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7202778
ChatGPT爆红掀起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人工智能能否拥有人类意识并取代人类这一问题,*后被归结到智能与意识的关系,并成为学术研究探讨的重点。本书直面意识难题,探讨人工智能的本质,并尝试度量智能,融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于一体,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语言简洁,见解深刻,是专业人员和普通读者了解人工智能不可不读的经典科普书。
本书是一本探讨意识起源、勾勒人工智能未来图景的学术性科普图书。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会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机器能产生意识吗?如何度量机器的智能?
在人工智能热潮涌现的今天,本书作者直面人工智能研究乃至众多前沿科学研究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课题——意识难题。在本书中,作者追溯生命起源,指出触觉在意识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从物理系统、意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三个维度理解生命系统来认知意识与智能,提出了意识的模型和智能的度量方法,实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的突破。理论探讨之外,作者还给出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各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新的思路。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本书为普通读者了解人工智能和立足新时代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第1章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001
1.1 再现的时空演变结构003
1.2 以有涯随无涯006
1.3 认知坎陷的生命周期007
1.4 意识的价值属性009
1.5 意识难题013
第2章 自我意识的诞生017
2.1 触觉大脑假说019
2.2 生命、意识与智能的连续谱024
2.3 原意识031
2.4 认知膜034
第3章心智的非定域性及其起源037
3.1 研究心智问题的支点039
3.2 非定域性与可迁移性044
3.3 心智的模型050
3.4 从物理系统中涌现出的心智054
3.5 太古宙孔隙生命世假说057
第4章 智能的定义与度量061
4.1 意识与智能的关系063
4.2 智能的定义066
4.3 智能度量模型070
4.4 简单的智能模拟074
4.5 智慧与愚蠢079
第5章因果链重构085
5.1 附着与隧通087
5.2 意识的统摄作用092
5.3 人造物作为意识的凝聚095
5.4 推理尖隙跨越097
5.5 与其他意识模型的比较099
第6章情感与优化107
6.1 系统1、系统2与脱域110
6.2 情感的产生111
6.3 同理心从何而来115
6.4 情感的工程实现与机器的情感119
第7章 通用人工智能125
7.1 行为主义、联接主义和符号主义的贯通127
7.2 奖赏就能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吗?136
7.3 注意力就能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吗?139
7.4 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边界144
7.5 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四条路径147
第8章类人驾驶与人形机器人153
8.1 自动驾驶发展现状155
8.2 完全自动驾驶难以企及158
8.3 基于理解的类人驾驶159
8.4 以“我”为主的、基于同理心的决策机制161
8.5 人形机器人的坎陷化感知能力163
第9章 未来可期167
9.1 人造物的智能169
9.2 物理因果简化为心理因果172
9.3 深度学习的成功175
9.4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新路径176
9.5 德福一致的可能未来178
参考文献182
前言
(一)
生命作为物理系统时,需遵循严格的因果定律,即可以追溯生命在物理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然而,我们知道任意一个事件的物理归因都将对应着一段极端复杂且冗长的因果链条。以飞机的制造为例,飞机的制造过程在物理层面上的起源追溯异常复杂,它涉及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材料的生产与加工、原料的提炼、矿产的开采以及分子和原子的相互作用等。即使以全能视角进行剖析,某一架飞机的物理归因仍然含糊不清,更不用讲飞机作为一个品类,它的物理归因该有多么复杂。但是假如我们从意识的角度来看,飞机的制造过程就简洁清晰得多。这一过程可能始于人们对于飞鸟等会飞的生物的观察,以及人类模仿它们使自己能以某种形式飞翔的意图。这两者的结合可看作是人们创造飞机的第一“意识原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尝试,人们最终将模糊的意图转化为科学的实践:飞机的概念以及制作蓝图被成功地构想出来,真正的飞机最终被创造出来。
在生命主体建构的意识系统中,生命主体在物理世界中的自由得以彰显,因而生命主体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自由。意识世界超越了现实的物理时空,其实质性的改变在于我们能够通过意识片段或认知坎陷
认知坎陷,英文为cognitive attractor,其中attractor对应了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吸引子。认知坎陷是指对于认知主体具有一致性,在认知主体之间可用来交流、可能达成共识的一个结构体。(cognitive attractor)在思维认知上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摆脱已知的复杂的物理关系,从而进行创作、创新与创造。这使得我们的意识世界变得更加丰富,自由度也随之提高。倘若我们始终深陷于物理世界的复杂关系中,那么这些自由将难以显现,生命主体的自由度也无法提高。因此,意识在宇宙进程中的主动参与,也是不可忽略的。意识主体的体验虽简洁,但背后仍需要相应的物理细节作为支撑。以驾驶为例,当我们需要转向时,我们仅需将方向盘转向所需方向。然而,实际上,方向盘的力量如何通过一系列过程传递到轮胎并完成转向,这一物理过程相对复杂。作为司机,我们无须关注这些物理细节。一个简单的意识过程背后需要有相应的物理机制支撑,尽管我们并未意识到或完全忽略了这些物理机制,但它们是必不可少的。
意识世界与物理世界可视为某种状态下的平行关系,但意识具有简化作用。我们将此总结为因果链重构理论(causation reengineering theory),即在意识世界中,因果关系链条被大幅简化。这种简化过程亦可称之为“隧通”。以计算机上的“复制”“粘贴”操作为例,这个过程在意识主体看来非常简单,仅需找到源文件、复制、找到目的地、粘贴,经过几次鼠标点击即可完成。然而,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程序在支撑这些功能。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涉及许多指令、代码以及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调用等一系列细节,与意识主体的逻辑过程截然不同。得益于意识的简化作用,因果链条变得更清晰。这相当于提供了因果关系之间的捷径(shortcut),从而使所需计算变得相对简单得多,节省了大量计算资源。这也可视为智能的本质。
(二)
人造物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对象化和物化,是设计制造它的一群人的意识凝聚,也是人类意识反作用于物理世界的媒介。人造物可能超越人类的智力水平,AlphaZero和ChatGPT就是实例。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对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进行分级监管和治理,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将AI作为工具;第二级是将AI作为人类主体的分身;第三级是将元宇宙作为超级智能的实现场所。
AI作为普通工业产品或工具时,虽然我们需要考虑AI生产者的责任、AI消费者的责任和AI的固有风险,但这些责任和风险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转移给专业机构。例如,全自动驾驶汽车是运输工具,其事故的相关责任可以“打包”给保险公司。
AI作为某个人类主体的分身时,其主体需要承担替代责任。合法的AI分身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试和对价以获取“准法人”身份。对于作恶或犯错的AI分身,可以通过剥夺其“准法人”身份作为终极惩罚。
宇宙(universe)对应于物理世界,元宇宙(Metaverse)则是人类基于物理意识世界的延伸或者是其在数字空间中的外化和对象化。元宇宙可以作为人类进入AI世界的入口,我们个人的分身可以作为元宇宙中的节点,能够与其他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感知节点共生共荣并共同进化。元宇宙将是在近地空间中进化出来的“超级大脑”,是人类世界的超级智能。
作者重磅、权威
蔡恒进教授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心智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备人工智能、区块链、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学科专业背景,其人工智能学术著作曾获国家出版基金,科普书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在人工智能领域颇具影响力。
叩问人工智能本质,直面意识难题
本书叩问人工智能本质,聚焦人工智能乃至众多前沿科学研究领域都绕不过去的意识难题,提出触觉大脑假说、太古宙孔隙生命世假说、因果链重构理论、推理尖隙跨越等前沿理论,为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贴合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等热点
本书与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通用人工智能等AI领域的热点紧密相关。当前ChatGPT火爆全球,成为很多现代人*的日常工具,代表着AI领域的巨大进步,也使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充满期望。本书阐述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四种路径,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可读性强,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读懂
本书内容深刻而简洁,语言通俗易懂,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案例解说,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读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