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799161
执笔者集中了法国高等学府和国家科研机构研究法国文化史的知名学者。堪称迄今为止完整的法兰西文化全史。
译本由杨剑、钱林森等老中青三代翻译家和中法文化关系的研究者共同翻译,历时五载。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校勘修订,精益求精。
《法国文化史》不断追问并试图回答:一个群体居住的领土,一份共同回忆的遗产,一座可供共同分享的象征的和形象的宝库,一些相似的风俗,是怎样经由共同的教育,逐渐形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
《法国文化史》是法国Seuil 出版社于1997 年和1998 年推出的四卷本图文并茂的重头图书,是迄今为止法国很完善、很权威的文化史著作,在法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本书著者集中了以法国总监里乌(Jean Pierre Rioux)为首的法国高等学府和国家科研机构研究法国文化史的知名专家,因而决定了这部多卷文化史既沉积着深厚的法国文化原创性资源,又透溢着学术信息,具有馆藏的学术价值。
岁月悠悠,在那漫漫的世纪中,那些曾在法兰西土地上安养生息的人们,该如何认识其周遭的世界呢?
这个凭借着教育和训诫代代相传的世界,文学曾给予它形形色色的描绘,使之升华;林林总总的社会准则和价值体系使其规范;娱乐消遣为它乔装打扮;伟大的知识和思想为它规划构建;科学对其进行解释;技术对其步步掌控;神话传说和各种信仰又赋予它独特的意蕴——对这样一个世界,昔日栖息于此的人们究竟如何说?如何思?
换言之,在此呈现的是法国文化史的另一种书写,以怀念人们在欧罗巴西端这方土地上的不懈努力。我们试图在这部史书中阐释热尔贝和萨特、吕里和塞尚、让?古戎和蒂诺?罗西的故乡所传承、所获取、所言说、所思索、所想象、所创造出的一切事物。这便是新一代文化史学的勃勃雄心,也是滋养和支撑着我们这套论著的理念:如保罗?利科所言,我们要对法国在15个世纪里由“承继与创造的法则”所决定的一切,做出精深而又生动的描述。
部分 世俗化大众化分裂(1885—1918)
章 玛丽亚娜领头
1 共和国持续的晴天
2 近似的民主
3 初等教育的基座
4 从幼儿园到大学
5 阅读和美术
第二章 冲突的文化
1 天主教徒与自由思想者
2 自由的政教分离
3 德雷福斯事件的青春活力
第三章 大众的视野
1 没落衰退和现代性
2 印刷品的黄金时代
3 象征派的挑战和新艺术
第四章 娱乐消遣时代
1 欢庆活动
2 旅游
3 天堂般的电影
4 现代体育运动
第五章 中间色调的分裂
1 塞尚的孩子们
2 1913年的会合
3 规范之外的三个影响领域
第六章 死亡和赞同
1 防御性的允诺
2 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 加速的时代(1918—1962)
导言
第七章 仍然是共和国
1 共和国的单一文化
2 右派和左派:一种重新激活的冲突文化
3 一个和平主义的法国吗?
第八章 学校、大众和电
1 “羊皮纸的胜利腾飞”?
2 小学教师的共和国
3 图像和声音的运用
第九章 重现的时光?
1 变幻莫测的光线
2 一根超现实主义的导火线吗?
3 疯狂岁月的文化
第十章 黄昏
1 法?西之谜
2 历史的觉醒
3 启蒙哲学受挫?
4 印度夏天
第十一章 子夜文化
1 巴黎一柏林?知识界的附德主义
2 诗人的荣誉
3 战俘法国的逃亡文化?
4 意识形态的改朝换代
第十二章 没有战后
1 一种反映时代的文化?
2 在冷战的阴影下
3 “法国蜗牛不再有外壳”
第十三章 大众文化深深扎根
1 广播的鼎盛时代
2 谷登堡的法国:死期延缓?
3 “孟戴斯时代”
第三部分 世纪末(60年代至今)
导言
第十四章 60年代,初期风格
1 “创新”的飞沫
2 “伙伴”时代
3 电视不可逆转的上升
第十五章 “辉煌的30年”中期
1 1965年,转折的一年
2 1968年五月风暴:法国的一次例外?
3 大众文化,还是社会文化的新分化?
4 共和国永存
第十六章 国家紧缩
1 多种形态的危机
2 教育令人失望
3 维护文化例外
第十七章 大众文化消费
1 没有规律的供与求
2 行为的频繁变化
3 对音像心醉神迷
4 面包和游戏
第十八章 价值问题
1 主体回归
2 形象创造
3 世界再受迷惑
4 记忆患病,特性困惑
结束语
人名、地名和著作名索引
我们荣幸地将这部集体著作介绍给一向非常关注法国研究进展状况的中国读者。一些教育界人士借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法国近所取得的令人十分惊奇的进展,已经大大更新了我们在这部文化史中的以往的观念。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观念,我们冒昧提醒读者参看一下我们主持编写的前一部集体著作——《权且作为一部文化史>,该书也是由同一家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
其实,这部文化史是试图对人类进化的过程进行追踪寻迹,亦即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地顺应或扭转这一进程而锤炼出的反映人类进化的种种表现形式的进展过程。这些人类的表现形式极富人情味,饱含着人性,总之,是完完全全渗透着人类精神的。这一重担今日重又落到了文化史家的身上,他们在人文科学大合唱中理应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许这也是对此所作出的一份功绩。历史的洪流总是以同样奔放的激情卷走着现实和现实的幻象、存在和梦想、痛苦和希望、物质境况和力图超越它的愿望。因此,当我们凝视着这种由亦已流逝而又回忆起的、所经历过但又得到升华的诸多具有时间性事物的混合体时,似乎感到这部新出的文化史终于使人们和从朱尔?米歇尔至吕西安?费伯弗尔的纯粹法国式的历史谱系重新建立了联系,这一谱系也是今日许许多多充满激情的年轻史学家们所遵循的。我们认为,此类长期以来已形成体系、但又不断予以加工完善的“法国历史”,将会从这种对文化深究细察中产生出来,它会变得面目一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我们希望我们的中国读者通过对我们有幸主持编撰的这部著作的了解,能够认同我们所表述的这些看法。我们打算一待时机适当,即着手对此书中的当代部分进行探讨。不言而喻,作为回报,我们热切地期盼能够尽快读到有关中国的文化史著作。
让-皮埃尔?里乌
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
(杨剑 译)
拿到这套书后,我陆陆续续翻看了很久,有时拿起来看几章,隔一段又翻几页,时而写两段笔记,时而在天头地脚上批几句,长达三年多,总是放不下来,觉得应该为它写些什么。应当说明,我既不懂法文,又不是法国史专家,当然是“外行看热闹”。但是,从文化史的构思、布局与写作角度,仅仅从中文版来看,也应当说这肯定是一部相当有价值的大著作。
——著名学者 葛兆光
我得推荐4大卷的《法国文化史》。这是个巨大的工程,这套书是法国前所未有的、重量级的文化史著作,也是法国人期盼已久的重磅作品,无论是版式、纸张,还是印刷的彩图,都非常漂亮,它肯定是我今年喜欢的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江晓原
为这么一个国家撰写一部全面说清来龙去脉的文化史,实在是一项艰巨的大工程。《法国文化史》可以说功德无量。它卷帙浩瀚,内容丰富,集中了七位法国学者,十位中国译家,还有无数参加策划、编辑、校稿、印刷、与法方沟通的幕后英雄的智慧与心力。当我们捧起这部共四卷的厚书一页页往下读时,深深感到:“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法语翻译家 马振骋
与前贤、侪辈不断探索的静态的、“坚硬的法兰西特性”相比,它(《法国文化史》)更喜欢“一种充满阶段和波折、事件和变化、精心推敲的思想和自由的历史”,“一个不断以人类思想和世界观的名义进行改造的时代的历史”,即“一种充满文化的历史”,“人民的文化”。
——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 钱林森
评论
还没有评论。