的弱点。
“能了解别人的人比较聪明,但是,能了解自己的,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能战胜别人的人比较厉害,但是,能战胜自己的, 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懂得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努力不懈的人, 才是有志者;不失去本真的人,才能活得长久;身体虽然死了,但是精神和智慧依然留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我们容易忽略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所以,做事时就要在事情还没出问题的时候处理妥当;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发现并解决小的危机。粗壮的大树,也是从小树苗长成的;耸立的高台,也是由一筐筐的土垒起的;千里的路途,也是从迈开第一步开始的。想要有所作为就会经受失败,有所执着的人将会遭受损害。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不会遭受损害。我们做事时,常常在将要成功时,突然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刚开始做事时的那份谨慎和渴望,这样才能成功。”(选自《老子》四章。)
老子想借这些“心灵鸡汤”让大家明白,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 别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违背自然规律,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不会为了刷存在感而扰乱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君王们不停地折腾,只会弄得群臣无所适从、百姓疲惫不堪、国家乌烟瘴气。与其改变他人和世界,不如先改变、完善自己。
老子写完《道德经》,就向尹喜挥一挥手,告别函谷关的云彩, 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不带走一丝留恋。走吧,只要心静, 到哪里都能得道。而他的坐骑——一头老青牛,却有点不舍。从此以后就要背井离乡了,它望着西边的故土,吼叫了三声。这就是“青牛吼峪”典故的由来。
从此,老子隐居世外,销声匿迹。据说,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后来又去了秦国。孔子后来还专门到老子的住处向他请教学问。传言,老子活了一百多岁。可是,这些都只是传说。
神秘的老子因为一部顶级的“心灵鸡汤”——《道德经》而成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来还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其为“太上老君”。《道德经》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这部书因为年代久远、抄写错误等,后世人很难完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意思,人们看来看去,也看不懂。不免要问,老子写的是个啥?
一个叫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的人深入研究过《道德经》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部书进行注解,出版了通俗易懂的经典“《道德经》配套参考书”——《河上公章句》。大家读了这本书后,就能比较轻松地读懂《道德经》了。原来老子所说的清静无为, 就是不要打扰百姓,让大家自由发展天性,最终便会国富民强,大无为才能大有为。
于是,跟随河上公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也成了老子与河上公的小迷弟,他们纷纷主张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没啥重要的事情,就不要轻易去打扰老百姓,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们会带给你财富与尊重。
相比老子,另一个道家学派的人物更加神秘,他一激动,就会踩着云朵飞来飞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