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80997
编辑推荐: 倒着读《庄子》,是与庄子穿越古今尘烟的一次凝视。 倒着读《庄子》,是对庄子那不为人知的自修历程的一次梳理。 倒着读《庄子》,是对庄子超脱凡俗的诗意浪漫的一次全身心体验。 倒着读《庄子》,是向着庄子那最古朴且恢宏的哲学世界的一次漫游。 倒着读《庄子》,是对中国人精神文化世界桃花源的一次探幽。
内容简介: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近七万字。至于读《庄子》,人们通常都从最难的《逍遥游》开始,读到《天下》止;本书则“倒着读”,从《天下》起,到《逍遥游》止。这不仅与《庄子》的文意、哲思、出入的路径相适应,而且由易而难、由外而内、逐步深入的阅读方式相适应。如果将“杂篇”喻为开门的“钥匙”,那么“外篇”就是“门”,“内篇”则是庄子的精彩世界。要进入这个世界,首先得找到“钥匙”,然后再“开门”,最后才得见庄子所谓的“天性”或道。本书的“读”,不同于通常的“今译”和“导读”;本书的“读”在气质上与古老的“讲读”一脉相承,而又别出机杼,别开生面。 本书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既非寻常意义上的白文通译,亦非传统朴学中的注疏笺证,而是采取了讲读这种形式:像一次漫长的读书随笔,像古代书院里先生弟子间的交流或絮语,也像是一个人的独白。 鉴于《庄子》注译版本和解读本众多,本书原文以1961年出版且校勘精审的“新编诸子集成”本之《庄子集解》(清·郭庆藩 辑)为底本,又参校其他版本,择优而录。
上 卷
壹 天 下 / 1
贰 列御寇 / 47
叁 渔 父 / 69
肆 说 剑 / 83
伍 盗 跖 / 89
陆 让 王 / 109
柒 寓 言 / 131
捌 外 物 / 147
玖 则 阳 / 165
拾 徐无鬼 / 193
拾壹 庚桑楚 / 231
拾贰 知北游 / 263
拾叁 田子方 / 293
拾肆 山 木 / 313
下 卷
拾伍 达 生 / 333
拾陆 至 乐 / 357
拾柒 秋 水 / 373
拾捌 缮 性 / 401
拾玖 刻 意 / 413
贰拾 天 运 / 421
贰拾壹 天 道 / 447
贰拾贰 天 地 / 477
贰拾叁 在 宥 / 515
贰拾肆 胠 箧 / 545
贰拾伍 马 蹄 / 559
贰拾陆 骈 拇 / 567
贰拾柒 应帝王 / 579
贰拾捌 大宗师 / 593
贰拾玖 德充符 / 633
叁拾 人间世 / 653
叁拾壹 养生主 / 681
叁拾贰 齐物论 / 691
叁拾叁 逍遥游 / 747
《庄子》,为什么要倒着读?
缘 起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堪称最另类的一个。诸子都是有所遵循的,修道的遵循道,修身的遵循德,治国的遵循礼,做事的遵循法。而庄子似乎将一切都打破了,然后做飞翔和遨游状,从一切羁绊之中超脱而去。其人不是从人间脱身,而是试图脱身于浩渺的时空。人生之于世,被诸多限定和牵系,比如物质与死亡,而庄子似乎不想被任何事物限定和束缚,也不愿受任何事物干扰和影响,完全突破了诸子对人的定义。庄子生而为人,却对人的定位有着种种不满。庄子的天地很大,大到没有边际、没有极限,无天无地。所以在庄子的文字中,贯彻始终的是无限的时空感:要么无限向外扩展,发现奥秘;要么无限向内深入,发现自我。
我们一直想将庄子的书重新梳理一遍,却迟迟未敢轻启。庄子留存于世的文字在诸子百家中算得上是多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近七万字。按学界通行的说法,只有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写,外篇与杂篇都是别人所作。我们并不打算一一进行甄别,纵然外篇与杂篇或许不是庄子本人的作品,仍较为准确地体现出庄子的主体精神(其中固然混入了一些驳杂的成分),仍是庄子思想的奇妙延伸,我们应该好好读认真读,读出自己的滋味和深思。本书中所引《庄子》原文,主要来源于1961年中华书局版“新编诸子集成”中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庄子的思维实在太恢宏了,如何来合理地表达我们对他的所识所思,必须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古今中外讲庄子的书汗牛充栋,要讲出新意,的确是很考验悟性的事情。最终我们采取了讲读这种形式:像一次漫长的读书随笔,像两个人的絮语,也像是一个人的独白。既非寻常意义上的白文通译。亦非传统朴学中的注疏笺证。我们不追求高深,但也绝不媚俗,所奉献出来的一瓣心香,不一定是最昂贵的,却一定是最真诚的。我们渴望听到庄子的心跳,也希望世人听到我们的心跳。
《庄子》一书翻的次数多了,重头再读可能会有些审美疲劳。到底该怎么讲读呢?不如换个读法:倒着读。把《庄子》倒着来读,看看能否获得什么启示,或不一样的读书心得。倒着读《庄子》,和顺着读《庄子》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下山的风景不同于登山的风景。
为什么要倒着读《庄子》?
关于言说,孔子说得最到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意为,上天讲什么了?春夏秋冬不息轮转,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上天讲什么了?上天确实只字未讲,却又似乎讲尽了一切。人间的情形大不一样,人间的种种理论和说法浩如烟海。《庄子》最后一篇《天下》,像极了庄子对于“天何言哉”这个问题的铺陈与综述。
我们为什么要倒着读《庄子》?主要是这么想的:
一是难易使然。《庄子》一书的开篇即《逍遥游》,如果《庄子》是一种学术,《逍遥游》就是其中最高最难最顶级的部分,一上来就读它,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庄子》的精华。如果倒着读,由杂篇到外篇再到内篇,由易渐入难,由表及里,不失为一种循序渐进的有效方法。先洒扫清洁庭院,再一步步登堂入室,也是读书做学问的正道之一。
二是文本使然。《庄子》三十三篇中,如前所述,内七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这是人们公认的,基本上没有争议。外篇、杂篇很可能是托名而作,或为再传弟子们所编纂。那么,关于庄子其人其书其学说的主张,先看看外篇、杂篇都说了些什么,再一点一滴去印证,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更为准确,印象也更为深刻。
三是文意使然。就写法看,《天下》与其他各篇均不相同。其他各篇均是观点式论述与寓言式解读的组合,而《天下》则明显带有序跋的意味,也有综论当时诸种学术流派“论纲”的意味。以“道术将为天下裂”而起论,逐一批驳了墨、名、法、道、儒等多家主张。其时各家理论已纷纷进入现实,都想有所作为,包括老子的学说,其中是充满权术的。各个诸侯也纷纷从诸子中各取所需,引以为用。而庄子呢?则非常纯粹,持完全出世的思想,倒着一直读到《逍遥游》时,人们方才会恍然大悟。
四是方向使然。《庄子》一书的脉络,从《天下》到《逍遥游》的方向非常明确,走的是出世路线。而从《逍遥游》到《天下》呢?方向就完全反了。起势是气象万千的鲲鹏之游,落点到了鸡零狗碎的反诘,显得过于纠结和矛盾,完全不符合庄子风范。写书有严格的脉络,读书则不同,得先找钥匙,然后才能顺利理清并走出迷宫。读《庄子》就是如此,观《天下》而知庄子,而绝非先《逍遥游》而后取天下或霸天下。
五是激情使然。读诸子书,连续不间断去读,个中理论读多了,便会读出个幻灭感、虚无感来。如何化解这种感觉?就需要类似“天何言哉”这样的当头棒喝。为何《庄子》从《天下》读起?最初就是灵光一现似的,就想这么读。如果是一本正经地顺着读,就跟大门进、后门出一样,会是一个一切都在预料设想之中的极其寻常的过程,这样的读法从心理上讲是缺少激情的,不应该是读书或活着的方式。读书,还是要有点激情和感觉的,《天下》就是这块石头,可以激起心中的千重雪浪。
倒着读《庄子》,也是一次奇妙的修炼过程,对自己对未来都充满着预期,也充满着梦幻和想象。换个角度读《庄子》,会发现《庄子》就像一颗七彩的宝石,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时辰,哪一页去观察、探索、赞美或止步,都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美和奥义。
全知的庄子
关于庄子其人,历史上留下的史料不多。战国中期宋国人,言行特立独行,在当世是闻人。就做过一个“漆园吏”。也没正经干过什么营生,日子过得缺衣少食的,经常去讨米借粮。就这么个人,却有冠绝尘世的贡献,在中国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庄子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全知者,在各个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
思想的庄子:庄子首先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其人思想的恢宏程度无可比拟,到达或者说替人类到达了一个极致,不但是为当时当世,而是为全人类指出了思想的无限性。
智慧的庄子:是一个绝对的智者,其智慧之海如同其笔下的《秋水》一般澄明和浩大。春秋战国时代的宋国人创造了不少寓言,很多出自《庄子》一书。寓哲理言论于故事之中,这需要高深的智慧和灵性才能实现。一本《成语辞典》,庄子创造的条目多得俯拾即是。比如:天籁、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薪火相传、相濡以沫等等。
哲学的庄子:庄子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思维、视角、方法与建筑,给人们认识万事万物提供了一面面镜子式的参照。
文学的庄子:诸子百家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称其为中国文学第一人,恐怕一点也不过分。诸如《逍遥游》《大宗师》这些篇章,汪洋恣肆无可形容,强度烈度也无从匹配。《庄子》一书的目录,在所有古书中大概是最有生气的,不呆滞,不刻板,让人顿生投入一阅的兴味。闻一多曾列举中国堪称伟大诗人的三位代表,使之作为文化史链环中的三个璀璨之点:庄子、阮籍和陈子昂。闻一多称,庄子是一个哲学家,然而侵入了文学的圣域。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崖际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风度的庄子:庄子风度横亘古今,形成了中国文化基因性的东西。比如,子非鱼、鼓盆而歌、庄周梦蝶等等,是何等生动又深刻的演绎,并且体现出只有庄子才拥有的风度与风骨。一般人的思想可能很精彩,但其生活未必如此洒脱,唯有庄子做到了表里如一。庄子的风度与做派超出了日常与现世意义,不仅替中国人,也替天下人焕发抖擞一种绝妙的气质。
林语堂说:“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可以说,庄子其人,不是滋养指导过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却是化育影响整个世界的人。
没有这个人,我们这个民族,我们人类活得该有多沉重、多憋屈、多乏味呀。有了庄子,这个民族,这片天空和大地,这个星球才得以灵动,才显得鲜活,才有希望和兴致长长久久地走在通往无穷无尽的路上。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司马迁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轼
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胡文英
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曾国藩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闻一多
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李泽厚
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郭沫若
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
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林语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