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79365丛书名: YH0123456789
★南方周末官方授权
★南方周末给每个人的写作案头书,把好想法变成好故事。
★非虚构写作天团的爆款经验:《中国新闻周刊》前执行副主编包丽敏、《人物》杂志前主笔王晶晶、《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单向街》前主编郭玉洁、《侣行》系列纪录片总策划范承刚,五位资深媒体人十余年经验倾囊相授。
★分享写作全流程方法体系与技巧,包含从认知到技巧的写作进阶方法论,以及写作刻意练习的系统方法。
★精讲5大套、20小套“实战技法 案例详解”,110余条实战技法,以及160余条案例详解。
★《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南香红、“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袁凌、《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烟霞里》作者魏微等作家一致推荐。
★适合人群:想学习非虚构写作秘诀的媒体人;时刻与文字打交道的自媒体、内容从业者;想提高讲故事技巧与沟通能力的职场人;想打好写作基础、提高成绩的备考族。
南方周末给每个人的写作案头书。
系统地掌握实战技法是写作必修课。本书为各行各业的写作者提供:写作全流程方法体系与技巧,包含从认知到技巧的写作进阶方法论,以及写作刻意练习的系统方法。
包丽敏、王晶晶、卫毅、郭玉洁、范承刚五位资深媒体人十余年经验倾囊相授:精讲5大套、20小套“实战技法 案例详解”。其中包括“冷视角”“语境剥离法”“核心段落”“五原则法”“潜文本法”“文本组合法”“认知真实”“在现场”“想象力前置”“一天一生结构”等110余条实战技法,以及160余条案例详解。
请将本书放在日常写作的案头,闲暇中、写作前、缺少灵感时都可以翻一翻,必有益处。
推荐序:凝聚特稿践行者智慧和创意的上乘之作001
上篇讲师分享课
第一讲:如何把一个想法写成故事
人习惯于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去理解所身处的世界、理解自身与他人,借助故事的具象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一个故事如果缺乏意义,不能提供给读者一个思索和回味的空间,这个故事也就无法真正带给读者满足感和收获感。
01 怎么判断一个故事是不是值得写010
02 寻找故事的四种思路019
03 怎样深度挖掘主题028
04 怎样找到适合你写的故事036
第二讲:怎样采访让人知无不言
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被当作一个工具人,他也希望自己被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声音,就像编辑后来跟我说的,“墙上的一块砖也想表达自己”。
01 怎样让陌生人开口说话046
02 怎样找到采访的核心问题058
03 如何用采访还原故事和细节070
04 如何在采访中校正故事主题080
第三讲:怎样用精致文本讲述精彩故事
写一个人,或者写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打动人心的根本是你写到了人的内心。你写的人心深入到什么程度,就能将读者的人心打动到什么程度。
01 抓住核心场景,确立故事基调090
02 用多层次文本,让故事更立体099
03 风格化表达,让读者沉浸其中109
04 避免文本修补的误区,让故事经得起推敲119
第四讲:怎样写得准确,用真实打动世界
可能有人说,我不想这么常规,我就想玩一些叙事技巧,跳跃啊,转换啊,当然可以,但就像跳舞一样,你要每一个动作都做到舒展、到位,再跳跃才会美,否则就会慌慌张张的,不可能好看。
01 判断真实的三种方法131
02 建立真实感的三种方法143
03 怎样做到平淡中写出深刻154
04 怎样写得更准确、更动人164
第五讲:视频化时代,我们如何理解故事写作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文字都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投影”,让我们一眼就能看清万物的脉络;或者说,文字是视频化时代的“源代码”,让我们能透过表面的喧嚣去抓住背后的真相。
01 视频化时代,如何定义写作177
02 影像和文字的共同标准:好故事的五个元素178
03 影像和文字的共同技巧:坐标轴与时间轴184
04 让文字更具影像感的两个技巧188
下篇讲师代表作
万家灯火为谁熄灭194
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208
被选中的中国姑娘223
白银时代——一桩连环杀人案和一座城市的往事243
放映员往事269
时间的工匠280
社会主义女子图鉴291
何谓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揭开被掩盖的真相,找寻事实之间的链接关系,完成对事实的完全报道,这些足够吗?本书的作者,用他们的实践展现了非虚构写作的广度和深度,他们的作品,是操典,是范式,是绝好的实战兵书。
——南香红,非虚构作家,曾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现任《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代表作《野马的爱情》
这些来自一线写作者的亲履与心得,测绘了非虚构蓝海从大陆架到深海的连绵地层,勾勒了清晰的航道,是写作者远行探索的可靠地图与指南。
——袁凌,非虚构作家,“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代表作《青苔不会消失》
非虚构多有悲悯品质,在烛照现实时,努力去关心和理解每一个人;非虚构也饱含求真勇气,在复杂生活中,尽力去探究每一个真相。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既是摆在世界面前的一柄温暖的放大镜,也是一台冷静的显微镜。
——徐则臣,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北上》
非虚构是直面的艺术,它需要深入、洞察,尤需要诚实和勇气,这也是我敬重它的理由。
——魏微,作家,代表作《烟霞里》(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