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36146
1.不一定要去过,但yiding要看过。把一本博物馆带回家,随时随地逛博物馆。
2.当我们逛博物馆时我们在看什么?一方文物展现一方文明,“一本博物馆”让文物“说话”,本书将辽宁省博物馆搬到纸上,精选200余件文物遗珍,是了解辽宁地方文化重要窗口。
3.官方授权出精品。一手资料,考据翔实,数据权威。
4.线索清晰,主题明确。以辽宁省博物馆常设展陈为线索,用文物介绍了古代辽宁的发展历程。
5.轻阅读、长知识。图文并茂,生字词注音注释与小知识消除阅读障碍,轻轻松松逛完一座博物馆。
6.你离文物最近的时刻。去除博物馆玻璃橱窗的隔阂,拉近你与文物的距离,反复观摩文物之精美。
7.细节满满,ji具收藏价值。印刷精美,裸背好翻,质感上佳,收藏一本书仿佛收藏了一座博物馆。
8.随书附赠集章册。仪式感满满,获取博物馆专属印章。
本书是“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中的辽宁省博物馆分册,是一本quan面介绍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书画、雕刻、陶瓷、丝绣、铜器、碑志等文物的出版物。本书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还原了博物馆展区导览顺序,精选高清图片,结合细节文字描述,穿插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人文精神,内容翔实,知识严谨,趣味性强。通过本书,既能了解辽宁省博物馆的整体面貌以及博物馆珍藏的众多文物,又能知晓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了解辽宁省博物馆 / 001
辽宁省博物馆导视图 /002 辽宁省博物馆简介 /004
古代辽宁 史前时期
第一单元 天拓洪荒 洞穴岁月
金牛山人头骨 /013
葛氏斑鹿角化石 /014
普氏羚羊颌骨化石 /014 骨鱼镖 /015
第二单元 走出蒙昧 文明曙光
之字纹深腹陶罐 /017 蛇衔蟾蜍陶罐 /018
龙纹陶片 /018
玉玦 /019
斜口陶器 /020
舟形陶器 /020
煤精制品 /021
女神头像 /022
彩陶筒形器 /023
双人首三孔玉梳背饰 /024
勾云形玉佩 /024
双鸮玉佩 /025
斜口筒形玉器 /026 白玉猪龙 /027
夏商周时期
第一单元 与夏为伍 北土方国
石钺 /029
彩绘陶鬲 /030
彩绘双腹陶罐 /031
第二单元 华风北渐 商鼎周彝
“史伐”卣 /032
鸟纹附耳浅腹鼎 /033
宽带纹贯耳壶 /034
方鼎 /035
卷体夔龙纹盖罍 /036
“伯矩”甗 /037
“鱼”铭铜尊 /038
牛纹罍 /039
“登屰”方罍 /040
“圉”簋 /041
第三单元 游牧民族 北方铜器
三齿青铜器 /042
青铜戚 /043
牛首铜削 /043
第四单元 濊貊遗踪 曲刃短剑
人面铜牌饰 /044
双虺纠结铜具 /045
鳐鱼形铜饰件 /046
蛇衔蛙铜饰件 /047
金柄青铜短剑 /048
战国至隋唐时期
第一单元 开疆设郡秦汉一统
铸花铜戈 /051
“燕王职”铜戈 /051
夔纹大瓦当 /052
“柳”字板瓦 /052
双牛纹铜牌饰 /053
第二单元 民族融合 魏晋风云
鸟纹博局镜 /055
青瓷虎子 /055
花树状金步摇 /056
金铃 /057
新月形嵌玉金饰 /057
“范阳公章”金印 /058
压印佛像纹山形金饰片 /058
鸭形玻璃器 /059
鎏金木芯马镫 /060
鎏金铜钉鞋履 /060
毌丘俭纪功刻石 /061
第三单元 边关重镇 隋唐营州
男、女石俑 /062
唐三彩三足罐 /063
彩绘骑骆驼俑 /063
辽金时期
第一单元 铁骑帝国 契丹索迹
鎏金银扞腰 /066
鎏金银臂韛 /067
契丹文铜鱼符 /068
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069
骨鸣镝 /070
鎏金银錾花马鞍桥包片 /071
辽三彩印花花蝶纹海棠盘 /072
青瓷飞鱼形水盂 /072
绿釉鸡冠壶 /073
酱釉鸡腿坛 /073
缂金龙纹尸衾 /074
漆木双陆棋 /075
银釦玻璃方盘 /076
琥珀饰件 /077
伏听 /078
石叉手俑 /079
玉石透雕飞天 /080
银面具 /080
金塔 /081
第二单元 金戈铁马 女真建国
“东京路按察司之印”铜印 /082
卤簿钟 /083
白地黑花葫芦形倒流壶 /084
“正隆五年”白瓷买地券 /084
钧窑梅瓶 /085
柳毅传书故事铜镜 /086
元明清时期
第一单元 划省而治 蒙元一统
八思巴文“沈阳等处军民屯田使司分
司印”铜印 /089
“至正六年”铜权 /089
“至元廿五年”铜权 /089
高丽镶嵌青瓷碗 /090
白地黑花鱼藻纹盆 /091
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092
第二单元 关东风雨 大明气象
永乐七年铜火铳 /094
义州卫守军铜令牌 /095
酱釉瓷雷 /095
链式铜坠饰 /096
永乐款青花赤壁赋碗 /097
青花荷塘水禽纹盖罐 /097
第三单元 紫气东来 清皇祖地
八旗礼服甲胄 /098
鎏金铜宗喀巴 /099
蓝碧玺朝珠 /100
石蓝缎地绣五爪金龙袍 /101
明清玉器展
第一单元 明清玉器的主要玉材种类
苍白玉螭纹带扣 /104
翡翠浮雕鹤鹿同春带饰 /105
第二单元 明清玉器的主要器型种类
白玉凤纹牌 /106
白玉碗 /107
第三单元 明清玉器的基本装饰技法
青玉透雕宝相花盘 /108
《洛神赋》图文玉饰 /109
白玉镶宝石嵌饰 /110
白玉贴金花式碗 /111
第四单元 雅致吉祥的陈设品
青玉十二生肖 /112
青玉人物山子 /113
第五单元 玩赏与实用皆宜的文房用玉
青玉荷叶式花插 /114
青玉荷叶式洗 /115
第六单元 规矩秀美的玉器
青玉梅花式洗 /116
白玉香插 /117
白玉菊花碗 /117
第七单元 清帝偏爱的时作玉器
青玉鼻烟壶 /118
木柄三镶玉浮雕岁岁平安如意 /119
青白玉乾隆题诗扳指 /120
第八单元 若描若绘的玉图画
碧玉浮雕三羊开泰瓶插屏 /121
青白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山子 /122
第九单元 师法古器的仿古玉
碧玉兽面纹簋 /124
青玉佛手 /125
第十单元 无故不去身的佩饰品
白玉苍龙教子带钩 /126
白玉透雕寿字扁方 /127
明清瓷器精品展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盏托 /130
青花海水葡萄纹大盘 /131
甜白瓷暗花鸡心碗 /132
白釉雕填绿龙纹盘 /133
青花婴戏纹高足碗 /134
青花松竹捧寿纹梅瓶 /135
彩云龙纹盖罐 /136
青花人物纹杯 /137
青花丛竹纹碗 /138
青花缠枝莲纹六连瓶 /139
青花五彩鱼藻盘 /140
釉里红雕花海水龙纹梅瓶 /141
粉彩百花尊 /142
斗彩莲池鸳鸯纹碗 /143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梅瓶 /144
黄地素三彩双龙纹大盘 /145
黄釉暗花菊瓣盘 /145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146
郎窑红折腰撇口大碗 /147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148
霁红釉玉壶春瓶 /149
霁蓝釉盘 /150
天蓝釉螭耳椭圆洗 /151
仿哥釉四连瓶 /152
冬青釉描金银螭耳瓶 /153
炉钧釉双耳炉 /154
茶叶末釉绶带瓶 /155
中国古代碑志展
袁敞碑 /158
献文皇帝第一品嫔 侯夫人墓志 /159
北魏司马显姿墓志 /160
元钦墓志 /161
安丰王妃冯氏墓志 /162
北齐乐陵王高百年及妃觚律氏墓志 /163
韩暨墓志 /164
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并盖 /165
圣宗钦爱皇后哀册 /166
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并盖 /167
崔源墓券 /168
温庄长公主圹志 /169
中国古代铜镜展
第一单元 轻灵奇巧战国镜
斜线三角纹镜 /172
四山纹镜 /173
第二单元 奇幻超逸两汉镜
星云镜 /174
尚方四神博局镜 /175
第三单元 气象万千隋唐镜
瑞兽葡萄镜 /176
雀绕花枝纹菱花镜 /177
第四单元 秀丽世俗两宋镜
轩辕镜 /178
铸款穿花四凤镜 /179
第五单元 雅致不拘的辽镜
菊花龟背纹镜 /180
缠枝牡丹纹大镜 /181
第六单元 粗犷豪放的金镜
达摩渡海镜 /182
双鱼纹镜 /183
第七单元 遗风余韵 ——元明清铜镜
八仙过海云纹镜 /185 五子登科大镜 /186
漆背描金花卉镜 /187
中国古代货币展
第一单元 先秦货币(前 221 年以前)
原始空首布 /190
“梁亢釿五十当”桥形布 /191
节(即)墨之大刀 /191
“文信”圜钱 /192
第二单元 秦汉货币(前 221—220 年)
秦半两钱 /194
汉五铢 /195
马蹄金 /195
一刀平五千 /196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货币(220—589 年)
永通万国 /198
第四单元 隋唐五代十国货币(581—979 年)
隋五铢 /200
开元通宝 /201
会昌开元 /201
第五单元 宋代货币(960—1279 年)
淳化元宝(对钱)/202
徽宗钱 /203
北宋交子旧版拓存 /204
陈二郎十分金金铤 /204
第六单元 辽、西厦、金、元货币(907—1368 年)
天赞通宝 /205
千秋万岁 /205
泰和重宝 /206
承安宝货 /206
至元通行宝钞 /207
第七单元 明代货币(1368—1644 年)
万历通宝 /208
大明通行宝钞 /209
第八单元 清代货币(1644—1911 年)
天命通宝 /210
铜元 /211
银元 /211
户部官票 /212
第九单元 深受中国影响的越南、朝鲜、日本钱币
朝鲜货币:常平通宝 /213
保大通宝:越南货币 /213
第十单元 民俗钱
打马格钱(赵将廉颇)/214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
新莽壮泉四十钱范 /215
№辽代陶瓷展
第一单元 奇姿巧制 别具一格
茶末绿釉长方口单孔鸡冠壶 /218
绿釉贴塑番人火珠纹双孔鸡冠壶 /219
淡绿釉捏梁鸡冠壶 /219
黄釉划弦纹凤首瓶 /220
白瓷划莲瓣纹净瓶 /221
黄釉划牡丹纹长颈瓶 /222
绿釉锥刺纹贴花瓜形执壶 /222
第二单元 釉彩纷呈 存素流辉
白瓷花式渣斗 /223
白瓷印童子驭马穿花纹方碟 /224
绿釉印水波花卉纹碗 /225
黄釉印水波钱纹碗 /225
白釉绿彩划花三鱼纹盘 /226
白釉黑彩鸡形倒流壶 /227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228
第三单元 南风宋韵 北域集珍
鎏金银扣凤纹官字款白瓷碗 /229
青瓷刻莲瓣纹碗 /230
影青瓷刻缠枝花纹执壶 /231
№满族民俗展
第一单元 浪漫满屋
第二单元 旗装奕服
绿团龙纱女氅衣 /235
第三单元 三时三餐
锡雕花温锅、盖碗 /236
第四单元 成家立业
第五单元 太平安乐
第六单元 万物有灵
第七单元 戎马生涯
弓箭 /240
锁子甲 /241
中国历代玺印展
先秦玺印
“事(史)余(餘)子”陶玺 /244
秦汉六朝玺印
“别部司马”铜印 /245
“鲜卑率善佰长”铜印 /246
“梁邹丞印”封泥 /246
“贾许私印”铜印 /247
“荆桐·鹤喙鱼纹”铜印 /247
唐宋辽金元玺印
“褒州都督府之印”封泥 /248
“神射第十二指挥第六都记”铜印 /249
“来远军印”铜印 /249
八思巴文“左卫阿速亲军千户印”铜印 /250
何铜印 /250
明清篆刻
“沈阳中卫中左千户所百户”铜印 /251
“齐齐哈儿廂红旗协领图记(满汉文)”铜印 /251
明清文人篆刻
丁敬刻“密盦秘赏”(1761 年)寿山石印 /252
赵之谦刻“滂喜斋” 青田石印 /253
明清印材
钱君匋刻“雪行三省到黄花”(1949 年)青田石印 /254
徐新周刻“寿云平生真赏” 寿山石印 /254
印钮雕刻
浮雕荷花鹭鸶寿山石印 /255
龙钮田黄寿山石印 /255
近现代篆刻
齐白石刻“雕虫小技家声” 寿山石印 /256
“诗词”篆刻
商承祚刻“国际悲歌歌一曲” 寿山石印 /257
王光烈刻“辽宁人”印 /257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
石雕佛头 /260
石雕菩萨立像 /261
罗汉像 /262
释迦牟尼坐像 /263
无量寿佛 /263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
帝洛巴 /264
文殊菩萨 /265
绿度母 /265
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
《洛神赋图》卷 /268
《簪花仕女图》卷 /270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272
《瑞鹤图》卷(局部)/274
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 /276
《太白山图》卷 /278
《盆菊幽赏图》卷 /280
《兰亭雅集图》卷 /282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284
《临富春山居图》卷 /286
《西岭云霞图》卷 /288
《幽兰图》轴 /291
《姑苏繁华图》卷(局部)/292
《牡丹图》轴 /294
《万岁通天帖》/296
《论书帖》卷 /298
《草书千字文》卷 /299
《秋声赋》卷 /300
《自诰身贴》卷 /301
《龙王社鼓》诗轴 /302
《行书远景楼记》轴 /303
生字词注音释义 /304
前言
为什么出版“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我们曾经反复追问自己,试图把这个问题表述清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到一个地方,因为慕名而来,也因为带着一份好奇和对文化的膜拜,一定要参观一次当地的博物馆。于是,花费一两个小时,走马观花,耳目中塞满了没有任何基础铺垫的知识,看过博物馆只能说出其中几件知名度极高的藏品。绝大多数的观众穿越千山万水,可能一生中仅有一次机会与这些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物相见,而这一次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有助谈资”,对博物馆里真正的宝藏,仅算瞥了一眼。
大家需要“一本博物馆”
博物馆不是普通旅游景点,其中陈列着数以万计的文物,背后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果参观博物馆前不认真准备一番,只是匆匆走过,难免像看了一堆陈旧物品的“文化邮差”。参观博物馆前预习,参观时看到文物才会与它似曾相识;参观博物馆后温习, 回味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和文化脉络,如此,才算基本了解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一锅“文化粥”
如果说,考古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博物馆则是“第二现场”,从发掘转向了收藏和展示。在博物馆中,人类文明被高度浓缩,大众得以与历史直面。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写道,如果拥有三天光明,她会选择一天去博物馆:“这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博物馆有多种类型:综合的、历史的、自然的、艺术的、 科技的、特殊类型的,等等。博物馆里有百科,是一锅熬了 千百年、包罗万象并经过系统整理、直观呈现人类文明的“文 化粥”。
文物是眼见为实的历史
文物是眼见为实的历史,即使是学者们对此解读有争议, 起码也是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此,我们便更能了解历史 的原貌,这是对历史的尊重。
文物是形象化的记忆
事物容易被记住往往首先是因为它有趣的形式。千言万语 不及一张图。有学者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 和形象信息量的比率为1∶1000”。文物正是因其有趣的形式、 直观的形象,比文字记录更让人印象深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家 族、 一个人的自信不仅缘于有多少财富、多大权力,还缘于其 深厚的文化底蕴。好比我们以自己的家世为荣,有一天,拿着 母亲的照片对别人说:“这是我母亲年轻的时候,她也曾经风 华绝代呢。”如上缘起,博物馆专家团队与北京增艳锦添,联合出版 “一本博物馆”系列丛书,根据每个博物馆展览陈列的线索, 尽可能多地选取每个展厅中的文物,将翔实的内容、严谨的知 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有趣的形式呈现。我们的目的只 有一个:大家拿着“一本博物馆”,走进一座博物馆,爱上连 绵不断的中华五千年文明。
序
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建馆70余年来,经过几代辽宁省博物馆人筚路蓝缕的开拓进取,如今,辽宁省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内一流、享誉海内外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8万件,分为书法、绘画、丝绣、考古、青铜、陶瓷等21个门类,质量精湛,特色鲜明,尤其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明清缂(kè)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和清末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的系列文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夯实了政策基础,赋予文博工作者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近年来,辽宁省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文物和博物馆工作放到中华文明全景、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来研究,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丰富内涵和辽宁地域文化内涵,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精品文物展览,以文物实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探索出一条以文物为核心,以展览为抓手,以多元活动为传播途径的模式。
自2019年以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连续四年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其中“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 文物展”“和合中国”被评为精品奖;连续五年入围“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其中, “又见大唐”“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被评为重点 推介项目;“创新展览叙事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入 围国家文物局首届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打造了博物馆展 览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国内外 影响力日益提升。
此次辽博专家团队联合北京增艳锦添共同策划出版文物通识 读本《一本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将辽宁省博物馆十个基本陈 列的展品文物与馆藏珍品文物悉数呈现。通过精心编写,巧妙处理 打磨文字内容,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晦涩难懂的考古与文物专业知 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化解为易于理解的文字内容,再辅以高 清文物图片与生动有趣的手绘插画,使《一本博物馆·辽宁省博物 馆》成为一部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图书。
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了解辽宁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与庋藏(guǐ cáng)文物珍品,前来辽宁省博物馆打卡,欣赏展 览,感知历史,领略古代艺术之美,更深层次地理解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期待您的到来!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 2023年5月1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