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334312
你和洛克菲勒有什么不同之处?洛克菲勒成功了,而你还在成功的路上!洛克菲勒凭什么成功?他和你一样,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没有风投;他和你不一样,他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阅读传奇人物洛克菲勒的财富之道,你应自省自励,提升自身品质,更多地创造财富,改变命运。只要努力,你一样可以成功!本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一部洛克菲勒的财富传奇,更是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在商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个迄今已繁盛了五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实业家、慈善家,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10亿富豪与全球富豪。他也普遍被视为人类近代史上的首富,财富总值折合今日之3000亿美元以上。而这一过程,他用了仅仅不到40年的时间。
洛克菲勒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传奇人物,他的传奇人生和一手创建起来的石油帝国,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洛克菲勒创富5大支柱:1.靠自己:别人的脚没法替你走路;2.靠用户:为了钱而挣钱的人,最终没钱可挣;3.靠情商:自作聪明的是傻瓜,懂得装傻的才聪明;4.靠诚实:可以骗敌人,但绝不能骗自己;5.靠远见:迈出第一步时,必须想好第二步;6.靠心态:财务破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破产。
作者简介:
张利,长期致力于国民幸福感的研究,在心灵觉醒以及大众心理自助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悟。
16岁那年,在离高中毕业只剩两周的时候,因为贫穷,他不得不离开了校园,开始在社会上闯荡。43岁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质变,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美国首富。建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漫步纽约街头,我们随处可见洛克菲勒家族创造出的繁荣——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他不仅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财富,还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送去了无尽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他的创富秘诀、理财观念成为之后数代人崇拜、复制的榜样。洛克菲勒虽然早已与世长辞,但是他的智慧精华已经化作一粒粒财富的种子飞落到世界各地,为世人所播种,乃至长成参天大树。他是比尔·盖茨从少年到如今唯一的偶像,他是巴菲特一生都在学习的榜样……
他,没有背景,没有资金,也没有风投,他是如何成功的,并且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上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
以下是洛克菲勒理财之道的缩影,也是他理财理念的精髓:
1.只靠高学历成就不了亿万富翁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这样教育孩子:“只要把学上好了,以后一切都会有的,财富也只是个小问题。”这个论点正确吗?
让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解答。
有关部门对中国18个省市的造成富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当中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的人为310人,占到了3.1%,大学本科学历的2420人,占到了24.6%,大学专科的有2503人,占25.4%,高中学历的有2304人,占到了22.6%,初中的学历有1201人,占到了12.2%,中专学历的有926人,占到了10.4%,只有小学学历的有172人,占1.7%。
从这个结果来看,中国的千万富翁受教育的程度集中在中学、大专和本科水平上,而本科和硕士以上的富翁,以年轻人居多。
由此可见,学历并不是成为富翁的关键。
近年来,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在求职时屡屡碰壁的事情常常见诸报端。其中不乏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我们能说他们的学历低吗?但是,他们成为亿万富翁的机率几乎是零。因此,只靠学校教育很难成就亿万富翁。
纵览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这些富豪的名单可知,单纯的学校教育是出不了亿万富翁的,文凭可学位也许能帮你找到一份工作,但它却不能保证你在工作上的进步和你赚取财富能力最大化。
每个人思维能力如何,不是一纸文凭可以看出,而在于他的大脑得到了多大的开发,只要我们能够时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理财能力,即使没有接手多么高深的高等教育,你也同样有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
相反,如果你只能做一些靠机械就能完成的事情,或者不懂得时常开发自己的大脑,那么就算你学历再高,也一定会很快陷入人生和财富的困境。
2.把自己当作亿万富翁,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穷之所以穷,富之所以富,不在于文凭的高低,也不在于现有职位的卑微或显赫,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你是恪守穷思维还是富人思维。
会思考的人不一定富有,但是富人一定都善于思考,这种思考是他们富有的开始,也是促使他们人生命运改变的开始。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口深井里,有一只小青蛙,它常常追在妈妈后边,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妈妈,为什么井里这么黑?井口外面有什么?”妈妈对小青蛙的好奇不以为然,每次听到孩子这样问,她只都是淡淡地说:“外面不过有一片天空和几朵白云罢了。”
小青蛙每每还会不甘地继续问:“那天空有多大呢?白云有多少呢?”妈妈更不耐烦地回答:“井口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大,只不过天空比较高而已。”小青蛙也常有跳出去看看的想法,但是,妈妈却总是阻拦:“你可不能做傻事,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想过要跳出去,我们就应该生活在井底。”多次被阻拦之后,小青蛙终于不再有跳出去看看的想法。
很多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最失败的教育莫过于遏制孩子“想跳出去井口的想法”只能成为青春时转瞬即逝的梦想,走出贫穷的可能,早早地就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扼杀了,你是这样吗?如果周围从没有人给孩子跳出贫穷的可能,那么孩子就连成为富人的愿望都没有了。
许多亿万富翁都经历过贫困的童年生活,但是,他们为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感到屈辱,他们渴望像富有的人一样拥有财富、摆脱贫困。“像富有的人一样干,我也行”,正是他们强烈的渴望帮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洛克菲勒就有着不安定且异常贫困的童年,因为父亲的不安分,他们全家经常搬来搬去。在纽约南部重复着艰辛。但是,也由于父亲的不甘和创富欲望,让洛克菲勒有一种越来越好的感觉,他们搬的小镇一个比一个大,居住的地方一次比一次繁华。洛克菲勒的见识也一次比一次增多。
1854年的时候,洛克菲勒已经15岁,这时的他已经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他常给人表情木讷但内心精明的印象。在克里夫兰中学,他有一个要好的伙伴汉纳,他们两个在一起时,汉纳总是扮演演讲者,而洛克菲勒则听的多些。有一天,汉纳问洛克菲勒:“约翰,你以后打算挣多少钱?”“10万美元”洛克菲勒脱口而出。
汉纳吓了一大跳,因为他只给自己定了5万美元的目标。要知道,当时在美国万元户已经是上等人的称号。尤其在克里夫兰这样的城镇,要找出一个有五万美元资产的富人已经很难了。其他的同学知道了洛克菲勒的目标,也纷纷投来嘲笑的目光,但事实上,洛克菲勒的未来里挣到的不只是10万,而是亿万。
在洛克菲勒的心里,他从来都是把自己定位在富人的位置上,他坚信富有和贫困都不是天生的,一个人的成功必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理财能力决定富有贫穷
现在人们常说的财商其实就是理财能力。关于理财能力,人们普遍认可的一条真理是,一个理财能力很低的人即使现在很富有,他的钱也终究会用完,最终他还会变成穷人;而一个理财能力强的人,即使现在一无所有,但通过努力理财,他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富人。简单地说,理财能力就是控制金钱、运用金钱的能力。
美国理财专家罗伯特·清崎认为:“财商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有多少钱,钱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钱能维持几代。”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一个会用任何正当不正当手段来赚钱的人。对于他们父子来说,最热衷的亲子沟通就是两人在蜡烛前相对而坐,一边喝咖啡一边谈论父亲天南海北的生意经验,这使得洛克菲勒小小的脑袋里就装满了赚钱的渴望和信念。
7岁的时候,洛克菲勒在树林子里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鸡窝,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赚钱的计策,他想,人们那么喜欢吃鸡肉,我何不把这些鸡带回去养大,然后卖给村里的人们呢?
每次一新孵出小鸡,洛克菲勒就把它们带到自己的房间,精心养大。到了感恩节的时候,许多小鸡都长大了。他就把它们卖周围的村民。鸡一点点地被卖出,钞票越来越多起来,而且有了许多钱的洛克菲勒并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热衷于小人书和零食,而是又想了一个让钱生更多钱的妙计——把这些钱作为高利贷放给需要钱的佃农。等他们有了钱之后,自己再连本带利的收回。
到了12岁时,洛克菲勒的经商才能就已经非常成熟了。有一次,父亲讯问他的存钱罐已经存了多少钱,洛克菲勒得意地回答说:“我贷了50美元给周围的佃农,利息是百分之七点五,到了明年我能拿到3.75美元的利息,还有我在你的马铃薯地里干活,你当初说每小时按0.37美元给我工资,这些我都记到账本了,跟贷款赚钱相比,出卖劳力很不划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铁饭碗才是硬道理,而且认为只有那些亿万富翁才有成为富翁的方法,自己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看到洛克菲勒的赚钱方法,我们就会知道,创富的点子一点也不稀奇。只是一般人往往对其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于尝试罢了。
从养鸡变钱,从钱变成更多的钱,再到后来的从周薪5美元到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做的和我们真的不一样。在此,我们将堪称“洛克菲勒传家之宝”的创富、守富、散富理念汇集于一本书,期望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他的理财之道和成功法则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前言 播下一粒财富的种子
第1章 敢于冒险:给努力加上翅膀
10万美元,为梦想买单
即使成功之路遍布荆棘,也要踏成坦途
石油来了,财富紧随其后
成功,就是在冒险中追逐梦想
第2章 付诸行动:一次行动胜过一千次梦想
犹豫一刻,可能错失千金
每天早上6点10分,请准时叫醒我
*好睡觉也要睁一只眼,随时防范不测
57岁退休,还太早了点
只要生命还在,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第3章 保持自信:一切的奇迹都源于自己
当你站在十字路口迷茫时
写下你10年后想做的事情
有权利失败,但没有权利当穷人
不知道从哪儿爬起时,多从跌倒的石头附近找找
相信自己,就会有办法
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
第4章 学会理财:理性消费就等于增加收入
人不为财就是*的傻瓜
把“记账员”的血流下去
一般的生活,不一般的思维
让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从会数数时就要学会理财
第5章 热爱工作:勤奋无可替代
在人生的初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工作太轻松了,领工资不会内疚吗?
专注工作比投机取巧更容易成功
得到经验*快的方法就是向成功者询问
你将工作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后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果
第6章 善待他人:善意是一本存折
懂得和他人相处,不做“独”二代
我始终把为我卖命的雇员放在*位
把对手变成朋友,你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诚实是在商界中长期成功的生命力
第7章 专注克己:追求专一与踏实
“世界和事业将是你们的”,但首先是我的
别忘了你带着使命感而生
把“清规戒律”般的家训传下去
赞美或者口水,都要试着承担
从底层做起,是搞清楚一门生意的*好途径
没有野心的人,不会成就大事
第8章 保持勤俭:财富之门的钥匙
积累财富非常漫长,失去财富却非常迅速
把事情做好,钱财作为成功的副产品自然会来
钱就像空气和水,不能缺少但也不能格外看重
无论怎样,别把享受生命挂在嘴边
不能只做个“幸运而平庸”的年轻人
第9章 经营家庭:爱不破产,财富就不会衰败
善良有德性的贤惠女性,是家庭圆满的保证
家庭和睦胜过万贯家财
把婚姻当成是*重要的投资
用心经营婚姻,爱就会善待你
爱自己的儿女,是我们幸福感的源泉
第10章 懂得付出:贡献是我们*能留给世人的财富
带着血腥与哀伤的原始积累
伪善的帽子,易戴不易摘
没人会要比垃圾还脏的钱
伪善,公关?还是“给予的艺术”
很幸运,继承这笔财富的人,没有用它干坏事
他从一个周薪5美元的记账员做起,在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没有风投的糟糕状况下,一路逆袭成为世界首富,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他富过五代,19岁创业57岁退休,当年的身价相当于现在的3000亿美元以上,位列“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首位。他精明、冷静、富有远见、手段独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奇才。他是比尔·盖茨从少年至今唯一的崇拜偶像,是巴菲特的学习榜样……
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
——约翰·D.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富箴言】
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到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会做什么。为了到达梦想的巅峰,你要勇于去不断地创造。——选自本书第1章第1节
人生中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过于想做的事太多,结果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反而想到每件事的步骤繁多,而被做不到的情绪所震慑,以致一事无成。——选自本书第2章第4节
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而不能让我当金钱的奴隶。手里每多一分钱,就增加了一分决定未来命运的力量。——选自本书第3章第3节
天堂与地狱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这样。——选自本书第5章第5节
从最底层干起,一点一点地获得成功,我认为这是搞清楚一门生意的基础的最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能帮助你获得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的自信。——选自本书第7章第5节
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经过自己的努力,谁都可以成为大人物。——选自本书第8章第5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