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276424
1.用温情的故事,传递给孩子向上的力量
中国维和军人黎耀,中国军医罗菲医生,中国建筑工程师孟伟……作品以儿童小说的形式,讲述中国维和人员在非洲维护和平、帮扶贫苦的感人温情故事,深刻阐释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平,培养大爱意识,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人。
2.用孙悟空的传说,让孩子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苦难中成长的阿布尔、维恩等非洲少年儿童,内心脆弱敏感,作者巧妙地借孙悟空的神话传说,让他们在被这个充满想象力和神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的同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勇敢、智慧和正义的力量,变得坚强自信。
3.用儿童文学的视角,引领孩子感受时代脉搏,培养心怀天下的大格局
作品中一个个中非交往的小故事,一幕幕温馨有爱的画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大爱与担当,看到中非人民因爱相连,命运与共,从而触摸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主题,从小培养孩子关注时事、心怀天下的大格局。
4.精致环保的包装,带给孩子舒适安全的沉浸式阅读享受
彩色插图,大字排版,环保纸张,绿色印刷,让孩子阅读安全、舒适、沉浸。
5.同名主题歌,唱出孩子们的心声
本书作者联合知名音乐人创编同名主题歌,通过悦耳动听的旋律和朴实有力的歌词,唱出非洲少年儿童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感恩,传递全世界人民的和平之声。
阿布尔是一个十二岁的非洲男孩,为了寻找多年前曾援助非洲的“中国妈妈”罗菲医生,阿布尔追逐中国猛士车并夜闯营地,由此认识了中国维和军人黎耀,一段非洲少年与中国维和军人的故事就此发生。
黎耀在和阿布尔等非洲孩童的交往中,不仅给他们贫苦的生活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还细致入微地关注到他们的心灵世界,巧妙地借中国经典神话孙悟空的故事,教会这群非洲孩子懂得善良与爱、责任与担当、规则与自由,让他们变得坚强自立、乐观豁达,相信平凡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
《阿布尔的孙悟空》以儿童小说亲切而温暖的笔触,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中国维和军人的大爱与担当,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主题。
01. 亲爱的阿布尔
02. 追逐猛士车
03. 夜闯营地
04. 维恩的“一家人”
05. 达卡的心愿
06. 舞台少年在闪光
07. 金箍棒飞到云端去
08. 中国妈妈
09. 宝贝你不要哭
10. 特殊来客
11. 杧果树是座信号塔
12. 寻找孙悟空
阿布尔知道,雨季就要来了。
他抬眼望去,漫天的乌云向四面八方霸道地延伸开去,低低地压向尘土飞扬的黄土地。整个世界都阴暗了下来,阿布尔却并不惧怕这种黑,他已经习以为常。
几辆高大的猛士越野车从黄土与黑云相间处驶来,白色的身躯成为幽暗的天地间一抹突围的亮色。它们在极不平整的泥路上行驶略显颠簸,但若是此时恰好有三两辆疯狂摇晃的普通小车从旁而过,就愈发衬托出猛士车的矫健勇猛了。
阿布尔认得,那是中国维和军人的车队。车顶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已不知不觉间于他的心里埋下了一枚深情的种子。
此时,弥漫在空气里的气息被可怖的云层压缩到了极致,阿布尔熟稔这种多元混合的气味:那是赤道热气与大西洋腥风裹挟的燥热,也是橡胶木与胡椒树散发出的谈不上舒畅却也不讨厌的香气,更是二十多年前内战硝烟之后还残留的混乱与动荡。它们固执地占据着这片西非大地,和人们身上的味道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阿布尔在这种顽固不化的气息里成长,复杂的空气将其揠成早熟的少年模样:十二岁的他,个子虽还没完全长开,但修长的脖子处,喉结早已按捺不住,微微凸显了出来。他说话的声音已摆脱了稚气,开始变得低沉而浑厚。
他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变嗓,是在半年前那一次疯狂的呐喊过后。
那天,他从中国捐赠援建的学校放学回家。五岁的妹妹小伊曼正坐在低矮的房檐下,手里拿着一只皮球,那皮球虽然破旧,却被她视作珍宝。房檐边随意垂下来的茅草像是披头散发的失意者,喃喃低语着曾经目睹过的苦难。对小伊曼来说,只要不是跟随妈妈一起外出劳作的时日,她和大多数孩童一样,要么嬉闹着追逐奔跑,要么坐在屋前愣愣发呆。
在这块土地上,时间似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只是活着——每天醒来还能感受到天亮,那就是幸福。
但我们却能意外地看到,阿布尔的眼里灼烧着明晃晃的光亮。他低下身去,右手温柔地摩挲着小伊曼的脖颈,轻轻地亲吻了一下她的额头,正如妈妈每天都对他们做的那样。
妈妈看起来和这里所有的女人一样,她们是苦难岁月里撑起的半边天。尽管这里的日常主食很简便,木薯粉糊、小米粥或是烤玉米,但大西洋丰富的鱼类资源练就了女人们制作鱼干的功力,或风干,或熏蒸,也可以腌制。
小伊曼抬起眼睛,迎接着哥哥的爱。她告诉阿布尔,妈妈睡了,她头疼。阿布尔径直向昏暗的屋内走去,他知道,头痛是妈妈持续发作的老毛病了。
二十多年前,也是雨季来临前的一天,天空阴暗得如今日一般沉郁。更可怖的是,内战的枪声和四起的炮火裹挟着这个不堪一击的小村镇。有关那天的场景,阿布尔非常熟悉——尽管那时他远还没有出生,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叙说起那天发生的一切。每每提及,阿布尔都会看到妈妈失神的眼眸深处压着一股沉痛。
“那个时候,我抱着阿瑟夫——你的哥哥——他还没满月,是那样地小,他静静地躺在我的臂弯里,简直像极了一只听话的小狗,以至于在轰鸣的枪炮声中,他依然能够酣然入睡,甚至还会在睡梦中弯起嘴角冲我笑。”
阿布尔总是听话地点点头,仿佛他真的目睹过妈妈描述中的画面。他也假想当时妈妈怀里抱着的人是他。
“我们瑟缩在墙角——喏,就是那儿……”妈妈总是抬起一只手指向屋内的一角,她哽咽着说,“我一直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炮火轰隆作响,震垮了房屋。我们被压在废墟底下,我没有听见阿瑟夫的哭声,他依然被我紧紧地箍在怀抱里。我以为他一定不会死,一定不会。可是……”
每次说到这儿,妈妈总是泣不成声。她掩住脸庞,将头深深地埋进两片宽大的手掌里。阿布尔乖巧地搂住妈妈,小心地抚摩着妈妈的后背,俨然像个成年的男子汉。
是的,阿布尔是目前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渴望承担家里的一切。阿布尔不可能见过还没满月就死去的哥哥阿瑟夫,更不可能见过哥哥的哥哥阿萨——阿萨也是阿布尔的哥哥,他很小就成为童子军的一员,死于一场惨烈的内战。家里人只知道,阿萨再也回不来了,却从没有见过他的尸骨。死的人多得堆成了山,丝毫没有办法可以找寻。
没错,正如你所理解的那样,阿布尔有两个哥哥,但他都没有见过。妈妈的头痛病是在阿瑟夫死后不久突然出现的,每年雨季来临前开始发作,雨季结束后停止,准得就像气象预报。
西非的雨季要持续半年,妈妈的头痛病也持续半年。雨季的第一场雨倾泻下来,妈妈躺在那张棕黑色的木板床上,嘴里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呻吟,像连绵不断的雨声。
阿布尔的记忆力惊人,他记得妈妈和他讲过的他远还没出生前发生的故事,他也能清楚地忆起自己六岁时的零星片段。那一年雨季,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一种叫埃博拉的病毒肆虐,横扫西非大地,这个小村镇也被笼罩在恐怖的死亡气息里。
半夜的雨,像是天国的洪水不由分说地倒到了人间。爸爸正是在三天三夜都不退却的高烧下死去的。他的遗体被一群浑身防护严实、看不清模样的人抬了出去。听说很多死人都被集中安置在村镇西面的一处废弃工厂里。
阿布尔知道,爸爸死了,湮没在无尽的雨声里再也回不来了。阿布尔哭得很伤心,妈妈的头痛病在那一晚发作得格外厉害。
他也是在那一晚见到中国女军医罗菲的。年幼的阿布尔仰头望着她,只见她穿着军装,戴着蓝色贝雷帽,英姿飒爽。其实,贝雷帽之下是一头如瀑般流泻的长发,她说话的声音也像一阵轻柔的风。只不过,柔情似水的中国女子同样有着铁骨铮铮的壮志豪情,她们义不容辞地参与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来到异国他乡维护一方和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