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6040005丛书名: 薄荷实验
对于想要在高等教育界之外找到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的研究生和学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
“其实你是想离开的”——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离开学术界的大障碍或许就是承认这一点。
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在这样的学术就业市场危机中,《离开学术界》帮助研究生和任何学术领域的学者在高等教育界之外找到满意的职业。本书简短而务实,为准备寻求新机会的客座讲师和兼职讲师、陷入“终身教席陷阱”的学者、对非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希望更有效地为学生和担任临时教职的同事提供支持的学者提供了宝贵建议。
克里斯托弗•卡特林在获得弗吉尼亚大学的古典学博士学位,并于杜兰大学任助理教授后,最终决定离开学术界,在一家全球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本书中,他将自己在这段为期两年多的求职之旅中学到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在此期间进行的150多次信息访谈、对12位离开高等教育界后进入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采访,浓缩成这本拿来就能用的指南书。
书中的建议涵盖了极为广泛的主题——从自我评估、探索职业选择、建立人脉关系、丰富职业履历、培养技能,再到简历制作、面试准备、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翻译给非学术人士、适应新职场,等等;甚至也包括了情感方面,尤其是很多学者都会经历的——褪去学者身份的挣扎、恐惧、羞耻与悲伤。
本书将帮助你积极面对离开学术界职业转型的挑战。
序言 1
致谢 3
第一章 恐惧期 1
事件视界2
本书写作背景5
本书目标读者8
天职的陷阱12
读者指南16
延伸阅读与其他资源17
敬告读者22
隧道尽头的光明25
工作的广阔天地28
结论30
行动细则31
第二章 鉴别期 32
承认我们遇到了麻烦35
重获你的人生选择38
改行后的鉴别52
在实践中练习鉴别54
从为学习而生活到为生活而学习 56
结论62
行动细则63
第三章 探索期 64
睁大你的双眼69
领略更广泛的工作世界71
信息访谈入门74
查询其他资料来源85
在探索中认识自我88
人际网络入门90
描述你的改行原因93
坚持下去98
与非学者交谈100
把探索中的收获用起来103
结论109
行动细则110
第四章 提炼期 111
让你的学位物有所值112
“大材小用”的陷阱113
如何写简历120
翻译你的学术经历131
简历模板162
结论166
行动细则167
第五章 发展期 168
直面简历的缺陷169
培养技能,积累经验170
把时间留给新的活动180
积累经验的策略182
塑造公共形象185
寻找空缺的职位190
把握正确的机会194
为长跑结束做准备197
结论204
行动细则205
第六章 应用期 206
为改行做准备208
犯错:一个案例研究210
克服文化冲击211
建立新的关系218
在企业(或政府、非营利组织)中好好干220
边走边成长221
谈论你的过去223
维护旧关系226
离开学术界的收获228
展望未来 230
最后的请求231
行动细则232
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许多智力回报,但这是一种艰难的谋生方式。对于许多因争夺越来越少的固定工作而感到沮丧的人来说,已经无法再现从前把教授视为一种充满激情的使命的景象。许多人文主义者被迫到其他地方寻找合理的薪水、健康保险、地理稳定性和职业尊严。这本书有助于面对现实,适应这种新常态。并且重要的是,卡特林给出了管理恐惧与羞耻的建议,照顾了那些伴随着失去作为学者的自我概念而出现的悲伤。
——严·斯洛博德金(芝加哥大学SIFK中心博士后)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也买了它送给我爱的人。本书的一些建议对正在过渡到(或回归)行业或企业环境的学者特别有帮助。同时,我还发现它在以下方面很有用:1)肯定学术界之外还有生活; 2) 离开学术界的实际步骤——从重新规划或发布项目到信息访谈。我尤其被那些鼓舞人心的采访建议所激励,即使我不太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亚马逊读者
这本书应该会让初级研究者和博士生大开眼界,我建议在研究生院早期阅读它。《离开学术界》可以让读者为将来可能的职业转变做好准备。
——埃里克·沃尔查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书评
离开象牙塔从事新职业的前景从未如此触手可及,也从未如此吸引人。这本指南的每一章都包含了大量实用的、可操作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由卡特林个人重塑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支撑的。《离开学术界》为那些在学术生涯的迷宫中受挫的研究人员和学者提供了一个逃离计划。
——克里斯·汉弗莱博士,“吐司上的工作”(Jobs on Toast)创始人
《离开学术界》一书充满活力和智慧,讲述了克里斯托弗·卡特林从学术到商业的就业实践和情感之旅。这本书提供了关于简历写作、信息面试和其他技能的精彩讨论,但同样有价值的是,卡特林描述了改变职业的感觉。如果你——或你的学生——正在考虑做出这一转变,那么你应该读读这本书。
——莱纳德·卡苏托博士,《研究生院的混乱:是什么导致了它以及我们如何解决它》(The 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We Can Fix It)的作者
“《离开学术界》来了!”研究生和刚毕业的博士们现在就需要这本书。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述了在学术界之外走向职业繁荣的道路,对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博士们都非常有用。
——约翰·保拉斯博士,PhD Matters Ltd.总裁
我是一名社会科学学者,我正在考虑离开学术界。像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我完全不知道如何使我的技能适应学术界以外的新工作。这本书很棒,通过实际例举从学术界走出来的真实人物的案例,它确实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然而,我认为这本书对我最有用的部分肯定是它帮助你确定你作为一名学者所拥有的许多技能(我们常常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它们),以及非常重要的,如何“推销”它们并将其用于另一个环境。这让我对这本书更加感兴趣,因为它来自一位学者,并且他并非专攻某个很容易在私营部门找到工作的领域。我向任何想离开学术界的人推荐这本书,尤其是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技能“没有市场”或无能为力时!
——亚马逊读者
第2章 鉴别期
几年前,我的妻子马洛里进入了中西部农村一所小型基督教学院的终身教席的决选。虽然那个地方表面上很适合她,但是她参观校园后发现现实不符合她的期待。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认为这个学院将是小而虔诚的。但是亲身体验之后,她才发现,学院的价值观和教师行为准则比它们的广告和招聘信息所暗示的更加严格。学院的某些政策完全违背了她所坚守的信念——更不用说我的信念了。马洛里回到我们在新奥尔良的家中,她觉得,她表现出来的明显不适感,会让她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事实上,这个结果正是她想要的:她当下就明白这所大学不适合她。
十天以后,院长打电话说她入选了这个岗位。她尽量表现得很兴奋,但没有给出什么承诺。幸运的是,我成了她的一个好对策:学院知道我也是一名学者(算得上是同一领域),而马洛里强调,她能否接受这个岗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能否在当地找到工作。院长没有拒绝。他邀请我们坐飞机过去一起考虑这个机会,还说雇用夫妻二人可谓是锦上添花。
我们没有预料到这个变数。突然之间,抉择变得更加困难了。马洛里很快开始怀疑起她在校园里的真实感受:她是不是只在参观时感到焦虑?她的偏头痛是不是降低了她对这个小镇的好感?是不是因为她在一月份到访,所以学院显得黯淡无光?很多理由都表明,在我们的细看之下,这个小镇可能比她起初所想的更加宜居。但是,接受职位的期限已经迫在眉睫了。做出选择的办法只有一个:我们订了机票,打包了行李,北上度过了为期三天的周末。
虽然我们对马洛里在学术界的求职即将成功持谨慎乐观态度,但是,我们俩都无法打消忧虑。这个地方真的很冷(两种意义上的冷),而且离最近的城市比我们想象的更远。除此之外,到了讨论他们给我提供的岗位的实际待遇时,他们给出的条件与其说是配偶雇佣(spousal hire),不如说是缓兵之计:第一年先兼职,“然后我们再决定”。
我们内心都深知,这份工作不合适。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难相信自己的直觉。在研究生院,我们一直被教导,取得终身教席是我们如此努力、如此长期、在如此低的工资下工作的唯一原因。即使我们一直都知道自己会面临双职工的“双体问题”(two-body problem),但是我不知道我对这份工作的焦虑是出于担忧还是嫉妒。在坐飞机回家的途中,在我们深知对家庭来说是正确的东西,与我们认为事业成功所必需的东西之间,我们反复权衡。
由于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向其他学者征求意见。虽然有几位学者尽可能帮我们分析了利弊,但是他们没有给出太多新思路。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学者们很少会拒绝一个终身教席,除非他们有更好的邀约。2015年,当我们在网上搜索建议时,只搜到两个结果。两个例子中的职位都是因为个人健康或家人健康而被拒绝的。在我们当时的处境下,网上同类例子十分罕见,这似乎在发出警告:没人会拒绝摆在马洛里面前的这种邀约。
一些同事甚至劝说马洛里接受这份工作——并且加上了一个警告。他们说,在一年500多名申请者竞争不到35个终身教席的情况下,拒绝聘用可能会损害她的声誉,并让她的学术生涯就此告终。这种恐惧已经潜伏在我们的脑海中,虽然我们怀疑它不是真实的,但我们没有任何正面的证据来反驳它。
雄心壮志和忐忑不安拉扯了将近一个星期。最终,马洛里做出了一个心痛的决定:她放弃了追求将近十年的至爱之物。
承认我们遇到了麻烦
正当马洛里和我努力鉴别我们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我们过去忽略了这个等式中的许多变量。这种条件反射是可以理解的。如同大多数学者,我们早就习惯了重大的生活选择在我们的掌控之外。
虽然你可能早就明白这一点,但是,高等教育行业对在其中工作的学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实际上,学术界的就业市场非常奇怪。你是否还记得,你在节假日的晚餐上解释招聘周期时家人们疑惑的眼神?不是因为你胡说八道,或者你没有解释清楚。这是因为学术界对你的限制截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的经历,它们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哪怕只关注本章开头的故事,我们也能发现,高等教育在五个方面阻碍了我们做出重要的人生选择:
•地点。论文答辩后五年之内你能找到什么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在哪里生活。
•取舍。你能否拒绝一份工作,可能取决于你能否在一年内接到多份邀约。
•时机。你只能在8月到11月期间申请长期工作,在11月到次年4月期间申请定期职位。
•伴侣。如果你有伴侣,不管你在哪里找到工作,伴侣都得跟着你——除非你们可以分居。
•教席。你的合同类型决定了你能否继续从事你擅长的工作;换句话说,你被聘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还是助理教授,比你的教学质量、学术成果或群体影响力更加重要。
如果你想为高等教育对你的要求开脱,那么接受这五种想法或许是说得通的。但这些限制不是正常的,接受它们并不是思考你的工作的健康方式。一旦你决定离开学术界,就该抛弃这些态度了。
对我和马洛里来说,那所基督教学院的工作促成了这个抛弃的过程。它带来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她发现终身教席不是她想要的学术道路,而我被迫承认彻底不当教授才是最好的。
不管是什么导致你准备离开学术界,这种局面都给了你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重新评估你想要的生活和价值。你不仅能够回答这些问题,而且必须回答它们。当你把目光投向象牙塔之外时,保留那些对你的思维的旧限制,将阻碍你找到成功和幸福。
而摆脱最初对非学术工作的恐惧,会引导你进入一个鉴别期。大体上说,改行的这个阶段,要求你回答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将影响你接下来的旅程:
(1)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2)你想从职业中得到什么?
(3)你如何最好地协调二者?
这些问题几乎是最大的问题,坦白说,我不能直接告诉你该怎么思考。你的答案必须由你自己给出。不过,我可以给你一套框架,让你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问题,并且可以准确鉴别出一套你能接受的价值观。
我在本章中描述的策略有助于你用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你的生活和行业——不再把某一份工作视为幸福的唯一决定因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打破你很容易在个人成功和职业成功之间做出的人为区分。不过,这种鉴别本身不是目的。它的价值在于它让你有能力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有能力采取行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