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40559
从改编走向原创,一本书读懂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时间为轴线,翔实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改编的情况,从通俗小说的电影改编、辞旧迎新的电影改编、回归商业性的电影改编等方面形象而具体地 向读者阐释了中国电影改编的发展史。下编为中国电影改编专题研究,主要从何谓编剧、论电影改编史的写作、中国电影改编的多重视角考察等方面多角度地呈现了作者在中国电影改 编专题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让读者对中国电影改编的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附录收入5篇作者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读者可以一窥其学术思路的发展。本书史中带论,论中 见史,体例得当,论述精辟,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一部难得的学术精品。
引言
上篇中国电影改编史略
一、 中国电影改编史的美学分期
二、 1905—1921:商业驱动下的戏曲、戏剧改编
三、 1922—1931:通俗小说的电影改编
四、 1931—1945:追赶时代精神的电影改编
五、 1945—1949:辞旧迎新的电影改编
六、 1949—1976:彰显意识形态性的电影改编
七、 1976—1989:在观念嬗变中的电影改编
八、 1990—1999:回归商业性的电影改编
九、 2000年以来:徘徊在文学性与影像性之间的电影改编
下篇中国电影改编专题研究
一、 编剧改编者创剧人
二、 电影改编史的写作
三、 中国电影改编的多重视角考察
四、 武侠电影改编的动因、策略与趋向
五、 红色经典电影的改编
六、 港台电影改编一瞥
七、 西方改编电影管窥
八、 江苏影视改编资源研究附录
论“好电影”
论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类型电影再认识
红色经典电影再认识
2017年度中国电影现象观察
电影改编是电影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尽管各家的统计数据不一,但大多数论者都承认,电影史上有近一半以上的电影改编自文学作品。也正因此,长期以来,有关电影改编的研究一直是电影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但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既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电影改编是否要忠实于原著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改编电影与文学原著的比较”“电影媒介、语言与文学媒介、语言的异同辨析”“某一导演或导演群体改编的电影的文化阐释”等几个方面,既缺乏理论上的重大推进,亦由于文本、导演的选择、比较上的零星杂乱与随意性,未能整体、系统地见出电影改编的意义,同时,更未能从史的角度揭示电影改编的原理与规律。电影史的研究也是如此,自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问世以来,电影史的写作也一直为诸多史家的偏好,不仅有各种宏观描述百年中国电影发展进程的论著或教材,而且有从不同角度描述电影发展轨迹的专门史,如从美学、技术、经济或社会等角度建构的电影史,或从电影类型角度写作的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戏曲电影史、中国动画电影史,等等。然而,在诸多的电影史描述中,我们发现,从改编的角度切入的电影史写作一直阙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中国电影改编研究”这一课题,不仅从史的角度全方位、系统地考察电影改编的原理与规律,力图具有理论的创新性与实践的指导性,而且也为电影史的研究与写作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研究中国电影改编,涉及电影理论领域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电影改编研究与电影史研究。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对象,所以有必要厘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本课题侧重从史的角度,全面梳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改编电影的运行样貌,其目的并不在于像一般电影史家那样描述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而是力图揭示出电影改编的原理与规律,包括:改编电影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电影改编与电影产业发展的关系,或电影改编的外在与内在动因;不同时代改编电影呈现的总体美学特征;改编电影与同时代原创电影的比较;不同时代成功的电影改编的经验与失败的电影改编的教训;电影改编中的文学、文化资源的选择,电影改编中的重要现象研究,诸如关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关于鸳鸯蝴蝶派作品的改编,关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关于金庸等武侠名家作品的改编,关于同一部作品的反复改编等;改编中的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导演在改编中的思想与艺术考量,原作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在改编电影中的不变与变;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在改编中的异同,改编电影的评价标准;关于中国电影改编史与中国电影史的比较研究;等等。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电影改编历史的梳理,在描述和评价百年来电影改编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探讨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原理与规律。难点在于:一、 必须始终扣紧中国电影改编史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异同关系,不能将中国电影改编史写成另一版本的中国电影史;二、 必须始终把握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在改编中的异同;三、 必须阐明电影改编与电影创作的原创性、电影改编中的“二度创造”等问题;四、 如何将西方电影改编的成败作为参照系引入对中国电影改编的探查;五、 必须将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电影改编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进入21世纪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电影在“华语电影”的框架下已越来越融合为一体,在这种情形下,原先的那种将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电影实践独立撰述的写法已然不妥,而一旦将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电影实践综合起来考察,在具体的写作中无疑会碰到很多难题。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对策建议或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我们认为,所谓电影改编从来都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原样呈现,完全的原样呈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所有改编都是电影导演针对当下的社会心理与现实期待所作的一种艺术回应。所以,长期纠缠于电影理论界的要不要忠实于原著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伪命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一、 电影改编作为一种“二度创造”实际上反映了文学与艺术的一种联盟。文学、艺术除了陶冶心灵、愉悦身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思考现实、阐释现实、推动历史的进程。一切优秀的、值得改编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曾在产生的当时发挥过重要的思想、价值建设作用,因此,当时过境迁,改编者基于新的历史语境重新借助原有的文学作品回应当下的现实问题时,其实际上是文学与艺术联结起来共同面对形形色色的现实挑战与历史期许。二、 改编是对中国文化与文学资源的再利用,改编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学原著的改编,寻绎、提炼、评估、整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所以,一部电影改编史,其实也是电影艺术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探索、创造、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而所有关于电影改编成败得失的评价,都必须考虑这一前提。三、 大众文化娱乐至上的浪潮与数字化时代的“众声喧哗”所导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价值的解体、解构已触目惊心,遗憾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诸多中国“大片”并没有能抵制这一趋向,而是参与到这种解构的狂欢之中,这些都从不同角度矮化了中国国家形象,妨碍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传播,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改编影片的成功经验校正这一倾向。四、 在传统的电影史写作中,是将全部电影史料纳入电影史的叙说之中,还是仅仅选择那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入电影史的言说空间,一直是困扰着电影史家的问题。而从电影改编史的角度写作,则所有改编电影都应该是考察对象,因为,从那些成功的改编电影中可以获取富有启迪性的经验,而从那些失败的改编电影之中亦可以吸取有益的教训。五、 从艺术传达的角度看,改编的原理与一般意义上的创作既有相似,亦有不同,而在改编之中尤其要注意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在改编中的异同,等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史的角度全方位地考察电影史现象,并系统地构建、推进电影改编理论。
一、 中国电影改编史的美学分期
尽管我们有充分的数据表明,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原著的改编,但当IP、创意、策划等活跃于电影创作领域之际,电影的文学改编似乎已经是一个陈旧的话题。IP等概念的出现,凸显的是规模化的电影工业化生产的内在需求,但是,IP也罢,创意、策划、项目化运作也罢,文学原著的身影依然在其中浮现,所谓《三国演义》IP、《西游记》IP、《水浒传》IP、《封神演义》IP等的提法即是明证。只不过这些是通用的、共享的IP,与来自当代文学原著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品的IP相比,后者更多地具有知识产权的意味,或是电影(包括电视剧)生产主体出于市场竞争的考量对独享某种文学资源权利的一种主张。然而,无论共享的IP抑或独享的IP,其所显示的,恰恰是电影对文学的一种更为紧密的依赖。毕竟,在电影工业生产的实践中,完全来自原创的作品虽然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丰富的文学资源无疑任何时候都是保证电影创作可持续性的强劲支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梳理电影改编的史迹,在此基础上寻绎电影改编的规律,破译电影改编的外驱因素与内在密码,仍旧十分重要而必要。
以长时段的眼光看,一百多年来的电影发展存在着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有的是从政治或社会演变的阶段性入手,如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2卷),有的是从美学变革的阶段性入手,如周星的《中国电影艺术史》,有的从时序/国别的角度切入,如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有的则是从类型/题材/时序的角度切入,如章柏青、贾磊磊主编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等,在为数不多的电影改编史著作中,从政治或社会演变的框架考察电影改编轨迹的,也较为常见,如李清的《中国电影文学改编史》、朱怡淼的《改编:中国当代电影与文学互动》、阮青的《“十七年”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等。而我们在考察电影改编轨迹时,较为侧重的,则是电影改编史写作的美学范式。
在周星的《中国电影艺术史》一书中,论者将百年来中国电影美学形态流变划分为“古典化追求时期”“社会悲剧美时期”“浪漫化的英雄美学时期”“真实化的纪实美学时期”“表现化的影像美学时期”“多元化的生命——自由美学时期”等几个阶段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15、40页。。应当承认,其就每一阶段所遴选的关键词如古典化、社会悲剧美、浪漫化、真实化、表现化、多元化等,大致吻合各个阶段电影美学的最主要特征或某一方面的特征,但从流变的角度看,似仍有可商榷之处。因为,严格地说,所谓古典化、社会化、浪漫化、真实化、表现化、多元化并不能构成电影史演变的阶段性递进或“否定之否定”,其对每一阶段电影美学特征的描述也不够全面、客观,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美学特征很可能或并存于某一阶段,或前后倒置,而且,最后总结性的多元化其实是一种既开放又模糊的说法,多元化是几元,多元化之后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其他诸如悲剧美学、英雄美学、纪实美学、影像美学、生命—自由美学等概念的运用,所存在的问题也大体类似。也正因此,我们遵循美学范式界定中国电影改编历程的阶段性时,侧重把握的,是某一种主导的美学诉求萌芽、生长、成熟、更替所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周期,并以此作为电影改编轨迹阶段性划分的依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