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6564
本书摘取汉画像中的六类意象——云气、日月、龙、虎、鸟啄鱼、天马,分别予以研究。通过考据经典,直面文物,追根溯源,以“天人相通”为特征的汉代文化尤其清晰地被揭露出来。材料不同的载体、神态各异的形象、考究的空间位置,都有各自的美好寓意等待解读,同时传达了汉代人的宇宙观、生死观和审美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无论是连接向往之界的神兽,还是生发于人文世俗的艺术表现,都使“象征”二字在此有了实际重量。
《易经》提倡天尊地卑,动静有常,方以类聚,物之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将“天人合一”视为人生的理想。汉画像中的天文图像,向我们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汉代人心目中的天。它是有神性的,充满各路神灵;它是有威力的,充满风雨雷电;它是有活性的,元气在不停地创造;天上是有生命的,神龙、翼虎、天马、飞鱼、羽人、凤鸟都在天界自由自在的生活。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的理想图画,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美学的民族之根。
导言
第一章
汉画像云气图的审美内涵
一、 汉画像云气图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二、 汉画像云气图的溯源与图像配置
三、 汉画像云气图的审美内涵
四、 汉画像云气图与中国气论美学观
五、 结语
第二章
汉画像中的“日、月”图像
一、 汉画像“日、月”图像的类型与地域特征
二、 汉画像“日、月”图像的源起与发展
三、 汉画像“日、月”图像的内涵和功能
四、 结语
第三章
汉画像中龙图像的寓意
一、 引魂升天的神龙
二、 “龙穿璧”的寓意
三、 天象中的神龙
四、 结语
第四章
汉画像中的“虎”形象
一、 汉画像中“虎”形象的起源
二、 汉画像中“虎”形象的分类
三、 汉画中“虎”形象的审美价值
四、 结语
第五章
汉画像“鸟啄鱼”图像
一、 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的类型分布与源起
二、 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的内涵
三、 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的功能
四、 结语
第六章
汉代艺术中的“天马”形象
一、 汉代崇马的历史渊源
二、 汉代天马形象考证
三、 汉代天马形象的文化内涵
四、 汉代天马形象的美学阐释
五、 结语
汉画像中龙图像的寓意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汉画像中,龙图像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有着固定的寓意,而且每种图像的组合在特定的故事背景中又分别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汉画像中的龙图像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它是引魂升天的工具,同时又是沟通天、地、人、鬼四界的桥梁。它既可以作为阴阳变换的符号,又可以为人们祈愿、纳福。它既是掌管东宫的神兽,又能够代表帝王的威严傲视四方。
引魂升天的神龙
汉画像中有关龙的图像有很多。龙到底是什么,它在汉画像里具体表达了什么寓意?对龙图像释义必须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以客观理性并符合逻辑的视角对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对所研究的图像进行梳理。只有全面地考虑和重构某个特定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才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的意义及价值有所了解。对于这两个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写道:“假如我们承认中国古代有过图腾主义的社会形式,当时图腾团族必然很多,多到不计其数。我们已说过,现在所谓龙便是因原始的龙(一种蛇)图腾兼并了许多别的图腾,而形成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生物。”
这个学说在众说纷纭的龙起源论中还是大家公认的比较权威的说法,而对类鳄说、类蛇说、类鱼说等说法的认可度都不是那么高。龙图像在汉画像里既有统一的神圣显现的寓意,又可代表不同的寓意。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论述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时说过:“龙的形象如此易变而多样,金石学家对这个名称的使用也就带有很大的弹性: 凡与真实动物对不上,又不能用其他神兽(如饕餮、肥遗和夔等)名称来称呼的动物,便是龙了。”
笔者认为整个汉画像中的龙图像是被汉代人寄予极高期望的神兽,它是人们美好愿望的承载体,是汉代人延续古人的神话并通过自己的期望升华出的一个神兽。
汉代人的神仙观
米尔恰·伊利亚德说:“天空是神圣的。这个启示并不是个人的,也不是暂时的,它完全游离于历史之外。天空的象征在一切宗教的框架中都有其位置,仅仅因为其存在的模式游离于时间之外。事实上,这个象征赋予一切宗教的‘形式’以意义并支持这些宗教‘形式’,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其本身并未丧失任何东西。”
原始文化的演变是在人类对自身的出生和死亡的摸索及探析中曲折前进的。人类或万物的自然死亡对原始人类来说具有极大的神秘性和恐怖感,在这种懵懂的意识状态下原始人为了探询奥秘和掩饰内心的恐惧,造就了众多的神鬼神话和祭祀巫术的仪式。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者是对不可逃避的死亡的恐惧,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求长生不老。于是假想中就有了“昆仑深山”“蓬莱仙境”等神秘世界,人们极力追寻它们的踪迹只为试图得到仙丹以求长生。战国时期齐鲁大地就出现了海上方士,他们受齐威王等君王的派遣远渡渤海寻求三座神山。《汉书》记载:“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王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一直延续着,到秦始皇时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盛”。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记载:“兴师动众造船下东海求仙,还令人带去五百童男童女,花费几万金,无果而返,盛怒之下,把对方士的憎恨投到了儒生身上,竟至‘坑儒’四百六十余人。”
再者,对死后世界的遐想使古人感觉自己死后便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即所谓的“天堂”。他们所谓的死后世界其实是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翻版和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汉代以孝治国的时候厚葬就成为对死者的最高敬仰。他们认为天上的世界就是神仙的世界,也是他们死后定会到达的世界,所以汉代人死后的墓室有着严格的空间层次。汉墓本身大多是石质结构,在多数的石质墓穴中能看到想象力丰富、构图讲究的汉画像。选用石头作为墓室材料,本身就说明汉代人对石头的尊崇和信任。米尔恰·伊利亚德说:
在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中,坚硬、粗粝、持久的物体本身就是一种神显。一块高贵的岩石或者一块耸立的巨大的花岗岩,还有什么比它更加直接、自主地体现完美的力量,比它更加高贵、令人叹为观止的呢?首先,石头存在。它就是它自己,它只为自己而存在,而更加重要的是,它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留下印象之前,就已经感到它是一个障碍——即使不是对他的身体,至少对他的目光而言——而且确乎感到它的坚硬、它的力量。
石头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神显,可见汉代人对自己死后的世界是多么重视。“汉代是一个重仙好祀、神秘浪漫的时代。以汉武帝为例,他的一生就同鬼怪神仙永远联系在一起。由于统治集团的好尚,加之汉代厚葬风气的盛行,汉人生活的每一个空间,甚至每一个角落无不飘散着神灵的迷雾。” 汉武帝听信方术之言祭祀泰一,在甘泉山筑造离宫、立起泰畤坛,在泽中立后土坛,太液池中筑三神山,召爱妃的鬼魂,炼丹砂等等。汉武帝重用神仙方士,定郊祀之礼,创作《郊祀歌》。可见汉代人的神仙观是在神仙方术广泛流行的背景下,在孝道治国举国重视厚葬的社会风气下产生的。汉代人营造出的死后世界是一个充实的、有善恶因果报应的、层次丰富的世界。他们把人死后的世界分为罪恶报应的“地下恐怖世界”,同人们活着的时候一样的“死后人间世界”,灵魂初步升天的“天上世界”,以及到达极乐净土的“神仙世界”。信立祥先生认为,汉代的这种神仙观是严格根据当时的神话传说和儒家礼制创作出来的。
这里所说的宇宙观念,并不是哲学意义上人对物质与精神相互关系的认识,而是原始信仰中对宇宙层次的基本划分及对宇宙不同层次相互关系的认识。汉代人认为,全部宇宙世界是由从高到低的四个部分构成的。首先是天上世界,这是一个由作为宇宙最高存在的上帝和诸多人格化的自然神组成和居住的诸神世界;其次是由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所代表的仙人世界即‘天堂’世界;第三个宇宙层次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第四个宇宙层次是地下的鬼魂世界。汉代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会根据人的一生来判断死后的归属,而灵魂通往这四个世界则跟生前一样也需要一种交通工具,在汉代墓室画像中承载这个作用的交通工具往往便是华夏人民视之为图腾的神灵显现——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