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26041
此长篇小数犹如一幅历史长卷,作者以散点透视的方式,生动呈现了河流街市、乡村阡陌、车马行人、民俗风情。
作者如撑一叶小舟顺历史河流而下,以家族视角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
曲径通幽的叙事,让人有读史书之感。
历史变迁中的阳光雨露、雾霭流岚让家族之树枝繁叶茂;一代一代人的精神传承让生命之树茁壮葳蕤。寻其脉络,可探得其深扎在大地下的根,家族的历史荣光滋润着繁茂的根系。沐风栉雨的大树,在时代的变迁中会延伸出什么样的枝叶?小说以江南溧水东庐乡庄家村、丹阳县、苏州市、常州戚墅堰及甘肃武威为背景,细致梳理庄、黄、袁、刘、李、金六个家族的命运发展脉络;以对新中国建立后坎坷历史的回溯,呈现对家族跌宕发展与命运之脉的梳理与展现。
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画卷
杨剑龙
倘若以绘画作喻,庄深先生的新作《脉》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而非浓艳绚烂的油画;倘若以音乐作比,则是一阕二胡短笛演奏的民乐,而非一部长号钢琴伴奏的西洋乐。庄深先生以其对于故土浓浓的乡情,对于文学创作执着的追求,在出版了六十八万字的长篇小说《根》后,又创作了这部近七十万字的《脉》,延续了以庄家为中心的家族叙事,成为当代家族小说叙事的新气象。《根》以抗日英雄成长与讴歌为主事,呈现对家族之根的寻觅与守护;《脉》以新中国成立后坎坷历史的回溯,呈现对家族跌宕发展与命运之脉的梳理与展现,也是共和国六十多年坎坷历史的生动呈现,成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画卷。
庄先生以历史长卷的书写方式,形成了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画卷。小说以江南溧水东庐乡庄家村、丹阳县、苏州市、常州戚墅堰及甘肃武威为背景,细致梳理庄、黄、袁、刘、李、金六个家族的命运发展脉络。在这幅历史长卷中,以散点透视方式,生动呈现了河流街市、乡村阡陌、车马行人、民俗风情:庄家村的农舍柳烟、碧山农田,丹阳县的城墙集市、商铺大街,练湖农场的滩地鱼塘、稻田果园,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的铁轨纵横、钢花飞溅,刘家村的杏花野花、大树参天,苏州城的古塔石桥、流水小巷,甘肃武威九里沟的沟壑溪水、绿草奇花……庄先生如撑一叶扁舟顺历史之流而下,生动呈现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坎坷历史:镇反运动的镇压制裁,“三反”“五反”的大力开展,反右运动的扩大化,大跃进的大炼钢铁,自然灾害的饥肠辘辘,“文化大革命”的批斗游街,上山下乡的战天斗地,工宣队长的为非作歹,“文革”结束的平反纠错,恢复高考的百废待兴,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炮火连天,计划生育的严格控制,“严打运动”的从重从快,北漂一族的坎坷遭际,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筹建,……将家族命运与发展置于不同历史时期,生动呈现出坎坷历史发展中人们的追求与奋斗、人性的丰富与复杂,在以长篇小说恢复与再现历史真相的努力中,填补了以长篇小说形象地书写这段历史的空白。
庄先生以传奇故事的书写形式,构成了作品引人入胜的叙事张力。庄先生如以二胡、短笛如泣如诉地讲述故事,家族传奇故事演绎出情节的跌宕与生活的丰富。小说以抗日英雄庄坤林抗日被害为叙事起点,以探究山寨离奇的玉石失窃案为暗线,以寻觅与日本骑兵战斗殒身的十二位壮士骸骨为支脉,在六个家族的命运发展梳理中,演绎了诸多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桃树村血案的调查,新媳妇骑骡子进门的传奇,庄家村大嘴的自缢身亡,副经理刘地给领导提意见被打成右派,刘地的妻子明君与顾副市长的偷情,自然灾害时期挨家挨户搜查粮食,包菜地里躺着一个死婴,因偷南瓜金富友被抓贼的人们吓死在田里,工农大桥倒塌河面漂满了死尸,夜救被批斗关押的练湖农场钱场长,学校工宣队队长颜元元猥亵女教师,建设兵团召开斗私批修大会,公社书记李邱巴费尽周折寻觅失联妻子,刘地妻子明君惧怕被批斗投河自尽,中越自卫反击战黄跃进、钱三孤军作战被捕,金大娃去南方打工摔下工地大楼致死,刘军在大街抢军帽遭到“严打”,文艺青年刘波与文化公司老总同居四次打胎,庄福生领着投资商泊田一郎到庄家村寻旧,小三子居住院落的粪缸里找到十二个骷髅头,刘波在街头被人泼硫酸毁容,庄家村人为十二位抗日英烈建了公墓,……小说将人物的不同遭际与命运,与共和国坎坷发展的历史融为一体,将哀婉却执拗的奋斗与追求,与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民族性格交相辉映,呈现出具有民族史诗特性的风范。
庄先生以家族命运沉浮之脉的梳理,刻画了诸多颇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他以拳拳的乡土之情,以其故乡江苏溧水永阳东庐庄家村为主要背景,并没有描述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恩怨情仇,而在庄家与李家、袁家、黄家、金家、刘家的姻缘关系中,在各家族四代或五代的延续中,在充满地域色彩生活的描述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生动的人物形象系列。基层干部形象:踏实精明任劳任怨的乡镇干部李邱巴,清廉自律朴实坚定的丹阳丝绸厂书记黄德胜,嚣张跋扈见风使舵的村支书杨伢子,实干尽职总念旧情的老革命钱场长。家庭主妇形象:黄大树的不贪钱财勤勉豁达的妻子兰儿,黄德胜的如花似玉任劳任怨的妻子庄慕兰,金富贵的泼辣絮叨颇有心计的妻子巧凤,刘地的颇有姿色背叛出轨的妻子明君,袁唐平的勤快踏实雷厉风行的妻子庄雪花,金富友的活泼性感勤勉要强的妻子金凤,庄维根的矜持顺从谨慎幽怨的妻子袁依冰。工友形象:敦厚朴实豁达坦诚的浇铸工庄维根,沉稳可靠热情真诚的锅炉工袁唐平,敦厚老实固执胆小的编筐工金富友,张扬跋扈胡作非为的铸钢班长颜元元,重情重义好打抱不平的编筐工独眼龙。知识者形象:聪明谦卑生不逢时的右派分子刘地,年轻漂亮遭受凌辱的中学老师黄月英,话语不多医术精湛的齐医生,知书达理有情有义的袁旺松。年轻男女形象:文质彬彬聪慧执着的建筑承包队长庄福生,文静刚强自我改造的下放知青庄英群,清秀可人独自北漂的文学青年刘波,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坦克兵庄二娃,聪明斯文埋头创作的文学青年袁顺悟,坚定执着并投资支持同母异父的弟弟创业致富的创建生态园的金二娃,憨厚聪慧精于设计的建筑工程师庄黑皮。庄先生以其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文学想象,刻画了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文学丰富的人物画廊。
庄先生在小说第三十三章中,以庄家村支书杨伢子的口吻反省道:“那时候年轻,满腔热血。从斗庄家分田地开始,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大炼钢铁去山上砍树,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才真正弄明白斗来斗去,都是斗自己。”小说《脉》在梳理家族生存和延续脉之过程中,也梳理了共和国跌宕坎坷的发展历史,尤其反省了新中国成立后不间断的“斗来斗去”,这种反省是深入的、深刻的,也成为庄先生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初衷。
庄先生是一位企业家,也努力成为一位文学家。他在2019年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根》后,又将其改编为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202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该社还出版了庄深先生的诗集《亲爱的,我们去踏秋》。2022年8月,庄深先生被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真正实现了庄先生的作家梦。现在,庄深先生又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新作《脉》,让读者回眸共和国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让人们在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画卷中,思考人们的追求与奋斗、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2023年8月21日于瞻雨斋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P1-P4
1
春天来了,庄家村被四周翠绿的群山簇拥着。染柳烟浓,绿叶碧山,桃花灿灿地开放在农家屋舍四周,鸟儿兴奋地在柳梢喧鸣。庄家大院的门依旧紧闭,土改时,贴在门上的封条早无踪影,封条的贴痕还能依稀看见。大院内,耐不住寂寞的爬山虎,奋力地攀过墙头,探望着墙外春的世界。
杨伢子起得早,他穿着一身新衣裳,早早地去了庄家大宅。村委会就在庄家大宅内。他有些激动,在庄家大宅门口徘徊,焦急地等待手下和村民的到来。
立春过后,庄家村就要开春试犁,这是庄家村传承数百年的风俗。前几年,忙于搞土改,斗地主分田地,庄家村这一风俗停顿了几年。庄家大奶奶死后,庄家村也没有个人挑头来主持这一仪式。以往庄家村开春试犁,都是由庄家大奶奶率领村民举行。掌犁的好手挑选出一头膘肥体壮的公牛,将红布条扎在牛角上。由大家公认最勤快的村民将牛轭往牛颈上一架,展示出耕牛犁地之状。大家说着喜气洋洋的吉祥语,一起将稻谷黄豆抛向耕牛,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那时候,杨伢子只是个小把戏。他和其他庄家村的伢子们只是看客,他们欢快地在大人堆里嬉闹,时不时去桶里抢几把黄豆,天女散花般抛向耕牛。杨伢子渐渐长大后,也曾幻想过,哪一天自己也像庄家大奶奶一样,主持春耕试犁的仪式。他很羡慕庄家大奶奶拿着红布条扎在牛角上时,村民们向她投去的尊崇的目光。
现在的杨伢子是庄家村的村支书,是庄家村数一数二的人物。前段日子不少村民向他提建议,要求恢复庄家村这一习俗。杨伢子也琢磨了一番,也认为有必要沿袭庄家村的这一风俗。庄家大奶奶是地主婆,以往的春耕试犁仪式放在庄家牛棚,秋收时五谷丰登,全都流向庄家的粮库。这次,他决意将春耕试犁的地点,改放到农田里去,由老光棍将牛轭套上牛颈。
按理说,庄大冬是庄家村公认的种田好手,新中国成立前一直给庄家做长工。庄大冬一个人能种十几亩地的庄稼。庄家牛棚里那十几头水牛都听他使唤。犁起地来,只要庄大冬的手不离犁把,犁地的水牛就不会停下脚步。
老光棍虽然也会犁地,但犁地的架势和技巧比庄大冬要差几个田埂远。庄大冬犁地时,常高兴地唱着山歌;老光棍犁地时,常脸红脖子粗地吼嗓子。杨伢子想,庄大冬和庄家是至亲,老光棍和自家是同根。庄大冬是庄家的长工,老光棍是附近有名的贫农,在这一点上,选谁都一样。若要说不一样,庄大冬难得喝酒,老光棍少不了一日两顿酒。庄大冬小气,老光棍大气,杨伢子没少喝老光棍的酒,胳膊肘当然拐向老光棍了。
太阳出来了,庄家大院门前的石阶上,像是铺了层金光灿灿的毯子。村民们沐浴着阳光,从四面八方向庄家大宅聚拢。杨伢子兴奋地招呼着手下,他的两个衣兜里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着稻谷和黄豆,杨伢子手一挥,喜不自禁地喊了声:“牵牛去!”
2
老光棍前天和杨伢子喝酒时,听到让自己套牛轭,敬酒时双手颤抖,两眼发光。多大的荣耀啊,让自己在全村人面前长脸。他以为听错了,直到杨伢子举杯祝贺他时,他才敢相信。酒后,他赶到洪兰镇,一咬牙买了双崭新的解放鞋,回家后又翻出那年杀老病牛时穿的那件衣服,让邻家村妇帮忙,把掉的三粒纽扣缝上。他把犁扛到小溪边洗了个干净,还找了块红布扎在犁把上。
太阳刚出来,他便兴冲冲地扛着犁来到自家地里。他远远地看到,杨伢子牵着大公牛往自家地里走来,前后簇拥着许多兴高采烈的村民。
大公牛被牵到了田地中央,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个个脸上透着喜气。在乱哄哄的嘈杂声中,杨伢子精神抖擞地将红布条扎向牛角。他满脸喜气,冲着老光棍喝了声:“套牛轭——”
杨伢子吆喝完,两手从衣袋里各抓了把稻谷和黄豆,围观的村民也有人准备了稻谷和黄豆,他们等待着老光棍套牛轭的那一刻。
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老光棍抖抖身,一弯腰,拿起牛轭冲牛奔去。他兴冲冲地叫了声:“来嘞!”
谁知往日温驯的公牛一改脾气,摆动着牛头,就是不让老光棍套。围观的村民们乐得大笑,有人开始喝起了倒彩。
老光棍很难堪,强打起精神,左突右蹿,伺机给牛上套。公牛鬼精,迈开四蹄,扭动脑袋,左防右堵。只一会儿工夫,老光棍就大气直喘,满头大汗,崭新的解放鞋变成了泥鞋。
突然,公牛停下不动,高昂起头,牛眼瞪得老大,鼻孔里发出哼哧哼哧的愤怒声,公牛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老光棍。老光棍和围观的人群刚觉得不对劲,那公牛已经低垂着脑袋,猛冲过来。坚硬的牛角刺向老光棍的肚子,又猛地一晃脑袋,将老光棍抛向空中。老光棍在空中翻了两圈,重重地摔在田里。人群惊得大叫,村民们四散逃开。
杨伢子和一些胆大的村民急忙跑向老光棍,他们抬着老光棍往有马车的人家跑去。公牛似乎觉得闯了大祸,撒开四蹄,沿着弯曲的山道,往南山逃去。
老光棍躺在马车上昏迷不醒,肚皮上的血流了一大摊。马车一路狂奔,往县城医院而去。杨伢子转身率着手下赶往庄家大宅,他打开武器库,取出两支步枪,沿着公牛逃跑的方向,一路追搜过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