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78393
★知名道学研究者齐善鸿教授新作,带领我们从《道德经》中汲取向上成长的力量。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经典,被誉为“万经之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精研《道德经》三十余年,将道学智慧充分融入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获得了深刻的体悟。在本书中,齐教授别具匠心,带领我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研读《道德经》,理解大道思想的玄妙,获得向上成长的力量。
★用学成语的方式读《道德经》,层层拆解,转难为易,让老子大道思想不再难懂。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非常别致的表达方式,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几十个,它们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让人终身受益。借助成语的形式学习《道德经》,不失为一条走进老子精深思想的便捷路径。在本书中,齐教授精选《道德经》原文,从出处、语义、寓意、素描、真言、自省六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带领我们读懂深奥而玄妙的老子大道思想。
★扫除理解障碍与偏差,匡正大众对老子的一些误解,还原老子的思想真意。
《道德经》仅五千言,却微言大义,深奥广博,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被广泛地误读了。人们或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把老子的思想真意全丢了;或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将其矮化或者浅薄地理解成了世俗中的一般性道理……齐善鸿借用成语形式推动老子思想的传播,扫除理解障碍与偏差,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老子的思想。
★常读《道德经》,以道家智慧指导现实生活,用圣人的智慧经营人生。
《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著作,常读常新,对现实生活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品味。齐善鸿教授把老子的智慧与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痛点、盲点相结合,谈及经营管理、婚姻关系、家庭教育、对待金钱的态度、成功的定义、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等诸多话题,用老子智慧帮助我们重塑自己的思维方式,妥善解决人生中的种种难题, 从根源上让自己少犯错误,找到自我提升的门径,让人生之路走得更顺遂。
1.本书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新作。
齐善鸿教授为道学研究专家,2020年在我社出版图书《齐善鸿讲道德经》,市场反应很不错,有一定的读者基础,全网粉丝量也很可观。
2.语言精练,平实好读,有一种娓娓道来之感,使得读者可以用心体会老子的真意。
阅读本书,就是与知名国学导师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如同在这个充满焦虑的快节奏时代,偶尔慢下来,听一位彬彬有礼的儒雅老者话家常,以最亲切的态度、最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最普适的道理,令人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3.每天读一点《道德经》,重塑思维模式,开启成功之门。
老子说“上善若水”,懂得什么是真善,行事才能利人利己;
老子说“知止不殆”,凡事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老子说“自胜者强”,能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字字珠玑,句句精华,蕴含着大智慧。成语是中华文化中很别致、很迷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妙,易于学习与传播。借助成语这种形式来学习《道德经》、了解圣人智慧的思想,不失为一个妙法。
齐善鸿教授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修行实践,精选《道德经》原文,从出处、语义、寓意、素描、真言、自省六个角度详细解读老子大道思想的玄妙,把老子的智慧与现实人生紧密结合,触达职场瓶颈、婚姻难题、教育困境、修行障碍等诸多人生场景,拆解种种人生关键时刻所遇到的难题,给出决策策略,重塑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获得经营人生的智慧。
前言 //001
1. 可道非道 – 001
2. 可名非名 – 003
3. 无始天母 – 005
4. 无欲观妙 – 007
5. 有欲观徼 – 009
6. 同出异名 – 011
7. 玄之又玄 – 013
8. 有无相生 – 015
9. 难易相成 – 017
10. 不言之教 – 019
11. 生而不有 – 021
12. 为而不恃 – 023
13. 功成不居 – 025
14. 虚心实腹 – 027
15. 无知无欲 – 029
16. 挫锐解纷 – 031
17. 和光同尘 – 033
18. 象帝之先 – 035
19. 多言数穷 – 037
20. 天长地久 – 039
21. 无私成私 – 041
22. 上善若水 – 043
2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045
24.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049
25. 功成身退 – 051
26. 涤除玄览 – 053
27. 目迷五色 – 055
28. 宠辱若惊 – 057
29. 大患若身 – 059
30. 无我天下 – 061
31. 希夷大道 – 063
32. 无状之状 – 065
33. 微妙玄通 – 067
34. 豫兮若冬涉川 – 069
35. 涣然冰释 – 071
36. 敦厚朴实 – 073
37. 虚怀若谷 – 075
38. 浊静徐清,安动徐生 – 077
39. 虚极静笃 – 079
40.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081
41. 知常曰明 – 083
42. 太上,不知有之 – 085
43. 绝圣弃智 – 087
44. 少私寡欲 – 089
45. 绝学无忧 – 091
46. 相差无几 – 093
47. 如春登台 – 095
48. 大智若愚 – 097
49. 唯道是从 – 099
50. 唯恍唯惚 – 101
51. 委曲求全 – 104
52. 枉尺直寻 – 106
53. 少得多惑 – 108
54. 不见自明 – 110
55. 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 112
56. 希言自然 – 114
57.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116
58.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119
59. 余食赘形 – 121
60. 周行不殆 – 124
61. 道法自然 – 127
6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130
63. 燕处超然 – 133
64. 善行无迹 – 136
65. 善救无弃 – 139
66. 师资要妙 – 142
67. 天下神器,不可为执 – 145
68. 去甚去泰 – 148
69. 天道好还 – 151
70. 有果而已 – 154
71. 物壮则老 – 156
72. 唯兵不祥 – 159
73. 胜而不美 – 161
74. 吉事尚左 – 163
75. 知止不殆 – 166
76. 自知之明 – 169
77. 自胜者强 – 172
78. 死而不亡 – 174
79. 不大成大 – 177
80. 执大象,天下往 – 179
81. 淡而无味 – 182
82. 欲夺固与 – 185
83. 柔弱胜刚强 – 187
84. 鱼不可脱于渊 – 190
85.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192
86. 不欲以静,天下自正 – 195
87. 先道后德 – 198
88. 忠信之薄 – 200
89. 处实去华 – 203
90. 得一以清 – 205
91.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208
92. 至誉无誉 – 211
93.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214
94. 无中生有 – 216
9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218
96. 明道若昧 – 220
97. 大器晚成 – 222
98. 大音希声 – 225
99. 大象无形 – 227
100. 三生万物 – 230
101.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232
102. 孤寡不穀 – 234
103. 损益益损 – 237
104. 强梁者不得其死 – 239
105. 至柔至坚 – 242
106. 无有入无间 – 244
107.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246
108. 知足不辱 – 248
109. 大成若缺 – 250
110. 大巧若拙 – 252
111. 清静为天下正 – 254
112. 祸莫大于不知足 – 256
113. 知足常足 – 259
114. 为道日损 – 261
115. 无为而无不为 – 264
116. 圣人无常心 – 266
117. 至善无别 – 268
118. 出生入死 – 271
119. 善生无死 – 274
120. 道生德畜 – 276
121. 尊道贵德 – 278
122. 真道玄德 – 280
123. 知子守母 – 283
124. 不勤不救 – 285
125. 大道甚夷 – 287
126. 盗夸非道 – 290
127. 善建不拔 – 292
128. 以身观身 – 294
129. 赤子德厚 – 296
130. 知者不言 – 299
131. 不可得而 – 301
132. 守正出奇 – 304
133. 无为自化 – 306
134. 福祸相依 – 309
135.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311
136. 光而不耀 – 313
137. 治人事天,莫若啬 – 315
138. 深根固柢 – 318
139. 长生久视 – 321
140. 治大国,若烹小鲜 – 323
141. 大者为下 – 326
142. 万物之奥 – 329
143. 为无为,事无事 – 332
144. 以德报怨 – 335
145. 易作难事 – 339
146. 细做大事 – 342
147. 轻诺寡信 – 345
14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348
149. 慎终如始 – 351
150. 王者善下 – 354
151. 乐推不厌 – 358
152. 老子三宝 – 361
153. 善战不怒 – 364
154. 进寸退尺 – 367
155. 祸莫大于轻敌 – 370
156. 哀兵必胜 – 373
157. 知易行难 – 376
158. 言有宗,事有君 – 379
159. 被褐怀玉 – 382
160. 知不知尚 – 385
161. 病病不病 – 388
162.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391
163. 不争善胜 – 393
164. 天网恢恢 – 396
165. 民不畏死 – 399
166. 贤于贵生 – 401
167. 柔生坚死 – 404
168.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407
169. 损余补缺 – 410
170. 有德司契 – 413
171. 天道无亲 – 416
172. 小国寡民 – 419
173. 安居乐俗 – 422
174. 老死不相往来 – 425
17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427
176.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431
177.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434
178. 圣人不积 – 438
179. 利而不害 – 441
180. 为而不争 – 443
后记 //446
前言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既很别致,又很迷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寓意精妙,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而为人们所喜欢。《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老子在经中所表达的思想玄妙精深,一直为探索智慧者所青睐。学习经典时,通过成语这种方式进入圣人智慧的思想,是一个妙法。
《道德经》中隐藏着许多成语。有一位朋友转发给我一个文件,是他在网上发现的“《道德经》中的成语”,有四五十个。那位朋友说:“你看,网上传播的这些成语,解读几乎全是错的,完全是望文生义,把老子的思想真意全丢了,而将其矮化或者浅薄地理解成了世俗中的一般性道理。”我看了后也感觉问题有点严重。朋友问我:“你为何不来匡正一下呢?否则,这样传下去,上对不起祖宗,下会误导很多人。”我深以为然。这就是我想要出版这本书的起因。
一般而言,成语是指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语。成语的意思精辟,真意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背后,一般不是其字词本义的简单加合。成语的形式往往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更多字的,甚至可能是小短句。简单地说,成语所代表的就是广泛流传性,多数有明确的经典出处或者历史典故。
老子的思想珍贵无比,但转化成成语的确实很少。《道德经》是圣人的著作,虽然也在不断地传播,但毕竟有些艰深,故而难以像日常生活的道理那样流行。人们所熟悉的流行的成语,往往更多是基于民间的生活感受而成,或者较多是民间的类似感受慢慢地约定俗成。因此,若是能够将老子深奥的思想转化成成语形式,每个成语又能不丢老子大道真意,将会对其传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按照现在常规的成语形成过程,那就要等大多数人领悟了老子的思想,并且有人概括成成语或者直接抽取具备成语式样的内容,才可能进入流行的状态。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形成。若是我们借用成语“易记、朗朗上口和易传播”的属性,主动做点工作,让人们通过成语这种较为简洁的形式学习并掌握《道德经》中的成体系的思想内容,也未必不是弘扬老子文化的一条道路。
于是,我试着将《道德经》中的思想精粹,以类似成语的形式提炼出来,重新进行解读,一方面是作为自己多方位、多角度学习的一种演练,另一方面也是在看到相关资料提及《道德经》中的成语时,为那些解读的偏差或者错误而难以释怀,尤其是对可能误导人们对《道德经》思想的理解而惴惴不安,故而起心试着做些相应的补充和校正。
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真正读懂《道德经》,理解老子的智慧,就离不开这些成语形式的词语、短句。很多国人都知道一些与《道德经》有关的词语,如“上善若水”“大智若愚”“虚怀若谷”“道法自然”,等等。当然,这些词语有的是出自《道德经》原文,也有的是根据道家思想演绎出来的,是体现道家思想的典型表达方式。只是这些词语在现实中往往被错误地解读了,丢掉了《道德经》思想智慧的精髓,这是需要我们进行纠正的。
此次借用成语形式,是考虑大家的学习需要,也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老子思想,更是为了推动一些内容引发流行而做的一种新的尝试。也就是说,不是基于民间流行的标准收集和重解现有成语,而是整理和阐释《道德经》中一些成语和类成语词。因此,这次工作的出发 点不是整理道家已经形成流行的成语,而是借用成语形式推动传播《道德经》思想。
《道德经》的思想,处处法门,也就是说,几乎可以从任何一句话进入到道家思想的独到智慧中,这就变得很有意思。这也就意味着,每理解一个《道德经》中的词语或短句,就找到一个进入道家智慧的门径,如果能够把道家智慧的词句全部理解了,那也就相当于在道家智慧的门庭出入了许多次。
道家智慧成语,在《庄子》里也十分丰富,有些也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越俎代庖”“无中生有”“望洋兴叹”“朝三暮四”“呆若木鸡”……只不过,《庄子》中的智慧成语,在很多时候也往往在现实中被误解和曲解。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给大家介绍。
随着中国的重新崛起,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作为中国人,正确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本分,更是中国人自身精神建设的基本功课。
1.可道非道
【出处】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语义】
可说之道,是人主观表述出来的,并非客观的道本身。
【寓意】
大道是无形无相、无边无际的,人的主观能力永远无法把握其全貌。大道又是无处不在的,人无法脱离其决定性的影响。放空自心,真诚谦卑,虚极静笃,顺应自然,方可合于道而自然功成。哲学家们发现,人类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都以为自己说的是正确的,是真理,而别人说的总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如我们的。智慧的人说别人的道理,愚蠢的人说自己的道理;智慧的人总找自己的错误,愚蠢的人总找别人的错误。
【素描】
大家知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典故吧?遭遇过“对牛弹琴”的无奈吧?也为“驴唇不对马嘴”感到尴尬吧?也曾为“你说东,他说西;你说狗,他说鸡”摇头叹息吧?如果是在与亲人的接触和沟通中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更让人糟心了。这一切都源自人们像蜗牛一样蜷缩在“小我”的硬壳里看世界、看众人,可以这样说,“盲人摸象”是我们较为普遍的认知模式。
【真言】
只说自己的道理,你就是孤家寡人;能够说别人的心里话,你就是他的知心人。若专门找对方的正确来对接,你就无往而不胜;若专门找对方的错误来指责,你就是天下人的公敌。
【自省】
还真是这样啊,我跟别人说我的道理时,别人也在说他自己的道理。我跟他说他的道理时,他就很容易接受我的道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