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社会科学 畅销榜梁启超家书(2022全

梁启超家书(2022全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一个伟大父亲的家教心得,一部子女修身、养性、齐家的立世箴言,做人、学业、工作、爱情、生活无所不谈,被誉为“中国ZUI应大力推广的伟大佳作”)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ISBN: 978756870714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教育, 社会科学 畅销榜 SKU:65f1f094f0f22465e2ccfb06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707145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读《梁启超家书》,教你如何应对孩子的成长!

 

关爱子女,但不溺爱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

来。 ——给孩子们书  1927年5月5日

 

注重培养子女务实的学风

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与孩子们书 1925年7月10日

 

鼓励孩子,懂得欣赏孩子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致思顺书 1928年5月13日

 

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等人物。——致思顺书  1923年11月5日

 

注重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至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

——给孩子们书  1927年5月5日

 

内容简介

一部生动的家庭教育、人格教育教材

《梁启超家书》主要收录了 1898—1928 年间梁启超写给妻子和子女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表

达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深切关怀。从一百多封家书里,我们可以窥见梁启超是一位和蔼开明的慈父,关心子女的情感生活;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导师,指导子女的学业理财;是自立自强的民族脊梁,培育的子女个个成为精英。其中建筑学专家梁思成、考古学专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被评选为院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其中不乏个人因素,但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他的教育理念,对当今中国家庭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及启示价值。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启蒙大师和精神领袖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他的

一生横跨政、学两界,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著述宏多,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极深的造诣。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被公认为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启蒙大师和精神领袖,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成功的父亲。他秉承梁

氏家风,并结合时代需要,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精心培养九个子女,谱写出“一门三院士,满庭皆俊秀”的佳话。

目  录

卷一(1898年 10月 29日至 1900年 6月 30日)致梁思顺 / 025 
1912年 10月 11日
致梁思顺 / 027 
致李蕙仙 / 002 1912年 11月 12日1898年 10月 29日
致梁思顺 / 028 
致李蕙仙 / 004 1912年 11月 23日1898年 11月 19日致梁思顺 / 029 
致李蕙仙 / 005 1912年 12月 5日1898年 11月 26日
致思顺书 / 031 
致李蕙仙 / 007 1912年 12月 16日1898年 12月 10日
致梁思顺书 / 032 
致李蕙仙 / 008 1912年 12月 18日1899年 3月 13日
致思顺书 / 034 
致李蕙仙 / 009 1912年 12月 20日1899年 5月 3日
致梁思顺书 / 035 致李蕙仙 / 010 1912年 12月
1900年 5月 20日
致梁思顺 / 037 致李蕙仙 / 014 1913年 12月
1900年 6月 30日
致梁思顺 / 038 
1913年 1月 10日
致梁思顺 / 039 
1913年 1月 12日
卷二(1911年 11月 9日至 1928年 10月 17日)致梁思顺书 / 040 
1913年 4月 18日
致梁思顺 / 018 致梁思顺书 / 041 
1911年 11月 9日1913年 4月 29日
致梁思顺 / 020 致梁思顺书 / 042 
1911年 11月 11日1915年 8月 23日
致梁思顺 / 022 致思顺书 / 043 
1911年 11月 12日1916年 1月 2日
1912年 10月 5日致思顺书 /
致梁思顺 / 023 1916年 2月 8日044 
致梁思顺 / 024 致梁思顺书 / 045 
1912年 10月 8日1916年 2月 28日
与娴儿书 /1916年 3月 18日 047  致思顺书 /1923年 5月 11日 071  
致梁思顺书 / 048 1916年 3月 20日— 21日 致思成书 /1923年 5月 073  
与娴儿书 /1916年 3月 26日 050  致思成书 /1923年 7月 26日 074  
与娴儿书 /1916年 5月 3日 051  与思顺书 /1923年 7月 26日 075  
与思成、思永书 /1916年 6月 22日 052  致思顺书 /1923年 8月 1日 076  
与娴儿书 /1916年 10月 11日 053  致思顺书 /1923年 11月 5日 077  
致梁思顺书 /1919年 12月 2日 054  与思顺、庄庄书 /1925年 4月 17日 079  
与娴儿书 /1920年 4月 20日 055  与顺儿书 /1925年 5月 1日 080  
与娴儿书 /1920年 7月 20日 056  致顺、成、永、庄书 /1925年 5月 9日 081  
与娴儿书 /1921年 5月 16日 058  与孩子们书 /1925年 7月 10日 084  
与娴儿书 /1921年 5月 30日 059  给孩子们书 /1925年 8月 3日 088  
与娴儿书 /1921年 7月 22日 060  致思顺书 /1925年 8月 12日 092  
致成、永、忠书 /1922年 11月 23日 061  致思顺书 /1925年 8月 16日 093  
致思顺书 / 062 1922年 11月 26日— 29日 与顺儿书 /1925年 9月 3日 096  
与思顺书 /1923年 1月 7日 065  给孩子们书 /1925年 9月 13日 099  
与思顺书 /1923年 1月 15日 067  致顺、成、永、庄书 /1925年 9月 20日 101  
与思顺书 /1923年 5月 8日 068  致梁思顺书 /1925年 9月 24日 103  

致顺、成、永、庄书 /1925年 9月 29日 104  致孩子们书 /1926年 10月 14日 139  
致顺、成、永、庄书 /1925年 10月 3日 105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10月 19日 140  
致孩子们书 /1925年 11月 9日 109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10月 22日 141  
致思成书 /1925年 12月 27日 112  致思永书 /1926年 12月 10日 142  
致思成书 /1926年 1月 5日 114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12月 20日 143  
与孩子们书 /1926年 2月 9日 116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1月 2日 145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2月 18日 117  致思永书 /1927年 1月 10日 148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2月 27日 119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1月 27日 151  
给大小孩子们书 /1926年 3月 10日 121  致思顺书 /1927年 1月 30日 153  
致思顺书 /1926年 6月 5日 122  致孩子们书 / 155 1927年 2月 6日— 16日 
致梁思顺书 /1926年 6月 11日 125  致孩子们书 /1927年 2月 23日 160  
给大小孩子们书 /1926年 8月 22日 126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3月 9日 162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9月 4日 127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3月 10日 164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9月 14日 129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3月 21日 166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9月 27日 134  给孩子们书 /1927年 3月 29日 168  
致孩子们书 /1926年 9月 29日 135  致思顺书 /1927年 4月 2日 169  
给孩子们书 /1926年 10月 4日 138  致孩子们书 / 171 1927年 4月 19日— 20日 

致梁思永书 / 173  致思顺书 / 215  
1927年 4月 21日 1927年 12月 21日 
致梁思永书 / 175  致思顺书 / 218  
1927年 4月 25日 1927年 12月 24日 
致梁思永书 / 177  致思成书 / 220  
1927年 4月 27日 1928年 2月 12日 
致思顺书 / 179  致孩子们书 / 221  
1927年 5月 4日 1928年 2月 13日 
致孩子们书 / 180  致思成夫妇书 / 225  
1927年 5月 5日 1928年 4月 26日 
与顺儿书 / 185  致梁思成书 / 228  
1927年 5月 13日 1928年 5月 4日 
致孩子们书 / 187  致梁思成书 / 230  
1927年 5月 26日 1928年 5月 8日 
给孩子们书 / 190  致思顺书 / 231  
1927年 5月 31日 1928年 5月 13日 
给孩子们书 / 191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 / 234  
1927年 6月 14— 15日 1928年 5月 14日 
致思顺书 / 195  致思成书 / 236  
1927年 6月 23日 1928年 6月 10日 
致思顺书 / 196  致梁思顺书 / 238  
1927年 7月 3日 1928年 6月 23日 
给孩子们书 / 198  给孩子们书 / 240  
1927年 8月 29日 1928年 8月 22日 
给孩子们书 / 203  致梁思顺书 / 241  
1927年 10月 11日 1928年 9月 2日 
致孩子们书 / 205  致思成书 / 244  
1927年 10月 29日— 11月 15日 1928年 10月 17日 
给孩子们书 / 209  
1927年 11月 23日 附录:书中主要人物简介 /  246 
给孩子们书 / 211 1927年 12月 12日 出版后记 / 248  
致思成书 / 213  
1927年 12月 18日 

前  言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生忧国忧民,著书立说,在政治、文学均有建树。他的《少年中国说》至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发奋图强,肩负起保卫和建设祖国的重任。但剥离掉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等社会身份,他还是一位合格的好丈夫,一位通情达理的父亲,一位颇具智慧的教育家。
他一生培养了 9个子女,其中 3个院士,其他几个也都是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创造了“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的佳话。其中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为院士。
梁启超一生所写家书数量巨大,有近百万字,从家书中可以看到他对国家的爱,也可以看到他对儿女的爱。梁启超写给儿女的家书有 400余封,他曾在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
从一封封有温度的家书中,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儿女的关心与爱护,他会在家书里直白地称呼儿女们为“宝贝” “baby”,同儿女们谈国家大事、人生理想、恋爱交友,亦师亦友。同时,梁启超特别关注儿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他在家书中曾多次告诫儿女们:“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等人物。”此外,梁启超在家书中鼓励子女出国留学,涉猎各学科,多思考多实践,要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报效祖国。在他的悉心培养下,9个儿女 7个留学海外,但是没有一个留在国外,全都学成归国,报效祖国。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言:“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学问,皆中国之流人物,国际知名。”
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梁氏家风家教,本书辑录的书信主要录自《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部分书信有删节,文字作出了相应调整。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梁启超给夫人李蕙仙的书信,是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期间所写,从 1898年 10月 29日至1900年 6月 30日;第二部分为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书信,从 1911年11月9日至1928年10月17日。

媒体评论

父亲的“遗传和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著名建筑学专家 梁思成

 

父亲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对我的哥哥和姐姐影响较深,他精心指导子女,细心对我们进行教育,没有太多苛求,只是鼓励我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方向。

——著名火箭专家 梁思礼

 

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学问,皆中国之流人物,国际知名。

——知名历史学家 傅斯年

 

年轻时,我曾读过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但像任公先生这样热爱和关心子女并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的人还没有看到。
——林洙

在线试读

1898年 10月 29日
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状,并闻卿慷慨从容,词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大人遭此变惊,必增抑郁,惟赖卿善为慰解,代我曲尽子职而已。卿素知大义,此无待余之言,惟望南天叩托而已。令四兄为可怜,吾与南海师念及之,辄为流涕。此行性命不知何如,受余之累,恩将仇报,真不安也。
译局款二万余金存在京城百川通,我出京时,已全交托令十五兄,想百川通不致赖账。令兄等未知吾家所在,无从通信及汇寄银两,卿可时以书告之,需用时即向令兄支取可也。闻家中尚有四百余金,目前想可敷用。我已写信吴小村先生处,托其代筹矣。所存之银,望常以二百金存于大人处,俾随时可以使用,至要。若全存在卿处,略有不妥,因大人之性情,心中有话,口里每每不肯说出,若欲用钱时,手内无钱,又不欲向卿取,则必生烦恼矣。
望切依吾言为盼。卿此时且不必归宁(令十五兄云拟迎卿至湖北)。因我远在外国,大人遭此患难,决不可少承欢之人,吾全以此事奉托矣。卿之与我,非徒如寻常人之匹偶,实算道义肝胆之交,必能不负所托也。 
a 李蕙仙(1869—1924):梁启超的任夫人,同梁启超共育有 3个孩子,长女梁思顺、长子梁思成、次女梁思庄。
吾在此受彼国政府之保护,其为优礼,饮食起居一切安便。张顺不避危难,随我东来,患难相依,亦义仆也。身边小事,有渠料理,方便如常,可告知两大人安心也。
1898年 11月 19日
前信想已收,吾在此情形,详与二弟信中,可取观。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谢而已。家中情形如何?望常寄信告知。依吾与二弟信中所问各事,详复为盼。吾之起居,家中不必悬念,卿素明达,必能自宽解。二弟亦慷慨激昂,必不忧悲,吾亦不为念。母亲不甚□(编者注:缺字),不知忧悲,亦不足为念。但念父亲之苦楚,不知若何耳。若因念我而生病,则致一电,我当即归,若尚平安,则吾正二月间必归。因现时在东方应办事甚多,未能即行也。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虽想思甚切,不敢涉私情也,惟望信甚急,乞即写回信,至要。
1898年 11月 26日
九月二十三日书悉一是。吾在此乃受彼中朝廷之供养,一切丰盛,方便非常,以起居饮食而论,尤胜似家居也。来书问有立足之地,当速来接云云。立足之地何处无之,在此即无政府之供养,而著书撰报亦必可自给。然卿之来,则有不方便者数事:
一、今在患难之中,断无接妻子来同住,而置父母兄弟于不问之理,若全家接来,则真太费矣,且搬动甚不易也。
二、我辈出而为国效力,以大义论之,所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若以眷属自随,殊为不便。且吾数年来行踪之无定,卿已知之矣。在中国时犹如此,况在异域?当无事时犹如此,况在患难?地球五大洲,随处浪游,或为游学,或为办事,必不能常留一处,则家眷居于远地,不如居于近乡矣。
三、此土异服异言,多少不便,卿来亦必不能安居,不如仍在澳 a也,此吾所以决意不接来也。此间情形及吾心事,具见于大人安禀及二弟书中,可以取观。
来书谓想吾必非一蹶不振之人,然待吾扬眉吐气时不知卿及见否云云。卿本达人,志气不同凡女子,何必作颓唐语乎?此次之变,以寻常理势论之,先生及吾皆应万无生理,而冒此奇险,若有神助,种种出人意外,是岂无故哉?益信天之所以待我者厚,而有以玉成之也。患难之事,古之豪杰无不备尝,惟庸人乃多庸福耳,何可自轻乎?卿固知我,然我愿卿之自此以后,更加壮也。 
a 澳:澳门。
暇日常与二弟讲论之。卿家居无甚事,经此变后,益当知世俗之荣辱苦乐,富贵贫贱,无甚可喜,无甚可恼,惟有读书穷理,是快乐事。有时忽有心得,其乐非寻常所可及也。卿盍从事于此乎?若有志则常就二弟及薇君相与讲求,久之当想吾言之不谬也。
1898年 12月 10日
吾在此创报馆已成,下月十一日出报。现时未领薪,为俟其报销行后乃领也。在此一切起居饮食,皆日本国家所供给,未尝自用一钱,间有用者,惟做衣服数件,买书数种耳。行囊存银尚多,因家中目前敷用,故未寄来,今既大人愁穷,故日间即当先汇四百元归也。庶母弟妇若到,当加意和谐,免触老人之烦恼。二弟尚知大义,无事可与之谈学问,亦足稍解烦闷也。卿日来心绪何如?烦闷否?望告知,想必烦闷,不待问矣。然我深望卿之不烦闷也。
十月二十七日.由横滨大同学校发

抢先评论了 “梁启超家书(2022全”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EUR €34.99
加入购物车

哈佛医学生的历练

EUR €33.99
阅读更多
缺货

西南联大行思录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数学教育随想录(上下卷)

EUR €88.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