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19709
- 这是一部开始就停不下来、读感超爽的通俗版宋史。知名作家马伯庸、吴钩诚挚推荐!
2.如果你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宋朝进行时》就不容错过。本书文风深得《明朝那些事儿》的精髓,不仅仅是语言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作者把繁杂的史料做了一个系统梳理,每个章节乃至一件小事都进行了精巧的结构设计。
3.本书文笔幽默,立论严谨。史实来源既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正史,也包括众多笔记杂谈,同时参考近现代专家著述。
- 本书观点新颖,叙事得体。全书以讲述宋代的政治事件、主要人物为主,穿插介绍当时的制度、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同时融入作者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观点。既摆脱了正史的古文晦涩,又避开了一些通俗史类作品机械翻译和刻意调侃的弊端,是难得一见的宋朝通俗史作品。
《宋朝进行时:神州陆沉》第5卷
第五卷《神州陆沉》主要讲述宋孝宗至末三帝的历史。宋孝宗以太祖一脉入继大统,初决意北伐复国,后经历隆兴之败,再也无力改变南北分立局面。光宗宁宗两朝政局动荡,光宗被迫内禅宁宗,韩侂胄开禧北伐失利,史弥远阴谋操纵理宗上位,内乱频仍中,新兴的蒙古发动南侵,宋朝坚守五十余年,终在文天祥正气歌中黯然落幕。
前言
第 一 章开新局
第二章力不从心
第三章太上皇3 .0
第四章孝道
第五章内禅重演
第六章大权独揽
第七章开禧北伐
第八章政变
第九章和议之后
第 十 章 大 变 周
第十一章 惊天阴谋
第十二章联蒙灭金
第十三章 中原梦
第十四章抗蒙( 一 )
第十五章抗蒙(二)
第十六章终极权臣
第十七章步步紧逼
第十八章挣扎
第十九章 尾声
历史如何说
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一部部厚重的典籍,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历史仍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都萦绕在我们身边,从未消失。有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写一部好看的历史,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凭着自己的一支笔,把一段沉睡的历史唤醒,让大家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原貌,感受到它的脉搏。
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显得有点“刻板”。政治事件排列在前,经济文化点缀在后,王朝更替、人物更替,如是而已。我想,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鲜活生动,有血有肉,他们有优点有缺陷,有时胸怀大志,有时私心作祟,一如你身边的张三、李四。
不仅历史人物如此,一个王朝、一项制度、一个经济现象、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它特定的产生条件和演进规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
所以,历史作品不是历史小说,它不仅要告诉大家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要传递出有温度的历史观。
基于个人偏好,我决定写一写宋朝的故事,讲述公元960年至1279年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邀请宋太祖赵匡胤、千古名臣范仲淹、改革家王安石、大文豪苏东坡、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文天祥……来到我们的身边,共同进行一次千年神游。
当然,我写的仍是正史,史实来源既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代史料,也包括《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等笔记杂谈,写作中还会参考近现代宋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著述。文章以讲述宋代的政治事件为主线,穿插描述那时的制度、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同时也融入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观点,旨在全面客观地展现那个绚丽时代。
宋代的历史不好写,因为宋朝总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一有外战总是习惯性掉链子,宫斗戏也显得成色不足,偶尔碰到几个熟悉的大文人,还会唤醒你“全文背诵”的酸楚记忆。但是,宋朝也有自己的亮色,它的文治风韵、翰墨风华,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它的印记,留在每个人的吃穿住行里,从未消失。
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能让那段历史活过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式”。
宋朝进行时!
是的,它就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马伯庸:野狐狸的文笔极好,能将枯燥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而且叙事很有水平,能将繁冗复杂的历史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翻开《宋朝进行时》,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吴钩:宋史写的人很多,野狐狸的《宋朝进行时》既幽默风趣,又严谨可靠,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得恰到好处,是难得的佳作。
- 开新局
平反
赵昚即位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把赵构留下的买卖收摊。
自从完颜亮作死后,金宋之间的 “皇统和议”宣告停摆,宋朝臣子都想借着金国内乱,争取一点利益。
至于要争取到什么程度,前卷也说了,赵构的要求很低,只希望按照 “天眷和议”时的条款,把黄河以南的土地收回来即可,至于名分、岁币之类的事情都不在乎。
金国新君完颜雍是一个极富政治智慧的人,他不像兀朮那样傲娇,也不似完颜亮那般狂暴,自即位开始,他便希望能让宋金双方重新回到和平状态。
但是,完颜雍的讲和也不是无原则的,在最关键的土地问题上,他不但没有半点退让,甚至要求宋朝再还一点回来。
原来,宋朝在金军北撤的时候,越过 “皇统和议”中划定的淮河分界线,趁机收复了海州、泗州、蔡州、寿州等十个州郡。也就是说,在完颜雍眼里,如果双方要讲和,就得完全按照 “皇统和议”规定的条款划分疆界,否则免谈。
双方的认识差距太大,一直谈不拢。
因此,当宋使以傲慢的姿态进入金朝境内后,很快和金国接待人员发生了摩擦,还一度被软禁在了馆驿之中。好在完颜雍也只是想做点姿态给宋朝瞧瞧,不久又把人给放了回来。
接下去该怎么办?
摆在赵昚面前的选项,无非三个:一是战,趁你病,要你命;二是和,吃个哑巴亏,把时针重新拨到 “皇统和议”那一年;三是守,不战不和,维持敌对关系,看金国能把自己怎么样。
如今,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赵昚身上,等着他做选择题。
赵昚自进入皇宫以来,大多数时间都是以韬光养晦的姿态示人,谁都摸不准他的脾气和喜好。所以,当一众大臣等着赵昚表态时,都带着一种开盲盒的心情。
众臣心中的问号并没有持续太久。
绍兴三十二年 (1162)七月,即位后仅仅一个月,赵昚以两道诏令宣示了自己的态度。
第一道诏令———为岳飞平反!
自绍兴十一年 (1141)岳飞冤死大理寺狱,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如今,这位为南宋立下不世功勋的名将终于迎来了平反昭雪的一刻。
对于岳飞的冤情,上至朝堂,下至百姓,人人心知肚明。但二十年以来,他的冤屈,又是南宋朝廷最为忌讳的话题,毕竟,这是皇帝赵构和权臣秦桧定下的 “铁案”,谁都不敢造次。
直到完颜亮南侵的时候,朝廷内外抗金情绪高涨,才有人敢于提出为他平反。可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赵构仍旧没有松口,只是下诏解除了岳飞、张宪后人的拘管状态。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赦免岳飞、张宪后人的时候,蔡京、童贯等人的子孙家眷竟然也同样在列! 可见,在赵构眼中,岳飞仍是一个无法洗脱罪名的逆臣。
七月,赵昚下诏追复岳飞、岳云父子官爵,按照礼制予以重新改葬,并命人在岳飞家乡建庙立祠,供人们纪念瞻仰。
随后,赵昚下令寻访岳飞的后代,特予录用为官。
岳飞一生共育有五子一女 (一说有两个女儿),除长子岳云冤死、次子岳雷早年在流放中去世外,其余三子一女及家眷都被找到,给予优厚待遇。
赵昚此举一出,满朝皆惊。
谁都不敢想象,新皇帝居然会有如此的勇气和魄力,要知道,在不远的德寿宫,还有一个太上皇赵构住着呢!
你一上位就把 “老爹”定的冤案给翻了,就不考虑一下他的感受?
事实上,赵昚也不是完全不考虑赵构的感受,他在为岳飞平反时做得非常巧妙。
在追复岳飞官爵的诏书中,赵昚对岳飞冤死一事做了模糊处理,只含糊地提了一句 “坐事以殁”。
啥叫 “坐事以殁”? 总归是犯了一点事情。至于是谁干的,冤在哪里,一句不提,大家心照不宣就是。
更厉害的是后面还来了一句——— “而太上皇帝念之不忘。”
就是说,太上皇赵构也一直没忘记岳飞的冤屈。言下之意,现在替岳飞平反,其实也是太上皇的意思。
如此一来,赵昚既把好事给办了,又把人情推到了赵构身上,两边都圆了过来。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赵构难道就那么好糊弄吗?
坦率地说,这个疑问,我心中也有。至于赵昚是不是提前和赵构沟通过一番,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咱们也不好瞎猜。
反正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赵昚的这个举动,赵构并没提什么不同意见。
岳飞平反一事看上去仍留着点遗憾,但终归前进了一大步。又过了十六年,淳熙五年 (1178),赵昚特意召见了岳飞的三子岳霖,并动情地表示:“岳家的军纪和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等人远远不及。岳家的冤 枉,我 都 知 道,天 下 人 也 都 知 道 其 中 的 冤 屈。”淳 煕 六 年(1179),赵昚再为岳飞追加谥号———武穆。
武穆是古人褒扬武将所用的谥号,岳飞从此彻底洗脱了身上的污名,得到了他应有的光荣。
“岳武穆”的名号也自此流传史册,广为传诵。
如果说为岳飞平反的诏令只是隐晦地传递赵昚的为政态度,那么,他的第二道诏令则直接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召张浚入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