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24369丛书名: 龚鹏程文存
本书是作者龚鹏程先生2009年出版的《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一书的修订版。作为国内少有的能真正切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在肌理给予创新性解释的巍巍巨著,本书旨在说明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全书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形成、文学与诸艺术之关系;探究中国文字之特性及其在哲学、宗教、史学、文学各方面的文化表现;观察中国这种文字化的社会特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经由这些讨论,一方面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的性质,一方面也在论述中尝试建立中国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体系。
本书不仅展示了龚鹏程先生对中国本土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细致全面的观察和卓越独到的见解,也是中国学者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彰显中国智慧的强音。虽为学术专著,但行文严密论证中亦有抒怀洒脱,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本书阐释了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作者由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全书论及中国文学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形成,文学与诸艺术之关系,中国文字之特性及其在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文化表现,以及中国这个文字化的社会之变迁。经由这些讨论可以看到,构成中国文化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事实上都处在中国文字符号系统的组织和制约中。
导 论
符号的思维(一):言
一 对语言的思维
二 词的特点
三 句的形态
四 汉语思与言
符号的思维(二):象
一 视知觉的开发
二 观象、取象、造象
三 立卦象以示意
四 喜象示的传统
五 象开启的文明
符号的思维(三):数
一 数的思维
二 数的传统
三 数的理论
四 用数之法
五 数的困境
符号的思维(四):字
一 真正的文字
二 表意的体系
三 构造的原理
四 发明的历程
五 思想的历史
象的文化符号学
一 立象如何尽意
二 意象如何形成?有何功能?
三 观象:以视知觉济言语之穷
四 追求“象的语 言”
五 由象到境再到境外
第一卷 文字、文学与文人
第一章 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
一 何谓“作者”?
二 两种作者观
三 神圣性作者观
四 作者之谓圣:孔子的地位
五 述者之谓明:儒家的性格
六 由述者到作者的转换
七 作者观在汉代的发展
八 作者的世俗化:文吏与文士
九 创作的新传统
十 余论
第二章 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说“文”解“字”
一 诗是艺术最高的发展
二 乐与礼:艺术中心的转换
三 从歌词到文词
四 由曲艺到诗剧
五 由描摹到书写的艺术
六 文字、文学与文化
第三章 文字艺术中的辩证:由张怀瓘书论观察
一 独立的书法评论家
二 笔法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书法:文字艺术的规范
四 艺术对文字的反抗
五 自然无为的创作观
六 知音冥契的鉴赏论
七 历史关键时期的书论家
第二卷 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表现
第一章 深察名号:哲学文字学——中国哲学之 主要方法与基本形态
一 专论字义
二 正名之学
三 说文解字
四 深察名号
五 望文生义
六 哲学文字学
第二章 以文字掌握世界:有字天书——中国 宗教(道教)的性质与方法
一 自然创生的天书
二 虚无气化而成文
三 文字为文明之本
四 以文字掌握世界
五 道教信仰的核心
六 道门文字教
第三章 文学的历史学与历史的文学:文史通义——中国史学对历史写作活动的思考
一 知难之叹:不被世人了解的章实斋
二 推原官礼:实斋文史学的基本架构
三 讨论流别:实斋论校雠的主要精神
四 以遵王制:实斋学中的权威依附性
五 述而不作:实斋反历史主义的史观
六 即文是道:书同文以治天下的理想
七 成一家言:言与所以言的复杂关系
八 自号实斋:对实至名归社会之向往
九 文史别论:刘知几《史通》论文史
十 叙述史学:对历史书写活动的思考
十一 文外之言:文字传写外的口说传述
第三卷 文字化的社会及其变迁
第一章 文学崇拜与中国社会:以唐代为例
一 进士登第如跃龙门?
二 进士科受尊崇的原因
三 进士科举与文学崇拜
四 文学崇拜诸现象
五 朝廷对文学崇拜的态度
六 社会对文人的供养
七 由文学到反文学
八 反文学以昌大文学
九 “道/艺”“文/教”之间
十 社会生活的文学化
十一 社会阶层的文士化
十二 文学权威之神秘化
十三 文学社会的形成
第二章 儒学、吏学与文书政治
第三章 文字传统的解构与重建——新文学运动 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第四卷 文化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章 传记小说的新思维
一 传记小说
二 言说系统
三 文的优位
四 虚实之间
五 历史文学
第二章 汉语文化学的历程
一 为抚陈编吊废兴
二 诠言诂字似秋蝇
三 凿光欲借西邻火
四 呼渡难期夜客譍
五 沧海已随人换世
六 鸠鹰相化水成冰
七 老夫尚喜不知闹
八 能说桃花旧武陵
第三章 语言美学的探索
一 语言美的研究
二 对形式的关注
三 探索法的原理
四 文体的本色
五 象征的体系
六 意义与结构
七 抒情的辩证
八 文化的关怀
第四章 语文意义的诠释
一 因言以明道
二 语言的分析
三 理解的迷失
四 客观的考古
五 反省的路途
六 诠释的方法
附 录
德里达哀辞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谁都明白儒道释三教乃其骨干,脱离三教而论之,便成蹈虚。但仅说三教,其实仍是不够的。虽然当今之世,求能通晓三教者,殆已难觅其人。然三教之外,中国却还有两大传统是不能不予掌握的,那是什么呢?一是文,二是侠。文是由文字崇拜、文人阶层、文学艺术等所形成之相关文化状况;侠是由侠客崇拜而造就的社会肌理。不知此,即不能体会中国人的行动、思维与感情,亦不能切察中国社会之底蕴。犹如不知武士之历史、阶层及精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仅知基督教而不知骑士制度与传统,即不能深入欧洲的文化那样。欲明中国,须知五教:儒、道、释、文、侠。
五教关系不是分立的,彼此参互交摄,文在其中。文极重要,却最难理解。外国人无独立的文字体系,固然难以理会;中国人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也如每天虽呼吸着空气而不太会注意到。故说的费劲,听的狐疑,需要我从各个侧面来反复介绍之。
详细的解说,略具于本书中,读者开卷自知,无待赘述。这里要简单说说的,只是这本书的身世。
此书身世亦不离奇。只因我对儒、道、佛、侠诸传统都曾有所论析, 对影响吾国极为重要的文字教,自然也就不敢轻忽。尝由文化美学角度作《文化、文学与美学》,由文学社会学角度作《中国文人阶层史论》,由文学艺术角度作《中国文学史》等,通释其要。本书亦为其中之一端,初版于1992年(台湾学生书局),是想通过对中国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对文化传统之诠释的。
原编三卷,一论文字、文学与文人;二论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表现,如史学、哲学、宗教等;三论中国这个文字化的社会。所涉面相,颇为庞杂,所论事类,甚为丛脞,但整体方法与观点是一致的,即以一种文化符号学的方法去讨论中国的文化及其符号。
文化符号学,中土夙少名家;或有治此学者,亦以转述稗贩为主。唯我蹊径独辟,并将符号学与诠释学打通起来。不但视宇闳开,且足以与西方当代学术发展相对观,故我自己对此书是比较珍重的,自以为有开辟之功。曾有评者认为我的做法类似高友工先生的“抒情美学理论”,是企图建构一种中国文学艺术的(主导了民族精神形式显现、意义格式化的)文化逻辑或主导精神。这点我不反对。但若说我所谈的“实质内涵,不论就审美理想还是价值理想,同于高友工所说的抒情传统”,则甚不然。我并不赞成其说,我所说亦要高迥复杂得多。事实上,就连符号学或诠释学这样的名称,恐怕亦不能涵括本书之意蕴,这是要恳请读者诸君留意的。
2000年,此书再版,仍由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我又补了一卷,论文化的符号与意义,希望能从更多的角度来补充这个论题、丰富这个方法。2004年应北大蔡元培、汤用彤学术讲座之邀,则另讲了文字之外的“象的文化符号学”,以及文字与言、象、数诸符号体系的关系,头绪粗明,尚待引申,故不复纳入本书。
这次刊行大陆版,多亏了何晓涛兄的细心检校及核实文献。本来想再辑补第五卷,计划收的文章是:一、《汉字:由面对欧洲中心论到面对全球化》(原收入《北溟行记》,印刻出版社,2005年);二、《简难:繁简错杂的大陆社会》(第二届台北汉字文化节论文,2007年);三、《简化字大论辩》(原收入《时代边缘之声》,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四、《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诠释个案研究:“小说文学”学科建立的精神史》(原收入《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华书局,2007年);五、《论文人书法》(《励耘学刊》2007年第2期)。不过由于原书篇幅已多,后来终究放弃了再予扩充的想法,仍维持四卷本的规模,只在末尾增列了一篇附录:《德里达哀辞》。2004年德里达逝世,友人王宇于北京清华大学置酒追悼之。我昔年写这本书,曾受启发于此君,故临席致哀,略述渊源并小论其得失。附录于此, 或可使读者约略仿佛前文所谓足以与西方当代学术发展相对观的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