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81576
北大法学私塾”是北大法学院“第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要环节,旨在将教学创新的着力点从培养方案内的课程向课外延伸,并在教育关系上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为打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型教育共同体,弥补“第一课堂”在授课形式、传授内容、课时等方面的局限。
本书系北大法学教育改革丛书之一,由北京大学法学院组织编写,是其法学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该系列旨在为处在学习法律各个阶段的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的教学参考用书,为全国的法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指引。本书所指的“第二课堂”,是指北京大学法学院各位老师组织的读书会,主要包括读书会主题、形式、研讨成果和学生成果,其作为正式课堂的补充,通过对法学经典作品的研读、讨论和评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学的认识,扩展视野、加深思考、平等交流、强化知识输入与输出,提高自身法律、政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自行研究、学习的能力。
车浩老师的私塾
“经典读书会”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常鹏翱老师的私塾
法哲学与民法基础理论读书会
葛云松老师的私塾
民商法系列读书会
曹志勋老师的私塾
民商事争议解决评议会
刘哲玮老师的私塾
法学·科学·哲学读书会
何其生老师的私塾
涉外高端法律谈判人才训练营
陈若英老师的私塾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经济与法律发展读书会
张双根老师的私塾
英国与德国公司法读书会
楼建波老师的私塾
信托法读书会
郭瑜老师的私塾
口述海商法史
杨明老师的私塾
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经典文献阅读
刘银良老师的私塾
知识产权法探索
张平老师的私塾
数据与隐私保护经典文献阅读
未名湖畔好读书
(代后记)
编写说明
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是中国法学教育的滥觞之地,是中国法学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北大法学院始终秉持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立院方针,将教学与科研视作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两翼不可偏废。近年来,北大法学院大力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增加教学产品,改善教学结构,提升课程质量,创新教学活动,引领中国法学界教学改革风潮。
“北大法学私塾”是北大法学院“第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要环节,旨在将教学创新的着力点从培养方案内的课程向课外延伸,并在教育关系上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为打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型教育共同体,弥补“第一课堂”在授课形式、传授内容、课时等方面的局限。
一百年前,李大钊曾多次参加学生的红楼读书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北大校园里各种读书小组成为一种风潮。虽然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的渠道日益拓宽,但是师生面对面一起读书和讨论,始终有着不可取代的魅力,更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法学院的教师长期不计报酬甚至自费组织课堂之外的读书会、讨论会等活动,在体系性地讲授法学知识的课堂之外,开辟出研讨、思辨、沟通、评论等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新形式。或周末,或夜晚,学院的研讨室永远充满着学术烟火气,十余名同学在一名或数名老师的带领下,或同读书,或辩议题,或评习作,或析案例,弦歌不断,书声琅琅,师生问道,乐在其中。在这个所有人都备感忙碌和焦虑的时代,学院老师们组织的此种义务性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其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情怀,也凝聚着他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好书共赏的精神追求以及求真尚美的学术志向。
2018年以来,学院将此类活动命名为“第二课堂”,通过项目制的方式给予些许资助。迄今有三十余位老师参与立项,项目总数已超百个。为了更全面地展示第二课堂的项目风采,与全国法学教师共同探索教学改革经验,学院在征求教师意见后,决定将部分项目的内容整理出版,并命名为“北大法学私塾”。在具体内容上,首先由参与立项的老师亲自撰文详细介绍启动项目的目的初衷、相关活动的组织程序、具体使用的教学资料;然后再由积极参与活动的一至二名同学,结合具体的研讨过程和读书内容,分享其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
《北大法学私塾》的编纂与出版,是北大法学院几十位教师的集体作品,同时也得到了来自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北京大学宣传部、北大英华公司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各方协力下,学院的 “第二课堂”以一种新的方式在纸上重现。在此一并致谢!
北京大学法学院
2023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