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881120
★ 英国科学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得主、著作等身的当代杰出科普作家约翰·格里宾的呕心力作。
★ 伽利略、牛顿、居里夫人、法拉第、达尔文、爱因斯坦、费曼……
这不仅是一部时间跨度近500年的西方科学的恢弘历史,也是群星闪耀的科学家们的个人史。
★ 文风简洁流畅,逸闻趣事信手拈来,珍贵史料层出不穷。
从文艺复兴至20世纪末,科学从自然哲学中蜕变,发展成为一幅由多个学科分支绘就的壮丽画卷。其中包括:牛顿经典力学,近代早期的博物学,启蒙时代的化学和经典热力学,19世纪的地质学、进化论、原子理论和经典电磁学,现代量子理论、遗传学,以及现代宇宙理论等多个领域。对于这些现在已成为中学和大学基本学习内容的科学知识,本书并未机械地堆砌起它们各自的历史,而是把握住技术与科学理论相互促进这一脉络,将其如何环环相扣、渐进发展的历史娓娓道来。对于那些大科学家,《科学简史》也多有信而有征又色彩斑斓的深入细致描写。
这是一部西方科学的历史,也是写就这一历史的科学家们的个人史。
001致谢
003导言
001第一篇 走出黑暗时期
003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
032第二章 最后的神秘主义者
068第三章 最早一批科学家
107第二篇 科学的奠基人
109第四章 科学立住脚跟
149第五章“牛顿革命”
192第六章 拓展中的视野
239第三篇 启蒙运动
241第七章 理性启蒙的科学I:化学迎头赶上
284第八章 理性启蒙的科学Ⅱ:各个领域的进展
315第四篇 大图景
317第九章 “达尔文革命”
358第十章 原子与分子
399第十一章 要有光
441第十二章 经典科学的最后欢呼
485第五篇 现代
487第十三章 原子之内
529第十四章 生命领域
572第十五章 外层空间
613结语 发现之乐
619译后记
622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科学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一过程伴随着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的工作而开始,并因伽利略(Galileo Galilei)而势头大增:16世纪,哥白尼的工作暗示了地球并不位于宇宙的中心,而伽利略在17世纪初利用一架望远镜获得的至关重要的证据表明,地球实际上是绕日运行的一颗行星。在随后几个世纪连续不断的天文发现热潮中,天文学家们发现,正如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一样,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中数千亿计恒星中的一员),而银河系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星系(可见宇宙中的无数星系之一)。20世纪末,他们甚至认为,宇宙可能也不是唯一的。
与此同时,生物学家试图找到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区分开来的特殊“生命力”存在的某种证据,但是失败了,从而推断出生命不过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化学形式。一种历史学家乐见的巧合是,人体的生物学研究开创之初的里程碑事件之一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的《人体的构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于1543年出版,那正是哥白尼最终出版《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的同一年。这个巧合使1543年成为一个信手可得的标志性年份,标示出科学革命的开端,这一革命此后将首先改变欧洲,随后则改变了世界。
当然,无论选择哪一天作为科学之历史的开创之日都是随意的,而我自己的考虑则受制于地域因素以及它的时间跨度。我的目标是勾勒出西方科学从文艺复兴至(大约)20世纪末的发展。这意味着要把古希腊、中国以及伊斯兰科学家与哲学家的成就暂且放在一边,在欧洲被称为黑暗时期和中世纪的年代,他们仍孜孜不倦、始终如一地探索着有关我们宇宙的知识。这还意味着讲述一个条理分明的故事,它关乎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这是我们对于宇宙以及我们如今在其中所处位置的理解的核心,而这个故事在地点与时间上都有着明确的起点。因为人类生命被证实与地球上其他任何生命并无二致。正如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华莱士(Alfred Wallace)在19世纪所建立的学说,人类与变形虫之间的区别仅在于经由自然选择的进化历程以及大量的时间。
格里宾擅长用寥寥数笔捕捉其主角们的个性。他是如此热爱科学和科学家,甚至他的文字间也渗透着这种热情……西方科学在过去500年间的故事是人类的成功之作之一。对于这一绝佳的主题,他给出了一个精彩的导论式框架。
——基利(Terence Kealey),《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
一部精彩又极具可读性的科学史。
——贝里(Adrian Berry),《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科学巨擘们在这里各得其所,而名气较小的英雄们也不例外……大量的科学史内容读来就像侦探小说,通过格里宾这样技巧娴熟的叙事者之手,对每一次新进展的描绘都颇有启发意义。书中所涉内容中,我最喜欢的是格里宾对牛顿的与人争吵与乖僻性格的记述,他对量子理论的发展所作的浅显易懂的全面检视,以及他对宇宙学现状的同样浅显易懂而提纲挈领的记述。
——格雷林(A. C. Grayling),《星期日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
一部难以仿效之作。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格里宾因其成就而备受赞誉。此书是深含积淀之作,其作者毕生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谈论科学与科学家。
——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旁观者》(Spectator)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