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48413
- 聚焦华为IPD,揭示了IPD本质
- 跳出华为IPD,理解方法和逻辑
- 学习华为IPD,成功为我所用
《华为能,你也能:IPD重构产品研发(第2版)》从IPD重构产品研发出发,针对企业在研发、产品、技术、变革等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系统阐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循的核心思想,以及需要引入的方**、工具、流程、组织和绩效激励方式等。
《华为能,你也能:IPD重构产品研发(第2版)》更加强调系统工程作为核心方**在IPD体系上的运用,特别适合企业高管、产品经理、研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业务单元管理人员、流程管理人员及企业和科研中的高层管理者阅读,也可供对IPD体系感兴趣的高等院校师生和普通读者作为参考。
第1章 如何学习标杆企业
引言:IBM、苹果与华为 002
学习标杆的误区和出路 003
华为值得学习吗 005
向华为学习什么 006
本章要点 013
第2章 创新与变革为什么会失败
引言:IPD 背后的问题、思想和方法* 015
创新和变革中的七大典型问题 015
IPD的七大核心思想 021
IPD的七大组成部分 026
七七四十九:思想和方法*的融合 030
本章要点 031
第3章 用MM方法*确保做正确的事
引言:战略与规划工作不能外包 033
案例:华为的战略误判 034
企业在规划中的典型问题 035
MM方法*的核心逻辑与应用 038
本章要点 053
第4章 用IPD方法*管理创新过程
引言:大规模创新需要一致的方法和语言 055
案例:打造世界级产品的苹果公司 ANPP 流程 055
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057
IPD产品开发流程的结构化 062
基于APQC的IPD产品开发流程的分层 079
用IPD方法*构建统一的创新语言 082
IPD与敏捷开发、MVP的融合 087
本章要点 090
第5章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引言 093
案例:满足客户需求也有错吗 093
企业在需求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094
建立规范的需求描述方法 100
把需求作为重要的管理对象 108
本章要点 123
第6章 用一致的方法管理创新型项目
引言:项目管理是创新和研发的“临门一脚” 125
企业在研发项目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126
创新型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 130
知识域:一个都不能少 140
把价值观与文化融入项目管理 147
将敏捷项目管理思想融入RDPM 150
本章要点 153
第7章 构建双元驱动型组织
引言:组织规模大了如何保持灵活性 155
案例:从“微软已死”到重回巅峰 155
阻碍创新的典型组织问题 156
组织设计要为战略与业务服务 161
双元驱动:打造跨部门团队,建设资源池 172
本章要点 185
第8章 绩效与激励:达成组织和个人目标
引言 187
案例: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187
企业在绩效管理和激励中的主要问题 189
统一概念和理念是关键 195
在一个流程中实现绩效管理和激励 204
管理个人绩效 207
本章要点 221
第9章 用IPD方法*打造变革管理体系
引言 223
案例:“南橘北枳”的IPD 223
IPD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25
成功导入IPD体系的关键 229
基于IPD方法*的变革项目开展流程 236
如何衡量IPD体系带来的成果 243
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实施IPD 246
不同行业企业如何实施IPD 248
本章要点 253
第10章 IPD核心思想和体系的结合
引言 255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256
创新是投资行为 258
平台化开发 261
结构化流程 263
跨领域协作 266
业务与能力并重 268
灵活发展,与时俱进 271
本章要点 273
第11章 华为IPD体系的持续发展
引言 275
华为整体业务流程体系建设的3个阶段 276
华为 IPD:24 年磨一剑 277
华为IPD的发展过程总结 279
华为IPD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281
华为IPD的“3大流程” 283
华为的IPD管理体系 286
华为IPD进入全面集成时代 293
终曲:华为最新 IPD 架构解读 295
本章要点 300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书名常会误导读者。“华为能,你也能”这样的书名会让人认为这又是一本讲华为或华为IPD的书,所以先说明这本书不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是什么。
(1)本书的重点不是讲华为IPD,而是讲IPD本身,华为仅是IPD的一个应用案例。
(2)这不是一本讲华为整体发展历史的书。
(3)这不是一本讲华为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书,这方面的书已有很多。
那么,本书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本书针对企业在创新和变革管理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以华为作为案例之一,说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以及可以采纳的方**和工具。如果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坚持不懈地贯彻和应用它们,就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和变革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有助于战略目标的达成。
本书以IPD为主线,探讨如何构建企业创新和变革管理体系,告诉读者这些核心思想是什么,方**是什么,管理体系架构是什么,以及如何开展相关的管理变革。
本书第1版自2015年出版以来,得到不少企业家、公司高管、专家学者和一线管理者的反馈。其中很多反馈让我始料不及和备受鼓舞。
“这本书在类似IPD书籍中,体系性最强,也易读。”
“华为太厉害,这么长时间坚持一个IPD体系不动摇,我们公司老板要是能这样就好了。”
“很亲切,书中所说的研发管理问题,和我们公司简直一模一样。”
“我们公司老板买了几百本送给员工阅读。”
“这本书是人生智慧的总结。”
……
他们在给出正面反馈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例如,不容易操作,看不太懂;书很好,就是有些“啰唆”,希望篇幅减少一些。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最近几年IPD有什么最新发展,什么时候出第2版?
除了读者和客户的鞭策,促成第2版的,还有我们咨询团队在实践中帮助企业实施IPD的感悟,把这些感悟进行分享是我的乐趣之一。
经过长时间研究国内外企业创新与研发管理实践,结合IBM的IPD和PRTM公司(已被普华永道收购)的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产品及生命周期优化法),我们更加确信,无论华为、苹果、IBM、方太、老板、美的,还是其他成功运用IPD的企业,都遵循了一些共同的规律或底层逻辑,就是本书归纳、总结、提炼的IPD七大核心思想和七大组成部分。
第2版进一步强调了IPD的生命力在于这些核心思想和方**,这也是本书和其他IPD书籍的最大不同。IPD如何适配各行各业的特点,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
我们把IPD提升和抽象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模式,并探讨IPD本身。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抽丝剥茧,找到背后的原理,才能真正指导实践。
华为把IPD应用于了不同的业务类别(比如电信设备、智能手机和云服务),以及每个业务类别的不同层次(比如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芯片和整机)。有一本描写华为的书写道:“世界上只有一个华为,华为你学不会。”我们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无论是华为还是其他标杆企业,都无法完全复制,因为企业的领导人不同、经营环境不同、面临的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 但同时必须注意到,成功企业背后的原理和方法都有规律可循,可以学习,华为本身也是这样做的,否则管理学本身和管理咨询行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
对于IPD体系的导入,持之以恒非常重要。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从中受益的公司能更加深刻理解IPD的价值,不断加大投入;也有更多的公司浅尝辄止,认为IPD不适合,或者经过一年半载导入后,认为已经掌握了,兴趣点又转移到其他管理方法。我们并不认为IPD是唯一可行的管理模式,但我们坚信,无论选择了哪一种管理模式,都必须坚持,并在坚持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发展。
在变革的规划、导入和优化的方**上,过去几年的实践更加表明,用IPD方**来实施IPD不仅完全可行,还会使企业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再次深刻掌握IPD的精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我们在过去近20年的咨询实践中,进行了更多行业的适配,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对IPD的方**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把系统工程、门径管理、PACE、并行工程、CMMI、卓越绩效、TS16949等的精髓纳入IPD体系。
IPD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与时俱进、灵活发展”,在过去十来年中得到了极大体现。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公司都在不断丰富和完善IPD体系,在IPD中纳入系统工程、并行工程、JTBD(Jobs To Be Done,待办任务)、敏捷开发、MVP(最小可行产品)、精益开发等元素,并针对不同场景进行IPD适配,在本书中也会把这些发展纳入。
IPD从狭义的产品开发过程,演变为指导企业经营的方**,改变的不仅是研发,而且是整个企业的经营,包括企业的管理变革。
华为在创新和研发管理上,不断苦苦追寻IPD背后的逻辑并成功运用,不断发展IPD体系,终于青出于蓝(IBM)而胜于蓝。正如本书第一版所预测的那样,2018年华为销售收入第一次超越IBM,并将进一步与IBM拉开差距。虽然从2020年之后在“中美脱钩”背景下,差距有所缩小,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IPD体系的支撑下,华为会排除万难,在智能手机等领域再次和苹果、三星等一争高下。
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设计了“管理术语”、“华为实践”和“案例”等栏目。
管理术语:解释本书涉及的若干重要管理概念,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是阅读本书和进行实践的基础。
华为实践:是为了让读者区分华为的IPD实践与IPD本身,针对华为在IPD思想和方**指导下的实践设计的一个栏目。
案例:通过分析其他公司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读者进一步理解IPD思想、方法和工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